熏习的力量
古代的农家妇女,在衣橱里放置熏衣草,以便衣服充满香味,这就是「熏习」的力量。
「熏习」是一种感染力、一种影响力。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儒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而时习之」,这也是熏习的力量。
佛教主张「多闻熏习」,又谓「熏修德业」;品德的修养,除了靠古圣先贤、父母师长的言教、身教之外,境教也很重要。环境可以使一个人在长期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觉受到潜移默化而改变气质。所谓「橘化为枳」,种在淮南的橘子,移栽到了淮北就生出枳子;古代因有「孟母三迁」,故而才有后来的亚圣孟子,这都说明环境熏习的力量,不容忽视。
熏习就是透过眼耳鼻舌身心向外接触境界,然后在八识田中留下种子,待因缘成熟,就会表现在外,成为言行举止上的一种惯性,称为「习惯」,又称「习气」。
习气就像一个装过香水的瓶子,即使香水用磬,瓶子上的香味却久久不灭。习气又如种子,尽管花开花谢,只要曾经结果,留下种子,又会成为下一期生命的开始。因此,佛教有所谓的「留习润生」,又说:「烦恼易改,习气难除」,已经证果的阿罗汉,因为往昔曾多世为女性的业力种子,今生仍会情不自禁的喜欢照镜子;甚至苦行第一的大迦叶尊者,尽管生活严肃,仍禁不住「闻乐起舞」,这也是前世业力留下的结果。
有一个雕刻家,长期雕刻罗剎鬼像,不知不觉自己的脸相也跟罗剎一样可怕;后来改雕佛像,不久竟然呈现满面的慈悲祥和。
两个卖鱼的妇女,常期在鱼肆里生活,一日外出未及回家,因而投宿在一间充满花香的旅店里。两个人彻夜未眠,后来只得拿出鱼篓,才终于在鱼臭味中甜蜜的睡去。
既然认识了「熏习」的力量,我们便应该不断的提醒自己,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忆念好的、善的、美的人事物,如此才能留下善美的种子;有了善因业种,又何愁人生没有善缘果报呢?《人间福报》200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