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一曲禅歌乐有余
以有心奉持而无心物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不为动,毕尽寂寞不为休。
——唐朝·嵩岳元皀禅师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此刻我踏上讲台的感受,就像小时候,对家人从未启开的一个柜子发奇想。很想一探个中究竟,但又够不上,只好踮着脚,察看隐约可见的柜中世界。当时的感觉是新奇的,是新鲜的,是几分喜悦又是几分惊骇的。此刻我也有那种心情,因为我将和你们共同一探禅与人生的神秘世界。
今天我不是来传布佛教,也不是要传授禅学,因为禅、佛教是没有办法用口头来传承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透过语言,指出禅究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它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我想诸位多多少少知道什么叫做佛教,什么叫佛法。简单的说,佛教是指有教规、有仪式、有偶像的一种宗教信仰。它由形而下的教相到形而上的心智训练与证悟,整个进程是为了人生的究竟、醒觉与圆满实现。至于佛法则指经典与教诫中蕴含的生活艺术与智慧。它注重心灵的修养,烦恼的解脱,心灵的净化,性灵的自由,乃至一个人的彻底醒悟。禅宗固然是大乘佛教的一支,但是禅特别重视把佛法活生生地用在生活的层面,在挑水劈柴的日常事物中表现,在工作休憩和言谈的自在中表现,在平常起居中获得清新、丰足和喜悦,禅就像一首人生之歌,它带给你喜悦的人生,成功的人生。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禅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与启示。
醒觉与自由
禅的训练与修行是为了成佛,佛这个字的意思就是醒觉。因此禅的本义就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醒觉过来,解脱虚幻和对名利的执著,落落实实,自自在在地过生活,那就是醒觉,就是人生的光明面。人生总是成败参半的,倘若在遭遇失败的时候,能保持醒觉,很快就会恢复信心和活力,积极光明的心智再度展现,这样就能掌握成功的人生。另一方面,我们随时可能受到外界的引诱和暗示,以致无法保持客观和正确的判断。这时如果能保持醒觉,就能把握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所以醒觉能保持一个人的恒常性,能保持性灵的光明面。醒觉是人生最重要的法宝。
醒觉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状态。它的关键在于如何用心,而不在于向外求玄,要从自信中去做佛,而不是向仙山去寻觅。《六祖坛经》上说: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因此,禅宗所重视的是一个心,而不是繁复的教相与仪规。换句话说,即使你没有供奉佛像,没有烧香礼拜,只要你能得到佛法的启示,从执迷中醒觉过来,那已是真正的供奉,真正的礼拜。
禅学到了宋朝永明延寿禅师时代,主张禅与净双修。一方面修禅,一方面念佛。于是有人批评永明延寿把自力解脱的心智修行法门,加注了他力解脱的念佛法门,而认为禅的本质被破坏了。事实不然,净土也是一门心地的醒悟法门。净土所讲求的念佛,所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诸位可要留意它的意思。它的含义是“皈依无量光明的正觉”。因此,宋代以后许多人主张禅净双修,其所重视的也是“自性净土”,要从光明的正觉中用功,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放出光明的智慧,过实现的人生。
做自己的主人
禅教导我们做生活的主人,不要做生活的奴隶。我们的生活,无非是内在的“我”和外在的“境”之间的互动作用。所谓我就是指内在的真我,这是大家容易了解的。至于禅学上所谓的“境”,则与一般所谓的境略有不同,禅学所谓的境包括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包括已学过的知识、听来的意见、自己的成见、情感与情绪作用等等。生活就是我与境的交互作用,由于它的变化因素太多,所以它是千变万化的。
尽管“我”与“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变化万端,但归纳起来,则只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做生活的主人,禅家称为转境。一个能转境的人,他对生活总是操主动的态度,不被种种环境因素所蒙蔽,不被内在的情绪、情感、成见或虚幻所驱使,那就是自由,就是清醒。当一个人的心智是清醒而又是自由的时,就能真正明辨是非,能真正处理所遭遇的种种问题,那就是一个有能力的实现者。实现者的特质是丰足和喜悦。第二种形态是放弃生活的主动性,自己被种种境团团裹住,完全被境牵着走,禅家称做被境转,于是成为物欲和虚幻观念的奴隶,最后牺牲了真我,投入迷茫的洪流,无以自拔。被境转的特质是执著、成见、纵欲、失去自由判断。
禅为了教诫一个人保持自由与主动的生活态度,提出所谓“大智慧到彼岸”的修行法门。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就是心量广大,心理生活空间很宽阔,能够包容一切,心如虚空,去除成见,免除歧见邪念,放下贪、睼、痴及对立心态。所以宽大的心理生活空间,也就是“空”的真正本义。我们生活在自性的内在宇宙,也同时生活在外在的宇宙。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观念来看,外在的宇宙是大而无外的宇宙,包容一切天体的存在。但内在的自性宇宙也是一样的,因为内外相映同存,都具无量的包容性质,所以都是空性。所谓空就是自由,就是净心,就是醒觉。
其次什么是智慧呢?那是指性体而言,它是如如本真,不被物欲蒙蔽的光明性,有了它我们才有光明的心智,过成功的人生。
其三,什么是到彼岸呢?“彼岸”是指离生灭的心境。“此岸”是有生灭的心境,所谓生就是造作,灭就是逃避。人一旦有了生灭心,就会坠在造作的窠臼中跳不出来,种下许多错误的因子。打个比方说,某甲因为爱面子撒了谎,紧接着就要设法保密,维持不被识破,甚至想尽办法造更多业,来维护第一次所说的谎言。第一次的撒谎就是“生”,以后的隐瞒与逃避就是“灭”,一个人若生活在生灭的循环之中,必须是烦恼多如牛毛,恶业造得满贯。所以说,“离生灭”就是做生活的主人,“起生灭”就是当生活的奴隶;前者充满活泼、天真与喜悦,后者时时都是牵肠挂肚。
做得了生活的主人就是自由。一个心性自由的人,他无需动用太多的心理防卫机制,就可以生活得很安祥,而且自然孕育出一种特有的宽大性格。他们经得起别人的批评,容纳得了别人的意见,能接纳别人也能接纳自己,他们没有那种耻于下问或老羞成怒的现象。
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总免不了遇到逆境。有些人一碰到困难,心里就起灰心的念头,想着“算了吧!这困难哪有那么容易解决”。心中一时被消极的念头所牵引,这就是被境转。一时成为那消极念头的奴隶,自己做不得主了,那就会失掉积极的心智。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创造与发明,都是由那种能做得自己主人的人创造出来的。比如说牛顿、哥白尼等等他们都曾经被视为异端,而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更是被认为是疯癫汉。但是他们能容纳得下别人的压迫及冷嘲热讽。这些接受嘲讽的人,他们都懂得做自己的主人,才有最高的智慧与创造,真正嘉惠给社会大众。
自己做得了主就是禅家所谓的“大雄大力”,做得了主的人才有自由的心灵与智慧。这是禅家所揭示的精神生活法则。
过创造性的生活
禅同时也重视从心地中发慧,去过创造性的生活。创造的本意并非生产,不是制造,而是发现,无论在精神生活或科学技术的研究,创造的重心是发现其中的解决之道,。有了这解决之道,就能克服所面临的困境。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创造,人际关系就能因而和谐,平凡的工作与活动,也会变得有意义、活泼而喜悦。因为他能洞察个中的喜讯、新奇和理则,从而看到事象的美和光明面。心灵上总是有着“朋游情未已,彻夜不能眠”的感受,每天都有新的发现而欣喜悦愉,所以性情上有“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春宵”之感叹!
在求知上也是一样,创造是不被成见和现有知识约束的思考过程。知识和经验给予我们探究与证验的“现成方法”,但发现则在自由心灵下孕育灵感。禅家所重视的是直观的发现,它能给我们带来富饶的创造性素材和神秘的喜悦与恬静。
唐朝时六祖慧能有一个学生叫法达,他专攻《妙法莲华经》。在古代许多经典是用竹简或绢、纸之类的东西写成的,读起来每一卷都像大部头的书。法达读了很多经书,自称已有三千部。有一天他去见慧能,心中有些自傲和矜持,难免有了傲慢之气。这种态度充分表现在言行之中,一眼就被慧能看穿。慧能很慈悲,是一位发明心智的好导师,于是对他做了一番苏格拉底式的启发对话,最后法达才有所领悟。慧能为了加强这位学生的印象,说了一段偈子,而这段偈子几乎把创造的观念给讲活了,他说: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颂经久不明,与义做仇家。”这段话告诉我们书本的知识是条理系统的,是死的,它的可贵在我们能应用它,除非你能当知识的主人,否则书本与知识徒然成为束缚自性心智的障碍。
诸位先生!我们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就是为了明理,就是为了发明心性,过创造性的生活。当我们的心智吸收了旧有的经验,进一步又能启发创造时,不也就是日新又新的道理吗?
禅要我们过创造性生活,过活泼自在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是需要智慧的,是无入而不自得的,它绝不是为所欲为的纵欲。大家要知道,不假思索的道听途说,或放纵于物欲的生活均是心灵上的不自由,而不是创造,是愚昧而不是开慧。
从无明中解脱出来
禅者平常表现的宁静恬淡,和对生活的活泼态度,是一般人所向往和赞叹的。这种襟怀正是紧张忙碌的现代人,在修养心性中最需要的,因为它是我们心理卫生的根本。
禅如何教人去过活泼喜悦的生活呢?禅者会告诉你解脱它!放下它!不是在什么时候,就是此时此刻的“当下”。因为放下就能不被境转,就能摆脱缠人的烦恼,然后冷静地观察,再重新出击,获得新生。禅者告诉我们,除非你放下紊乱的情绪和目前的执著,否则你一定被失败所吞噬。除非你从现在的固执中解脱出来,否则你不可能有新的省思。除非你放下自我中心,否则你就更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愈想得到的东西,愈容易失去,因为你失去了享有它的智慧。愈想摆脱的烦恼,它愈缠缚着你,使你窒息,因为你已投入其中。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放开它。放开它反而能掌握它,因为你的心灵自由,能产生智慧的缘故呀!
老子曾说:“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所以企业家放下赚钱的执著,一心重视服务与产品品质提高,业务自然蒸蒸日上,财源于是滚滚而来。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放下坠落的害怕与危惧的情绪,所以能一步一步的走完全程。你一定也看过站在二十几层楼高,焊接钢架的工人,他们早已得到那无思之思的奥秘,所以才能轻松地在高耸入云的鹰架上盖房子给我们住。
且不要说得太远,就拿日常生活做例子吧!比如说今天晚上,你听我演讲,事后又与同学讨论一些做学问的事,回到家已经深夜了。母亲就在客厅等你,带着责备和关心指问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这时,可能有两种反应:其一是跟母亲顶嘴赌气,造成一场亲子的争执,两个人都引发了气愤的情绪,也许连觉都睡不好。其二是心平气和地跟母亲解释今晚听了一场很发人深省的演讲,接着又跟几个同学讨论一些心得,所以回来得晚,并对招致母亲的不安表示歉意。这两种反应,在生活上表现了两种态度,第一种是消极的,是愚昧的,是被无明和烦恼攫住了。后者是积极的,是智慧的,是能运作生活,使生活更生动更具创发性的。消极的无明,导致心胸的闭塞,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引发一连串的心理不安与失衡,终于破坏了和谐的生活。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人发挥爱心与慈悲,它引发一个人绽放出快乐与活力。所以禅教导我们去过积极的生活,破除无明的愚昧,解脱束缚我们自信的烦恼,获得真正的自由。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呢?禅家所说的自由绝对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能自制的自由。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是能控制自己,不被物欲、成见和任何偏见所左右。心灵平静的不被“境”所迷惑就是自由,所以自由是醒觉的,是能正确判断的。
为了维护自身的良好判断,心灵自由也就变得更为重要。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许多人疏忽了心灵自由,以致人云亦云,盲从附和,乃至食衣住行,所行所言,都是一时的盲从,而没有经过自己自由心志的抉择。现代人讲求流行,别人有了时髦的服饰和打扮,自己也跟着做,别人有什么享受,自己也要享有它。流行绝对不是进步,流行也暴露了心灵的不自由。
你看一本书,如果尽信书,不如不读书;你听一场演讲,即使是激昂慷慨,义正词严,如果你不假思索,照单全收,那就是愚昧,因为你有被境所缚的危险。
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灵自由在禅学中被看做是生活的磐石。心灵的自由是醒觉思考的结果,而禅家对这思考的真理,道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律则。事实上,这个“无妆而“生其心”的律则就是自由独立的思考。这个思想上的最高境界。源自《金刚经》,而活用于六祖慧能所发扬的禅法。它可以称做禅宗的心要。
六祖在还没有出家之前,是一个卖柴的村夫。有一天他在卖柴市镇上听到人家念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忽然大悟,于是他决定去参访禅宗第五代祖弘忍,他在弘忍的门下不到一年便得到他的衣钵。所以禅宗在第六祖慧能之后,便开始以《金刚经》印心,而这个“无妆的自由心法,成为中国禅学活泼开展出来的原因。
“无所妆就是空,是要空掉一切不合理的成见、情绪、知见和对善恶的执著。比如说一个心理不安的人,必然不能清楚的思考,有了偏袒与私情时,当然无法认清事理的真相,做正确的抉择或判断。
“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可以解释为清心,因为清心的人总是那般单纯,那般诚心,那般宽容,那般恬淡。现在我们从这个角度来阐明其涵义。
一、开阔的心理生活空间
在日常生活当中,心胸必须开阔,才能和光接物,才能从容地待人处事。一个人若有海阔天空的心量,必能见识广博,气量大,能包容别人,不易跟别人冲突,人缘自然好起来,生活也就快乐无忧。各位想想,人际间的冲突,往往都是缺乏空间,就好像两部车子,总是在没有空间时才真正发生碰撞。驾驶人可能疏忽,可能一时违反交通规则,但是这未必一定发生车祸,车祸的现象是在没有空间可以闪躲时才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交通规则来争取空间,必须驾驶人遵守规则才能建立空间,必须时时注意争取空间。没有空间就有大难。
人与人之间所以会闹意见、起冲突,彼此对立,互不相容,是因为彼此都缺乏心理生活空间。禅告诉我们,人不是要生活在“无记空”里头,连一点意见都不表达,而是要有心理生活空间,才能彼此圆融相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因为每个人生来的根性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建立“空”的心量,“心如虚空”才能涵容万法,互相尊重,和谐共存,一切如如自在。
这个礼堂就是一个空间。有了这个空间,今天我们才能在这儿聚集一堂,举办演讲会。如果这个礼堂堆满了杂物,那么礼堂的功用也就消失了,礼堂原有的本质也就不存在了。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无就是空的意思,空是万物所以能生存,能并育成长的原因。
二、达观的态度
现代人太忙碌了,太紧张了,如果没有达观的修养,恐怕心理就要不卫生,就要生玻一个人若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挂心,都很在意,就会觉得心情沉重,很不快活。禅则告诉我们要在“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照破种种尘劳。人总是在尽心努力之后,要放旷达观,才能培养锐气,使生活有朝气,所以要学会“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有了好的休息才有好的活力。
现在我给各位讲个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法眼文益禅师(是法眼宗的开山祖师),在未悟道前,曾到处参访行脚(旅行)。有一天他参访罗汉桂琛的道场,见到罗汉相谈甚欢。他们也讨论到“万法唯心”的道理。后来法眼要离开了,罗汉就问他,你刚刚说万法唯心,现在我问你,院子里那块石头是在你心中呢?还是在你心外?法眼说,在我心中。于是罗汉说,唉!好一个行脚僧,你何苦把那块大石头压在心中呢?法眼于是有所领悟,便留下来跟罗汉请教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什么事都放不下心,我们就会扭曲生活的大好本质,而闷死了自己。
我发现许多人所以生活不快乐是因为心灵塞了许多烦恼,心量狭小,不能宽容,所以觉得痛苦难过。一个人要想有个喜悦的人生,达观是必要的。从前有一位布袋和尚(据说他是弥勒佛的化身)说: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这里所谓的布袋就是胸襟。当一个人心胸旷达时,生活的智慧必流露出来,一切都能顺心自在。三、恬淡少欲
去年我在佛光山举办的“世界显密佛学会议”上见到慧深法师。他在电台每天晚上用闽南语讲经,是传布佛法与生活艺术的菩萨。在休息闲聊时,他告诉我一段有关他自己的故事。他在年轻时便担任播音员,当时他是个很活泼,对人生充满憧憬的青年。但是他总是觉得人生好像需要有个究竟的道理,于是决定去请教一位老法师。当他到深山里去求见老法师时,却吃了老法师的闭门羹。只告诉他说,你是另一种人,我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生活领域,以后不必来找我。老法师就走开了。慧深法师当时想不透为什么会被拒于千里之外,于是第二天又去看他,一定要问个究竟,老法师终于为他点破了。他说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生活在贪婪里头,所以满桌佳肴,食而无味,满柜子衣饰,出门总缺一件衣裳,家有千金心犹不足,心中赤贫甚于乞丐。另一种人清淡饭菜,餐餐足食;两件衣服,足够替换,丰足自在。你是属于前者,我是属于后者。现在你可明白,你要请教的生活道理,我这里没有。慧深法师甚为折服,拜为受业师父。这个小故事所揭示的一个真理是:生活之道在于恬淡,而不是在于贪婪。四、分别下的困境
禅告诉我们不要起“分别想”。分别使生活陷于比较,导致对自己生活的否定,所以禅家说:“不起分别想”。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比较会使我们否定自己,造成迷失。
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因缘,有自己的环境和际遇。依照自己的际遇去生活,不跟别人比较时,虽然箪食瓢饮,也会过得自在快乐。反之,如果处处要向别人看齐,别人有轿车,自己也想有,别人华屋广居,自己也想要,这就很容易误入歧途了。
不起分别想就不会被物欲奴隶。人总是在比较色相时,我们才好美色;在比较音声时,才沉迷于别人的奉承。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分辨的器官,我们要善用它来增进醒觉的智慧,而不用分别心来惹起许多生活的幻觉,所以六祖慧能说:
“常应诸根用,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分别想就是一种虚妄,它有害于健康的心理生活。
生活的统整
禅对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生活的统整。禅者非常重视一个人能言行一致,心行如一,落落实实的去生活。这就是生活的统整,它有以下几个涵义。
一、平等心的统整
这是博爱平等的大慈大悲心,各位都是未来的老师,我现在举一个教育上的问题,来说明这个平等心。一位老师任教的班上,总会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差的学生。有的学生很听话,有的学生顽皮好动,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如果你有了成见,有了差别心,就会喜欢“好学生”,不喜欢“坏学生”。这一来老师就有了好恶,那就教不好学生,也可能因为你的好恶,而影响学生产生不合理的或错误的自我观念。事实上,这些学生是平等的,是一样的好,一样的优秀有用。你想想!一个功课好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工程师,设计一栋大厦的蓝图,但是真正去建造那栋高楼大厦的人,也许是那些你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所以我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是平等的,你一定要一样的爱护他们,一样的喜爱他们才对。
我想每一位老师一定会讨厌那些爬高爬低的顽皮孩子。但你一定要注意,这个平时会令你担心,令你伤透脑筋的孩子,将来就是站在二十几层高的鹰架上,为我们建造高楼的勇士。社会是一群根性不同的人组合的,每一种人都是社会上有用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那么尊贵。
人唯有抱持平等心时,始能统整别人与我的关系,从而发出智慧与慈悲,产生仁爱与平静的态度,能以平等心待人,才能看出别人的优点,别具慧眼欣赏别人的优点。这就是禅者所谓的妙观察智。有了妙观察智,才可能过现实的生活。
二、感情与理智的统整
禅是感情与理智的融合,心智与行为的一致,福与慧两者兼修。佛家说,“皈依佛两足尊”就是感情与理智的统慧,用现代心理学来说,就是人格统整。
现代人有一种共同的特质——疏离感。总觉得别人和自己有距离,自己是孤单无援的,是寞落的,于是衍生成一种疏离的行为模式。每当感情激荡时,理智消失了,于是激情化为汹涌的情绪化,使行为变得亢奋,失掉冷静思考的能力。当他冷静时,却又显得那般智性化,以致严苛的对人情产生厌恶。性格两极化的结果,使我们想爱而没有能力去爱,使我们充满了偏见与不安。现代人的婚姻问题,大抵发生在这种不能统整上。夫妻间的不停争吵,失去互爱的能力,追根究底就是彼此责怪对方的错,谁也看不出谁是可尊敬的或可爱的,因为感情与理智的疏离,导致了彼此之间沟通的困难。
这种心灵上的疏离现象,在我们的社会上处处可见。譬如说大部分的人都希望环境整洁,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但自己却不注意地在破坏它。我们也知道要尊重别人,但我们总是对别人百般挑剔,对自己多方纵容。
禅家的合掌,代表着人我的融合,感情与理智的统整,福与慧同时兼修。他们时时刻刻在合掌,时时刻刻去实现它。
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统整
我们的思想、情感和一切行为,总是受到时间因素的制约。有些人经常生活在过去,一味地回忆过去,幻想过去的光荣或仇恨。这样的人,心理是老化的,而且是有偏见,有成见的。有些人则生活在现在,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有花堪折直须折”,这样的人是现实的,是纵欲的。至于生活在未来的人,他们生活在一个空中楼阁,一种虚妄,那也是虚幻的。
人必须同时生活在过去的经验,现在的事实和未来的憧憬中,同时又要离开这三者可能带来的执著,所以又是超愈的。禅家称这种统整为“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的精神所在,现在我给各位再说个故事:
在唐朝的时候,四川省有一位佛学者,叫德山宣鉴,他专攻《金刚经》,而且对这部经的种种注疏,都广博的涉猎。有一天,他听说南方禅风很盛,可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很不以为然。于是挑着他最精通的经书,由四川往湖南走,要去跟他们辩论。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婆在卖饼。他又倦又饿,便放下担子,走向老太婆买点心。老太婆指着他的担子问:“这些是什么书?”
德山说:“青龙疏钞。”
老太婆又问:“是讲什么的?”
德山说:“《金刚经》。”
老太婆便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答得出来,免费供给点心,否则请到别的地方去买。”他说:“《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你要点的是什么心?”
德山当时还没有得到禅的指受,实在答不出来,只好饿着肚子,担着担子又继续往南行。但他以后的悟道却奠基在这一次偶然的脑力激荡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必须超愈于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还要回到当下落实的生活。这就是禅者的生活观,是清醒自在的态度,当时德山如果拿了点心就吃,老太婆会不让他吃吗?
禅与自在的态度
禅家最能清心自在了,自在表示一个人随遇而安,不受外境的引诱,能够当自己的主人。所以禅者很重视自我肯定,禅强调无我,所以才真正肯定了自己,因为他没有牵挂,能够平直去生活的缘故。禅者的心情能一直保持平静,如如不动,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梅禅师是马祖的学生,当他听到老师开示到“即心即佛”时,便开悟了。后来他到一个山上继续清修。有一天马祖叫另一位学生去考大梅,告诉大梅说,现在老师已经不再教“即心即佛”的道理了,而改说“非心非佛”。大梅回答说,那老和尚误人(即悟人之双关语)没有个了期,任他说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那位学生回去告诉马祖。马祖说“梅子熟矣1一个禅者总是那般的圆融,那般的稳定,所以心理是成熟自在的
一般人很容易人云亦云,见利思迁,自己把握不了自己,那就容易被分歧的价值观念蛊惑,也是导致名利薰心的主要原因。一个容易动心的人,总是跟着别人流行。跟着别人流行的人,他的心中存着相当程度的不安和不自在。
自在的人有一种特质,那就是能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能承担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是达观的,是快乐的,是实实在在的。禅不能使你免于饥饿,不能使你免于衰老病死,但能教你如何承担,获得法喜。
由于每个人的根性因缘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都要有醒觉的功夫,才能真正自我肯定,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那就是禅家所谓的“自悟自度”了。
平常心与欢喜心
禅家总是抱着一个持平的生活态度。他们揭示平常心即是道,道在平常生活中。什么叫平常心呢?平常心就是生活要正常。有一次有源律师(律宗)问怀让禅师说:“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怀让答道:“用功。”
有源又问:“怎么用功?”
怀让说:“饥来吃饭,困来睡觉。”
有源说:“所有的人都如此,怎么算是用功呢?”
怀让说:“那不一样,他们吃饭时不肯好好吃,却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却要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现代人整天为了过分的贪求,弄得饮食无味,坐立不安,失眠与焦虑。这些现象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都是失去平常心所致呀!
从前有一个叫陈道婆的,他有鉴于那些打柴的憔夫,每天为三餐辛苦,一心一意砍柴和卖柴,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身,以致苦不堪言。他很感慨地说:“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未见山花映水红。”
挑柴砍柴和卖柴固是忙碌辛苦,所为的无非是生活。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体会个中的情趣,那么辛苦的工作就显得失去意义了。
禅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意义。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如果违背了生活的本义,那么工作就会变为沉重的负担,永远生活在困境里。请注意!工作与生活就是生命之歌。
各位教授先生,各位同学,让我们一起唱着禅歌,过庄严的生活,并享受无尽的欢喜。
(1987年春讲于国立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