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先知己过,再学恕人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4
先知己过,再学恕人
唐一庵曾经告诉弟子:「一般人都知道:颜回不计较的修养,我们很难比得上,却不知道单单一个犯字,我们也学不来!」
弟子问:「这是什麽意思呢?」
唐一庵回答:「颜子待人处世,绝对不会得罪别人,所以别人批评或者找他麻烦,才能说是侵犯。我们遇到批评或横逆,必定是咎由自取,怎麽能说别人侵犯我们呢?我们现在不须学习不计较,先要学习了解侵犯的真正意义。」
(评)高景逸先生说:看见过错,所以求福;反省自己,所以免祸。时常看见自己的缺点,便是一直走在吉祥中了。自己承认不是,别人便不好意思再开口指责了。不是因为有了横逆,所以暂且自认不是。
其实,我们又不是圣人,怎麽能尽善尽美呢?别人来找我麻烦,多半是我咎由自取。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明白道理,自然会发现如此。那麽,我们的心愈细密,临事便愈精详。经过一番历练,就有一番进步和利益,而且节省了多少气力,增加了多少见识。
小人所以经常是小人,只是因为他一直认定别人的不是而已。(《德育古监》第一二八页)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良心不安,便是有罪
下一篇:
幼慎细微,大有可为
非法敛财,转眼成空
官不伤财,民再获利
舍生取义,死又何妨
用词巧妙,排解民困
引过婉谏,宣王勤政
争相羞愧,风化大治
扩充仁心,治国要道
心念与命运(四)第一章 心念与财富 费心聚财,失去愈多
心念与命运(四)第三章 心念与义举 闻妪哀哭,归还房地
侮辱先圣,丧失智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经品题略解—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栏目:张秉全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