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生命的微笑 第二章 自己即是如来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0

第二章 自己即是如来

 
  只为分明极,

  翻令所得迟,

  早知灯是火,

  饭熟已多时。

  ——宋·无门和尚

  禅家传承的大事就是自我的醒觉,“一念觉,众生是佛”。觉,表示能清楚地看清自己,接纳自己,笃笃当当的去过自己的人生。醒觉是参悟出来的,它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到自己原来就是生活的主人。自己所表现的一切,就是那么独一无二,值得珍惜。

  人只有在生活的时空之中,当下接纳自己,把生活本身当做目的,不要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变成手段。这样才会发现生活的妙悦,才能看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圆满。你的喜悦,必须用你自己的心去体现,而不是用别人的赞誉来编织。掌声的背后,往往就站立著一个寂寞孤独的自己。

  禅者告诉我们,只要真心用餐,粗食淡饭却也美味无穷。只要你真心去听去看,随处都可以耳闻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整个生活的自然环境,都充满著愉悦之美。只要你静下来观察,事事物物都对自己有启发作用,而心智的成长和生活智慧也是现成的。

  人最忌讳跟别人比较,因为比较容易起分别心。分别心使人产生贪、嗔、痴三毒,引导一个人不断追求,而否定了自己如来的生活。每一个人的人生,毕竟是他自己的花朶。无论自己是什么花,只有他自己才能绽放出纯真的芳香。

  本章旨在阐述一个禅的重要智慧——你自己就是一颗明珠,自己即是如来,要接纳自己,欢喜自己,肯定自己,那才有圆满的人生。

心中的明珠

  禅的宗旨在于开启一个人在纯净的真我,孕育活泼自在的精神生活。因此,禅的本质不是要人守空修定,而是要净心发慧,去过创造性的生活。它超越为来生作准备的狭隘宗教理念,回归到现在的生活,而体验到当下与佛土并无差别。为了悟见纯净的自我,禅家特别重视“即心即佛”。其所谓的心,就是如如实实地接纳真实的自己。

  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当一个人不能肯定自己,而必须伏著权势、虚荣、占有来肯定自己时,他就显得非常脆弱,容易被物欲所迷,被挫折所激怒,被色相所蒙蔽。唐朝牛头山法融禅师说:“一心有滞,诸法不通。”“乐道怡然,优游真实。”

  在禅者的法眼里,人类只有肯定自己,才可能摆脱一切诱惑,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去生活,去工作,去布施,去帮助别人,才会孕育出喜悦与活力,过成功而有意义的生活。人要懂得自尊和自爱,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潜能,好好伸展自己的能力,布施给社会,自己得到福报和愉悦,同时也实践了无量功德,这就是所谓的“实现的生活”。

  唐朝有一位大珠慧海,为了问道,特地从越州大云寺,来到江西开元寺,拜见当时的禅宗大师马祖。见面时,马祖问道:

  “你来做什么?”

  大珠回答说:

  “我来求佛法。”

  马祖说:

  “我这里没有佛法可求。你自己有宝藏不顾,离家乱走作什么?”

  大珠便问:

  “什么是我自己的宝藏呢?”

  马祖说:

  “现在我问的就是你自己的宝藏,它一切具足,没有欠缺,运用起来非常自在,何必要向外追求。”

  大珠慧海在听完马祖这段开示之后,便悟道了。后来写了“顿悟入道要门”一卷,发挥了圆顿的禅理。马祖赞美他说:“大珠圆明。”这段公案所揭示的就是接纳自己,发现真我,不去跟别人比较和羡慕虚荣,而要笃笃当当地去实现自己生活。这样一来处自然里平静,容易发挥自己的能力,服务娑婆世间,那就是“大珠圆明”的现代意义了。

  人如果一切跟别人比较,就会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人,就要东施交颦、焦虑不安,不能承担生活上的种种挑战。他活不出意义来,即使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也快乐不起来。所以马祖要对大珠说,你自己的宝藏一切具足,没有欠缺,运用起来非常自在。

  现代人是爱慕虚荣的,大家生活在强烈竞争和贪图占有上,所以在外表上是富有的,心灵深处是苍白的;物质生活看似安稳的,而精神生活显得非常不安。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上下交争利的窘困局面,大部分的人为了贪图功利过度的工作,昧于伸自己的本质,而勉强追逐时髦,精神上的压抑使他快乐不起来,除了借助于狂欢、逃避与麻醉外,又能如何?

  看看我们的社会,犯罪率不断提高,离婚率节节上升,自杀率迈入十大死亡原因第九位(台北市为第八位)。国内心理学家对大学学生作抽样调查,赫然发现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有优郁或心理不健康的倾向。再看看政|治上的诉求与抗争,劳资间的纠纷对立,凡此足以说明,每一位国民正需要一颗“大珠圆明”,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缔造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

  有识者也许会想到教育的力量,透过教育来唤醒一个人的真我,使每一个人能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过实现的生活;也以了解别人,接纳别人,尊得别人。但是我们的教育似乎又疏于这方面的教导,我们只是一味地升学,一味地往功利的幻影中去钻,于是造就了迷失的一代。

  有一则寓言故事,很能发人深省当前教育的缺陷。这故事是说,有一天,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开会,讨论学校的课程。兔子说跑重要,一定要列入课程;鸟儿说飞翔重要,一定要列入课程;老鼠说挖洞重要,也一定要列入课程。最后,他们把各种重要的技能都列入课程,强制他们的孩子学习。结果鸟儿的飞翔课本应该考甲等的,后来,为了学习用翅膀挖洞,把翅膀给弄坏了,牠既没有学会挖洞,连飞翔也考个丙等。兔子为了学飞翔,从树上跌落而骨折,牠不但飞不成,连牠最专长的赛跑也出了问题。教育的结果,没有一个孩子根据自性去发展成长,反而各个受到创伤,垂头丧气。

  现代的教育,一味强调功利及升学竞争,每个孩子的真我都被忽略。结果,所造成就出来的人,都不能满意自己,而又不懂得尊重别人。每一个人似乎都要在同一个价值观念下相互比较竞争,而致忽略开拓内在的精神生活。于是,我们的社会普通弥漫著人云亦云的习气,因为我们缺乏独立自|由的判断。到处看到一窝蜂的追逐热潮,因为每一个人缺乏充分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社会上呈现优柔寡断的性格,因为我们未曾学习过为自己的生活做负责的抉择。

  于是,我们需要禅的精神生活,需要禅的净化,还我明珠使自己“大珠圆明”。

  毕竟是自己

  如果你想排解愤世嫉俗的习气,让自己生活得心平气和,就得先接纳自己。接纳自己不是划地自限,而是认清自己,接纳自己的因缘,从自己的本质出发,去过实现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有其特有的能力、经验和机会,他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能接纳自己,生活才可能变得朝气蓬勃,充满喜悦。否则,就等于否定自己,迷失自己,在生活上感到空虚、寂寞和无奈。

  生活是绝对主观的,它是自己本质的全部投射,如果我们不能接纳它,便看不出生活的可贵处。每项一个人无时无刻不是在扮演一个独特的角色,无论当时你喜不喜欢,高不高兴,你终究是在生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欣然接纳它?

  许多人爱挑剔自己,拒绝接受现实的遭遇,一心想要逃避它。所以满腹牢骚,激动的时候,更会做出错误的决定,铤而走险。

  禅者的生活态度不是逃避,而是接纳。无论顺逆、苦乐或得失,通通予以接纳。只有接纳才有喜悦,唯有接纳,才知道痛下针砭。禅的本质是不造作,不回避,不向外驰求,不守空修定,而是如如实实地去接纳生活,实现生活。

  你可能为赶不上车子而抱怨,但为什么不为搭上次一班车而庆幸呢?你埋怨为上班打卡而赶路,为什么不为自己拥有一双健朗的双腿而庆幸呢?你每天急急忙忙的上班,为什么不提早几分钟享受从容的气氛呢?人唯有投注于生活,实际体验到生活的本身,才感受到自己就是整个大自然节奏的一部分。只要没有虚妄和造作,所有陈现出未来的就是本来面目,自己就是活在如来里头。

  禅宗有一则公案说,有一天达摩把学生们叫来,要他们说说自己的心得,好把衣钵传给真正悟道的人。

  道副说:

  “依我看来,道的大用不在于执著文字或离言绝说。”

  达摩回答说:

  “你得到我的皮。”

  尼总持说:

  “依我的见解,好像庆喜见到阿闪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达摩回答说:

  “你得到我的肉。”

  道育说:

  “地、水、火、风四大万物的要素,色、受、想、行、识五种知觉与色相之互动,只不过因缘的假合,并没有什么真实和永恒,我认为无一法可得。”

  达摩回答说:

  “你得到我的骨。”

  最后轮到慧可,他走出来,向老师行个礼之后,就站在当弟子应该站的位子,一语未发。这时,达摩说:

  “你得到我的髓。”

  于是,达摩把禅宗的衣钵传给了他。达摩所以肯定慧可,把禅宗的信物交给他,是因为慧可已经把道从思惟的“理无碍”中,实现到生活的“事无碍”里头。他完全能接纳自己,实现自己,成为如来的实践者。当下,他是学生,所以向老师行礼,一切都如法的生活,“从心所欲,不逾矩”。慧可是生活的实践者,而不是言谈的揣测者。

  人唯有接纳自己,生活才不会疏离,感情和理智才不矛盾,才不会造成烦恼。在《庄子》大宗师这一篇里,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子祀和子舆是好朋友,有一天,子舆害病,子祀就去探望他。见面时,子舆竟对著子祀调侃自己说:

  “伟大的造物者啊!意把我变成驼背模样!背上生了五个疮口,而颊因伛偻而低伏到肚脐,两肩降起,高过头顶,脖颈骨则朝天突起。”

  他感染了阴阳不调的邪气,才变成这副模样。但是他还是悠闲地一步一步走到井边,从井里照见了自己的样子,更戏谑地说:

  “哎哟!造物者又要把我变成这滑稽的模样呢!”

  子祀问他:

  “你是不是讨厌这种病?”

  子舆说:

  “不,我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假使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便用它在夜里报晓;假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便用它去打斑鸠来烤了吃;假使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辆,我的精神变成了马,我便可以乘著它遨游,无需另备马车了。再说吧!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哀乐自然不侵入心中来。这就是自古以来所谓的‘解脱’(悬解)。那些不能自我解脱的人,就要被外物奴役束缚了。物不能胜天,这是不易的理则,当我改变不了它的时候,我又为什么要讨厌它呢?”

  庄子讲的这则故事,真正道尽了生活和智慧,也触及了禅的核心。人必须先接纳自己,依照自己的本质,好好地生活,那就是禅家所谓的“一切现成”。禅宗第三祖僧璨在《信心铭》中说:

  “至道无难,唯嫌揀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消遥绝恼。”

  禅者给予我们最大的生活启示就是接纳与实现。你之所以是你,正因为有你的因缘和本质,好好接纳它、实现它,成功的生活和人生的光明面不就展现在眼前了吗?

  人生最忌讳拿自己跟别人比较,嫉羡别人,一味跟著别人而随波逐流。禅家说“讳顺相争,是为心病”,只有依照自己所有的本质,好好地生活,去成就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意义,才是“如来”的生活,才是有朝气的生活。

日日是好日

  我们平常生活的种种际遇,无论是家庭上的,工作上的,乃至触目遇缘所看到的、听到的或闻到的,都具有深妙的意义,均能启迪心智,陶冶心性,引发我们悟入甚深了义的精神生活。禅者把这些触目员缘的际遇称作无情,而生活便是用“正法眼藏”去聆听它的说法,看出它的光明面和丰富的意义。

  禅者认为,人若想生活得成功,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看出无情所泄露的启发性。这样才可能勘破一切烦恼隐晦,掌握光明的人生,在种种经历之中学到教训,孕育剔透明的睿的智慧。更具体的说,人必须在挫折与人败中学会成功的诀窍;在得意和成功中学会谦虚;在顺逆际遇中认识生活的无常;在耳听目遇的色相中发现理则。只有真正懂得无情说法的人,他才可能是一位有创造力、有智慧的觉者。宋朝苏东坡居士说: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偶,

  他日如举似人?”

  这首诗无非在告诉我们,生活上的事事物物,随时随地都在现“广长舌相”,处处蕴涵著甚深的真理。溪声或山色给我们空的旋律,表露了自然与圆满;日常的俗务给予我们的精神生活的素材,它形成了生命的智慧。一本经典,及至一个生活的插曲,只要你用正眼观看,都能发现它所流泄的高妙讯息,随时给予我们生动的启发。而在感动省悟之中,总给自己留下雀跃的欢喜。我们正啜饮著无情所流泌出来的浮汁,使心智不断地成长,醒悟到不可思义的法界。

  唐朝洞山良价禅师为了问法,特地参访了当时的大师云岩昙成,一见面便问:

  “无情说法能听得到吗?”

  云岩答道:

  “无情说法当然能听得到。”

  洞山又问:

  “老师,你听得到无情说法吗?”

  云岩说:

  “假如我听得到,我便成为法身,那么你就听不到我说法了。”(按:所谓法身是指精神生活的本体,它不是语言所能叙述,现象界所能比喻,它是菩提自性。这个部分是千百亿化身及一切现象的根头,唯有透过内证与反省才能“看”到它。云岩所以这么说,是要引导洞山去看和听“那个正在说话的自己”。)

  洞山还是不解的问:

  “那我为什么听不到呢?”

  这时云岩便举走一只佛尘,问洞山说:“你听到了没有?”洞山说听不到,于是云岩说:

  “我说法,你尚且听不到,更何况无情说法呢?”

  的确不错,经过老师刻意指点的道理,尚且不容易明白,又何况直接去了解无情说法呢?这时,洞山还是不明白无情说法是什么,于是又问:“无情说法出自何典?”云岩告诉他说:

  “《阿弥陀经》上不是明明白白地说:‘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吗?”

  这时洞山恍然大悟,原来无情说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以没有成见、没有偏执的谦冲之情,去聆听一切事相。就在那聆听之中,我们孕育了智慧,我们也流露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那就是大乘佛法的精妙之处。这时,自己就是如来的觉者了。洞山于是写了一首偈子说:

  “也大奇!也大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

  眼处闻声方得知。”

  洞山所说的“眼处闻声”,就是不要让自己的眼睛被视觉的成见所障碍。当然耳朶的听力,也不能被它的刻板模式所束缚。要全部的跃入,才能体会到整个生命的丰富意义。这种通全完整的把握,颇有完形心理学所说整体认知的意味。

  这时,洞山有所领悟了。云岩问他:“现在你觉得如何?是不是很高兴?”洞山回禀老师说:“那岂止是高兴,简直就像在垃圾堆中发现了珍宝一样。”对了,当我们明白到这一点,便不难相信禅者对生活的赞叹: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日日是好日,

  夜夜是春宵。”

  因为随时地都能体会到无情的甚深了义,事事物物对自己都有著无尽的启发。

  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听到的、因应的,都是无情。它们都在为我们说法,科学家聆听其就法而发现了新知,哲学家聆听其说法而领会到高深的哲理。一个平常的人听聆听其说法,可以受用无穷。但是,只要心中存有一点成见,便听不到无情说法。

  在《吕氏春秋》这本古书中,记著一则有趣的故事。高阳应先生要盖房子,准备了许多建材,并找来工匠。工匠看过材料之后说:

  “现在还不可以盖房子。因为木料是湿的,盖上去敷上一层泥,一定会弯曲,而且湿木头盖房子,现在看起来虽好,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倒塌。”

  高阳应自负地对工匠说:

  “照你的就法,那房子不应该会倒塌。因为木料乾了之后就愈结实,泥土乾了就愈轻;拿愈来愈结实的木料去承担愈来愈轻的泥,房子一定不会倒塌。”

  于是高阳应颐指气使地下令要工匠盖房子。果然,房子好不久便倒塌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聆听无情不可意义的就法,这是增长智慧和勘破烦恼的微妙法门。比如说,你到公园或郊外散步,只要静下心来,让自己与周遭融合共鸣,花鸟树木便会令你神往忘我。工作之中,若能打起精神全神专注,便会体会到个中的禅趣。只要你稍加留意,聆听无情给我们的启示,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耳闻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自然而然有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可思议妙用。

接纳与珍惜

  在生活之中,触目遇缘,所到之处,都可以透过开放的心灵,而体验到事物的完美。发现自己与一切有情众生都是生命的花朶,都是值得赞赏的。从而内心泛起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对自己的生命,乃至对一切有情众生,均报以会心的微笑,衷心的赞叹它的存在。当我们接纳它时,就会欣赏它;珍惜它时,就会爱喜它。要以雀跃的心情面对自己的生活。

  我们之以欢喜因为现在活著,而不是拥有计多财富和头衔;这正像喜欢一朶花,而不是喜欢系在花上的彩带。

  佛陀告诉他的弟子,在大地上长了各色各样的花。它们的类别不同,香气互异,清馨的莲花一定不会把自己变为雍容宣贵的牡丹;山坡上的小野黄花,也绝不羡慕院子里艳冶的玫瑰。同样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尊贵的。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自己,无论是什么,都得接纳它,喜欢它,因为那毕竟是你自己。人只有根据自己的根性因缘,去过实现的生活,才有真正的喜悦,才能绽放著高贵的生命花朶,流露出芳香和微笑。

  人是不能互相比较的,只要一堕入比较,就会否定自己,妒羡别人,坠入迷失。然而,今天人类却普遍走向比较与炫耀的歧路:大部分的人不是在肯定自己,把生活孕育出意义丰富的花朶,而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恨不得把自己变成跟别人一样。于是人类生活的夸耀、自大和争取别人的掌声之中,他们一味往外寻找生活的答案,而内心却显得空虚和苍白。教育家利奥?巴士卡力(Leo?Buscaglia)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叫莫拉的人,在大街上找东西,他的朋友看到了,问他:

  “莫拉,你在找什么?”

  “找钥匙。”他说。

  “我来帮你找!”朋友说著,也蹲在地上到处找。

  “莫拉!你记得钥匙掉在那个角落吗?”

  “我在屋子里掉的。”他说。

  “那你在大街上找什么?”朋友们责怪他。

  “因为街上比较亮啊!”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寓言。现代人已遗失了“自我之钥”,但却不回到自己的生活园地中寻找,而汲汲灯红酒缘和纸醉金迷中寻找。

  我们有了宝贵的生命是为了生活,如今却因为处心积虚想占有,而完全遗忘了生活的本身。赚钱是为了生活,如今却为了赚钱而否定或牺牲生活。这是在否定那宝贵的生命之莲华。人类占有之心愈重,欲望愈高,心里头愈觉得匮乏,终至造成精神生活的饥饿、苦闷状态,甚至疯狂。

  每一个人毕竟是他自己的花朶,嫉妒和羡慕别人是愚昧的,虽然你也许有一点缺陷,但是你却有足够的潜能去生活得好。你不一定成为一棵大松树,但你至少可以成为一棵好的小灌木。你不一定是江海中的大鱼,但一定可以当一条活泼喜悦的小鱼。你不一定是庄子所说的大鹏,但一定可以是快乐的一只鸟。

  在禅者的眼里,生命就像花朶,每一朶花都是美的,所以大松树和小灌木没有不同,因为他们都在实现生命;大鱼和小鱼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实现的喜悦是没有不同的呀!大鹏和小鸟也没有差别,因为他们都在飞翔里赞美著生命的高贵。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生命的微笑 第三章 纯真便是自在
下一篇:禅·生命的微笑 第一章 生命的微笑与实现
 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三章 禅灯 光明宽阔的胸襟
 禅悟与实现 第七章 悟、醒觉与解脱
 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禅语空人心 第二讲 自在无碍永无拘
 觉·教导的智慧 第二章 教导的新猷
 禅语空人心 第六讲 还须安禅制毒龙
 寻找著力点 第三篇 新观念与活知识
 悟·看出希望来 第八章 开朗的情怀
 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一章 禅心 清醒觉察的心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系列开示 97[栏目:常福法师]
 59.如何处世[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鸩鸟和毒蛇[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小孩儿大愿力[栏目:普献法师讲故事]
 华严四祖澄观法师(觉深法师)[栏目:华严文集]
 往生论注讲记(十七)[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A Taste Of Freedom - Introduction[栏目:Ajahn Chah]
 那先比丘经 第十七问 地狱中人经万年为何不清亡?[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我对“商禅并重”浅议[栏目:理净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七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