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生命的微笑 第五章 从禅定到自由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1

第五章 从禅定到自

  一击忘所知,

  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

  不堕悄然机。

  ——唐·智闲禅师

  禅定是开启自由心智的微妙法门。它的本质是要我们先从许多追逐与占有中解脱出来,不要让自己成为物欲奴隶,然后要面对自己,去承担一切生活的事实。自由的心智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道德判断和内在的属灵生活。它决定了自己是否能活得自在,生活行充实有朝气。

  达摩首先为禅门建立四道行,这是一门净化自性,训练禅定的法门。经过四道行的洗涤,才能从许多无明中解脱出来,启开心灵的自由,过著清新妙悦的生活。

  自由对现代人而言是耳熟能详的,但多数人对自由的了解则很肤浅。现代人常把自由曲解成“为所欲为”,以致自由与纵欲分不清楚。禅家讲的自由是高层次的心灵自由,他们相信,如果一个人为了享受、占有和贪取而为欲为,是心灵的不自由。因为我们的心智已被物欲和境界所转动。被境转是物奴,能转境才是超然的智者。

  被名利物欲所迷是不自由,被生活情境所激怒是不自由。所有一切烦恼,都是心智失去自由的结果,于是禅家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修行法门,看入自由的真性。现在我们从四道行、自由的心智、无所住的禅法和洗净无明四方而加以解释。

禅定四道行

  生活在忙碌的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点禅定修养,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发挥好的工作效率,维持健康的身心生活。没有禅定就好像海港不设防波堤一样,外头的涛天大浪,很容易打进来,造成港内的大灾难。没有禅定的人,容易被激怒,被诱惑,失去耐性,乱了生活的阵脚。

  禅门非常重视定功,他们相信只有定功才能使一个人的心智真正的自由。中国禅的始祖达摩为了训练他的弟子,特别立了“四道行”,要求他的弟子时时刻刻锻炼自己,在生活中体验、磨练,久之定力日增,慧性也就开展出来。这简要的四道行,于焉成为中国禅宗璀烂智慧的滥觞。

  四道行的第一行是“报怨行”。它的意思是人必须承担和接纳一切不如意的果报。任何挫折或失败,既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就必须去承担它,这就是生命存在的现象。只有接纳不如意,才可能变为如意;只有接纳不如意,才可能面对它,克服它,从而超越它,解脱它。这就是生活的真理。

  你也许长得其貌不扬,身体瘦弱,或者家境清寒,每天工作得疲惫不堪,甚或遭受很大的打击。不如意的事可能人人不同,但处理的态度却是一样——接纳。你不能逃避困难,而必然面对它,毫无怨怼地接纳它,然后才可能以平静的态度去设法解决它。

  有些不如意事情,只要你接纳它,承认它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悲愤的心情自然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坚韧的心志力量。心理学家詹姆士(William·James)曾说,当我们越过优郁和不安时,积极光明的心志自然呈现。怨怼的情绪正足以扰乱心境,除非你接纳它,否则它会掀起更多情绪,把你清明的心志破坏。因此,以接纳的态度去看待挫折和屈辱,反而能使自己振作起来。唐朝马祖道一说:“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能接纳一切不如意,就能照破一切不如意;能照破一切缠缚我们的境界,就能使自己过成功的生活。就好像你必须先接纳水,才能游泳过河;如果你惧怕它,不敢下水一泅,好坏就永远也过不了烦恼之河。

  四道行的第二个法则是“随缘行”。生活是在随缘中实现,心智也在随缘中成长。每一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缘去生活,依自己的因缘成就人生。“嫉妒是愚昧的,模仿毁了自己”,把握自己的经验、知识、环境和个性,如实地发挥,不跟别人比较,就是“如来”的生活。有一首禅诗说:

  “不求名利不求荣,

  只麽随缘度此生,

  一个幻躯能几日,

  为他闲事长无明。”

  人最忌讳生活在比较和嫉妒的“闲事”裹,因为它使人情绪紊乱;也最忌讳模仿,因为抑制了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人只有“不求名利不求荣”时,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好的自我肯定;唯有随缘去发挥潜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喜悦和成功的人生。

  达摩揭示的第三个禅法是“称法行”。称法就是根据佛法的指引去生活。佛陀对生活的实现提出三个要件,即戒、定、慧三学。戒即是戒律,它至少有两层意义:

  培养良好垢生活习惯。

  训练正确的工作习惯。

  生活无非要随缘成就一切菩萨行(利益社会或一切有情众生的行为),每一菩萨行都是具体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必须具备某些能力,而每一种能力都要紮根在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上。无论你的工作是什么,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失败的风险就很大。无论你的年龄如何,没有好的生活习惯,灾祸随时可能闯进你的生活之中。于是戒成为生命的护法神,也是生存的条件。

  佛陀要人起码坚持五戒:戒杀是为了培养仁慈的习惯,戒盗是为了确立无贪和知足态度,戒淫是为了养成健康的心志力量,戒妄语是为了维护心平气和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戒饮酒是为了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

  至于定学,是指一个人的禅定功夫。人可以透过定而觉得心安理得,在社会行为上表现出较高的肯定性和自信心。六祖慧能曾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在慧学方面,是指不被成见和偏见所拘束,不被物欲所欺瞒,不被色相所障蔽,这样才能觉醒,发挥生活的创造性。

  第四个禅法是“无所求行”。生活的本质是实现而不是需索。实现者充满丰足、喜悦和光明的意义;需索者的心态总是饥饿和匮乏。实现的生活,一切具足;挑剔需索的态度,处处造业不安。

  无所求即是空,亦是放下。当我们把一切虚幻放下时,我们开始真正去实现自己,披露自己的“如来”,这样就有了成就。这是真空妙有的第一步。然而,做为一位禅的实践者,并不就此停顿,他还要把成就拿来跟自己的袍泽、乃至一切有情众生分享,从布施中实践“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菩萨行。这又开始进入空的阶段,这一次的空使他见到如实的本体,这便是真空妙有的第二步。禅者不断地在真空妙有中提升自己,不断在放下和实现的过程中成长。最后他彻悟了,证入如来。

  达摩的四道行,是一个人性提升的轨迹,是生命圆觉之路,它使类在有限的生命中发现无限的希望,也使匮乏多欲的人生,得到丰足和喜悦。这四道行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达摩留给后人的珍贵心传。

自由的心智

  现代人没有不崇尚自由,向往自由,尽力为自己争取自由的。我们已经从打破封建、推翻专制、摆脱旧礼教中,建立起人身自由的理念、自由化的经济生活和逐渐上轨道的民|主制度。我们在争取自由的努力上,已稍见成果,但是我们现有的成就,可能因为心灵之不自由,而导致希望的破灭。

  大部分的人在初尝自由的同时,以为所欲为和放纵的态度,去满足自己的欲求。因此,我们正面临著伦理道理的解体。这个现象,不但会造成社会的紊乱,也要威胁到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心智状况。

  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自由心灵的基础上。人如果缺乏自由的心灵,即使生活在自由的社会制度下,他还是不自由。他不但享受不到自由的幸福与快乐,反而扰乱了自由的社会制度。哲学家杜威(Jihn?Dewey)曾说:“发主政|治的最严重威胁,不在外头,而是在我们的心中。”因此,自由的心灵是生活开放社会制度下的必要条件。

  禅是孕育自由心灵的微妙法门。它的本质是要开启内心的生活空间,让一个人从许多成见、执著和偏见中解脱出来,去过清醒的生活。对现代人而言,禅是培养自由心智,增强对自由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确立健全社会制度的教导方法。禅有助于个人身心功能之提升,有助于快乐与幸福的实现。

  禅者怎样去培养他的自由心灵呢?首先,禅者指出,那没有障碍的心智本体,是绝对自由的。当我们披露了它时,就显得清醒有智慧,处处不会有障碍。这个自由的性体发挥了理性的功能,它正像是心理学学皮亚杰(Jean·Piaget,1896-1890)所谓由个体和环境作用秘孕育出来的先验(schema).我们靠著先验的图示,去处理种种复杂的事物,但是这个先验图示,如果说被情感上困扰乱和扭曲的社会关系所压抑,它的智慧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伸展和成长。

  所以,心灵的自由,必须配合情感和人际的正常运作。智慧必须在破除情绪不安、情感障碍和心理困扰等“烦恼障”之后,才可能真正发挥它的功能。事实上,禅者不只要一个人破除烦恼障,还要人破除所知障和业障。所知障是成见、偏见和既有知识观念,人唯有破除这些障碍,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心灵。

  唐朝的时候,沩山灵祐是百丈夫怀海的学生。有一天,百丈要他拨拨炉中,看看是否还有火。沩山拨了一下,看不到火,便对百丈说,炉里头没有火了。于是,百丈亲自走过去,深深地拨开表面的一层灰,居然被他拨出火来,便指著火对山说:

  “这不是火吗?”

  沩山听了,恍然大悟。沩山所领悟的是什么呢?很明显的,他看到老师彻底拨开灰烬,才看到火。人也必须彻底放下一切烦恼和所知障碍,才会使智慧之火大放光明。

  其次,自由的心灵来自稳定的性情。就心理学上来看,它是一种肯定性,能肯定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较好的自信心。正因为如此,肯定性好的人,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比较好,做人做事也比较能守住原则,不会为一点不如意小事而忐忑不安,或者拘泥曲怯。仰山是沩山的学生,有一年,仰山到别处度过暑假回来。见面时,沩山便问他:

  “一个暑假不见面,你在那边究竟做些什么?”

  仰山便告诉他说:

  “我耕作了一块地,播下种子。”

  沩山便说:

  “这样看来,这个暑假未曾闲散过。”

  仰山接著也问老师,在暑假期间,做些什么事。沩山说:

  “我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仰山听了便说:

  “你这暑假也没有白度过。”

  才说过话,仰山觉得自己说的话带有讽刺性,于是在窘态中不自觉地咋了舌头。沩山看到仰山的窘态,便责备他说:

  “为什么你要看得那么严重呢?”

  生活之中,不可能没有错,不可能没有挫折,更不可能没有失败。错可以改,但不必自责;挫折可以挽回,但不可以丧志;失败可以获得成功的经验,但不可以灰心。不自由的性情,使一个人变得不知所措,信心尽失,自由之心荡然不存。

  禅师随时随地为弟子解缚,而弟子们最普遍的束缚则来自于世故和拘谨。唐朝有一位俗家弟子去拜访赵州禅师,由于忘了带礼物而很介意的说:

  “我空著手来,真不好意思。”

  赵州便对他说:

  “那么你放下来吧!”

  这位弟子更不安的说:

  “我没有带东西来,怎么放下呢?”

  赵州又说:

  “那么你就带著吧!”

  赵州要弟子“放下来”的是拘泥和俗态,要真正的自由,不要为鸡毛蒜皮小事而障碍大好的生活智慧。

  人总是看不开才惹来许多情绪上的因扰和思考上障碍。自信心差的人,总要高估困难的程度;不自在的人,总是觉得别人正在大交头接耳地批评著自己。这样的人,不可能对自己的生活作主,在做人做事上也不能有所承担。

  自由的心灵还包含著生活的戒律。能严守戒律,就能使自己免于种种诱惑,维持著平稳的生活步调。对禅者而言,戒有如珍宝。佛陀把戒比喻为渡河的木筏。套用《尚书》的说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只有戒律才能保证道心不断的增长。因此,戒律是用来培养自由心灵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最后目标。禅者强调“戒而无戒”,充分说明了戒律是为了培养心灵的自由。佛陀圆寂之前告诫弟子们,要以戒律为师,因为戒律确能预防物欲所奴役,从而培养金刚一般的自由心志。

  现代人是不重视戒律的,因此往往藉自由的说辞而为欲为,恣意放纵。大家对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已司空见惯;对于名利与权势的追逐,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在外表上大家都说那就是自由,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在挣扎著,因为他们已被物欲完全的套牢,失去自由。

  临济禅师说:“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这句话像是对著现代人所作做的一次棒喝。现代人应该警觉到:如果不是把种种障碍自性的尘劳火葬活埋,不收敛向外追逐的贪婪和疯狂的追逐欲望,毕竟还是要作物的奴隶。火葬贪、嗔、痴即是空,活埋烦恼障也是空,空下一切障碍,任心志自由清醒,便是禅家心传智慧。

无所住的禅法

  我们的思想、情绪和情感,乃至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要从心里头投射击出来的。比如说,你正在欣赏山光水色,那是透过你的心;你正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那也是透过你的心;你在刹那之间悟了,那也是心的作用。所以禅家说“万法唯心”,人只有透过见性的功夫,才能使心宁静,保持平衡,发出光明积极的智慧。

  禅不是教我们守空修定,而是要我们从安定清醒中发慧;它引寻我们在生活中表现和谐,而破除心中的愚迷和障碍,流露出纯真活泼的生活态度。

  一般人的生活态度,大别可分为两种型态。第一种是实现型,他们经常保持心灵的自由,较能认清事实,接纳事实,能清醒的面对生活,所以是积极的。第二种是防卫型,他们惧怕失败,担心自己被别人遗弃,时时处于防卫的态势,所以有了种种造作和烦恼。实现型的人显得乐观,不会被困难难倒。防卫者显得悲观消极,他的心里不断投射出多愁善感的意识,让自己陷于烦恼的泥淖。禅就是要我们从许多虚幻与执著中走出来,让自己活得纯真,显露出光明的创造力,做一个实现者。《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类只有透过真诚,打破虚幻与执著,心灵才得到自由,从而流露出生命的智慧。

  禅宗第六祖慧能,在未出家以前是一位樵夫。有一天,他在市镇上听见别人颂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里就开悟了。后来,他千里迢迢到黄梅,拜弘忍当老师。只短短的八个多月,就得到弘忍传付衣钵。三更为他说法,所说的也是《金刚经》的精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是慧能大悟,真正体验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有感而发地说: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我还追求什么呢?自性本来一切具足的,我还要添加什么呢?自性本来就平衡不动摇的,我还要攀缘什么呢?自性能生万法,具有无量的潜能和创造力,我还要造作什么呢?很明显的,慧能所指出的自性,就是一个活泼纯真而有智慧的自己,而不是经过欲望薰染,执著在物欲中的种种虚幻。

  自由的心灵是一切创造力的根源,也是一个人能否民胞物与的关键。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社会,人们必须靠著互相尊重与了解才能有好的沟通。彼此之间必须放下自我的心中的我相,才可能真正做到民|主。

  企业经营必须从“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发展正确的导向。马纪壮先生是一位颇有禅味的人,在他担任中钢公司董事长时,有一天夜晚,他邀几位主管到炼焦炉房顶上谈天,那儿气温高达成摄氏四十多度,应激的主管们热得烦躁不安,他自己却气定禅闲,谈笑风生。马先生苦心孤诣的安排,听说就是要主管们暂时离开自己的立场,亲自去体验一下劳工难苦工作的实际状况,以促进他们体恤部属的辛劳。

  当一个人一味从自己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时,就一定会出现肓点。如果能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就能真正做到人和,而扫除盲点,所以说和为贵。佛陀揭示“六和”:所谓身和是指人生而平等,口和是指良好的沟通,意和是指目标相同,戒和是指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见和是能接纳别人的意见,利和是指同享其利。这“六和”正是现代人所最需要的智慧,有了它,劳资对立就能化解,政|治运作才有适切的兴革和进步。

  人类最高的智慧是没有成见,最了不起的品格是不被物欲所牵。人有了独立自由的心智,便已睁开“法眼”,能清醒地看清一切,看清前途的道路。唐朝洞山禅师是云岩禅师的弟子,有一天洞山云岩说:

  “老师,请你把眼珠送给我好吗?”

  云岩说:

  “你自己的眼珠那里去了呢?”

  洞山说:

  “我没有眼珠。”

  云岩淡淡的一笑说:

  “要是你有眼珠,该怎么办?”

  洞山停了一会儿说:

  “事实上,我要的不是眼珠。”

  这时云岩忍不住洞山的反覆无常,便大喝一声,把他赶了出去。但是洞山一点也不惊慌,反而平静诚恳的说:

  “老师!出去是可以的,但是我没有眼珠,看不清前途的道路。”

  这时云岩用的摸著自己的心,说道:

  “这个眼珠不是早说给你了吗?怎么会看不到!”

  洞山听定了老师这段指引,恍然大悟。禅家认为,自由的一颗心是法眼,不被成见面和欲望蒙蔽的自己就是如来。人只有洗净自己的一切法尘劳和无明,才能彻底的醒觉,披露光明的自性。

  禅无非教人放下贪婪、成见、偏见和我相,甚至连过去时去所学的和识也要放下。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作理性的判断,作清醒的回应,故六祖慧能说:“一切般若,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这句话不正是他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注解吗?

洗净无明

  人,为了博得别人的掌声,所以要使劲去讨好别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所以要汲汲于钻营,甚至沽名钓誉,为了维护虚荣,所以要强作体面;为掩饰自己的无知,所以要不懂装懂。人愈想拥有尊严,维护体面,就愈失去生活的纯真;愈想在别人面前建立好形象,就愈容易迷失自己,否定自己,造成心理矛盾和困扰。更严得的是失去生活的自由与创造性。

  人为什么在去讨好别人、钻营、沽名钓誉、掩饰自己的缺点呢?这很简单,那是由于不安。就心理生活而言,愈是不安,就愈需要为自己浓妆艳抹,把自己包装起来,第天带著一个面具,生活在虚伪与疏离的心理状态。最后,终致感到生活得毫意义,没有自由,而且觉得生活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讨好别人的人坚持不了原则,维护不了正义,就不出真心话,肯定性很差,总是在看人眼色的情况下,表达意见。经常压抑自己,不敢直截了当的就出自己的看法和纯真的情感。讨好的生活态度,使一个人常常在委屈自己,或者经常感到自己正负荷著沉得的压力。这对于个人的精神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

  自大也是一种不安的反应。自大的人把自己膨胀到足以凌驾他人,爱夸耀自己,爱批评别人,听不下别人的意见。人一旦自我膨胀到唯我独尊的时候就是独夫,是失去智慧的残废者,其结局是疯狂。

  禅告诉我们,人必须把覆盖在真我之上的虚伪面具撕下来,这样才能生活得轻松和自由,显露出朝气和活力。唐朝洞山禅师说:

  “洗净浓妆为阿谁,

  子规声里劫人归,

  百花落尽啼无尽,

  更向乱峯深处啼。”

  这首偈子可以说是一首唤醒人类心灵的好诗。洞山告诉世人,必须洗去心中的种种虚妄,要如如实实地接纳自己,不必讨好别人,也不是自大狂妄,而是要依真我去生活。人应该像社会杜鹃鸟的啼叫声“子归!子归!”一样,回归到真正的自己,把种种的名誉、权势、地位和高下的观念抛开。这些诱人的虚妄心一旦放下,才能体会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所以发展出种种攀缘和虚妄,是由于不安。不安则源自不能接纳自己,不能接纳自己是由于相互比较。人一旦活在比较之中,就会执著,就会固执已见,就要就自己比别人强。好强争胜的自大和随之而来的种种心机,使自己心胸变得狭隘,眼光短小,见识浅陋,所以人必须把自大的我相去除。《庄子》秋水篇上有这么一段故事说:

  秋水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小川都流注到黄河里去,河流因而阔大,而岸隔著辽阔的河水,远到看不清对岸的牛。河神喜欢得很,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壮美的了。他沿著河流向东走,一直来到了北海。他向东眺望,连水的边际也看不见。于是他望著海神感叹地说:

  “俗语说,饱学了知识就以为也不如自己的,就是我了。过去我不敢相信,竟然会有人 小看仲尼和轻视伯夷的高义;今天,看到你的广大无袤,我才相信此话不虚。唉!要不是来到你这里,那我就危险了。我一定会被智者所鄙笑了。”

  海神说:“井里的鱼是不可能和他谈大海的事,因为受了地域的限期;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和他谈冬天冰冻的事,因为受了时间的障碍;偏狭的读书人不可能跟他讨论大道理,因为受了观念的限制。现在你摆脱了河岸的限制,看见了大海,就知道自己识浅,这样就可以和你谈谈大道了。”

  海神和河神的对话内容,无非是要放下自我中心的心态,放下自以为是的偏见,放下自己比别人好的观念。这样,心理生活空间豁然开阔,那就有了性灵的自由,有了开朗的胸襟,有了谦虚的好学精神,有了不被物欲所动的如如之心。

  因此,人类最忌讳的就是自我中心所衍生的心机和偏狭的成见,那就是禅者所谓的烦恼和无明。佛经里头,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据说佛陀有一次说法时,有一位女子坐在他的身旁入定了。文殊菩萨就好奇地问佛陀:

  “这位女子为什么能在您身旁就座入于三昧,有智慧第一之誉的我,为什么却不能呢?”

  佛陀回答说:

  “你把她从定中引出,自己去问好了。”

  于是文殊菩萨就绕此女子三匝,并鸣指开静。这位女子却无所动。交殊甚至把她托至梵天,尽其神力,都不能使她出定。佛陀便说:

  “现在就算有百千个文殊,也没有办法使她出定了。如果一定要她出定,在下方世界,过四十二恒沙国土,有一位冈明菩萨却可以办得到。”

  不久,冈明菩萨从地涌出,向佛陀作礼后,便至这位女子前,鸣指一下,她马上就出定了。在这个故事中的冈明就是无明,它能破坏禅定,障碍智慧。它导致人类丧失心灵的自由,而沉醉于各种心机、执著和虚伪。

  禅者告诉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意识,才能发现真正的自己。赵州禅师说:

  “佛性堂堂显现,

  住性有情难见;

  若悟众生无我,

  我面何如佛面?”

  当自己放下“我相”时,自己就不再被不安的凡心所缠缚,不再被傲慢的贡高心所牵引,不再被防卫性的心理反应所障碍。那时,看世间一切荣华有如春天的繁花,共天花落,毕竟是无常的色相,只有一颗真心,才能独具慧眼,看入永恒和生命的无尽悦乐。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生命的微笑 第七章 顿悟与参禅
下一篇:禅·生命的微笑 第四章 禅的悦乐
 悟·看出希望来 第四章 生活的展现
 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四章 禅机 通情达理的生活
 禅语空人心 第五讲 莫向他处觅欢喜
 禅·生命的微笑 第五章 从禅定到自由
 觉·教导的智慧 第四章 自动自发的性格
 寻找著力点 第一篇 拥抱希望的勇气
 禅·生命的微笑 第一章 生命的微笑与实现
 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
 觉·教导的智慧 序言
 悟·看出希望来 第八章 开朗的情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找到我们的真心?[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Interpreters Introduction[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念佛的十大益处[栏目:净土宗文集]
 漫说《长阿含》(卷二)~G 当取灭度[栏目:界定法师]
 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三皈依讲义(宏泰法师)[栏目:三皈五戒]
 Chapter 5 - Medicinal Herbs[栏目: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ower Sutra]
 附录二:应重视官风的化导[栏目:保富法]
 吉藏三谛说初探(释如戒)[栏目:其它法师]
 《莲师七句祈请文》略释[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