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二○二 耽戏本生谭
 
{返回 第二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9

二○二  耽戏本生谭
p.142.
                                                              (菩萨═帝释)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尊者罗婆那拔提所作之谈话。彼尊者为
    佛教有名之人,持有智慧、美声誉,虽有善法语,达于无障碍而得于漏尽,然于八
    十人之上座中,身量最短,如同一矮小之沙弥,供人展览之物。某日,彼参拜如来
    后,行至祇园楼门处时,有住于地方之三十人比丘,为拜十力尊而来入祇园,于精
    舍之楼门,会见尊者。彼等以为此是沙弥,于是执上座之衣角,捉手提头,撮鼻拧
    耳,以手旋转,多方恶作,然后整钵与上衣,参诣佛所,礼拜问讯,坐于一面。而
    后佛稳静表示欢迎之意,彼等向佛问讯曰:「世尊!罗婆那拔提佛弟子,善美于法
    语,今在何处?」世尊:「汝等比丘!欲会尊者耶?」比丘等:「唯然,世尊!」世尊:
    「汝等比丘!汝等于楼门处所见,执其衣角,以手为恶作者,即为其人。」比丘等:
    「世尊!如此能达所望付合众望之弟子,缘何生为力弱之质?」世尊:「此为其本身之
    恶业所招。」于是佛应彼等之请求,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诸天之王帝释。国中老年之人、象、
    马、牛等皆不使梵与王得见,因王耽于戏乐,如见此老人等物,立即捆缚,见旧车
    即予打破。见年老女人,唤至近前,击腹而使倒卧,再起之时,多方恐吓。并令年
    长之男人,于地面旋转作各种技艺表演。如果不见有老人,便耳语左右:「明日此家
143 必须有老人在。」然后呼唤以为乐。国中人人以为耻辱,纷纷送自己父母出国居住,
    于是孝养父母,已近绝迹,而王之侍者,亦均耽于戏乐。因此诸人死后,堕四恶趣,
    诸天天众,因而减少。
        帝释生来尚未见有如此之天相,缘何理由如是,熟虑之后,亦知其故。帝释自
    思:「我将制御彼。」于是化为老人之身,于古车之上载二瓮之酪浆,系以两头年老
    之牡牛,于某祭日,梵与王乘坐美饰之象,着美饰之衣,右绕都城之时,帝释缠褴
    褛之着物,驱车向王处而来。王见古车,命速曳去,左右诸人曰:「车在何处,我等
    未见。」帝释依其威神力仅使王见。彼处有多人前来,帝释驱车至王头上,打破一瓮,
    折返途中,再使一瓮破裂,于是由王之头上到处流落酪浆,王感耻辱困惑,心起憎
    恶。帝释知其已得困扰,心感疲惫,于是收车,现其本相,手执金刚宝杵,立于空
    中言曰:「汝不法之恶王,汝如何得长年不老,如何衰老不迫近汝身?终日耽于戏
    乐,使年老诸人苦恼,唯为汝一人,使诸人仿效,为此恶业,死后彼等充满恶趣。
    人人不得扶养父母。汝今后若不终止此事,予将以金刚宝杵,破汝头脑,今后断然
    不可为此。」帝释于吓阻之后,为说父母之德,并教示说明尊敬年老者应得之福果,
    然后归返天庭而去。自此以后,王更不再起耽乐之心。
144     佛述此法话已,现等觉者,唱以下之偈:
              一  鹫鸟苍鹭及孔雀 1      诸象乃至斑点鹿
                  一切畏怖狮子吼        诸类身量不等齐
              二  如是人中亦如是        身量虽小有智慧
                  是故彼为伟大者        愚者身大智不大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彼等比丘,有证预流
    果者,有证一来果者,更有证阿罗汉果者──佛于是为说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
    王是罗婆那拔提,因其耽于戏乐,今亦生来为他人戏乐之种,而帝释实即是我。」

    注 1  次之二偈出自S.II.P.279。

 


{返回 第二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三 犍度本生谭
下一篇:第六章 那塔木达鲁哈品
 二四九 萨罗迦猿本生谭
 二三四 阿西达布妃本生谭
 一七八 龟本生谭
 一六四 鹫本生谭
 二二九 逃亡本生谭
 第七章 香草丛品 二一一 苏摩达陀婆罗门子本生谭
 一八○ 难施本生谭
 一五九 孔雀本生谭
 二二二 小难提耶猿本生谭
 一六七 完美本生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亲近大善知识,今生拜得明师,有机缘学得密法?[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欲求人类之真幸福须“止恶修善”[栏目:太虚法师]
 学会修行[栏目:如瑞法师]
 佛教与中华传统生态文明(张伟然)[栏目:佛教与环保]
 第二章 求学时代的暗示[栏目:影尘回忆录]
 痴业恶报‧诚心忆念「药师琉璃光佛」得善护念[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百济玄光的求法行与教化行(李起云)[栏目:慧思大师思想研究]
 续高僧传卷第四[栏目:续高僧传]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十)何谓上师大悲加持[栏目:圣者言教]
 21 平等无争的判决[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