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二五二 一握胡麻本生谭
 
{返回 第三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45

                二五二  一握胡麻本生谭
                                                            〔菩萨=阿阇梨〕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一易怒比丘所作之谈话。彼比丘实
    易怒,甚不稳〔静〕,彼稍受〔人〕言,即显示忿怒、憎恶与不满。
        比丘等于法堂中作如下之议论:「诸位法友!某比丘易怒,颇为不稳,恰如投入
    灶中之盐,沸然之状。如此向无瞋恚为〔本质〕之宗教出家,一旦发怒而不能抑制。」
    佛闻其语,遣一比丘唤彼比丘而问曰﹕「比丘!尔易怒之事,真实耶?」「世尊!实为
    真实。」佛云:「汝等比丘!此〔比丘〕易怒,非自今日始,昔日亦同样如是。」于是
    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梵与王于波罗奈之都治国时,有名梵与王子之王子。昔日诸王,
    纵然于自己城下,虽有世间有名之阿阇梨居住,「然而为抑制王子等高慢尊大,使之
    耐寒暑、通晓世道」,更为己之王子等学艺熟练通达,将之派遣至远方国外。因此,
    国王唤十六岁之王子至其前,与以单底之靴、树叶制之遮日伞、一千金币:「汝可往
278 得叉尸罗,修习学艺。」王送王子出宫。王子:「谨遵父命。」与父母告别,登上旅程。
        不久抵达得叉尸罗,往访阿阇梨之宅。阿阇梨已为青年婆罗门等讲义完毕,起
    座于家之门口经行时,王子到着其家,伫立其所,彼见阿阇梨,立即脱靴折伞,向
    阿阇梨敬礼毕,立于〔一方〕。阿阇梨知彼之疲劳,对此新来者颇加怜悯。
        王子食事毕,暂休息后,往阿阇梨前敬礼侍立。阿阇梨:「由何处来?」王子:
   「由波罗奈。」阿阇梨:「汝为谁之子?」王子:「波罗奈王之子。」阿阇梨:「为何而
    来?」王子:「为修习学艺。」阿阇梨:「向阿阇梨之谢礼持来否,抑或为随身侍耶?」
    王子:「向阿阇梨之谢礼已持来。」王子持出千枚〔货币〕钱袋,放置于阿阇梨之足
    前,向师敬礼。所谓随身侍,昼间为阿阇梨听用,夜间修习学艺。而向阿阇梨出谢
    礼者,则在其家如同长男。只修学艺。因此阿阇梨亦日夜稳静教授王子修习学艺。
        王子于就学中之某日,与阿阇梨一同前往入浴。彼时有一老婆准备于〔天日〕
    之下扩晒白胡麻,坐而看守。王子见白胡麻时欲食,遂取一握之胡麻食之。老婆自
    思:「此辈必系饿急。」不语而默然听之。王子翌日又于彼时同样为之,彼女亦复不
    言何事。彼于第三日亦为此同样之事,尔时老婆自思:「有名之阿阇梨使诸弟子来予
279 处掠夺。」于是举双手高声叹叫。阿阇梨向后转问:「婆婆!何故?」老婆:「先生!
    汝之弟子今日食我白胡麻一握,昨日亦一握,前日亦一握,如此食之,予物岂非尽
    失?」阿阇梨:「婆婆勿忧,予将付汝代价。」老婆:「先生!予不需金,望此青年勿
    再为此事,希与教之。」阿阇梨:「如此婆婆善为看守。」于是使二青年捕捉王子双手,
    用竹棍击打王子之背三次:「如此之事,再不可为。」王子向阿阇梨发怒,眼中充血,
    由头至足睨视不已。阿阇梨知王子发怒。
        王子热心用功,成就学艺后自思:「予必杀此人〔阿阇梨〕。」彼心中秘记阿阇梨
    所犯之罪。归国之际,向阿阇梨敬礼:「阿阇梨!予如于波罗奈继承王位,必遣使者
    来师前,彼时望师前来。」王子恳切寄语、约束,出发而去。
        彼到着波罗奈后,谒见父母,禀告学艺之事。王思:「因长生故,予能再见予子。
   〔出世〕,于予有生之年,愿见其为王之尊严。」王使王子登上王位,彼于享受王尊
    严之间,追忆阿阇梨所犯之罪,燃起瞋恚之火,自思:「我将杀彼。」为唤阿阇梨前
    来,派遣使者前往。阿阇梨自思:「于青年时,彼〔王〕不能宥我。」于是不行。于
    王达中年之时,彼思:「今王能宥我。」于是出发来至王宫,立于宫门曰:「得叉尸罗
    阿阇梨求见。」传禀于王。
        王喜,呼婆罗门使入,来至王前谒见,王怒眼中充血,王呼大臣曰:「予友!予
280 为阿阇梨所打之处,至今犹痛。阿阇梨彼额现死〔相〕1『自己将死』而来。今日
    彼将无命。」于是唱初之二偈:
               一  今我犹思起       为一握胡麻
                   彼捕我之腕       以棒打我背
               二  汝不乐此生       婆罗门!何故汝来此
                   汝捕我腕者       三度打我者
        如此告彼,以死威胁。闻王之言终了,阿阇梨唱第三之偈:
               三  下贱之所作       圣者以笞制
                   为教不为恨       贤者应斯知
281    「因此,大王!汝自身应如是知,于如是之时怀恨,实是正理之外。大王!汝身
    若不受我如斯之教,经时日久,则果子、砂糖及种种果物,均将取得,惑溺于盗行,
    逐渐成为窃盗、抢劫、强盗等行为,王之长时为盗贼,赃物一同捕至王前之同时,
    王云:『速退,对彼罪课以相当之刑罚。』 汝身受王之所罚,遇忧患2之事。然则
282 汝今由何处得如此光荣之身,汝身得此主权,非我之所为耶?」如此,阿阇梨说服国
    王。围绕侍立之大臣等,闻彼之言,皆云:「帝王!此主权实一方依阿阇梨之恩荫所
    致。」于此一剎那,王体会阿阇梨之美德,云:「阿阇梨!所有统治权奉献与汝,请
    汝接受王国。」阿阇梨云:「大王!予不望王国。」加以固辞。王遣使者往得叉尸罗,
    迎来阿阇梨之妻子,而后以阿阇梨为司祭官,附与大权,崇立如父之地位,王从彼
    之谏言,为布施等之净业,得成赴天上之身。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易怒比丘得不还果,多
    数之人成为预流、一来、不还。佛云:「尔时之王是易怒比丘,阿阇梨即是我。」


       注1 「现死相」由原语 muccum adaya 译出。按照文字应译为「运死」由前后之文脉推敲,加
            入 lakkhana 成为此译。
         2 「受王所罚之忧患」为rajadanda-bhaya 之意译者,按照文字为「王所罚之恐怖」结果是
             指死刑。


{返回 第三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五三 宝珠颈龙王本生谭
下一篇:第一章 思惟品 二五一 思惟本生谭
 二九六 海本生谭
 二六九 善生女本生谭
 二七四 贪欲本生谭
 二九三 身体厌离本生谭
 二六四 摩诃波罗那王本生谭
 第四章 正中品 二八一 正中本生谭
 二七九 鹤本生谭
 二七六 拘楼国法本生谭
 二五二 一握胡麻本生谭
 二七五 美丽本生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8)[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教常说的精进就是苦修吗?(济群法师)[栏目:佛学小知识]
 释仁达法师纪实[栏目:仁达法师]
 The Buddha’s Last Moment[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佛化家庭的亲职教育[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二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玄泰~遗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坏恶都是自心感召[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求嗣者(共五则,皆法)[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什么是发菩提心?[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