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 善吉祥本生谭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王之敕诫各条所作之谈话。而彼时由王
请求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宿于王第一夫人之胎而出生,及
长,父之死后即王位,行大布施。彼有一名(善吉祥)之园丁守护者。尔时有一独
觉离难陀姆拉山窟,辗转行乞踏入波罗奈之地,于园中过夜至天明,翌日,为行乞
而入于街。
王见独觉,心中大喜、请入王宫,使坐庄严之座,奉献种种妙味软硬之食。王
闻感谢之言心喜,承诺独觉住止于自己之园中,独觉归园后,王于〔翌日〕朝食后,
亲往调理独觉之昼夜宿所,且任命园丁苏曼伽拉为独觉从者,然后回街而去。尔时,
独觉长时至王宫就食,继续留住于其处,苏曼伽拉对彼亦尽心服侍。
某日,独觉呼苏曼伽拉告曰:「予于数日间往某村滞留然后归来,请向王申告。」
语毕出行,苏曼伽拉向王依言申述。独觉滞留其地数日之后,于太阳西沉黄昏之时,
440 又回园中,然苏曼伽拉不知彼已归来,径回自己家中;独觉亦整顿衣钵,稍行各处
逍遥后,坐于一平石之上。
但当日园丁之家恰好到来数人之客,彼欲向彼诸人供咖哩饭,彼思:「杀一园中
之驯鹿享客。」于是持弓往园中探鹿,见独觉以为大鹿,以箭搭弓射之。独觉抱头呼
曰:「苏曼伽拉。」彼愕然大惊:「尊者!予不知汝之归来,予思为鹿而射,请原谅我。」
独觉曰:「善哉,事已至此,无可奈何,汝且为我拔箭。」于是园丁恭敬拔箭,独觉
顿感非常痛苦,即坐入于涅槃。园丁自思:「若国王知此,对我必不原宥。」于是携
同妻子而逃亡。
独觉忽般涅槃,诸天天神,以神通力对全市生起一大呼唤。翌日,诸人赴园中
拜彼,向王报告:「园丁杀独觉而逃亡。」
王由诸多伴者围绕前往,于七日间严修舍利供养,奉献诚笃之敬礼,举行荼毘,
如是设祭,建立支提,照旧如法为政事。
苏曼伽拉经一年后,思欲知王之心态,往访其一友人述说:「有关予之事,王之
心境如何?予欲知之。」彼之友人于王所谈彼之事,王如未有所闻之状。友人归告苏
曼伽拉,曾反复非一次之申述,但王颇不快。
441 彼于第二年前往,第三年带同妻子前往。友人知王之情绪稳定,使彼立于王宫
之入口,向王申述彼之归来。王召彼出,引见后,王问曰:「苏曼伽拉!汝何故为
汝自己而使予之福田独觉亡故?」彼答曰:「予并非欲杀独觉,实则为如是之事情而
发生如是之结果。」于是说明当时起事之原状。尔时王曰:「如是,汝对此事可勿忧
心。」王宥其过,再派其为园丁。
尔时彼之友伴问王曰:「大王!何以王于二年间闻苏曼伽拉之事,竟不发一言,
又如何于第三年听闻入耳,召彼而原宥彼过?」王曰:「汝知王者不应于忿时而急为
任何事,因此,予前此默然。第三年予知对苏曼伽拉予心已柔软,故召彼出。」于是
述王者之职责:
一 粗暴忿怒实自知 王者举鞭莫生硬
无理且自不适合 只为他人多赍苦
二 然若自知稳健处 对他恶作当交义
如能自知此为义 尔时正当用其鞭
三 如是他己皆不苦 无欲明辨正非正
王者此处应着鞭 彼有善誉不落威
四 无思用剑剎帝利 若用强鞭振无心
誉不相应寿亦亡 虽脱此处往恶趣
442 五 若为圣说先乐法 语与心行此无上
寂静柔和心安定 两种世界相应度
六 我为王为男女主 若有忿怒善自持
如是制御众庶民 仁慈正大举其鞭
443 王述此等偈已,王以此六偈语自己之事时,王之一切家臣等皆大欢喜,「如此德
行之成就,陛下实甚适合」,称赞王之德。而苏曼伽拉于诸人称王之语毕时,〔单独〕
起立向王敬礼合掌,赞仰王而述三偈:
七 剎帝利!威与荣二者 庶民之王者!永久不堕落
无忿心常稳 息愤百年寿
八 剎帝利!汝禀斯诸德 善行并善语
有乐无害心 解脱有善趣
九 如斯善伏与善说 方法手段导方便
忧恼庶民得寂静 如云降水于大地
444 结分 佛为宣示拘萨罗王之敕诫而述此法语后,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
独觉〔真〕般涅槃,苏曼伽拉是阿难,王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