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第三章、五乘共法〉
释开仁编.2006/12
一、佛法的下士道
发增上生心,修集生人生天的正常法门,是佛法中的下士道。这也就是出世圣法的根基,所以名为五乘共法。这是说:修出世的三乘圣法,虽不求人天果报,但不能不具足这人天功德。如但以求生人间天上为目标,就名为人乘、天乘,是佛教的共世间法。如儒家,近于人乘;道教、耶教、回教,通于天乘。
二、归依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佛法并没有说,求生人间天上,非归依三宝,修佛教的人天乘不可。可是,如归依三宝而修五乘共法,不但更为稳当,而且已进入佛乘的大门。只要向上胜进,就可直入出世法了。反之,如信其他宗教,虽也能生人生天,但没有在三宝中积集善缘,或反而引起不必要的固执(宗教的成见)。对依人天法而进入出世法的大道,不但不能贯通,反而壅塞了。所以同是求生人间,天国,归依三宝,在佛法中修行,也比归信其他宗教好得多!
甲一、皈信正修
乙一、总叙正修(p.64)
正信归依者,应修于正见,及修于正命,胜进不为难。
一、正见与正命为正信归依者修学五乘共法的下手处
1、在学佛的「理解」方面──先修「正见」。
2、在学佛的「行为」方面──先修「正命」。
佛曾说:正见与正命的人难得。对这二项,如能修习成就,那胜进也就不为难了。向上修学出世法还不难,何况求生人间天上呢!
二、何谓「正见」?
1、「见」与「知识」不同
正见,是正确的见解,「见」与「知识」不同,见是从推论而来的坚定主张,所以正见是『择善而固执之』1的。学佛要有正见,如开始旅行,要对旅途先有一番正确的了解,而确信这是到达目的地的正路。
正确的认识,不一定成为正见。如现在听说地球绕日而转,可说是知识;但伽利略为了这一知识,不惜为基督教所迫害,囚禁,这才是见。所以,要将正确的知识,时时修习,养成坚定的正见。
2、两类正见
正见,有世间正见,出世间正见。五乘共法中,还只是世间的。正见虽只是坚定不移的见地,但力量极强,如经上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2
三、何谓「正命」?
1、正命的重要性
命是生存,生活。无论是在家出家,都不能不生活;衣食住行等一切经济生活,合法的得来受用,就名为正命。正常的经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罪恶,都从经济生活的不正常而来。
2、在家众的正命
学佛的在家众,不但要是国法所许可的,而且还要不违于佛法的。如以杀生(如屠户,猎户等),盗,淫(如卖淫,设妓院等),妄语(以欺骗为生,走江湖的,多有这一类),酒(如酿酒,设酒家等)为职业的,佛法中名为『不律仪』3,是邪命,障碍佛法的进修。
3、出家众的正命
出家众,凡依信众布施而生存的,是正命。如兼营医(完全义务,不犯)、卜、星、相等为生,或设法骗取信施,就是邪命。
4、与佛法相应的正命
如法的经济来源,不奢侈不吝啬的消费态度,是正命。要这样,才能与佛法相应,否则人身也许不保,还说得上了生死吗?学佛而不修正命,也许就是中国佛教衰落的原因。学佛法,一定要职业合法,宁可短期内因职业改变而受到苦痛,决不能长此邪命下去,自害害人!
乙二、别叙正见
丙一、总陈四见
丁一、总标(p.66)
所说正见者,人生之正观。
一、正见就是正确的人生观
上面所说的「正见」,到底是什么?依人世间的正见来说,就是人生之正确见解;也就是正确的人生观。观察人生的意义,人生应遵循的正道,从正确观察而成为确信不移的定见,便是正见。对于修学佛法,正见是太重要了,如航行的舵一样。
二、在家信众不容易得正见
佛曾说:得正见的,特别是在家信众,极为难得。
◎如有人虔诚的信仰三宝,乐善好施,明白佛理,看来是一位典型的良好佛弟子。可是衰老到来,有的就听人胡说,为了什么营养问题,素食几十年,又重开杀戒。
◎有的遇到疾病缠绵,一时不得全愈,于是求神,问卜,扶乩,求耶稣…。
◎有的经济情形不好,就去求财神;为了想中奖券,去仙公庙求梦。
◎有些人修持精进,到了晚年,为了爱着身体,就去修精炼气,向外道看齐。
这都是正见不具足,不能修成坚定不移的确信,这才身体与环境不良,就动摇而转向了。学佛的,慢谈了生死,开悟,先修成正见再说。
丁二、别叙
佛说的世间正见,经中说有一定的文句,现在略分为四类。
戊一、有善有恶(p.67)
心净或不净,利他或损他,善行不善行,佛子应谛察。
一、正见有善有恶
确信我们的起心作事,有善的与不善的,也就是道德的与不道德的。佛法的正见,从确见世间(出世间)有「道德的定律」着手。如坚决的否定道德,那便是邪见了,如印度的六师外道,怀疑哲学,唯物论的顺世外道等。
二、善与不善之标准
1、从自己的内心说
心净是善的;如或不净,那就是不善的。
我们的内心,经常有一些烦动恼乱(烦恼)的不净因素,如不起杂染的烦恼,而心起清净的因素,就是善。这如与贪、瞋、痴,相反的无贪、无瞋、无痴,崇尚贤善而轻拒暴恶的惭、愧,使心安定清净的信心,实现止恶行善的精进。这些,都是净的,善的;反之,如贪、瞋、痴、无惭、无愧、不信、放逸等,就是不净的不善了。
2、从见于事行的对他影响来说
如有「利」于他的,是善;如或有「损」于他的,是不善。
人与人(人与众生),都有着关系,应该是互助共济的合作,遵行自他共处的和乐法则。如所作为而有害于他,那即使有利于己(损他利己),也是不善而不可为的。如有利于他,那即使有损于己(损己利他),也是善的而应该做的。
3、从内心与对外影响,决定「善行」与「不善行」的差别。
行──是动作,内心的动作名意行,身体的动作名身行,语言的动作名语行,这都是有善与不善的,所以说善行不善行。这一切,佛弟子,或继承佛陀家业的佛子,应该审谛的观察。不但要确实信有善与不善,而且要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修成坚定不移的正见,作为我们起心作事的准绳。
戊二、有业有报(p.69)
有报必由业,微小转广大,能引或能满,决定或不定,
现生或后报,诸业不失坏。
一、正见有业有报
有善有恶,这除少数的邪见而外,一般人都是信认的。可是,善与恶,约行为的价值而说,自有他应得的果报。如不能对此有定见,那在某种环境下,善恶的信解就会动摇了。4
二、有报必由业
一切众生所有的一切果报,必然是由于业力所招感。有业然后有报,有种种不同的业,所以有各各不同的报;业是非常多,非常复杂的,所以果报也是极多而又是极复杂的。
三、什么是业?什么是报呢?
1、业──是事业,是动作。我们的内心,身体与语言的动作,凡由于思力──意志力所推动的,都是业。但现在所要说的,指从我们身口意业的或善或恶的活动,而引起的一种动力;这是道德与不道德的价值。行善作恶等事业,如农工的工作劳动。业力,如劳动所得的工价──货币。凭工作所得的货币──(代表)劳动价值,就能拿来换取适当的用品;所以有某种业力,就能感得某类的果报。
2、报──严密的意义是异熟──异类而熟;这在因果系中,属于因果不同类的因果。如为善而得天国的福乐,作恶而堕受地狱的苦痛。依所作的业力,感受苦或乐的报,这是正见的重要项目。唯有这样,善恶才有一定的价值。
四、关于业报的意义,应该略说几项重要的。
1、微小转广大
微小的业力,是可以转化为广大的。这是说,小小的善业或恶业,如不断的造作,就会积集而成重大的业力。如《法句》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5。善业也如此。这与古人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义一样。
还有,如造作害人的恶业,本来算不得重大,可是自己对于这一恶业,时时觉得害得巧妙,害得满意。这样的不断随喜恶业,小恶的力用会广大起来,与大恶一样。同样的,虽只是小小的善业,如自己能时时生欢喜心,小善也就渐渐的成为大善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忽略轻业,不可随喜恶业,而应该随喜善业才好。
2、能引或能满
种种业中,有一类特强的业力,能引我们感到五趣中的一趣报体,或生天上,或堕地狱,或堕傍生。其中又有种种类别,如傍生中或虎或鱼等。凡由强业而感得一趣的总报体(『得蕴,得处,得界』),成为某趣的众生,叫引业。
还有一类业,并不能引我们感得生死的总报体,却能使我们对于这一报身的种种方面,得到圆满的决定,叫满业。
如生而为人,尽管万别千差,而同样是人,人是引业所感的总报。余如六根有具足与不具足,相貌有庄严与丑陋,容色有黑白,目睛有威光或无威光,音声有优美或粗俗,嘹亮或低滞……这种人各不同的差别,都由不同的满业而感得。不过,其中还有业报与现生功力(长养)的差别:如人类的目光望远,有一定的限度(也是人各不同的),这是业力。经药物,营养,保护,训练,使达到限度中的极限,或老年而目力很好,就有赖现生功力的长养了!
3、决定或不定
业又有决定或不定二类;其中又有时与报的不同。
(1)有的业,要感什么报,是决定了;而在什么时候受报,现生或来生,是不决定的。
(2)有受报的时间是决定了;而所感的什么报,还没有决定。
(3)有所感的果报,受报的时间都定了;这如造作五无间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来生一定要堕落地狱。
(4)也有时与报都不决定的,这大致是轻业。
依古德说:「一切业,都是不决定的。」6
换言之,一切业都有改善可能性的。所以只要能痛下决心,什么恶业,都有化重为轻,或不定受的希望。
◎《盐喻经》说:犯了重大恶业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如老死迫近,就难了。但依《观无量寿佛经》,还有念阿弥陀佛的一法),痛下决心,『修身,修戒,修心(修定),修慧』,重业是可以轻受或不定受的。这如大量的盐,投入长江大河中,水是不会咸的。反之,虽造作较小的罪,却不知道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还是要招苦报的。这等于少量的盐,放在小杯里,水还是咸苦的。7
这是业不决定的有力教证。
大乘法中,观业性本空,能转移忏除重罪,也就是修慧的意义。所以,犯了重恶业的,不必灰心,应深切忏悔,修学佛法。
4、现生或后报
从造业与受报的时间来说,可分为三时业:
(1)现报业,是这一生造业,现在就会感果的。
(2)生报业,要等身死以后,来生就要感报的。
(3)后报业,是造业以后,要隔一生,二生,或经千百生才受报的。
所以造业受报,不能专在现生着想,如说:『行恶见乐,为恶未熟,至其恶熟,自见受苦。行善见苦,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见受乐』8。
在这三时业中的(1)现报,可能是轻业报,也可能是重业的『华报』。因为现生的果报,是以前善恶业力所招感决定了的;没有死,是不能有根本或重大改变的。
◎轻业为什么可以受现报呢?因为轻业不致改变这一生的重要报果。
◎重业为什么现受华报(对将来的果报而说)呢?因为业力太重,对现有报体,起着重大的影响。
至于(2)生报业及(3)后报业,都是有轻有重的。
五、诸业不失坏
业是有种种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就是诸业在没有受报以前,如不是修证解脱,那是怎么也不会失坏的。有业,就会有果报;今生不受报,来生不受报,就是千千万万生,业力照样存在,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的。9
戊三、有前后生(p.74)
随业报善恶,五趣常流转,随重或随习,或复随忆念,
由业往后有,薪尽火相传。
一、正见有前生、有后世
善恶有报,多数人是能信受的。
1、有些人,只信现业现报,不信后世。可是行善作恶,现报的只是少数,那就不能不错觉为『天道无知』了。
2、有些人,只信善恶业的报在子孙,如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中国人谈阴骘10的,大致不出此二者。
不知世间尽多是:父贤而子不肖,父不肖而子贤的。而且,如没有子孙,那他的善恶业,岂不是就落空了。
3、有些人,只信今生到来生,不信前生,如耶稣教等。这虽能依此使人离恶向善,但不明过去世,对于现生果报的万别千差,就无法说明,也就无法使人生起合理的正信。耶稣说:生盲的,是为了神要在他身上显现权力。其实,耶稣并不能答复这一问题,因为现世界中,生盲的人多着呢!
所以,不但要正见善恶,业报,还要进一步的对于前生后世,有坚定的信解,发生正见。
二、随业报善恶,五趣常流转
1、众生造作了种种的业──善业,恶业,引业,满业,生报业,后报业等;随着这样的业力,而感到来生的果报。
善业──报在「善」趣──人间,天上;
恶业──报在「恶」趣──地狱,傍生,饿鬼。
地狱,傍生,饿鬼,人,天,总名为「五趣」。
2、众生从无始以来,就随着业力的善恶,常在五趣中流转,一生一生的延续不已。
「趣」──是趣向,就是随业而往生的所在;有此五类,所以名五趣。或者加上阿修罗(译意为非天)为六道,道就是趣的别译。大小乘经论中,或说五趣,或说六趣。11阿修罗多住在大海中,为数不多,所以如摄在鬼趣或傍生趣,就合为五趣了。12
「流转」──是轮回,这不是说五趣升沈,前生后生,有着一定的次序;是说上升或下坠,转来转去,总之不出这五趣的范围。
三、随重或随习,或复随忆念
以今生来说,造作的业,多得难以计算;而过去生中未了的业力,又积压到现在;真是前业未清,后业又来。这样的越来越多,如今生死了,那到底那一种业招受后报呢?这是不能确定的,但不出三大类:
1、随重:
或造作重大的善业;或造作重大的恶业,如五无间业等。业力异常强大,无论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重业一直占有优越的地位。一到临命终时,或见地狱,或见天堂,那就是『业相现前』13,是上升或下坠的征兆。接着,或善或恶的重业,起用而决定招感未来的果报。
2、随习:
既没有重恶,也没有大善,平平的过了一生。在这一生中,虽无显著的重业,但所作的善恶业,在不断的造作状态下,对于某类善业或恶业,养成一种习惯性,这也就很有力量了。到了临命终时,那种惯习了的业力,自然起用而决定招感来生的果报。
◎从前,大名长者问佛:我平时念佛,不失正念。可是,有时在十字街头,人又多,象马又多,连念佛的正念也忘了。我想,那时候如不幸而身死,不知道会不会堕落?
佛告诉他说:不会堕落的。你平时念佛,养成向佛的善习,即使失去正念而死,还是会上升的。因为业力强大,不一定与心相应的。如大树倾向东南而长大的,一旦锯断了,自然会向东南倒的。14
所以止恶行善,能造作重大的善业,当然很好;最要紧的,还是平时修行,养成善业的习性,临终自然会因业力而向上。
3、随忆念:
生前没有重善大恶,也不曾造作习惯性的善恶业,到临命终时,恍恍惚惚,大有不知何往的情形。到末后,
如忽而忆念善行,就引发善业而感上升人天的果报。
如忽而忆念生前的恶行,就能引发恶业而堕落。
对这种人,临命终时的忆念,非常重要。
所以当人临终时,最好能为他说法,为他念佛,说起他生前的善行,让他忆念善行,引发善业来感果。15
净土宗的临终助念,也就是这一道理,不过,这是随忆念的,如随重,随习的众生,到临命终时,业力最大──如重业与习业是恶的,那就很难使他忆念三宝,或施戒等功德了。学佛修行,到底平时要紧!
四、由业往后有
众生在生死中,是不得自在的,听由业力摆布。现在的生命,经过了死亡阶段,就转而开始一新的生命──往「后有」。这样的死而又生,前生与后世之间,不一不异,不断不常的延续,确是甚深而不容易明见的。
1、依现量来证实
由业感报,死生相续,在圣者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得了天眼通(外道也能得到,所以外道也有多少信解业报的前生后世),对这是看得明白不过。可是一般凡夫,没有清净智,对于生前死后,不免黑漆一团,什么也不知道。虽有极少数的不昧前因,能知道前生,也被庸俗的唯物论者所抹煞。所以最好是依佛法修学,得清净智,发天眼通,去亲自证实这一问题。16
2、依圣言量来信解
此外,唯有仰信如来的教说,及从推理去信解了。
五、薪尽火相传
教理的说明,初学还是不容易,现在姑且举一「薪尽火相传」的比喻来说明。
庄子说:『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17。
庐山远公大师,就曾引用来比喻死生相续的道理。
1、如前薪燃烧发光,等到薪尽火息时,又延烧到另一薪,火又旺盛起来。前薪不是后薪,后火也不是前火,而后火不能不说由于前薪的火而来。
这等于说,前生的生命活动停止时,又展开一新的生命;前生不是后世,而后世确是依前生的业力而来。然而从死到生,时间与空间,都可能有距离的,所以死后生前的如何延续,还是需要解说的。
依佛法的深义说,身心活动,显现为生命的形态。当死亡时,身心剎那灭去,显著的身心活动(现在的)停顿了,然而过去了的身心活动不是没有,这就是『业灭过去,功能不失』(这不妨说是生命的潜在)。等到因缘成熟时,过去的业力,就引发一新的身心活动,开始一新的生命。
2、现在再以薪火相传来比喻:火烧物时,发为熊熊的火光,这如生命的显现活动。等到烧完了,发光的火焰没有了,这等于一期生命的结束,死亡。火息了,热灰也似乎冷了,如遇到易燃的物件,加上微风的吹拂,又会『死灰复然』起来,又重新发出熊熊的火光。
这等于因缘和合时,过去的业力,又会引发一新的生命。死灰复然的火光,不是前火,而与前火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这如后生不是前生,而后生与前生的行业有关。从前火到后火,时间上可以有一间隔,这如后生与前生间,时间与空间,都不妨有距离的。
3、不过,这到底是比喻而已。如约佛法来说,过去了的业力,在如幻的法性空中,本不可说有时空的间隔,只要因缘和合(如人生,要有父精母血的和合等),就能在另一时间,另一空间,忽然的引发一新生命──身心活动的又一新开始。
戊四、有凡圣境(p.80)
生死常相续,圣者得解脱,愚智缚脱异,深信勿疑惑。
一、正见有凡夫、有圣人
能正见有善恶,业报,前生后世,虽然是难得的,但如不信圣者解脱的自在境地,那人生可真苦了!五趣流转,生死死生,一直这样的升沉下去,这幕演不完的人生悲剧,如何得了!人生,决不是这样无希望的;确信圣者的自在解脱,才能向上迈进,冲破黑暗而开拓无边的光明。所以还要正见有凡夫,有圣人。
二、生死常相续,圣者得解脱
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死生,常在五趣中相续流转,这是一般的凡夫。经修行而得证的圣者,能得到生死的解脱。
1、怎样才算是圣者?
凡能现起无漏净智,体证法性──一切法的真如,就是圣人(勿与世间的假名圣者相混)。圣人也有好多阶位,但与凡夫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乎有净智,证真理。
2、什么叫解脱?
「解」是解除,「脱」是开脱。众生在生死中,不得自在,如在罗网中被系缚了一样。圣者得了净智,就断去生死根本的烦恼,这才从生死得解脱,得大自在,得真安乐。
三、愚智缚脱异,深信勿疑惑
1、凡夫与圣者,本来同样的报得『有识之身』18。
凡夫愚痴──以无明为主,这才系缚在生死中,不得自在。
圣人净智──以般若为主,这才解脱生死的系缚。
这一凡圣,缚(解)脱的差异,一定要深切信受,切勿存丝毫疑惑。因为能信,就知道有圣者,有解脱;也能信圣者有真智慧,大能力;对于圣者的功德,如三明19,六通20,十力21,四无所畏22,十八佛不共法23等,都能信受。
2、能这样,就是奉行人天乘法门,现时还不能进求出世解脱的佛法,也能渐渐养成出世法种。否则,圣者与圣者的一切功德,都不信了;这不但诽毁事实,熏成邪法种子,也障碍了自身的进修。
3、有些人自作聪明,以凡夫的知见来衡量一切,觉得自己不是圣者,没有净智,没有神通,人就不过如此,那里会有圣者呢?这种人的愚痴,真是可怜极了。
世间粗事,经过锻炼,还大大不同,何况自称『万物之灵』的人呢!难道依法修行,经般若智火的熏炼,还是凡夫那样的吗?凡夫与圣人的存在,一定要从深切信解中,引发坚定的正见。
──上来,说明(四项)世间正见的主要内容,为修学佛法者所必不可缺的见地。
丙二、别说五趣
丁一、总标(p.82)
流转五趣中,身心多苦迫。
众生在流转五趣之中,实在不大理想,身心方面,常受很多的苦迫。不过从大苦而到小苦,也会觉得轻松而舒适得多。
三恶道苦多,不消多说;
人间,也是『不如意事常十九』;
诸天享福,也还有忧苦,尤其是一旦命终,自己知道要堕落时,那真是说不出来的忧苦呢!
丁二、别叙
戊一、恶趣
己一、类别
庚一、地狱(p.83)
大地狱极热,近边遍游历,八寒及孤独,是诸苦中极。
先说地狱趣苦。
地狱,梵语捺洛迦,是苦处的意思。
地狱分四类,共为十八地狱。
一、八大地狱
1、立名:主要而根本的,是八大地狱;由于猛火的烧然,受着极热的苦迫,所以也叫八热地狱。
八大地狱:等活,黑绳,众合,号叫,大号叫,炎热,极热,无间。
2、位置:依经论说:八大地狱,在此地层底下;地球中心,确是充满烈火的。如有时火山裂口,就会喷出火来。佛经与基督教的旧约,都有大地裂开,陷身地狱的记载,所以八热地狱,决在地下──地球中心无疑。
有人怀疑:这样的火热,怎会有生命存在呢?
不知道,众生业力不可思议!
有的入水而死,有的却要在水里才能生活。
有的埋在土里会死,有的一直生长在土里。
众生不可思议,切勿专凭自己的生理情形去推想一切。
3、两项特点:
(1)都受着猛火的焚烧,及为烈火烧热了铜铁(近于岩浆)所迫害。铁地,铁室,铁鏊,铁槽,铁山,铁绳,铁刀,铁鍱,铁椎,铁串,铁炭,铁钉,铁钳,铁丸,这些火热的铜铁,种种的方式来苦迫罪人。
(2)身体又大,寿命又长(无间地狱寿长一中劫),所以地狱的最苦痛事,不是求生不得,而是求死不能,在业力没有尽以前,怎么也死不了,烧成灰也要活转来。地心深处的无间(梵语阿鼻)地狱,猛火烧然,苦痛的迫身,连一丝毫的间断都没有,这是罪大恶极的受报处。
二、近边地狱
1、位置:近边地狱,在八大地狱的附近边缘,是热地狱的流类。
每一大地狱,都有四门;从每一门出来,又都有同样的四种地狱。这样,每一地狱有四门,每门有四地狱,就共有十六地狱;八大地狱都如此,就总有一百二十八地狱。八大地狱的众生,受苦完了,从每一门出来,就又必然的周遍游历这四地狱,从一处到一处,增受苦迫,所以也叫做游增地狱。
2、四地狱:
(1)煻煨,是火热的灰坑。
(2)尸粪,是粪泥坑,坑中有类似粪蛆的利荁虫。
(3)锋刃,又有三处: A.刀刃路;
B.剑叶林,这里有恶狗;
C.铁刺林,这里有铁荁的大鸟
──这三处,同受刀箭的苦害。
(4)无极河,是沸热的灰水,落在里面,如油镬中煎豆一样。
三、八寒地狱
1、位置:八寒地狱,或说从八大地狱──地球中心横去到外边;或说在铁围山的那边。铁围山,为这一世界──地球的边缘,据说是日月所不易照到,寒冷无比。所以推断寒地狱在南北极,大概是不会错的。
2、八寒地狱是:疱,疱裂;
跫哳咤,郝郝凡,虎虎凡(这三处,依寒冷的呼号声得名);
青莲,红莲,大红莲(这三处,依肤色及破裂情形得名)。
寿命也极长,所以也苦痛不堪。
四、孤独地狱
这可说是人间地狱,或在深山,或在海岛,或在旷野,或在深林,到处都有。这不是众多和集一处,而是少数,或一或二的众生,由于个别的业力,感到这地狱一般的苦报,所以叫孤独。
五、结劝
这四类十八地狱(八热+八寒+近边+孤独),是诸受苦的一切众生中,最极苦痛的地方。在没有解脱生死以前,人人有此堕落可能性的,应该生大怖畏,勿作恶业。
庚二、旁生(p.86)
旁生种种异,吞啖驱使苦。
一、旁生趣
旁生,或作畜生,实包括了人类以外,近代人所说的一切动物。
1、形态:颜色24,住处,生活,寿命,是种种别异的。
佛法分为:无足的,如蚯蚓等;两足的,如鸟类;四足的,如兽类;多足的,这又有六足,八足,以及更多的足,都是虫类。
2、住处:原本住在大海中,后来分移到各处,这才有在水中的,陆上的,空中的差别。其中,也有两栖、三栖的。
3、他们智力的高低,寿命的长短,享受的苦乐,都相差得很远。如龙与金翅鸟等,有的享受还胜过人类呢!然从一般来说,这是非常苦痛的恶趣。
二、旁生趣的苦迫主要有二项
1、互相残杀,互相吞啖。
2、为人类所系缚,鞭策,驱使奴役,丝毫不得自在。
旁生界的苦迫,是仅次于地狱的。
庚三、饿鬼(p.88)
饿鬼常饥渴,不净以为食。
三恶趣中的饿鬼,依字面而说,就可知道是受着常患「饥渴苦迫」的众生。
佛法中说:饿鬼有三大类:无财的,少财的,多财的。
一、无财鬼:
1、炬口(就是焰口),饮食入口,就化为火焰。
2、针口,咽喉细小如针,饮食无法咽下去。
3、臭口,满口腐烂发臭,不能饮食。
二、少财鬼:
1、针毛,2、臭毛,3、瘿25。都因身体的特征得名。
有的遇到饮食,就化为脓血不净;
或专食痰唾尿屎等不净。依这一类说,所以是吞啖「不净」以为食物的。
三、多财鬼:
1、弃者,专受人类祭祀而生活的;这与我国传说的神道相近。
2、失者,是以人间遗失的物品为生的。
这二类,有时也还要遭遇饥渴的苦迫。
3、大势,那是夜叉、罗剎等大力鬼王,享受与天福相近。
虽有这种种,而多数的无财、少财鬼,都是患着极度饥饿的,因此总名为饿鬼。
己二、生因(p.89)
悉由三不善,恶行之所感。
一、三不善根为生三恶趣之因
三恶趣,悉是由于烦恼的三不善根,造作杀,盗,邪淫等重大恶行之所感得的。
「欲界」的贪欲,瞋恚,邪见(痴)──三者,为不善法的根源;由此烦恼的发动,就会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恶行成为恶业,这才感到这恶趣的苦报。
如杀生:26
从贪欲而引发──谋财而害命。
从瞋恚而引发──报怨复仇,或杀害对方。
从邪见而引发──祭天杀生。
杀生如此,偷盗,邪淫等也如此。
二、三不善根引发的果报
上品极重的──感地狱报;
中品的────受旁生报;
下品的────堕在饿鬼。
总之,不起深重烦恼,不作重罪大恶,是不会堕落这三恶趣的。
戊二、善趣
己一、人趣(p.90)
人中苦乐杂,升沉之枢纽,人本误鬼本,习俗谬相沿。
一、人中苦乐杂
1、受报在人中,不像三恶趣的苦迫,也不像生天的福乐,人身是苦乐参杂,有苦有乐,忽苦忽乐的。
2、这对于修学佛法,却是良好的环境。因为恶趣苦多,没有修学的闲暇。天上太安乐,一味享受,智慧就会减损,也与佛法不相应。
二、在五趣中,人是升沉之枢纽
1、生天,是由于人身的积集善业,修习禅定。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恶趣而生天,这都是过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业。
2、堕落恶趣,也大半由于人身的恶业。如从天而堕恶趣,这不是由于天身作恶,因为诸天是没有严重恶行的(色界天以上,仅有有覆无记烦恼),这是天福享尽了,过去未了的恶业成熟受报。如从地狱而生旁生或鬼趣,也决不是地狱的众生造了恶业;地狱众生,一味受苦都来不及,还会作恶吗?这都是过去世中,人身所造的恶业。
3、鬼与旁生,除少数的高级27而外,大部分是不会造作恶业的。人间的无知小儿,失心的狂者,杀了人,还不负杀人的重罪,何况多数旁生,比小儿更无知,仅凭生得的知能而行动。大鱼吃小鱼,大虫吃小虫,是众生界可悲的现象,是不清净,可以有轻业轻报,但决不会因此而成引业,使众生堕落三恶道的。
4、由业力而升沉(除少数鬼畜),主要为人类善恶业力所招感。堕地狱,是人类的恶业。断善根──极恶到连少许的善根,都暂时没有了,也唯有人类才有可能。反之,修禅定而生天,是人身的善业。能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唯有人类才有可能。因此,人身作恶,可以恶极;行善,也可以善到彻底。
5、约五趣升沉来说,人身的行善作恶,是一总枢纽,一切都由此出发,上升或下坠。人身是这样的,应该警惕,不要失却人身,堕落恶道。也应该欢喜,因为了生死,成佛的机会到了!
三、人本误鬼本,习俗谬相沿
1、中国一般的佛教徒,不知佛说的生死流转,是「人本」的,是说由人造作善恶业,人死了,就依业力而受天,人,饿鬼,旁生,地狱的果报。大家误以为中国式的「鬼本」,以为人死了一切都做了鬼。(印度教亦然)同时,鬼与地狱不分,所以认为在地狱受苦的鬼,受罪完毕,再往人间,或旁生去受生。这真是错误极了!
2、然而习俗的谬说相沿成风。有些学佛的,觉得要生天,生净土,而同时没有忘记『人死为鬼』的旧观念。于是口口声声说要生天,生净土,同时又作鬼的打算,冥镪28,纸屋等,还是照样的准备。做儿女的,也觉得非此不足以表示孝心。
3、不知人死了,随业力流转,生人生天的也不少,念佛的也有往生西方。怎么一 口断定,自己的父母,死了堕落在恶趣的鬼道呢!可能是诬辱父母,不孝之至!中国一般的鬼本论,以谬传谬,由来已久,非从根本上纠正过来不可。
己二、天趣
庚一、分类(p.93)
天趣初欲界,色及无色界。
庚二、福报
身胜寿亦胜,乐胜定亦胜。
一、天趣:欲界天、色界及无色界
天趣,为生死流转中的善趣,比人间更为胜妙。
1、欲界天
最初是欲界天。不但有心有色,而且有五欲与男女欲的环境;众生的烦恼,就系缚于这些境界而不能离的,是欲界。欲界的大地──地面,地下,水中,(近地面的)空中,所有的地狱,旁生,饿鬼,人,阿修罗,都是欲界的;此外还有欲界的天。依于大地中心的须弥山而住的,有四大王众天,忉利天;此二天是地居天。从此以上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四天是空居天;一共有六天。欲界六天,都有君臣男女的国家形态,与人间差不多,只是福乐胜妙而已。
2、色界
欲界以上,是色界。这是有心识的,有物质(色)的身体与住处,可是没有欲乐。众生的烦恼,系缚于这些(色等)而不能离,所以叫色界。色界天,略分为四禅天,细分为十八天。初禅有三天──梵众,梵辅,大梵。这虽没有男女的差别,但还有君臣人民的国家形态。二禅有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有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有九天──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二禅以上,都是离群独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宫殿,不像人间有一共同的器世界。
3、无色界
此上是无色界:这是连物质(色)的身体与住处都没有,仅有心识,众生就为这心心法而系着。由于没有物质,不占空间,所以不能说在那里。但依禅定(生天的因业)来说,这是比色界四禅更高上的。无色界也有四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天。
※三界诸天,共有二十八。
※五趣/六趣:
1.地狱
2.畜生
3.饿鬼
4.阿修罗
5.人间:须弥四洲
6.天上:A.六欲天:a.四大王众天
b.忉利天(33天)
c.夜摩天
d.兜率陀天
e.化乐天
f.他化自在天
B.初禅天:a.梵众天
b.梵辅天 (2)离生喜乐地
c.大梵天
C.二禅天:a.少光天
b.无量光天 (3)定生喜乐地
c.光音天
D.三禅天:a.少净天
b.无量净天 (4)离喜妙乐地 (2)色界
c.遍净天
E.四禅天:a.无云天
b.福生天
c.广果天
d.无想天
e.无烦天 (5)舍念清净地
f.无热天
g.善现天
h.善见天
i.色究竟天
F.空无边处天 (6) 空无边处地
G.识无边处天 (7) 识无边处地
H.无所有处天 (8) 无所有处地
I.非想非非想处天 (9) 非想非非想处地
二、身胜寿亦胜,乐胜定亦胜
天趣,是五趣中最福乐的,现在以四事来说。
1、身胜
身体非常高大,最下的四王天,身长四分之一俱卢舍──合九十丈。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依佛教说,一逾缮那即合华里十六里。色究竟天,身长一万六千逾缮那,也就是身长二十五万六千里了。不但身材高大,身体的端严,也是人间所不及的。
2、寿胜
天趣的寿命极长,最下的四大王众天,寿长五百岁,合人间九百万岁。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大劫。
3、乐胜
欲天有种种的欲乐;色界从初禅到三禅,不再有忧愁苦恼,都有微妙的禅乐。四禅以上,心境平和而安定,比起欲界的烦嚣动乱,初禅到三禅的喜乐冲动,真是幸福极了!
4、定胜
空居的欲界天,也有些微定力。初禅以上,就是修四禅及四无色定的果报。一生天上,就长在报得的定中;定力尽了,他的寿命也尽了。从他的寿命悠久,可知色无色天的报得定果,是怎样的殊胜了。
丙三、警策修善
丁一、苦乐由业(p.95)
诸苦由恶业,乐由善业集。苦乐随业尽,修善宜积极。
一、诸苦由恶业,乐由善业集
人都是厌苦求乐的,都是不愿坠落恶趣而愿上生人天的。但这不会因我们的虚愿而成功,要从止恶行善的行业中得来。如三途的苦,人间的苦,欲天也有忧苦:这诸苦,都是由往昔的恶业而来。天上的福乐,人间乐,旁生与饿鬼的乐,甚至地狱中(除无间地狱)的些微乐感:种种乐报,无不由善业的积集中来。乐报与苦报,决定依于善恶的行业,所以唯有止恶行善,才能离苦而得乐。
二、苦乐随业尽,修善宜积极
1、依善恶业而招感的苦乐报,不是永久的,是随着业力的限量而终尽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见地。如能切实信解,那么如遭逢苦痛逆境,不会失望悲观,因为知道这是恶业所招感,而恶业的力量有限,苦果终于要过去的(就是沦坠地狱,也是会超脱的),何必为苦痛而扰乱自己,应该努力修善,以求得当来的福乐。如遭逢喜乐顺境,也不会得意忘形,骄奢放逸,因为知道这是善业的果报;善业力是有限量的,福乐也是不久要过去的(生非想非非想天,还是不免堕落),怎么可因喜乐而放逸。
2、所以,依于深信业果的正见,厌苦而求乐,那不要管现况怎样,而但知修善宜积极。能确立这不问现况如何,但知努力行善的人生观,才是得到了佛法的正见。
丁二、劝修善行(p.97)
若时能行善,而未作善业,一旦苦果临,尔时复何为?
一、若现时不堕八难,不是幼稚老耄,又不是残废颠狂,或者有知识,有能力,有资财,有权位,有名望,着实能修行善业,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如不知自爱,浪废光阴,未能努力修作善业,岂不可惜!
二、现在的人身乐果,是过去善业所招感的,业力有限量,不能长此维持;既没有行善,那么一旦老死到来,当然恶业成熟,苦果临头。试问:到尔时,复有何善可作为呢!所以,人生应该趁早行善,不可等待,不可因循!
甲二、人天行果
乙一、确立目标(p.98)
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
乙二、三种福业
丙一、总标
勤修三福行,愿生佛陀前。
一、在人乘、天乘中,修学那一乘更好呢?
1、依福报来说:
天报比人报要胜妙得多。
2、从修学佛法来说:
人有三事(忆念、梵行及勤勇三特胜),比诸天还强;佛出人间;诸天命终,也以人间为乐土29:在这适宜于修学佛法的立场,人间比天上好,人乘法也就比天乘法更可贵!
我们以人身来学佛,切不可羡慕天国的福乐,应该修学人乘正法。为了求得人身,而修行人乘正法,当然依业受报,得到了可贵的人身。
至于天乘法,不是完全不可修,但要不是为了生天,并且不愿生天,这样的修行天法,由于愿力,不致随业力而报生天上。愿力是不可思议的!不过,高深的天法(禅定),还是不修为妙。恐怕愿力不敌业力,为业力所牵而上生天国,这就落于八难之中,成为学佛的大障碍了。
二、什么才是报生人天的善业呢?
1、要修集人乘、天乘的善业,才能得生人、生天的乐果。生人、生天的正业,佛说为『三福业』,就是布施,持戒,修定。所以唯有勤修三福业行,才能得人天乐报。
2、有些人,不明因果,不修正业,妄想生人生天。如祈求天帝,希望天帝能救度他,达到生天的目的。佛曾呵斥他们:不修善业而祈祷生天,犹如将大石投在大池中,而在池岸上祷告,希望大石能浮起来一样。30
三、怎样才能不为人天福报所拘,或因作恶而堕落呢?
1、修集人天善法,怎么能不为人天福报所拘,或者因作恶而堕落呢?这只要发愿求生人间,逢佛陀出世,能在佛前闻法修行就得了。如能生逢佛世,见佛闻法,就与佛有缘,与法有缘,与无量学佛法的师长道友有缘。不但熏集佛法善根,而且能广结法缘。这样,来生生在人间,当然会蒙师友的引导启发,归向三宝,见佛闻法修行,又与佛法及无量学佛法的法侣有缘。这样的展转增上,功德增长,不会因作恶而失却人身(人身而堕落,大多是不曾归依修学佛法)。而且善根增长,法器成熟,自然会由此而进入出世大乘法,为佛道作阶梯了。
2、所以凡未能发出离心,发菩提心的学众,应励行人乘正法,日日发愿:『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愿得生生世世,见佛闻法』。发此见佛闻法的正愿,修人乘的正行,保证会不失人身,由此而进入佛道。
丙二、别叙
丁一、施福业
戊一、布施效益(p.100)
依资具得乐,依施得资具;故佛为众生,先赞布施福。
先说布施福业:如来说法,不像我们现在,一开口就是了生死;生净土;即有即空;即心即佛。对于一般众生,如来总是先说:『说施,说戒,说生天(修定)法』。31如对此五乘共功德(人天善业),能信受奉行,又能透发出世善根,这才进说出世法门。在这三福业中,如来又总是先说布施。这有着非常重要的道理,月称菩萨颂32,给予明确的开示出来。
一、依资具得乐,依施得资具
1、人类,要依衣食住行医药等必须的资生具,才能得到福乐。这种物质生活的福乐,是众生──人类最基本的欲求;佛也从不曾反对人类这种物资欲乐的正当要求,而且是看为首先的,适应众生而说『永断贫穷根本』的佛法。
2、物质的资具,从何而来?世人但知勤劳工作,发展科学,这是但知当前的现缘,而不知往昔的宿业。佛说:依于物质的布施善业,所以得今生种种物质的资具。如将部分的物资,布施在福田中,就能感后世物资的福乐。布施功德有大小,福乐也就有差别。自然界的一切物资,是众生共业所感的;又依往昔的业力,各摄取部分为自己的而加工享用。业力所感的物资福报,虽需要现生的功力去采集,开发,制造;但如没有施业,没有物资,如贫乏地区,或缺乏某些物资,那一切现缘的功力,也就无法可施了。所以物质的福乐,实在是依于往昔的布施善业而来。
二、故佛为众生,先赞布施福
如来先赞布施,是看清了物资的受用,是建立人间和乐,出世圣法的根本。如贫乏到无以为生,那人间的和乐,出世法的修学,都无从说起了。
戊二、布施类别(p.102)
施以舍以利,由悲由敬别,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一、怎样才算是布施?
1、以舍
自己对于该项物资,要有舍心──牺牲心。如被人借去而不能归还;或遗失了;或勉强给予而没有舍心,心痛不已,这都不能说是布施。
2、以利
布施给人(或畜生等),要使人得到利益。如以毒品施人,意图毒害对方等,就不能说是布施。
所以布施的定义是:甘心乐意的,牺牲自己的福乐来成就别人的福乐。布施的真精神,就是损己利人。无怪乎利他为先的大乘法,布施功德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布施的动机与对象是什么?
1、由悲
对人类的鳏寡33孤独,残废疾病;或者遭水火风等灾害;或者受到兵燹34;或如老牛的临死乞命等。以同情的悲悯心而布施,近于现代所说的慈善救济事业。
2、由敬
对父母的孝养,尊长的供奉,三宝的恭敬供养等,以尊敬心来布施,也含有报德的意味。
三、说到布施功德的胜劣,这要从三方面来说。
1、心不同
或悲悯与尊敬心深重;或悲敬淡薄;或者没有悲悯与尊敬心,存心不同,那布施虽同,功德却大有差别了。
2、田不同
田是福田,就是布施种福的地方。如贫穷疾病等是悲田,父母三宝等是敬田。
◎敬田中,供养父母,胜于供养尊长。三宝中,如供养初果圣者,不如二果;二果不如三果;……菩萨不如佛。一切布施功德,不及施佛功德,这是福田尊胜的缘故。
◎悲田中,以可悲悯的程度来分别:如少壮不务正业,弄得衣食无着,这虽然可悲悯,当然不及残废老弱的可悲。
3、事不同
事是所布施的事物。如心同、田同,则要依布施事物的多寡,而功德分胜劣了。
这三项中,佛法还是以心为重,所以贫人一钱一果的布施,不一定不如富人十万百万的功德呢!
戊三、戒非法施(p.104)
施应如法施,勿随至怖报,求报及习先,希天要名等。
布施功德的大小,是依动机,对象,及布施的事物而分的。所以有些不纯的,不高尚的布施,应该避免,而修如法的布施。什么是不纯的,不高尚的,不合施福业的真意呢?略说七类勿可以的:35
一、随至施
不能自动的发心布施,由于乞化的,募缘的逼上门来,不好意思拒绝而勉强布施,心痛不舍。
二、怖施
这是发觉到自己的财产,权位,生命,危急而难以保持,怕什么都失去了,于是乎去布施,希望从布施功德中,得到现生消灾延寿,逢凶化吉的果报。
三、报恩施
因为受了人的恩惠,所以现在以酬谢心去布施。这不可说是种福,而只是还债。
四、求报施
在布施时,就希望别人报答他。甚至为了希望他帮助,希望他为我而献身命,这才时时以隆重的礼物去布施,使他感激而为自己出力。
五、习先施
自己并无布施的意欲,只是世代或父母传下来,每年总是布施三宝;或布施慈善机关,因而沿习下来,照例行施。
六、希天施
这是为了求得天神的喜悦,获得天神的护佑;或者希望上生天国而行施。
七、要名施
为了沽名,这才行施。有些,在大庭广众前,为了面子,不能不慷慨的施舍。
这种种布施,当然也有多少功德,但与佛法的布施真意义,到底是相去太远了!应该出于深切的悲敬心,作如法的布施才是。
丁二、戒福业
戊一、要义(p.105)
克己以利他,坚忍持净戒。
布施,(主要)是牺牲身外的财物来利益众生,是极有价值的德行,但还不是难得的。止恶行善,达到自心的清净,为佛法的宗要,所以比施舍身外物更殊胜的,是戒了。
一、克己以利他
1、戒是从克制自己的私欲中,达到世间能和乐善生的德行,就是从克己以利他的。
如持不盗戒,不是今日不盗,而是从此以后,不盗取一切人,一切众生的资具。所以持不盗戒,是对一切人,一切众生的资财,给予安全不侵害的保障。
如不邪淫,不是限定某些人,而是从此以后,对一切异性,决不以诱惑、强暴等手段,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破坏其贞操,破坏其家庭的和好。
2、所以,佛赞五戒为『五大施』36,这种利他功德,实在比一般布施为大,更有高上的价值。
二、坚忍持净戒
受持戒行,要克制自己的私欲,所以要有坚毅的决心,忍受种种的考验:忍受艰难困苦;忍受外来恶劣环境的诱惑,威胁,强迫;忍受内心的私欲而不让他胡闹,甚至要有『宁持戒而死,不毁戒而生』的决心。要这样坚忍的克制情欲,克服环境,才能持戒而保持净戒,不致毁犯戒行;不致多年的持戒功德,毁于一旦(只要一犯,就全部失败了。如人一生守法,一次犯法,就要受法律的制裁)。
戊二、类别
己一、戒恶
庚一、五戒(p.107、p.111)
以己度他情,莫杀莫行杖,勿盗勿邪淫,勿作虚诳语,
饮酒败众德,佛子应受持,五戒尽形寿,众福之所归。
现在说三类戒:五戒,八戒,十善戒,这是五乘共法的戒德。先说五戒。
一、为什么要持戒?
1、有些不了解持戒的意义,而只是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这虽然是好事,但不是理想的。从佛说《阿含经》、《法句》,到大乘经,都说明,这是「以己度他情」,因而自愿克制自己情欲的德行。以自己的心情,推度别人(一切众生)的心情,经中称为『自通之法』,也就是儒家的恕道。
◎如经上说:『我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如有破此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我之生命(此据杀生而说),此为我之所欣爱耶?若为我所不喜爱,则我去破与我同欲生,欲不死,欲幸福,欲避苦之他生命,他亦不欣爱此。不独如此,凡为自己不爱不快之法,在彼亦为不爱不快之法,然则我如何以己所不爱不快之法而害他』37!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耶稣也说过:『要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2、人与人间的正常道德,不难从这以己度他的意识获得(但基督教的道德,是从爱神的前提中得来)。自己厌苦求乐,别人与我一样,那怎可以夺他人的喜乐,增加他人的痛苦?怎可不同情别人的喜乐,不救济别人的苦痛?佛教『与乐拔苦』的慈悲,也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所以克制自己的情欲而持戒,不是别的,就是自通之法,本于慈悲而自愿持戒的。这真是现(世)乐、后亦乐的法行!
二、五戒
五戒,是在家的善男(优婆塞)善女(优婆夷)所应持的戒律,称为『近事』(优婆的义译)戒。这虽然是家庭本位的戒德,但戒德的基本原理,彻上彻下,就是菩萨戒,也没有例外,不过更彻底,更清净而已。五戒,都是本于『以己度他情』的。38
1、莫杀,是不杀生戒。
无论是自己动手,或使他人去杀(同意他人去杀也有罪),断了众生命,就是杀生。不过不存心的误杀,虽要负有责任,但不成重罪。在杀害众生中,当然是杀人的罪业最重。莫行杖,是禁止以刀杖瓦石等伤害众生;伤害,虽还没有构成杀罪,但是杀的流类,不过罪轻一些。
2、勿盗,是不与取戒。
无论是国家的,私人的,佛教的,凡有所系属的(有主的)一切物资,如不得对方同意,加以窃取,强夺,霸占,吞没,就犯了盗戒。依佛法,不能以饥饿,疾病,或者孝养父母,供给妻儿等理由来盗取,盗取的一律成罪。
3、勿邪淫,是不邪淫戒。
如男女同意,得保护人的同意,不违反国法,经当时公认的婚仪而结为夫妇;这种夫妇的正淫,为家庭组成的要素,子孙延续所必要,是正当的,无罪的。反之,在家士女,即使取得对方的同意,而为佛法所不许(如受八关斋戒时),国法所不容,或为亲属保护人所不同意,都属于邪淫,而为佛教在家信众所应戒除的。因为这不但伤害对方的自由意志,也是破坏家庭和乐,扰乱社会秩序的恶行。
4、勿作虚诳语,是不妄语戒。
为了自己的利益,亲族友朋的利益,或使怨敌受害,而作不尽不实的妄语。不知道的说知道,知道的说不知道;有的说没有,没有的说有;是的说不是,不是的说是。因此虚诳的语言,使自己或亲属得益,使别人受害,是犯了严重的妄语罪。其他的妄语,有罪而轻一些。
上面四戒,称为「性戒」,其本身就是罪恶;无论受戒不受戒,都是犯罪的。不但佛法所不许(不过佛法更彻底),国法也是要制裁的。
5、勿饮酒,是不饮酒戒。39
凡是能使人乱性的,就名为酒,绝对饮不得。虽然有些人说,饮酒于健康有益。但从佛法看来,可说一无是处。
(1)饮酒能乱性,每是不能自制的。
醉了,不但误事,而且平时不能说不能做的恶行,都会做出来。律记载有:一位佛弟子,本来持律谨严,为了饮酒醉了,同日犯了杀盗淫妄四重罪。所以说:「败众德」。
(2)一切罪恶的根源,就是颠倒无知。
饮酒使人陷于迷乱颠倒状态;饮酒成习,对于正念正知,是大障碍。所以,饮酒虽似乎并非罪恶,而实是障碍智慧,败坏众德的罪魁。
所以不但前四戒,佛子也应该谨严的受持不饮酒戒,以护持德行,并进而趣向以慧为本的出世法门。40
三、五戒尽形寿
1、归依时,自愿说:『尽形寿归依佛法僧』;所以五戒,也要尽形寿受持。
2、归依是志向三宝的信愿,受五戒是归向三宝的实行。
3、归依而不受持五戒,只可说假名优婆塞,假名优婆夷,实只是假名归依而已。
归依时说:『从今日乃至命终,护生』,这就是誓愿受戒。
戒是本于慈悲的自通法,所以以不杀生──护生为本;不盗,不邪淫等,都是护生的分别说明。有人译『护生』为『舍生』,更明显的是举五戒中不杀生戒为例(受戒时,不一定要说明一切戒条,受比丘戒也如此)。
所以归依后再受五戒,不过分别戒相而已。
4、真诚的归依三宝,是不会不受持五戒的。有信仰而无行为的改善,便是缺乏真实信仰的明证,算不得圆满的优婆塞。
5、然如来大慈,觉到在家士女的习染深重,一时不容易清净的全部受持;如严格了,反而会不敢来亲近三宝,所以又随各人能持的多少,说有一分(持一戒的)优婆塞,少分(持二戒的)优婆塞,多分(持三戒、四戒的)优婆塞,满分(持五戒)优婆塞──四类。41所以在归依三宝的在家弟子中,以能持五戒清净的为上上。
四、持五戒为众福之所归
1、受五戒而能持戒清净的,那可说是众福之所归;如得了摩尼宝,一切珍宝都会来归集一样。由于持戒,现生不犯国法,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是人天欢喜,天龙护持。邪恶的鬼神,退避都来不及,所以事事吉祥。
2、持戒的,不作一切罪恶,心地清净,报生人间天上;也可为定慧所依,引发出 世功德。五戒的功德,实在说不尽!
庚二、八戒(p.112)
加行日夜戒,随顺出离者。
一、八支戒(八支斋戒,也叫近住戒)
1、不杀生
2、不盗
3、不淫:在受戒的期限内,就是夫妇的正淫,也绝对禁止,与出家人相同,所以但说不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此与五戒相同,唯除不淫有别。
6、不香华鬘严身、歌舞观听:是不得涂脂抹粉插花,及严丽贵重的首饰;
歌舞是不能看不能听的,当然自己也不可作。
7、不得坐卧高广严丽的床座
8、不得非时食(过午不食)
后三戒,与出家人相同。
二、加行日夜戒,随顺出离者
1、八戒中的不非时食,名为斋。在家佛弟子,不能出家修行,而对于出家生活,却非常钦慕。所以佛制八戒,为在家弟子的加行,一日一夜持戒。这是随顺出离行者──阿罗汉等,学习谨严淡泊的出家生活。受此戒的,近于僧伽或阿罗汉而住,所以叫近住戒。
2、五戒是终身持的,但到底是在家的德行,所以短期来学习出家行,受此八戒。如再加受不捉持金银戒,就是正式出家的沙弥戒了(*将第6戒分为二)。
三、佛制一日一夜受持八支斋戒
八支斋戒,佛制一日一夜受持,一般都在六斋日──每月(农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是印度习俗布施修善的日子。这一天早上,大抵到寺院里来,请阿阇黎传授这日夜戒。当天持戒,不得毁犯,到了明日天光,东方发白,就宣告完毕。下次要持戒,再来请师长传授。在家人,不可能长期过着出家生活,所以佛制一日一夜受持。但有的以为:不必限定一日一夜,随受戒人的发心,三日、五日、一月,都没有不可以的。
四、五戒与八戒的功德
1、比起五戒来,八支斋戒要精严得多。但五戒终身受持,也自有胜过八支斋戒的地方。所以五戒与八戒的功德,随持戒的受持情况而定,很难说谁优谁劣。
2、五戒为在家弟子的正常戒行;进一步的学习出家生活,才偶尔受持八支斋戒。但也有不能终身受持五戒,却发心短期修此八支斋戒。虽属例外,但佛法以导人向善为主,所以也认为可以。
己二、生善
庚一、十善
辛一、德目(p.114)
不杀盗邪淫,不妄语两舌,不恶口绮语,离贪瞋邪见。
辛二、价值
诸善之根本,佛说十善业,人天善所依,三乘圣法立。
一、十善业也称十善戒
1、十善业也称十善戒。在如来制订的律仪──有授受仪式的律仪中,并无十善业。但依《华严经?十地品》,《优婆塞戒经》等,《入中论》,《摄波罗蜜多论》等,同说十善业道为菩萨戒。
2、从《阿含经》以来,十善业为主要的德行,与五戒并称。佛法中,戒(zIla)与律仪(saMvara),是同而又多少不同的。无论是自誓受,从师受,都是戒,根本为十善业。依据修学者环境,根性,制订不同的应守规律,如五戒,八戒等八种律仪(摄尽声闻法的戒律),是戒,也是律仪。所以在这戒福业中,再说德行根本的十善业。
二、十善业
十善业,分身口意三类。42
1、身善业有三: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与五戒的前三相同。
2、语善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1)不妄语:与五戒同。
(2)不两舌:不存破坏他人和好的动机,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3)不恶口:不说粗恶语,冷嘲热讽,尖酸刻薄的批评,恶意攻讦43等。
(4)不绮语:不说无意义语,浪费时光,有害身心。
十善业的重视语业,正说明了这是人类和乐共处的根本德行。
语言的传达,虽说『人口快如风』,到底还不易传播。自从有了文字,就能传远传久;加上近代发明的电话,电视等,这一世界的人类意识,更是息息相通。然而息息相通的,充满了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黄色黑色等),我们现在正进入这样的世界。宣传建设人类的永久和平,而违反人类的正常德行,真是缘木而求鱼了!
3、意善业有三:离贪欲,离瞋恚,离邪见。
(1)离贪欲:对于他人的财物等不起贪恋心,安分知足,离贪欲心。
(2)离瞋恚:对他不起瞋恚忿恨心,不作损害他人的设想。
(3)离邪见:就是正见,正见有善恶,业报,前生后世,凡夫圣人等。
意业虽是内心的,但发展出来,就会成为身语的行为。
十善业的反面,是十恶业。离十恶,行十善,实为任何人所应行的德行。
三、善业的根本,佛说十善业
1、在大乘法中,这是菩萨戒;也是声闻,缘觉,天,人── 一切善行的根本,所以说:人天善所依止,三乘圣法由之而成立。
2、在佛法中,十善业是彻始彻终的德行。
如《海龙王经》说:『诸善法者,是诸人天众生圆满根本依处,声闻、独觉菩提根本依处,无上正等菩提根本依处。何等名为根本依处?谓十善业』44。
又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45。
丁三、定福业
戊一、动机(p.117)
欲乐不可着,散乱多众苦。
戊二、前提
依慈住净戒,修定最为乐。
有人以为:布施是积极的利他的善行;持戒仅是克己的消极的德行;修定,这有什么福善可说呢?不知道佛法以『自净其意』46为关捩,而在世间法中,唯有修定才能达成这一目的。
一、为什么要修定?
理由非常多,但主要是,认为这个罪恶的现实人间,有两大症结,非修定不能对治。
1、欲乐
人类对于物质的欲乐,适合自己情意的色声香味触,及男女的欲乐,都是贪恋不舍的。现在的欲乐,耽着不舍。过去的欲乐,念念不忘。未来的欲乐,盲目的追求着。这些欲乐,没有的苦求不已;得到了,又怕失去;失去了,忧苦得了不得!试想:人间的一切问题──社会,经济,政治等一切,那一样不是为了大家的贪求欲乐而存在。欲乐是不可着的,如刀头的蜜,似乎有味,而不知接着是割舌的苦恼。
2、散乱
人心是散乱的,比猴子的躁动还厉害若干倍。由于内心的散乱,情意容易冲动,认识不能明确(散乱重的,连世间学都不能了解),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一味随着环境而转动。散乱为引起颠倒烦恼的有力因素,使人陷溺于多忧多苦的欲海,不能自拔。
修定才能不受欲乐的系缚,不为散乱所娆乱,心地明净安定,而有自主的自由。
二、修习禅定必须有两项准备
修习禅定,不可不先有两项准备,否则可能会弊多于利。
1、依于慈心
修定,不是为了好奇,不是企图满足无限的欲乐,延寿长生,或者为了引发神通来报仇;要存着慈念,就是利乐众生的意念来修定。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习成就。成就了,也不会利用定力通力来娆乱众生,如聚众作乱等。
2、住于净戒
必须受持净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如行业不端,修定就会招魔着邪。成就定力,也是邪定,结果是成为魔王眷属,自害害人。
三、确信修定最为安乐
在未修前,应确信:在世间法中,修定是最为安乐的。世间乐,莫过于五欲之乐,男女淫乐是最胜了,但比起定乐来,简直不可比拟。定中的喜乐,彻骨彻髓,『周遍浃洽47』,如大雨滂沱,从沟渠到池沼,到处大水遍满一样。如能确切信解,修定能引发世间无比的喜乐,那在修习时,就能不系恋外物的欲乐,持之以恒,不断不懈的修去。
戊三、方法(p.119)
调摄于三事,
戊四、境界
心一境名定。
戊五、阶段
渐离于分别,苦乐次第尽。
一、调摄之定义
说到修习禅定的方法,不外乎调摄身心。
1、调
是调伏,调柔,人心如浍悷的劣马,不堪驾御;又如恶性牛,到处践踏禾稼,必须加一番调练降伏功夫,使心能伏贴温柔,随自己的意欲而转,所以古来有『调马』,『牧牛』的比喻。
调又是调和,身体,呼吸,心念,都要调和到恰好,勿使动乱,才能渐入安定。
2、摄
是收摄,使心念集中,勿让他散乱。
二、调摄的对象
调摄的对象,有三事──身,息,心,如《小止观》等说。48
1、调身
身体要平稳正直,舒适安和,不得随便动摇,也不使身体有紧张积压的感觉。闭目,闭口,舌抵上颚,也不可用力。49
2、调息
调息──呼吸,要使之渐细渐长,不可有声,也不可动形,似有似无,但也要渐习而成,不可过急。
3、调心
调心,使心系念缘中,不散乱,不惛沉,不掉举,心意集中(归一)而能平正,自然安定。
三者有相互关系,以心为主,在身体正常的安静中,心息相依,而达定境。
三、要修习怎样才算得定呢?
1、能达到心一境性,就名为定。
2、定在梵语,是三摩地(samAdhi),意思是等持。50
(1)等:是平正,不高扬掉举,不低沉惛昧。
(2)持:是摄持一心,不使散乱。
3、初习定时,系念一境,顿时妄想纷飞,不易安住。念如绳索,使心常在一境上转,久之妄念渐息;再进,仅偶尔泛起妄念;久久,能得平等持心,心住一境,如发起身心轻安,就是得定了。
四、定的种种阶段
定有种种阶段,由浅入深,即平常所说的四禅八定。现在作一部分的说明。
1、约分别来说──渐离于分别
(1)初禅
众生心都是有分别的,如常人的心念,不是不断的改变所缘,就是不断的更易行解。习定的,使心安住一境,念念相续,『安住明显』──心是极其安定,也非常明了,才能入定。有些人妄念小息,或者惛昧不觉,便以为心无分别了。不知道深入初禅,还是心有分别(不易缘,不易解51);还有粗分别的寻(考虑),细分别的伺,所以叫有寻有伺三摩地。
(2)中间禅
初禅到二禅中间,得中间禅,这才不起粗分别,名为无寻有伺三摩地。
(3)二禅
到二禅,连细分别也没有了,名无寻无伺三摩地。到此境界,也就不会引发语言了(语言是内心寻伺的声音化52)。
(4)三禅
到三禅,直觉得内心平等清净,所以说:『行舍,念,正知』,但这是外道所共的,切勿以为心无分别而证得心体本净了。
不过约世间法说,二禅以上,就可说超越寻思的无分别定了。
2、约情绪来说──苦乐次第尽
在这欲界,有从生理而引发的苦受,从心理引起的忧受。
(1)初禅
一到初禅,从欲乐烦动而来的忧苦,不会再起了。那时,由于出离欲乐而生起喜乐(*离生喜乐):喜是内心的喜悦,乐是(身心的)轻安。
(2)二禅
到了二禅,虽同样的有喜乐,但那是『定生喜乐』,不像初得离欲而生的那样冲动。
(3)三禅
然喜悦到底是跃动的,所以进入三禅,称为『离喜妙乐』,喜悦也没有了。此定的乐受,到达了世间乐的顶点。所以形容极乐,每说『如入第三禅乐』。当然,这是不能与解脱烦恼的『离系乐』相比的。
(4)四禅
到第四禅以上,乐受也平息了,唯是一味的平静的舍受。这比起有冲动性的喜乐来,实在是更高的福乐!
禅定阶位(四禅八定)(参见p.204-205)
┌─未至定───┐
┌初 禅──┤ ├─有寻有伺地
│ └─根本定───┘
├───────中间定─────无寻唯伺地
│ ┌─近分定───┐
├第二禅──┤ │
│ └─根本定 │
四禅──┤ ┌─近分定 │
├第三禅──┤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第四禅──┤ ├─无寻无伺地
└─根本定 │
┌─近分定 │
┌空无边处─┤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识无边处─┤ │
│ └─根本定 │
四无色定┤ ┌─近分定 │
├无所有处─┤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非想非非想处┤ │
└根本定───┘
四禅之禅支:53
初禅五支
1.寻(觉) 2.伺(观) 3.喜 4.乐 5.一心
离生喜乐地
二禅四支
1.内净 2.喜 3.乐 4.一心
定生喜乐地
三禅五支
1.行舍 2.正念 3.正慧(方便)4.身乐 5.一心
离喜妙乐地
四禅四支
1.行舍 2.念清净 3.不苦不乐 4.一心
舍念清净地
戊六、类别(p.122)
四禅四空处,慈等四无量,佛说诸定法,次第而修习。
一、四禅及四空处
1、说到定法的浅深阶段,先是四根本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禅是梵语(dhyAna),静虑的意思,比较的「定慧均等」54,所以佛法是特别重视此禅的。
2、四禅以上,有四空处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空处,是世俗的唯心定;定心更深了,慧力却反而昧劣。
四禅四空处,总称八定。这是世间共的,外道也能修得。约定力浅深来说,这是定的由浅而深的全貌。
二、四无量心
1、慈、悲、喜、舍之定义
慈:是愿人得乐;
悲:是怜悯众生的苦痛;
喜:是同情他人的喜乐;
舍:是心住平等,不偏爱亲人,也不偏恨怨敌。
修得四禅的,就可以修习四无量定(但喜无量,限于初二禅)。55
2、为什么叫无量?
修习时,或慈或悲等,先观亲人,后观怨敌,从一人,少数人,多数人,一国,一天下,一方世界,到十方世界的欲界众生,充满慈悲喜舍心,而愿众生得乐离苦等。缘十方无量众生,能得无量福报,所以名为无量。56
3、修定福业
佛说的修定福业,多为在家人说,就着重此四无量。如此存心,念念不失,与儒家的仁,耶教的博爱,有相通处。这本是共世间的,人间的至德,往生天国的法门。
佛说的这些诸定法,要依着次第而一步步修习。由初禅而二禅,二禅而三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这是不能躐等的;不过修习纯熟了,也可以超次第或逆次第而修。
丙三、抉择(p.124)
布施多杂染,禅定向独善,依人向佛道,戒行为宗要。
一、想依人身而渐向佛道,在三福业中应多修什么呢?应重于持戒。
1、布施
世人的修集布施福业,多不能如法,多杂有烦恼染污。不论施福怎样广大,如不修戒行,那连人身都不可得,只能在旁生,饿鬼,阿修罗中享痴福,前途万分危险。
2、禅定
修禅定,当然是殊胜的,但在修行时,厌离五欲,或者隐遁山林,专重自己的定乐,走向独善的途径。等到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这对于实现和乐人间,而趋向化度众生的菩萨行,是不大相应的。
3、持戒
希望来生不失人身,并能依人身而渐向佛道,不能不以五戒、十善等戒行为宗要。初学菩萨的,名十善菩萨,也是着重十善行的。
二、三福业的相互关系
1、有戒无施:有戒行,就能生在人间;即使贫穷,也不一定障碍学佛。
2、有戒有施:有戒而能修布施,能得人中广大福业,那更好了。
3、有戒无定:有戒而没有定,不失人身。
4、有戒有定:有戒而深修定法,反而会上生长寿天,成为学佛的大障碍。
所以依人身而引入佛道,应以戒行为主,就是重视人间的道德,健全人格。在这戒行的基础上,应随分随力来布施。如想修定法,应修四无量定,因为这与利益众生的出世大乘法,有着密接相通的地方。
乙三、修习正念
丙一、六念法门
丁一、应机(p.125)
心性怯畏者,佛说应修念。
丁二、修法
系念佛法僧,戒施天功德。
丁三、效益
如入光明聚,阴暗一时失。
一、佛说六念法门的因缘
有些人,心性怯弱,多有种种的怖畏。如夜晚独行,或个人独住静室时,怕神怕鬼。又有怕病的,怕死的,怕死后堕落的。内心充满忧愁变悔,弄得苦恼不堪。像这些心性怯弱怖畏的,佛说应修「六念」法门。
念:是系念,忆念,使心在所念的境上转。
念:是习定的方便,所以深的能得一心不乱,浅的也能念念相续。
二、什么是六念呢?
1、念佛
念佛的相好庄严;智德、恩德、断德等功德。57
2、念法
念佛的正法,是清凉能得解脱的。如能受持奉行,什么时候都能通达证知。
3、念僧
念声闻僧的四双八辈,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功德,是世间福田。又念菩萨僧,大悲大智,自利利他。
这是系念三宝功德,自己归向三宝,为三宝所摄受护持;自心安住三宝的清净威德中,便能离恶觉,离欲染,也就能离去忧悔怖畏了。
经中比喻说:如帝释与阿修罗作战,帝释的部属,那伽、夜叉等,望见了帝释幢(等于帝释的帅旗),就会勇气百倍。58
众生如正念三宝功德,深信自己为三宝所摄受护持,心得安定,那还有什么畏怯呢?
4、念戒
念自己能持不破不缺的清净戒。
5、念施
自己忆念到,曾在福田中,修习如法清净的布施。
6、念天
自念曾修施戒功德,所以能得七宝庄严,胜妙福乐的欲界天报。
三、由念而引发坚定的信解
系念三宝功德,从归信三宝而来。如极乐世界,也还是『念佛、念法、念僧』。如真能圆满的归依三宝,也就会正念三宝。无论是系念三宝功德,忆念施、戒、天功德,都是由念而引发坚定的信解。深信三宝的摄护,深信善因善果的必然,坚定不疑,自然是如入大光明聚,而怯畏忧悔的阴暗,一下子就会立时消失了。
丙二、弥勒法门
丁一、修法(p.127)
正念弥勒尊,求生彼净土,
丁二、特胜
法门最希有,近易普及故。
丁三、效益
见佛时闻法,何忧于退堕?
一、弥勒净土
1、或者觉得:释迦牟尼佛已涅槃,弥勒佛还没有来,无论是修六念,或礼佛念佛,总要有一特定的佛,为我们的归依处,才能信向坚定,佛与我们特别有缘,才能护持我们,不会退堕。这虽然是对于三宝功德,因果定律,还缺乏深彻的信解,但也确是众生的常情。释迦佛大慈大悲,为此曾经说有正念弥勒尊,求生彼「弥勒净土」的法门。
2、弥勒菩萨,为释迦佛法会中,亲蒙授记的此土未来佛。现在生于兜率天;兜率天有一特别区,称为兜率内院。凡是当来下生成佛的,都先生在那里;从前释迦佛,也是这样的。兜率内院,是一清净庄严的净土,弥勒菩萨经常在那里,为无量大众说法。过了一个时期,弥勒菩萨要来这南阎浮提59成佛;那时我们这个世界,早已转为净土了。在这弥勒的人间净土中,三会龙华,化度无量众生。所以如能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就能见弥勒菩萨;将来又随佛下生人间,见佛闻法,这当然会向上胜进,还忧什么堕落呢?释迦佛慈悲的开示,出于《弥勒下生成佛》,及《弥勒菩萨上生经》等。60
二、弥勒法门之特胜
1、近
弥勒现生兜率天,将来到我们人间来,同一世界,同一欲界,论地点是很近的。不像十方的其他净土,总是要过多少佛土。论时间,来生生兜率内院,不太长久,就回到人间来。不像往生其他净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来娑婆。
2、容易
兜率净土与将来的人间净土,都是欲界散地,所以只要能归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再加发愿往生,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就能往生兜率净土。不像往生其他净土,非要『一心不乱』61不可。一心不乱就是定,这是不太容易的。
3、普及
往生弥勒净土,不一定要发菩提心,出离心,就是发增上生心的人天善根,也能随愿往生。在兜率净土及当来的人间净土,弥勒尊是普应众机,说人天法,说二乘法,说菩萨法,人人能称机得益。在见佛闻法的过程中,向上增进,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化二乘根性为大乘根性,同归佛道。这不像其他净土,连二乘种姓都不能往生,还能应人天根性吗?
所以弥勒净土,才是名符其实的三根普被,广度五姓的法门。
三、释疑 62
1、问:有人说:现在往生弥勒净土,将来弥勒佛涅槃后,如还没有了脱生死,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又怕不能见佛闻法而退堕了)!
答:释迦佛慈悲,将我们交与当来下生的弥勒佛。佛佛道同,难道弥勒佛不会开示我们,亲近当来佛吗?
2、问:有人说:上面说『修天不生天』,怎么又说求生兜率天呢?
答:不生天,主要是不依深定而生长寿天。欲界天,尤其是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经常见(未来)佛,闻法,修行,当然不妨往生。
3、问:有人说:为什么不提倡往生弥陀净土呢?
答: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是大乘的不共净土,一般的声闻佛教,就不信不知。这要到大乘法中去说,现在是说贯彻始终的五乘共法。
4、问:有人说:从前修学弥勒法门的师子觉,发愿求生兜率内院,结果生在外院, 享受欲乐;往生兜率净土,怕不大可靠。
答:师子觉生在外院的故事,凡弘传弥勒法门的,真谛、玄奘三藏,以及无着、世亲的传记中,都没有此种记载,这只是别有用心者的故意传说而已。
总之,学佛的不论何种根性,只要能以归敬三宝,如法布施,清净持戒功德,发愿回向弥勒净土,在见佛而时时闻法的修行过程中,保证向上胜进,何必忧虑退堕呢!所以,敬请真诚发愿往生,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
(附录一)
「现世轻受」相关资料:
1、《十住毗婆沙论》卷6(大正26,48c12-49b5):
《如来智印经》中说:「佛告弥勒!诸菩萨深心爱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有罪应在恶道受报,是罪轻微,后世受恶形,或多疾病,无有威德,生下贱家、贫穷家、邪见家、邪业自活家,生违意处、多忧愁处,国土破坏、聚落破坏、居家破坏、所爱破坏,不遇善知识,常不闻法,不得利养。若得麤弊,常不自供。能令下贱之所信敬,于诸大人不得信敬。修集诸福时,多有障碍,不得成就。诸根暗钝,习禅意乱。不得无漏觉意功德。不知经法,随宜所趣,乃至恶梦偿恶道报。」又佛说:「人有小罪,今世可受报;是罪转多,便堕地狱。云何是人今世小罪转多,而堕地狱?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无有大意,是人小罪,便堕地狱。云何是人有罪,今世应受报,罪不增长,不入地狱?有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有大志意,心无拘阂。如是人有罪,不复增长,今世现受。譬如人以小器盛水,着一升盐则不可饮。若复有人以一升盐投于大池,尚不觉盐味,何况叵饮!何以故?水多盐少故;罪亦如是。」今世轻受:又如阿阇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师利因缘故,重罪轻受。……又如阿输伽王以兵伏阎浮提,杀万八千宫人。先世施佛土故,起八万塔,常于大阿罗汉所听受经法,后得须陀洹道,即人身轻偿。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旷大,集诸功德故,不堕恶道。
2、《如来智印经》卷1(大正15,472b28-c17),《大乘智印经》卷4(大正15,485a27-b10)。
(1)频婆娑罗王所证果位,《人仙经》卷1(大正1,214c2-6)、《大智度论》卷3(大正25,78a9-11)、《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1(大正23,911a17)谓得须陀洹果,《观无量寿佛经》卷1(大正12,341c1-4)谓得阿那含果。
(2)《阿阇世王经》(大正15,389a10-406b9)、《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大正15,406b20-428a26)。《大智度论》卷63(大正25,506b7-14)说:「五逆罪人,恶罪常覆心,疑今世、后世业果,何况能信甚深般若!虽复书经卷供养,望免恶罪,去般若大远。或有遇善知识,先世精进,福德利智,第一信般若波罗蜜,清净因缘,能得如所说果报。如阿阇世王杀父之罪,蒙佛、文殊师利善知识故,除其重罪,得如所说般若果报,受无上道记。」
3、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二册),p.195-196:
罪业──不善业,真的可依忏悔而除灭吗?龙树有明确的说明,如《十住毗婆沙论》卷6(大正26,48c-49a)说:「我不言忏悔则罪业灭尽,无有报(异熟)果;我言忏悔罪则轻薄,于少时受。是故忏悔偈中说:若应堕三恶道,愿人身中受。......又如阿阇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师利因缘故,重罪轻受」。依《十住毗婆沙论》意,忏悔业障,并不能使罪消灭了,只是使罪业力减轻,「重罪轻受」。本来是要在来生,或后后生中受重报的,由于忏悔善,现在人中轻受,重罪业就过去了。《金刚般若经》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大正8,750c)。读诵经典而能消(重)罪业,与《毗婆沙论》意义相同。不过,后起的经典极多,取意不同,有些是不能这样解说的。
4、另参: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99;《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977;《华雨集》(第四册),p.180。
(附录二)弥勒相关资料
(1)《中阿含经》卷13〈66.王相应品.说本经〉,大正1,508c-511c。
※异译本:《佛说古来时经》,大正1,829b-831a。
(2)《增壹阿含.第6经》卷11: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我以精进力,勇猛之心,使弥勒在后。过去恒沙多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皆由勇猛而得成佛。(大正2,600a20-24)
(3)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
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大正14,421c9-10)
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然后出嫡。
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
尔时,去翅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花,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大正14,421c11-17)
尔时,弥勒渐与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妙。
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心开意解,如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与诸人民广分别义。
尔时,座上八万四千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大正14,422a12-18)
尔时,弥勒与诸弟子说法:汝等比丘!当思惟无常之想,乐有苦想,计我无我想,实有空想,色变之想,青瘀之想,膖胀之想,食不消想,脓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此十想者,皆是过去释迦文佛,与汝等说,令得尽有漏,心得解脱。(大正14,422c13-19)
…尔时弥勒,当说三乘之教,如我今日。
弟子之中,大迦叶者行十二头陀。过去诸佛所善修梵行,此人当佐弥勒,劝化人民。(大正14,422b8-11)
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大正14,422b13-21)
…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弥勒佛第二会时,有九十四亿人。…又弥勒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皆是阿罗汉。(大正14,422b29-c11)
尔时,比丘姓号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诸声闻皆称释迦弟子。(大正14,422c12-13)
弥勒如来千岁之中,众僧无有瑕秽。尔时,恒以一偈,以为禁戒:
口意不行恶,身亦无所犯;当除此三行,速脱生死关。
过千岁后,当有犯戒之人,遂复立戒。弥勒如来当寿八万四千岁,般涅槃后遗法当在八万四千岁。所以然者,尔时众生,皆是利根。(大正14,423a26-b5)
(4)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尔时,弥勒佛以大慈心语诸大众言:汝等今者,不以生天乐故,亦复不为今世乐故,来至我所,但为涅槃常乐因缘。是诸人等,皆于佛法中种诸善根,释迦牟尼佛出五浊世,种种呵责,为汝说法,无奈汝何教殖来缘今得见我。我今摄受是诸人等。
1、或以读诵、分别、决定──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为他演说,赞叹义味,不生嫉妒,教于他人令得受持,修诸功德,来生我所。
2、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来生我所。
3、或以妓乐、幡盖、华香、灯明,供养于佛,修此功德,来生我所。
4、或以施僧常食,起立僧房,四事供养,持八戒斋,修习慈心,行此功德,来生我所。
5、或为苦恼众生,深生慈悲,以身代受,令其得乐,修此功德,来生我所。
6、或以持戒、忍辱,修净慈心,以此功德,来生我所。
7、或造僧祇,四方无碍,斋讲设会,供养饭食,修此功德,来生我所。
8、或以持戒、多闻,修行禅定、无漏智慧,以此功德,来生我所。
9、或有起塔供养舍利,念佛法身,以此功德,来生我所。
10、或有厄困、贫穷、孤独,系属于他,王法所加,临当刑戮,作八难业,受大苦恼,拔济彼等,令得解脱,修此功德,来生我所。
11、或有恩爱别离,朋党诤讼,极大苦恼,以方便力,令得和合,修此功德,来生我所。(大正14,431c25-432a21)
(5)宋居士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大正14,418c5-9)
…自然有风,吹动此树,树相振触,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大正14,419a6-7)
…诸女自然执众乐器,竞起歌舞。所咏歌音,演说十善、四弘誓愿。诸天闻者,皆发无上道心。(大正14,419a18-20)
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大正14,419c5-10)
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大正14,420a13-17)
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大正14,420b2-4)
但得闻是弥勒名者,命终亦不堕黑暗处、边地、邪见、诸恶律仪,恒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大正14,420b4-6)
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四部弟子,天龙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当作是观:系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弥勒前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见一莲花。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花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心。(大正14,420b21-c2)
(6)印顺导师《净土与禅》(p.16~p.20)
1、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成佛,这是佛法中所共认的。弥勒(Maitreya),华言慈。修因时,以慈心利他为出发点,所以以慈为姓。(p.16)
2、一般学佛人,都知道弥勒菩萨住兜率天,有兜率净土;而不知弥勒的净土,实在人间。弥勒,在未成佛前,居兜率天内院,这是天国的净化。《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就是说明这个的。(p.16)
3、求生兜率净土,目的在亲近弥勒,将来好随同弥勒一同来净化的人间,以达到善根的成熟与解脱;不是因为兜率天如何快活。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是着重于实现人间净土,而不是天上的。这如《弥勒下生经》所说。(p.16)
4、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教化众生。人间净土的实现,身心净化的实现;这真俗、依正的双重净化,同时完成。佛弟子都祝愿弥勒菩萨,早来人间,就因为这是人间净土实现的时代。(p.16~p.17)
5、弥勒人间净土的思想,本于《阿含经》,起初是含得二方面的。但后来的佛弟子,似乎特别重视上生兜率天净土,而忽略了实现弥勒下生的人间净土。佛教原始的净土特质,被忽略了,这才偏重于发展为天国的净土,他方的净土。所以《佛法概论》说:净土在他方、天国,还不如说在此人间的好。(p.17)
6、总之,弥勒净土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至于发愿上生兜率,也还是为了与弥勒同来人间,重心仍在人间的净土。(p.17)
7、说弥勒净土,必须理解这人间净土的特性。有的把这人间净土忘却了,剩下求生兜率净土的思想;以为求生兜率,比求生西方净土要来得容易,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教说。(p.20)
1 (1)印顺导师《我之宗教观》(p.76-p.77):「《中庸》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佛法说:「思择」、「抉择」,都是知(慧)的作用。择善,就是知善、思择善。「固执」、「勿失」,就是知止于善,虑而后得的致知。起初,此虽是一善,一端的善,但能固执勿失、止,就能充类至尽而广大起来。如《中庸》说:「其次致曲」,致曲即致一端的善;能致曲,就能「有诚,……能化」了。」
(2)印顺导师《佛法概论》(p.243):「中道的德行,从离恶行善的方面说,这是要择善而固执的。但从离相证觉说,如取着善行,以为有善行可行,有我能行,即成为如实觉的障碍,大乘称之为「顺道法爱」。释尊所以常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2 《杂阿含经》卷28(788经)(大正2,204c)。
3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85):「住不律仪的人,旧说有十六种,是以杀(如屠者、猎者),盗,淫为职业的,过着罪恶生活,而与律仪──道德生活无缘的。」
4 《后汉书》「范滂传」:从前,有位忠君爱国的大臣,被帝王处了死刑。临死时,他对儿子说:『我要教你作恶,可是恶是做不得的。我要教你行善,我可没有作恶呀』!他自己行善而没有好报,于是对善恶就发生了疑惑。所以不但要正见善恶,还要正见善恶的业报。
5 《法句经》卷上(大正4,565a)。又参见《梵网经》卷2(大正24,1003a25-28):「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
6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69(大正27,359b):譬喻者说:「中有可转,以一切业皆可转故。」彼说「所造五无间业,尚可移转,况中有业?若无间业不可转者,应无有能出过有顶;有顶善业最为胜故。既许有能过有顶者,故无间业亦可移转。」
7 (1)《中阿含经》卷3《盐喻经》(大正1,433a-b):「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不行梵行,不得尽苦。若作是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修行梵行便得尽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咸叵饮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两盐能令恒水咸叵饮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咸叵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
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
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彼于现法设受善恶业报而轻微也。
(2)现世轻受之相关资料,详参(附录一)。
8 原文待考。《法句经》卷3(大正4,564c):「妖孽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虐。祯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与此文相近。
9 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155:「业灭如种习,百千劫不失。」
10 阴骘:犹阴德;冥冥之中。(《汉语大词典(十一)》,p.1017)
11 可参见:郭忠生〈六道与五道〉,收在(释恒清主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p.137-168。(台北 东大发行,民84年4月初版。)
12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72(大正27,868a-c)关于「阿素洛Asura(即阿修罗)」。
13 (1)《大毗婆沙论》卷69(大正27,359c-360b):……诸有情临命终位,有爱非爱生相现前。如《契经》说:「修善行者,临命终时,见妙堂阁、园林、池沼、伎乐、香花,处处陈列宝饰舆等似欲相迎;作恶行者,临命终时,见崄沟壑、猛火烟焰、刀山剑树、毒刺稠林、狐狼、野干、猫狸、冢墓,秽恶众具似欲相迎。」
◎ 修善行者,临命终位,顺后次受恶业力故,有地狱趣生相现前,彼既见已便作是念:「我一身中,恒修善行,未尝作恶,应生天趣,何缘有此生相现前?」遂起念言:「我定应有顺后次受恶业今熟,故此地狱生相现前。」即自忆念一身已来所修善业,深生欢喜。由胜善思现在前故,地狱生相即便隐殁,天趣生相欻尔现前,从此命终生于天上。
◎ 作恶行者,临命终时,顺后次受善业力故,欻有天趣生相现前。彼既见已便作是念:「我一身中,常作恶行,未尝修善,应生地狱,何缘有此生相现前?」遂起邪见拨无善恶及异熟果「若有善恶、异熟果者,我不应然。」由谤因果邪见力故,天趣生相便即隐殁,地狱生相欻尔现前,从此命终生于地狱。……
(2)另请参见:《中阿含》〈因品.99.苦阴经〉(大正1,585b-c)。
14 (1)《杂阿含经》卷33(930经)(大正2,237b21-c8):「尔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迦毗罗卫国,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我每出入时,众多羽从,狂象狂人狂乘,常与是俱,我自恐与此诸狂俱生俱死,忘于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终之时当生何处?佛告摩诃男:莫恐,莫怖,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若截根本当堕何处?摩诃男白佛:随彼顺下,顺注,顺输。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时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2)《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a20-27)。
15 《大智度论》卷24(大正25,238b12-27):「是业能与种种身,如工画师作种种像。若人以正行业,则与好报;若以邪行业,则与恶报。如人事王,随事得报。如是等分别诸业相果报。
复次,如《分别业经》中,佛告阿难:行恶人好处生,行善人恶处生。阿难言:是事云何?
佛言:恶人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恶而生好处。或临死时,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好处。
行善人生恶处者,今世善未熟,过世恶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善而生恶处。或临死时,不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恶处。
问曰:熟、不熟义可尔,临死时少许时心,云何能胜终身行力?
答曰:是心虽时顷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虽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时,心决定猛健故,胜百岁行力。」
※行恶之人,生好处:(1)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
(2)临死时,善心心所法生。(虽时少顷,而心力猛利,胜百岁行力)
※行善之人,生恶处:(1)今世善业未熟,宿世恶业已熟。
(2)临死时,恶心心所法生。(虽时少顷,而心力猛利,胜百岁行力)
16 可参考《中阿含经》卷11《频鞞娑逻王迎佛经》(大正1,498b15-18):「我以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此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
17 《庄子》「养生主」。
18 《杂阿含经》(294经)(大正2,83c);《相应部》〈第12相应.第19经〉。
19 参见《成佛之道》(p.247)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20 参见《成佛之道》(p.246)六通: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21 参见《成佛之道》(p.421):佛之十力功德:以降伏魔外的胜能而安立。
1、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4、根胜劣智力,
5、种种胜解智力,6、种种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随念智力,
9、死生智力,10、漏尽智力。
22 参见《成佛之道》(p.422)佛之四无所畏:表示自利他利的绝对自信。
1、说一切智无所畏,2、说漏尽无所畏,3、说尽苦道无所畏,4、说障道无所畏。
23 参见《成佛之道》(p.422)佛之十八不共法:约不共凡夫、小乘而立。
1、身无失,2、语无失,3、念无失。
4、无异想,5、无不定心,6、无不知已舍。
7、欲无减,8、精进无减,9、念无减,10、慧无减,11、解脱无减,12、解脱知见无减。
13、智知过去无着无碍,14、智知未来无着无碍,15、智知现在无着无碍。
16、身业随智慧行,17、语业随智慧行,18、意业随智慧行。
24 经上说:鸟等『心种种故,色种种』。这无非因为常住在这一环境,时时认识这些,因而熏习内心,由心理影响生理的组织,以及外表的颜色。可参见《杂阿含经》卷10(大正2,69c)。
25 《顺正理论》卷31(大正29,517b-c):「言瘿鬼者,谓此鬼咽,恶业力故,生于大瘿,如大痈肿,热晞酸疼…,臭脓涌出,争共取食,少得充饥。」〔瘿:长在颈上的大瘤〕
26 七不善业道由贪、瞋、痴生,参见:
(1)《十住毗婆沙论》卷13〈分别二地业道品〉(大正26,97b8-c14)。
(2)《俱舍论》卷16〈分别业品第四之四〉(大正29,85b9-c26)。
27 高级的鬼畜,皆通于低级的天。(详参印顺导师《佛在人间》,p.21)
28 镪:钱贯。(《汉语大词典(十一)》,p.1397)
29 诸天将命终时有五衰相,详参《大毗婆沙论》卷70(大正27,365a-b)。
30 《中阿含经》卷3(大正1,440a)。
31 《中阿含经》卷6(大正1,460b)。
32 月称《入中论》卷1(汉藏教理院刊本,p.12c-p.13a;《佛教大藏经》第48册,p.6):「颂曰: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其除饥渴疾病寒热等苦,引生三有安乐之因,倒执为乐,非真实乐,世人于彼增上贪着。然彼所着除苦之乐,若无能对治众苦颠倒体性之欲尘受用具,亦不得生。其除苦因之欲尘境,未修布施福业者亦不得有。解一切众生意乐根性之佛薄伽梵,由见此故,于说持戒等之前先说布施。」
33 鳏寡:泛指老弱孤苦的人。(《汉语大词典(十二)》,p.1253)
34 燹:兵火。(《汉语大词典(七)》,p.307)
35 《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40c28-141a12):「施有二种:有净,有不净。不净施者:直施无所分别。或有为求财故施,或愧人故施,或为嫌责故施,或畏惧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诳)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贵故应施,或诤胜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为名誉故施,或为咒愿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为聚众故施,或轻贱不敬施,如是等种种名为不净施。净施者:与上相违名为净施。复次为道故施,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报,恭敬怜愍故,是为净施。净施是趣涅槃道之资粮,是故言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时施,是人天报乐之因。」
36 《佛说五大施经》(大正16,813b-c):「五戒是为五种大施。......不杀故,能与无量有情施其无畏故。」
37 《相应部》(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p.236)。
38 参见《杂阿含经》卷37(1044经)(大正2,273b-c):「尔时、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如上说)。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又复于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自现前观察,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尽,一切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39 「酒有三十五失」,参见《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58b8-c2)。
40 持戒→心不悔→得喜乐→得一心→得实智→得厌心→得离欲→得解脱→得涅槃。
参见:(1)《中阿含经》卷10(42)《何义经》(大正1,485b)。
(2)《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60c);卷22(大正25,221b-c)。
41 (1)《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58c)说到了五戒分受的情形:
五戒有五种受(samAdAna)名五种优婆塞:一者、一分行(ekadezakArin)优婆塞;二者、少分行(pradezakArin)优婆塞;三者、多分行(yadbhUyaskArin)优婆塞;四者、满行(paripUrNAkArin)优婆塞;五者、断淫(samucchinnarAga)优婆塞。一分行者、于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满行者,尽持五戒;断淫者,受五戒已,师前更作自誓言:我于自妇不复行淫。是名五戒。
(2)《大毗婆沙论》卷124(大正27,645c-646b)提到了三种说法:
a、健陀罗国诸论师主张:唯受三归依或律仪缺减,皆可名优婆塞。主张可受五戒的少分。
b、迦湿弥罗国诸论师主张:不许唯受三归依,亦不许受五戒缺减而名为优婆塞。要成为优婆塞必须受三归依并且五戒全受。至于「一分等优婆塞」之说,那是指「持」而言,不是说可以「受」少分。
c、尊者僧伽筏苏主张:不许唯受三归依便成优婆塞,但许五戒缺减亦成优婆塞。
42 「十善业」,参见:
(1)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大乘戒学〉p.1189-p.1210。
(2)厚观法师:《深观广行的菩萨道》〈《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p.37-p.53。
43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汉语大词典(五)》,p.392)
44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4引论(p.66-67)。
45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4引论(p.67)。
46 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二册,p.34-p.35:「戒是人间的正行、善行,如在家弟子的五戒:杀(人),盗,邪淫,妄语(作假见证等),也正是善良风俗所不容,国家法律所要制裁的。「佛出人间」,为众生说法,是依人间的正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引向「内净其意」的定慧熏修,正行是与解脱道相应的。」
47 浃洽:遍及。(《汉语大词典(五)》,p.1195)
48 (1)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全名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其中修定有二十五前方便之说──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及行五法。而「调身、调息、调心」是「调五事」之后三项,出处为:大正46,465c-466c。
(2)相关「修定之前方便」,可参见:
A、《成佛之道》(p.192-p.199):密护于根门(守护六根)。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知足。心远离。(详阅《瑜伽师地论》卷23-24,大正30,406b-417a)
B、《成佛之道》(p.199-p.202):
离五欲:色、声、香、味、触。
弃五盖:欲贪盖—————修不净想
瞋恚盖—————修慈悲想
惛沈睡眠盖———修光明想(, 以毗钵舍那为对治)
掉举恶作盖———修止息想(以奢摩他为对治)
疑盖——————修缘起想
(详阅《大毗婆沙论》卷48,大正27,250b27-c10)
49 七支坐法是:一、结伽趺坐,二、挺腰含胸,三、双手结印(或平放膝上),四、双肩放松,
五、下巴内收,六、舌顶上颚,七、双帘下垂(眼睛轻轻闭上)。
50 详参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79-280。
51 (1)天亲菩萨造,窥基注解《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下(大正44,50a8-9):「或曰:散乱、掉举何别?曰:散乱令心易缘,掉举令心易解。」
(2)昙旷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大正85,1084a24-25):「彼令易解,此令易缘者:解谓行解,行解转易。缘谓所缘,所缘改变。」
52 有寻有伺才能发语言:
(1)《杂阿含经》卷21(568经)(大正2,150a18-b2):「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
(2)《清净道论》:「第二禅」:语言止息。「第四禅」:呼吸止息。「灭尽定」:受、想止息。
53 「四禅之禅支」,参见:《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5c1-186b23);《大毗婆沙论》卷80-81(大正27,412a-417c);《俱舍论》卷28(大正29,146c)。
54 (1)禅(静虑):止观均等。详阅《大毗婆沙论》卷80(大正27,412a):「如是说者:要具二义方名静虑,谓能断结及能正观。欲界三摩地虽能正观而不能断结,诸无色定虽能断结而不能正观,故非静虑。复次,若能遍观、遍断结者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虽能遍观而不能遍断结,诸无色定二义俱无,故非静虑。复次,若能静息一切烦恼,及能思虑一切所缘名为静虑。欲界三摩地虽能思虑一切所缘,不能静息一切烦恼,诸无色定两义都无,故非静虑。复次,诸无色定有静无虑,欲界三摩地有虑无静,色定俱有故名静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
(2)前五神通依「四种根本禅」而得,不依「近分定」、不依「四无色定」。详阅《大毗婆沙论》卷141(大正27,727b22-c3):「五通者,一、神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天耳智通,四、他心智通,五、宿住随念智通。此五皆以慧为自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名通。答:于自所缘无倒了达,妙用无碍故名为通。界者,四唯色界系;他心智通色界系及不系。地者,在四静虑根本地,非近分、非无色。所以者何。若地有五通所依殊胜三摩地,彼地有五通。近分、无色无五通所依殊胜三摩地,是故于彼无此诸通。有说:若地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摄受,彼地有五通。近分、无色随一阙故无有五通。」(参阅:《俱舍论》卷27,大正29,142c-143a)
(3)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13:「佛教所说的种种定法,多数是依观想成就而得名的。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定法,应该是四种禅,理由是:一、佛是依第四禅而成正觉的,也是从第四禅出而后入涅槃的;在家时出外观耕,也有在树下入禅的传说。二、依经文的解说,在所有各种道品中,正定是四禅;定觉支是四禅;定根是四禅;定力也是四禅。三、四禅是心的安定,与身──生理的呼吸等密切相关。在禅的修习中,以心力达成身心的安定,也以身息来助成内心的安定、寂静。次第进修,达到最融和最寂静的境地。禅的修学,以「离五欲及(五盖等)恶不善法」为前提,与烦恼的解脱(空)相应,不是世俗那样,以修精炼气为目的。从修行的过程来说,初禅语言灭而轻安,二禅寻伺灭而轻安,三禅喜灭而轻安,四禅(乐灭)入出息灭而轻安,达到世间法中,身心轻安,最寂静的境地。四禅有禅支功德,不是其他定法所能及的。」
55 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24:「四无量遍缘无量有情,所以是「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或依定而起慈等观想,或依慈等观想而成定。」
56 参阅《杂阿含》(567经)(大正2,149c)。详参:《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9c):「行者欲学是慈无量心时,先作愿:「愿诸众生受种种乐。」取受乐人相,摄心入禅,是相渐渐增广,即见众生皆受乐。譬如钻火,先以软草、干牛屎,火势转大,能烧大湿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愿时,唯及诸亲族知识;慈心转广,怨亲同等,皆见得乐,是慈禅定增长成就故。悲、喜、舍心亦如是。」
57 三德:详参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7-19;《学佛三要》,p.85:「出现于印度的释迦牟尼,……他有大觉的智德,离烦恼的断德,慈悲的恩德。」
58 (1)《杂阿含经》卷35(大正2,254c-255a)说:「天帝释告诸天众:汝等与阿须伦共斗战之时,生恐怖者,当念我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时,恐怖得除。……如是诸商人:汝等于旷野中有恐怖者,当念如来事、法事、僧事」。
(2)《相应部》〈帝释相应〉(《南传》一二,p.382-386)。
59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须弥山与四洲〉,p.123-p.124:「须弥山在大海中,为世界的中心。山的四面有四洲,即南阎浮提(或南赡部),东毗提诃,西瞿陀尼,北拘罗洲;四洲在咸水海中。…单以我们居住的地球说,一般每解说为四洲中的南阎浮提。…」
60 汉译的弥勒六经:
T452:刘宋.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14(1卷)。
T453: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14(1卷)。
T454: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14(1卷)。
T455:唐.义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14(1卷)。
T456: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14(1卷)。
T457:失译《佛说弥勒来时经》,大正14(1卷)。
61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59:「小本《阿弥陀经》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大正12,347b),到了专念佛的名号了。《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下品下生」,是:「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念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大正12,346a)。不能专心系念佛的,可以专称阿弥陀佛名字(也要有十念的专心),这是为平时不知佛法,临终所开的方便。」
62「一生补处菩萨为何但生兜率天上不生余处?」:《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1c16-29)。
「为何一生补处菩萨不在兜率天成佛而必来人间成正觉?」:《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3a18-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