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中道实相观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39

静坐指导观行法门

中道实相观

中道实相之意义

中道即实相,实相即中道,如来不住苦乐两边,常行中道。禅宗祖师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儒家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般人无不生活在喜怒哀乐之中,无时不在明暗、动静、苦乐、祸福、得失、是非、善恶、美丑、欣厌、取舍等两边中讨生活。都是生存在虚妄不实的梦境中,从未与中道实相碰过头、见过面,故称为凡夫俗子。

简单说,实相就是指吾人当前一念心性,实实在在的心境。若起善念是光明相,起恶念是黑暗相,在无聊的时候,是痴呆相,落入无记的夹缝中,是无明业相。以上都是梦境,善念是美梦,恶念是恶梦,其于皆是糊涂梦。实相不是作梦的境界,是智者心性的现量。要想解脱人生的苦恼,必须超越两边的虚妄梦境,而安住在真善美的实相之中,所以实相是人生之最高真理,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如何修中道实相观

佛法云:「修空观断见思惑,证一切智,成阿罗汉果。修假观断界外尘沙惑,得道种智,证菩萨果。修中道实相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三智圆明,证佛果。」所以修中道实相观,在修行的方法上,是最上乘止观法门。《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只要信心坚定,不高推圣境,不自处凡愚,迷即众生、觉即菩提的道理,不起妄念、不落昏沉、不住无聊、不入无记等幻觉,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常寂常照,行住坐卧不离当念,保持无念、无住、无相、无为的心性,即是中道实相观。

此种实相心境,即戒、即定、即慧,是一如的,能延持不断,动静闲忙、明暗顺逆等外境来时,皆不昧此心,即成无功用行,等到定慧功深,因缘成熟时豁破无明,即证真如法身,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现,至无明漏尽,究竟圆满成佛种智。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静坐指导 静坐原则 为何要学静坐?
下一篇: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参话头
 静坐初步简要法(仁俊法师)
 如何修定(布楚仁波切)
 佛教禅修直解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恒强法师)
 学习坐禅(明海法师)
 做个座位来打坐
 女人禅修的必要性(方兰琴居士)
 关于昏沉 对治的方法(能弘法师)
 研究表明:佛教冥想可缓解病痛 适合辅助治疗
 盘腿打坐健身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宗派——净土宗[栏目:华方田教授]
 东林寺为什么特别强调计数念佛,每日念佛规定数量,不知有何依据?[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题白梅[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