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为你祝福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32
我为你祝福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身而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权利与义务是并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只享权利,却不尽任何义务。然而在今天这个社会,许多人不能掌握权利与义务间的关系,认为只要能够争取到的,就应该尽量争取;如果不争取,就好象很愚痴,是一种损失,结果造成轻忽责任却很重视享有权利的错误观念,并且引发种种乱象,以致于人心浮不安;而少数人的心不安定,浮没有安全感,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会造成整个社会不安定。就像一个金鱼缸里的鱼原本彼此和谐相处,如果来了一条斗鱼,其他金鱼就会遭殃,不得安宁。
  
  如果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享权利而不尽义务是违背因果原理的,如同没有种而想吃,没有种豆而想吃豆,这是不合理的。常言:「种得,种豆得豆。」但是种,一定可以得吗?种豆,一定可以得豆吗?如果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恰好风调雨顺,季节到了,自然可以采收到许多甜美的果;但是如果运气不好,播种之后遇到狂风豪雨,气候异常,收成势必受影响。所以,佛法不但强调有果必有因,而且在因果的关系之中,还要加上因缘,因缘若是恰到好处,便会得到好的结果;因缘不具足,即使有好的因,也不一定会得到好的果。
  
  然而因缘错综复杂不可思议,面对无法预知的因缘,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理。努力耕耘,便会有收获的希望;不耕耘,即使得到收获,也是非分之财、横财,不应妄取。而耕耘若有任何收获,应该要对成就这因果、因缘的一切人、事心存感谢。可惜社会上有许多人的因果、因缘观念不明,权利、义务不清楚,自私自利的结果,反而为自己带来困扰,也为他人带来灾害。自私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占了便宜,事实上是最吃亏的;不自私的人,看似吃亏,其实才是真正的利他又利己。
  
  (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为了安定人心,应当先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心经》中指出佛教的人生观包括以下三点:
  
  1.三世因果,还愿受报
  
  有一次达赖喇嘛在演讲中谈到生命的现象,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造了恶业,没有受到报应;反而是造了善业的人,没有得到好报?」达赖喇嘛回答说:「这是因为你们不相信有过去和未来,如果你们相信有三世因果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就不会觉得忿忿不平了!」其实,这就是佛教的三世因果观念。
  
  人除了接受果报外,从三世的因果观来看生命的目的,还包括许愿及还愿。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一生中不断的努力,不管现在过得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都要一边受报、一边还愿,不断的努力、再努力。
  
  2.四大假合,欢喜自在
  
  《心经》亦指出,我们的生命是由五个项目构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属于物质的,一类是属于精神的、心理的。物质部分是指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在出生之前是没有的,父母生下我们之后才具备了;而这个色身,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从胚胎渐渐形成一个人,因为身体会不断、不断在变化,所以我们说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是无常变化的。
  
  除了色身等物质现象,举凡世间诸事,都离不开无常的变化,生与灭、得与失都是相对的,因为有得、有失、有生、有灭,生命才得以不断地成长。所以,我们要善加运用宝贵的生命,不管是来受果报也好,或是还愿也好,应该欢欢喜喜地过,自自然然地面对,如此便能把生死看透。
  
  3.五蕴皆空,奉献利他
  
  《心经》所说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其中第一蕴包括色身,后面的四蕴是精神体;用佛法的智慧来看,五蕴并不是实有的东西,只因为众生太在乎自我,自私自利,所以有了五蕴的生命,而造种种的恶业。
  
  可是菩萨知道由五蕴形成的生命,不管精神的也好、物质的也好,都不是永远不变的,念念都在生灭、念念都在变化,在无常的变化中,唯有智慧是不变的。因此《心经》告诉我们,如果学观世音菩萨,用佛的智慧来照见五蕴皆空,了解生命是由物质和精神的五蕴所构成,都是空的,就能够从自我中心的烦恼得到解脱。
  
  可惜大多数人看不透无常、不明因果、不识因缘,所以产生许多执着。由于执着,所以不需要的也想要,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结果引发种种罪恶的行为,又因为这些罪恶的行为,使得来生又要再去受报。
  
  相反地,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要的,就不会要,想要的东西,也不会刻意追求,即使得到了,也会奉献给别人,并且以此来广度众生的苦厄,这就是由智慧而产生慈悲。唯有这种「以利他来自利」的智慧,才会让我们的未来得到究竟的平安。
  
  (二)四要安定人心
  
  虽然《心经》中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当前人类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社会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们价值观念混淆,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的分际,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跟着社会风气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而且现代人「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如果想要的得不到,便会导致内心不安定,社会问题丛生。
  
  1.需要VS.想要
  
  生命与生存密不可分,确定了生命的目的,生活才有价值;而生活的价值是由主观的自我中心,以及客观的社会环境所共同建构而成的。在这个价值之中,有一些最基本「需要」的东西,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物质的生存条件可以非常简单,举凡生活上最基本的吃、穿,以及居住的生活空间、环境等,这是连原始人也可以很容易拥有的。到了现代社会,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如交通工具、电脑、电话等,也成为社会大众的必需品。
  
  「想要」是指除了必需品之外的额外需求,往往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虚荣,或是装点外在场面的奢侈品、装饰品等。不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分地位,需要有适度的庄严,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种需要,但分寸一定要掌握得宜。
  
  精神生存条件就不一样了,如果是主观的精神需求,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乐、更自在、更富裕、更满足,这也是需要,因为对某些人来说,没有了它就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但其实这是一种欲望,是为了满足内心的空虚,所以也是自私的「想要」,因为站在大环境的客观立场来看,没有它,还是能生存,还是能发挥生命的价值。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从主观的立场看,才觉得没有了它生命很空虚,觉得没有了它活得没有意义,这纯粹是个人的价值判断。所以,如果只是讲「需要」,定义非常模糊,在衡量与「想要」间的差异时,应该分别从自我观点,以及总体客观的立场同时来考量。
  
  其实,在面对一些抉择时,很容易混淆「需要」与「想要」,尤其当有钱、收入好时,自然会去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例如鞋子还可以穿,但有新款上市后,因为害怕落伍而去买,在那个时候会认为跟得上流行,对个人生活是绝对「需要」的。可是,当经济拮据时,就不会觉得跟得上流行是这么的「需要」了。
  
  2.能要VS.该要
  
  「能要」的意思是说,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应强求。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着实引人欣羡与渴求,但是在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水到渠成,而不是过度强求?如果付出不够多,能力、因缘皆不具足,却还希望能得到它,这便是贪图非分,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
  
  至于「该要」、「不该要」,若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言,便是没有分清楚该要、不该要的分际。许多人的欲望无穷,喜欢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这时候就应该自问:该不该喜欢?该不该取得?例如名位财势,人人都喜欢,可是非分之名,是虚名;非分之财,是横财、不义之财;非分之位是虚位,这些都不应该要。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自是受之无愧,甚且是一种鼓励。
  
  3.心灵环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想要的东西却非常多;需要的东西应该要,想要的东西不重要。但是在这纷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平衡这「四要」?又该如何取得内心的安定呢?
  
  我们应该从「心灵环保」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心不受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环境的「免疫系统」;一方面内心不要有妒嫉、忿怒、猜忌、自私等种种不好的心念,以免使得环境变得更糟糕;练习着时时觉察自己的起心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过程中,若能清楚明白这「四要」,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而且也会过得很平安。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为你祝福 从〈普门品〉谈如何自助助人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我为你祝福 从〈大悲咒〉谈如何祈福有福
 如何超越人生困境 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我为你祝福 从《心经》谈如何安定人心
 人间净土 心净国土净
 建立全球伦理 二、化解冲突的智慧
 如何超越人生困境 如何运用生命的低潮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如何保护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环境?
 建立全球伦理 三、和平的愿景
 禅-内外和平 三、佛教的目的在于内外的和谐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安家乐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栏目:李炳南居士]
 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栏目:印良法师]
 珍珠项链的串线[栏目:行禅]
 第八章 俱舍宗佛教[栏目: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印祖故事 35、贴骨烟患尚未除,大力流通戒烟方[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五八)[栏目:杂阿含经]
 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玄奘大师(张化蒙)[栏目:玄奘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