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化奠祭手册 三、基本处理流程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62
佛化奠祭手册
 
   三、基本处理流程
  
  (一)临终处理
  
  1.送医急救无效者,如果医院设有助念室,同意家属助念,可视病者或家属意愿,留院或返家。如果医院不允许助念行为,可视情况将病者在弥留之际(即使已往生也无碍),将病者送回家中安顿。
  
  2.往生者断气后,家属不可拉扯啼哭,也不必急着催找葬仪社;可联络发心莲友助念,全心念佛。
  
  3.可为往生者盖上「往生被」,遗体头朝内、脚朝外,恭请西方三圣像置放在屋内清净之处,帮助大众提起正念。
  
  4.经过八至十二小时后,才替往生者净身、更衣及移至大厅(或送殡仪馆存放)。
  
  5.遗体四周用线牵围,再挂上黄布帏幔。在帏幔前,设置灵桌,可以用四方桌铺盖黄布,桌上一对鲜花、供果、莲花灯或一对蜡烛、一个香炉、一杯供水,再加上往生者的莲位即可。不需要拜「脚尾饭」、烧「脚尾钱」。
  
  (二)入殓
  
  1.入殓时家属必须至诚念佛,不要啼哭或谈笑。
  
  2.往生者所穿衣服,依惜福观念,以整洁、大方为原则,旧衣洗净亦可,不必依俗穿著五、七层服装,以免浪费又损福。
  
  3.不必为往生土葬者配戴生前喜爱的饰品、配件等,因为会增加神识执着。
  
  (三)守丧期间
  
  1.往生者往生后,最好从过世的那一刻起,便以佛号不断的为他助念。
  
  2.能够在七七四十九天之中,每天做佛事最好,否则往生后的头七天或三天,乃至仅仅一天,或者每逢七期那一天做佛事,都是好的,可视个人的状况决定。
  
  3.想要超度先亡眷属,可以恭敬、供养诸佛菩萨,读诵、受持诸种佛经;或是布施、供养出家僧众。
  
  4.往生者眷属可以发心在四十九日内,吃素念佛、净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及不食五辛),并持续为往生者诵经、念佛或做超荐、印经、布施、供养等佛事,将功德回向给往生者,如此冥阳均蒙法益。
  
  (四)告别式
  
  1.灵堂布置宜肃穆、庄严、高雅、朴素,不用鼓乐喧闹。
  
  2.眷属的丧服,一律以长袖黑色衣鞋,取代不合时宜的麻衣、草鞋,并以素色念珠作为「带孝」,一则可随时念佛回向往生者,二则于守孝期间,不致因出入其他场合,招致他人忌讳或不快。
  
  3.前来悼祭的亲友,均着黑色衣鞋,不必戴头巾、臂巾、腰巾等。
  
  4.不要以杀生的荤腥招待亲友,更不可以酒肉荤腥来祭祀往生者,灵前应以香花、蔬果、素食供养。
  
  5.恳辞花篮、花圈、挽幛。如果亲友致送奠仪,除了由于家属贫苦而留着丧葬费用及生活所需外,最好悉数移作供养三宝、弘法利生及公益慈善等用途,将此功德回向往生者。
  
  6.报告往生者生平功德,让参与者知道往生者生前的善德,使往生者觉得此生不虚度,并激发后人见贤思齐之心。宣读内容可包括生殁的年月日、籍贯、皈依、受戒的时地及其法名、行善事迹、修持状况、家属荣誉,由年长位尊者或司仪或者主持此项仪式的法师当众宣读,以三至五分钟为宜。
  
  (五)出殡、送殡
  
  1.由主持的法师或居士说法起灵。眷属扶柩随同灵车,亲友随后。
  
  2.勿用扩音器沿街喧闹,但应于灵车内播放佛号录音带,并随车念佛。
  
  3.送殡时,不要沿街撒「买路钱」,否则不但有违环保原则,而且纸钱飞入路旁人家,也会引起屋主的不快。
  
  4.全部过程应当保持肃穆、庄严、威仪、整齐,以表达对三宝的虔敬和对往生者的追思。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化奠祭手册 四、预做准备,减少遗憾
下一篇:佛化奠祭手册 二、临终关怀要领
 念佛的方法 二、念佛法门的层次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
 佛化长青手册 一、规画生活,享受高龄
 生与死的尊严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佛法的基本思想-知苦与离苦
 念佛的方法 三、「报恩佛七」的意义
 佛化长青手册 【附录二】念佛的方法
 情与理 三、善用情与理
 礼仪环保手册 一、我们环保的目标—推动全面社会的净化
 为什么要做佛事 七、诵经做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短姑朝圣大士亲送饭来[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云南漫谈[栏目:太虚法师]
 298.问曰:萨陀波仑是大菩萨,能见十方佛,又得诸深三昧,何以贫穷?[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栏目:惟觉法师]
 “发鼻根愿”的法门——愿一切众生得闻无上菩提香之愿[栏目:传统香道]
 对治习气[栏目:法忍法师]
 百代画圣[栏目:佛教与绘画]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三十七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应成八大难处关键:与唯识相关的论辩有三[栏目:格西索南]
 佛教与青年—青年篇(人间佛教系列4)[栏目:人间佛教系列]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