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修持解脱道 三、佛教的解脱工作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3
怎样修持解脱道
 
 
   三、佛教的解脱工作
  
  佛教的出现,是由于释迦世尊的应化人间。释迦世尊的应化工作,总括一句:做的就是解脱工作。
  
  我们知道,释迦世尊降生在王宫里;他的出家,是在受了宫廷的欲乐之后。那时他已二十九岁,为什么要出家?大家都知道,是为了一个「苦」字,首先发觉的是生死老病的苦,继之又发现弱肉强食的苦,以及为求生存的苦,人与人之间爱憎关系的苦;那些生理的苦,心理的苦,内在的苦,外加的苦。为了解脱这些苦的问题,他就毅然决然地出家了,他想从出家修行的生活中体悟出离苦的方法。终于,佛陀成道了,佛陀已悟到解脱痛苦的方法了。这个方法要是演绎开来,那是说不尽的,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也只有「缘生性空」的四个字而已。
  
  所谓缘生性空,可以用两句话来说明:「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中观论》)也就是说,凡是依赖着各种因素而产生的事物现象,它们的本来体性都是假有的,都是空的。那么,试问:从宇宙界到人生界,万事万物的产生,又有那一样是不靠众多因素的聚散而出现的呢?所以,缘生性空才是究竟的真理。
  
  缘生性空,又可用四句话来解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现象,不论是物理的成、住、坏、空,生理的生、老、病、死,或是心理的生、住、异、灭;不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凡是能够成为一种现象,都是由于各种必然的因缘(关系)的聚集而成立,所以叫作「此有(关系)故彼有(现象)」;又由于各种必然的因缘(关系)的解散而消失,所以叫作「此无(关系)故彼无(现象)」。
  
  一切的事物,从宇宙到人生,没有一样是永恒不灭的,所以也没有一样是值得依恋的。人的痛苦,却是由于不解缘生性空的道理而来!未得的好处想得到,已得的好处怕失去;已得的不幸怕它不走,未得的不幸又怕它要来。人对于人,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为什么?这是因为认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也认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把内在的「我」跟外在的一切境界全部对立起来;为了一个「我」,死命地维护着这个「我」-我的、我能、我爱、我恨、我要、我不⋯⋯,总之,是在做着「我」的奴才和牛马。这就是一切纷争、罪恶、烦恼、痛苦的渊薮,所以「此(我)生故彼(苦)生」,称为「纯大苦聚集」;可见,不论是自己感受痛苦,或者使得他人感受痛苦,都是由于「我」的作祟,如果能从名利、权力与物我的身心之中,看出了缘生性空的道理,那就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虚有的,那还会把它们看得这样的认真吗?但要知道,这一切的一切,从性体上看,是缘生而空的;从现象上看,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实在,固然由于「我」的(现前)观念而存在,也是由于「我」的(已往)造业而感得。因此,从过去到现在,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我」的自作自受。如果看透了空,放下了「我」,那就是无我,那就是解脱,那就是「此(我)灭故彼(苦)灭」,称为「纯大苦聚灭」。
  
  由此可见,佛教的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但从理论上说,这是很难适用到一般人群中去的,所以,佛陀本着这个灭苦的原则,在印度境内恒河两岸的许多地区,往返跋涉,到处教化。并且在什么样的场合,对于什么样的对象,分别浅深,用各种方言,以各种譬喻,说出各种不同的教示。对于出家的弟子们,着重于根本的、出世的解脱道;对于根器深厚的弟子们,便说入世的、救世的菩萨道;对于一般的人,便说和世乐俗的人天道,期望他们以人天道为基础而进入解脱入世的菩萨道。因此,佛经的内容就有许多的差别,有的说出世,有的说入世;有的说国王大臣的治国方法,有的说父母子女的责任义务;有的说社会服务,有的说家庭经济;有的对男子说,有的对妇女说。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推行从佛陀悲智中流露出来的正法(正确的处世方法),减少人间由于邪恶愚痴而产生的痛苦,造成和乐、富裕、安宁、美满的人间社会,这也就是佛教的解脱工作。因为佛教固然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出离生死,但在众生尚未度尽之前的解脱工作,还是要在众生群中的生死之间去做。所以,佛在成道之后,虽然已经解脱,但是佛陀的教化人间,却在他的解脱之后。不过,这些都是解脱的原则和目的,还不是解脱的方法。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修持解脱道 四、佛教的解脱方法
下一篇:怎样修持解脱道 二、佛教的解脱思想
 原始佛教 三、原始佛教的教团生活
 皈依三宝的意义 三、皈依三宝的方法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五、坐禅须知
 因果与因缘 四、实相无缘生性空
 学佛的基础 三、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你是佛教徒吗? 七、正信的佛教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四、定
 怎样修持解脱道 五、谁该修持解脱道?
 因果与因缘 二、三世因果业感缘起
 佛教的基本认识 三、菩萨怎么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死的金刚心 第13章 三十枚银币[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龙树亲友书 第四堂课[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爱的修行[栏目:海涛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四)闻思修不能偏堕一边[栏目:圣者言教]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10.成佛次第[栏目:善祥法师]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依章第十一[栏目:白话佛经]
 八圣道的生活 Righteous Life[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擦亮慧眼 点燃心灯 奔向圆满的光明……[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