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南传法句经 第十九:住于法品
 
{返回 南传法句经[白话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2

第十九:住于法品

256‧
对事武断者不公正;
智者应辨别对错两者之后才下判断。
257‧
智者不会误导他人,
而是如法与平等的护法者,
他被称为「住于法之人」。

258‧
人不会只是因为讲得多即成为智者;
只有平安无怨无畏之人才是智者。

259‧
人不会只是因为讲得多即成为精通法者;
听闻虽少,却能知见法、对法不失念者,
是真正的精通法者。

 

260‧
他不会只是因为白了头发即是长老 ,
仅只是年岁大的人名为「白活到老」。
261‧
只有已体证四圣谛与法 、
无害与有戒行、
自制与解脱烦恼 的人
才是真正的长老。

262‧
若依然嫉妒、吝啬与狡猾,
仅只辩才好或容貌美
并不会令人成为善心人。
263‧
已断除、根除与消灭这些(恶法),
及已解脱烦恼的智者才是真正的善心人。


264‧
若人无戒行又说妄语,
仅只剃掉头发并不会成为沙门。
充满贪欲之人怎么会是沙门?
265‧
已彻底息灭一切大小恶的人才是沙门,
因为他已克服一切恶。

266‧
他不会只是因为去托钵即成为比丘。
他不是比丘,因为他奉行不如法的信仰。
267‧
在这世间上,已舍弃善恶两者、修持梵行、及明了五蕴的人才是真正的比丘。

268-269‧
愚人不会只是因为保持沉默而成为圣者。智者如持秤般舍恶而取最上,因此他才是圣者。明了两种世间者也因此是圣者。
(注:在此varam「最上」是指戒定慧。Ubho loke「两种世间」是指内外五蕴。内五蕴是指自己的五蕴;外五蕴是其它众生的诸蕴与非有情的色蕴。修观禅时必须能够照见内、外、过去、未来、现在等五蕴、及它们的诸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270‧
伤害生命者不是圣人;
不会伤害一切生命者才是圣人。

271-272‧
比丘不应只是因为有戒行、或多闻、或有禅定、或独处、或自知「我得享凡夫享受不到的出离乐」而感到满足,而不灭尽烦恼(即证悟阿罗汉道果)。
(注:nekkhamasukham「出离乐」是指阿那含果。)


{返回 南传法句经[白话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南传法句经 第二十:道品
下一篇:南传法句经 第十八:污垢品
 南传法句经 第六:智者品
 南传法句经 第八:千品
 南传法句经 第十九:住于法品
 南传法句经 第十四:佛陀品
 南传法句经 第十七:忿怒品
 南传法句经 第三:心品
 南传法句经 第四:花品
 南传法句经 第十五:乐品
 南传法句经 第十八:污垢品
 南传法句经 第廿三:象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命之谓性,爱命要爱菩提心[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二讲:摄取章[栏目:纯祥法师]
 有修有证才能度众生[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论藏 人施设论 细说 七人施设[栏目:人施设论]
 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栏目:黄国达居士]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栏目: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77 禅心与经语[栏目:大机大用]
 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八十华严卷 66-70[栏目:02 八十华严]
 淫行败德眼前报[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