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五篇 慢 -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3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
第五篇 慢 -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人生的成就也就在这一点一滴的自我成长中累积起来。只要不断提升自己,努力以赴,成果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实至而名归。
  
  但是,现今社会上有些人过分膨胀自我,不肯脚踏实地努力充实自己,尤其年轻人表现欲强、好大喜功的情形似乎特别严重。实际上,自我成长应该是一步一脚印,有多少奉献,就有多少成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其实年轻人带着一种狂傲的气质,也不是不好。狂狷之气并不全然是坏的,因为通常狂狷之人必定拥有一些让他狂傲的能耐。也许是体能不错或是聪明过人,也可能是比任何人更勇于付出、更努力,因而得到很好的成绩。当他发现同辈的表现都不如自己时,骄傲之心往往油然而生,这种心态和因过度自我膨胀而产生的骄傲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年纪愈大,愈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且阅历增加之后,也会发现「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所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指的是即使在平辈之中没有比自己厉害的人,但是在年长、甚至年轻一辈中,可能还有高人;就算同一时代没有比自己更强的人,在过去时代之中也一定会有;这就是人情世故。
  
  所以,当一个人阅历加深了以后,自然会慢慢地收敛狂傲之气,如果还不知收敛,这个人的成长空间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有什么成就了。因为一个爱出风头、抢功诿过、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的人,到哪里都不得人缘。这种损人利己的人,也许能有一时小小的成就,却不可能成就大事。
  
  能成大功的人,一定是虚怀若谷、努力精进,为他人奉献、服务的人,而且不会把功劳据为己有。这种虚心的人,必定受到别人尊敬,和那些膨胀自我、目中无人的人完全不一样。人们对于自吹自擂的人即使当面不说,背后也会批评。所以,做人不管有多大贡献、多少能耐,都能够谦虚为怀。
  
  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单独而孤立的现象,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以佛法来讲,一个人的成功是众生共同的福德所感召、促成的,个人并没有什么奉献,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大家都没有福报来接受这样的成果,个人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共业」,是大家共同努力而完成的。
  
  所以,不管是年轻人也好,年长者也罢,成功之后绝对不要得意忘形、膨胀自己。如果任何事情都能这样想,骄傲的人大概就会少了,而人人都不骄傲,都能谦虚为怀,那么世界也就会更和平了。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五篇 慢 - 惭愧不是自卑
下一篇:第五篇 慢 -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
 第六篇 疑 - 该不该怀疑?
 第三篇 瞋 -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第二篇 贪 - 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第二篇 贪 - 为什么贪心?
 第二篇 贪 - 远离名位、权力的诱惑
 第六篇 疑 - 不要担心未来
 第六篇 疑 - 怕也没有用
 第三篇 瞋 - 为什么要生气?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 烦恼与习气
 第二篇 贪 - 以布施对治贪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二)[栏目:杂阿含经]
 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栏目:济群法师]
 培训助念[栏目:妙量法师]
 生活修行之9:随喜化解嫉妒[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陆陆 吊儿郎当腿[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妙法莲华经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栏目:白话佛经]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三十五至第三十八节[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请问为什么要做烟供,有什么仪轨,做烟供必须天天做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觉悟佛性的珍贵[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七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