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修行之9:随喜化解嫉妒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2

生活修行之9

随喜化解嫉妒

梁乃崇教授

什么是「嫉妒」?嫉妒是从「比较」与「计较」之后产生的,因为比较和计较之后,觉得自己不足,然后产生无力感,接着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自己会觉得很悲伤、不平、遗憾;另外一种反应就会对外,表现出他的攻击性、不满足,也就是嫉妒。

分析嫉妒背后的心理状态会有三种情形,一个是当别人的美好出现在我面前时,如果我会嫉妒,那是因为他的美好提醒了自己的不足、不好;另外一个情形是自己心里有「位置只有一个」的奇怪假设,所以当老师称赞某甲很优秀时,心里产生嫉妒的原因是以为老师心里放了某甲,就放不下我;第三个情况是「我是不足、不够的」,就像人家有钱,而我没有钱,我就嫉妒她,或像是别人很漂亮,而我不漂亮,我就嫉妒他。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嫉妒最大的问题是见不得别人好,别人好心理就不平衡。跟「慢」正好相反,「慢」是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好。当然「别人比我好」是我要在乎的项目,不是我在乎的项目就不会嫉妒。

消除的方法,佛经里面有,就是随喜,与有荣焉。所以随喜是佛教鼓励的方式,叫「随喜功德」,就像有人修行修得很好,不是嫉妒他,而是:「哇!你修得那么好,我认识修得那么好的人!真是与有荣焉。」所以只要随喜,嫉妒就会化解。

《华严经》文殊如来的净行品,凡看到不好的都做正面思考,从好的方面去想就是一种随喜。净行品当然更积极,他把不好的都变成好的来想,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治嫉妒的方法。

(摘整理自2003年12月7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嫉妒 随喜 华严经 文殊如来 净行品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修行之8:让慢心转平等性智
下一篇:生活修行之10:面对恐惧,好汉做事好汉当
 心物混合体
 《修练的轨迹》触及本来面目
 佛学与科学的异同
 「三摩钵提」就是创造
 发菩提心让世界更美好
 世界是各人心所现
 入定是修行基本功夫
 以境验心消苦业
 feeling之12:feeling与十二因缘
 认真行小世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栏目:黄智海居士]
 佛教的真精神[栏目:海空法师]
 待人处世要学会谦虚谨慎[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六讲 修行改变命运[栏目:净慧法师]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六节 完备的体系与组织 —— 构成佛教的三要素简表[栏目:宽见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第五章 唯识宗的创立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人间有味是清欢[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五停心观 2[栏目:妙境法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三十三 降伏我心[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