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修行之9:随喜化解嫉妒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8

生活修行之9

随喜化解嫉妒

梁乃崇教授

什么是「嫉妒」?嫉妒是从「比较」与「计较」之后产生的,因为比较和计较之后,觉得自己不足,然后产生无力感,接着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自己会觉得很悲伤、不平、遗憾;另外一种反应就会对外,表现出他的攻击性、不满足,也就是嫉妒。

分析嫉妒背后的心理状态会有三种情形,一个是当别人的美好出现在我面前时,如果我会嫉妒,那是因为他的美好提醒了自己的不足、不好;另外一个情形是自己心里有「位置只有一个」的奇怪假设,所以当老师称赞某甲很优秀时,心里产生嫉妒的原因是以为老师心里放了某甲,就放不下我;第三个情况是「我是不足、不够的」,就像人家有钱,而我没有钱,我就嫉妒她,或像是别人很漂亮,而我不漂亮,我就嫉妒他。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嫉妒最大的问题是见不得别人好,别人好心理就不平衡。跟「慢」正好相反,「慢」是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好。当然「别人比我好」是我要在乎的项目,不是我在乎的项目就不会嫉妒。

消除的方法,佛经里面有,就是随喜,与有荣焉。所以随喜是佛教鼓励的方式,叫「随喜功德」,就像有人修行修得很好,不是嫉妒他,而是:「哇!你修得那么好,我认识修得那么好的人!真是与有荣焉。」所以只要随喜,嫉妒就会化解。

《华严经》文殊如来的净行品,凡看到不好的都做正面思考,从好的方面去想就是一种随喜。净行品当然更积极,他把不好的都变成好的来想,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治嫉妒的方法。

(摘整理自2003年12月7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嫉妒 随喜 华严经 文殊如来 净行品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修行之8:让慢心转平等性智
下一篇:生活修行之10:面对恐惧,好汉做事好汉当
 一个人的修行,就是一个世界在修行
 生活中的「清净行」
 耳闻声心中无声
 修行让人脱胎换骨──圆觉宗的产出
 大就是小,小就是大──没大也没小
 四相之5:成熟我相
 化解瞋恨,转「成所作智」
 视冤如亲化业报(上)
 用观想做到「是名舍」
 努力下功夫,「返闻闻自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能量的源泉[栏目:寂静法师]
 在中日佛徒联谊会致词[栏目:太虚法师]
 辩中道、中庸与折中思想(涯舟)[栏目:中观宗文集]
 146.石霜楚圆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第三节 南北朝禅学[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米和小红[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长生鸟[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迷悟由心[栏目:太虚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四)~D 第92经(骄慢经)[栏目:界定法师]
 集诸吉祥 长寿健康──浅说佛教放生的起源与功德[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