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修行之9:随喜化解嫉妒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6

生活修行之9

随喜化解嫉妒

梁乃崇教授

什么是「嫉妒」?嫉妒是从「比较」与「计较」之后产生的,因为比较和计较之后,觉得自己不足,然后产生无力感,接着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自己会觉得很悲伤、不平、遗憾;另外一种反应就会对外,表现出他的攻击性、不满足,也就是嫉妒。

分析嫉妒背后的心理状态会有三种情形,一个是当别人的美好出现在我面前时,如果我会嫉妒,那是因为他的美好提醒了自己的不足、不好;另外一个情形是自己心里有「位置只有一个」的奇怪假设,所以当老师称赞某甲很优秀时,心里产生嫉妒的原因是以为老师心里放了某甲,就放不下我;第三个情况是「我是不足、不够的」,就像人家有钱,而我没有钱,我就嫉妒她,或像是别人很漂亮,而我不漂亮,我就嫉妒他。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嫉妒最大的问题是见不得别人好,别人好心理就不平衡。跟「慢」正好相反,「慢」是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好。当然「别人比我好」是我要在乎的项目,不是我在乎的项目就不会嫉妒。

消除的方法,佛经里面有,就是随喜,与有荣焉。所以随喜是佛教鼓励的方式,叫「随喜功德」,就像有人修行修得很好,不是嫉妒他,而是:「哇!你修得那么好,我认识修得那么好的人!真是与有荣焉。」所以只要随喜,嫉妒就会化解。

《华严经》文殊如来的净行品,凡看到不好的都做正面思考,从好的方面去想就是一种随喜。净行品当然更积极,他把不好的都变成好的来想,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治嫉妒的方法。

(摘整理自2003年12月7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嫉妒 随喜 华严经 文殊如来 净行品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修行之8:让慢心转平等性智
下一篇:生活修行之10:面对恐惧,好汉做事好汉当
 抚慰南亚特辑之2:921大地震带来的省思
 生灵的互重共荣
 忏悔可消意业
 人心转变才可消解灾难
 「愿性」本自具足
 愿性之4:愿性的层次
 超导与顿悟
 身为主人的品质
 交易原理之8:间接贡献有如不住相布施
 宗教与神话抚定心灵的不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早斋打板时,我看到……[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三○)[栏目:杂阿含经]
 四○四 猿本生谭[栏目:第七篇]
 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一、澄清粗妄,不擒不纵[栏目:元音老人]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持戒的功德总说[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 3 念头的观察[栏目:宽见法师]
 抚养孩子时需要有善巧方便[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我们要摄受哪些众生?[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