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返回 人间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0
人间世 圣严法师
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着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和尚,也许是陌生吧,就对着我猛吠,一面虚张声势,一面又害怕地往后退,身体不停颤抖,因为牠不曾见过身着僧服的出家人,便起了烦恼。为了安抚这只狗,我轻声地对牠念声阿弥陀佛,并说:「不用怕!不用怕!狗宝宝你乖。」这只狗就不吠了。
  
  人类有烦恼的时候,往往也和这只狗相仿。烦恼,来自于自我中心的膨胀和没有安全感,两者互为因果。因为觉得遇到了危险,为了加强自己的安全感,所以要虚张声势、先发制人,看来是自我膨胀,其实是胆小懦弱,惊恐害怕。
  
  不论是金钱、爱情、事业、地位、名望和观念,都是形塑自我中心的元素;人类在失去保障时,便会以攻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挖空心思和自然战斗、和人搏斗、和周遭一切的情况拚斗。很多人以为一旦占居高位,就可以安全无虞、高枕无忧,所以拚命往高位争取。追求社会名位向上攀升的手段,现在人称为「卡位」;但当你卡到高位时,想要扯你后腿、将你从高位上拉下的人却又多得数不清,所以一旦登上高位的人,也没有绝对的安全感。
  
  近来发生全球性的景气萧条,人们不论有钱没钱,都失去了财富的保障,导致人心惶惶。虽然现代化的社会有保险制度,不少人也申办寿险、产险,但当大灾难降临时,这些保险也无法让人的生命财产失而复得。投保火险,却无法保障家园免于大火的肆虐;保了寿险,也必须在你死亡的身后才能使家人受益。保险其实意味着不保险,这是人们没有安全感的左证。
  
  事实上从古至今,任何时代都有大灾难发生,也不可能没有意外事件,战争、疫疾、天灾、人祸更是未曾停歇。人类就是在与大自然的适应及挣扎中代代相传下来的,所以生命中的自我只是一个过渡的现象,要远离烦恼,就要认清这项事实。先撇开身外之物不谈,人的身体本就是过渡的现象,《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菩萨能以超越的智慧,因应身心问题。凡是不受环境困扰的人,就是观自在,就能拥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智慧。以这种智慧,觉照到我们的身心,发现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过渡的现象,不论在物质面或精神面都是空的;换言之,自我中心也是过渡的,也是空的。如果人们能具备这种智慧,洞察这些现象,观察到身与心的现象都是幻有的,就能从所有的痛苦危难中,获得烦恼的解脱。
  
  为何一般人体会不到这种空慧?因为人们执着「我」的存在,认为自己的身体很重要,自我所拥有的东西最重要,一旦遇到利害得失的考验,自我中心便受到困扰。倘使人们能将身体以及所有的财物名位,视为生命过程中的现象,本来没有,未来也会消失,巧妙地运用这付幻有的身心所构成的自我,以此来修福修慧、自利利人,那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了。

{返回 人间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面对问题才能走出忧郁
下一篇: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如何走出感情的阴霾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化混乱为祥和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 成为「是」的父母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话说鬼月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如何不生气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 经营婚姻的法宝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恭迎佛指舍利的省思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勿把可敬的对手当做敌人
 人间世 自序 - 祝愿人间平安多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 纾解压力的法宝
 第三篇 勇敢面对挫折 - 联考的「得」与「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四章 修四念处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对父母不孝,对朋友不诚,却热衷烧香拜佛,这样的人算在修行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真爱 Real Love[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佛性论 彰现佛性之体[栏目:佛性论·白话文]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2 五取蕴[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11[栏目:余金成居士]
 活佛无心 遭来横祸[栏目:金山活佛]
 相应41经 慢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陈兵)[栏目:人间佛教]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二十九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