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随相而离相
 
{返回 人行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479
人行道 
圣严法师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随相而离相
 
随相而离相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每一天的作息之中,一定会跟身边的人事物发生互动关系。有了互动,就免不了生出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得意的时候,沾沾自喜;失意的时候,就消沉颓丧,这是一般人的反应。可是,如果我们有智慧,可以洞烛这些喜怒哀乐的来源,不过是一种粗糙的、表面的心理反应,我们的情绪,就不容易被这些外在的现象所牵动。
  
  佛法的智慧告诉我们,当在处理生活上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时,只要自问已尽力排除个人的好恶偏见,并且也已经尽一切努力,做最适当的选择,就可以心安理得了。至于选择之后的成败得失,不必耿耿于怀,这就是所谓的「随相而离相」。
  
  我之所以特别强调「尽力排除个人的好恶偏见」,是因为一般人很容易以自己的立场、好恶,来对某件事下判断;因此,不免在取舍、应对之间,引起许多烦恼。依自己的偏好和习性做判断,往往是一股冲动,缺乏反观自省的工夫,通常也顾不了是不是有后遗症,当然就后患无穷了。
  
  因此,做事之前,先要求「尽人事」,就是随相,也就是随缘,已经尽了力,成败在天,胜不骄,败不馁;也不争功诿过,那就是「离相」。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所以,随相需要智慧,离相,也需要智慧。
  
  不过,这个修养的境界,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达到的;一般平常的人,多半还是随着外在的环境而悲喜交加。倘若能把随相离相当作修养的目标,就可以时时拿来提醒自己。那么,不论悲或喜,都不会太过沉溺,纵使跌倒了,也会赶快爬起来,不至于一蹶不振。

{返回 人行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多闻与所知障
下一篇: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永恒的福德智慧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个人业报个人消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动静不二皆是禅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
 人行道 自序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祝福大家皆能得度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企业中的佛法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烦恼是助道的因缘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宗教界也有金光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事学佛应当知[栏目:明一法师]
 禅那(关大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修“止”的善巧[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我的忏悔心声(安心)[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弥勒佛圣诞祝仪[栏目:佛教念诵集]
 事事不离因果[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永明延寿论“名”[栏目:陈坚教授]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六)中阴自在需要生时精进修法[栏目:圣者言教]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佛教入门 十·三皈依[栏目:佛教入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