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18
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解脱乐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萨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萨道看得非常高深莫测,认为自己的层次很低,根本达不到菩萨的标准。因此,他们遇到我时总是说:「师父,因为您的修行境界已经很高了,所以才能行菩萨道!」
  
  其实我也是普通人,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行菩萨道并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且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空口说白话或是高谈阔论。事实上,每个人只要愿意尝试,也很容易做得到,而且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快乐。
  
  解脱的快乐并不一定要等到彻底解脱时才能得到,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每走一步就会有走一步的快乐,而且一点都不是勉强得来的。例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分,而且通常都身兼数职、具有很多身分,只要我们能够负担起各方面的责任,尽好自己的职责,就能品尝到解脱的滋味。
  
  这是因为当我们做事时,如果能抱着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的态度,一心只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尽责、尽心,丝毫没有想到背后的目的,就能够无私地付出,并体会到快乐。否则,如果总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才想要奉献、付出,就很容易陷入等待、期望之中,心里老是想:「我付出这么多,而上司从未考虑提高我的待遇和升迁!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情绪反而会因此起伏不定,痛苦不已。
  
  相反地,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只知道努力付出、奉献、实践、尽责,就像俗语所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结果没预期得到的东西反而得到了,而且是得来毫不费工夫。这就是菩萨精神,也是解脱的快乐。
  
  尽责任就是默默耕耘,至于会有什么收获,自然「老天有眼」。所谓「老天」,其实就是「因果循环」,如果我们付出的多,却得到的少,就表示因缘尚未成熟,那就继续努力吧!所谓「水到渠成」,水总是会来的,如果水还没有来,就表示目前时机未到,那就再慢慢地挖地、开渠。如果能这样想,得到成果时既不觉得意外,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没有得到,也会知道是因缘还未成熟,而不会感到气馁。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不为追求任何目的,只为奉献而奉献,这种精神本身,就能为自己带来解脱的快乐。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半来自伟人们「为奉献而奉献」的精神,才能获得后世对他们的歌颂和赞叹,但如果他们当初仅仅是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努力,我相信他们也不会成功的。
  
  总之,只要一件事情是自己乐意做的,而且别人让我们有机会奉献,我们就能够在其中得到快乐。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菩萨道的解脱之乐,一定要在解脱以后才享受得到,在还没有解脱以前,做了多少,就能享受多少快乐。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贪着禅定之乐
下一篇:得到真正的快乐 - 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身残心不残
 你快乐吗 - 「痛」并不等于「苦」
 你快乐吗 - 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得到真正的快乐 - 最快乐的人
 真正的快乐 编者序
 什么是苦 - 好好善用「臭皮囊」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不再为情所困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本传承的法,不学经典和五部大论等可以成佛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明白因果 劝修福善 (晋 法慧)[栏目:释门法戒录]
 覆罗普悟居士书[栏目:太虚法师]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王维)[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纪念法王[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 第九章 次问答造色法[栏目:慧远大师作品解读]
 和上座部相比,在具体修法上是否有很大差异?[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第一三四 卢夷强耆一夜贤者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