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净佛土净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0

心净佛土净

这念心觉悟了就是菩萨,

菩萨觉悟到最高境界,就是佛。

佛是最圆满的境界。

为什么众生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不相同?因为众生的起心动念不一样,有善念、恶念,净念等,千差万别,其果报也就完全不同。所以世界上,没有两个形象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有其差别不同之处。但若达到如来的境界,就是佛佛平等,无差别相了。如来的心是平等、慈悲、无我的,因此其果德就如佛经记载,如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诸佛皆是如此万德庄严。

众生的心执着相对的境界,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也是个相对的世界。心患得患失,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内有外、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种种相对的分别心,所以就感招相对的世界。要将相对转成绝对,不是离开世间来转,而是在这念心上去转。明白此理,这个世界就是净土;若不明白,要想离开这个世界,另外去找净土,是找不到的。这念心觉悟了就是菩萨,菩萨觉悟到最高境界,就是佛。佛是最圆满的境界。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关」的意义
下一篇: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自在
 良朋益友
 菩提觉法乐 涅槃寂静乐
 佛法与教育
 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如何避免人性的猜疑心
 吃素与学佛
 光明人生的灯塔─正知正见
 禅与情绪管理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养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理情与感性[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三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内心三密行[栏目:宝海上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七卷[栏目: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楞严经》的由来[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