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十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19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第二十页:
疏【所谓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也。】
这是《六祖坛经》上的两句话,它的含义非常深,对我们修学是很好的指导原则,应当要学习的。这一段公案出在《坛经》「参请机缘」这一章。
演【修证即不无者,南岳让禅师参六祖。】
这一位是怀让禅师,他是马祖的师父。道一禅师,俗家姓马,禅宗里面称他马祖,他对中国佛教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当初这两个人合作建立中国的丛林制度。六祖是第六代,让禅师是第七代,马祖是第八代,是六祖的徒孙。怀让禅师到六祖那里参学。
演【祖问甚处来。】
六祖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
演【让云:嵩山。】
他是从嵩山来的,嵩山是中岳。以后他住在南岳,南岳是衡山,在湖南。
演【祖云:恁么物,恁么来。】
这是唐朝时候的口头语,用现在的话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怎么来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问:「你来了,你是个什么?」这是禅宗的口试,来参学的学生先要通过口试,口试就是所谓机锋。六祖考验他,怀让禅师非常聪明,能体会到祖师话里面弦外之音。他的答覆:
演【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出的,要是说出像个什么东西、是个什么东西,就错了,正是禅家所谓「开口便错,动念皆乖」。这个答覆非常高明,可见他境界之高。如果祖师问这两句话,你来答覆,「我是个人,修行人」,我怎么来的?「我走来的」、「我坐车来的」。这个答覆也没错,祖师说:很好!就晓得你是个标准凡夫,没有见地。怀让禅师这个答覆,差不多是见性的境界,这个境界相当之高。六祖继续问他:
演【还假修证否。】
『假』是假藉,还要不要藉这个修行证果?
演【云: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怀让禅师这个答覆非常高明,完全是中道第一义谛。『修证即不无』,他有修,他天天在修行。虽然天天在修行,这修行是事上修行,事相上有修有证;理体上没有,一尘不染。换句话说,身有修行,心里决定不染污。第一句答在事上,第二句答在理上,理事无碍,理事圆融;既不是执事废理,也不执理废事。天天在修,修而无修,上面一句是修,下面一句是无修;无修而修,底下一句无修,上面一句修,这叫真修行,这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无论用什么样的功夫,他是参禅,我们现在修念佛法门,一样,事上有念,一天到晚佛号没有中断,天天在念,这就是「修证即不无」。
可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底下一句:『染污即不得』。虽然念佛,心地清净绝不染著,所谓是「三轮体空」。真正明白事实的真相,佛法里面讲「诸法实相」,真正明了,我们清净心中一尘不染。念佛不要被佛号染污了,禅家参话头不要被话头染污了,那就不能成就。念佛人要是被佛号染污,怎么能得一心?这正是性宗里面常讲的「三轮体空」。念不念?一天念到晚。正在念的时候,不见能念之我相,也不见所念的佛相,中间也不见所执持的名号,三轮体空,可是这个佛号并不中断。这就是让大师答覆六祖的意思。参禅也是三轮体空,甚至礼拜、读诵都要三轮体空,才能相应。三轮不空,不能够见道,就是不能见性。念佛人三轮不空,不能证得理一心不乱。
演【今谓且就众生一期修证,似有澄返之迹,修证即不无也。】
『一期』是现前一生,事上好像有澄返的迹相。纵然自己见了性,甚至自己成了佛,还要示现这个迹相,为什么?教化众生,给众生做个榜样。你已经明心见性,你不念佛,叫别人念,人家肯念吗?你自己都不念,你叫我们念。所以佛菩萨大慈大悲,还要做个样子给众生看。像释迦牟尼佛,他早已经成佛了,《梵网经》上告诉我们,他成佛之后到我们世界来,已经来过八千次。这一次在三千年前,在印度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其实他早就成佛了,还要示现八相成道,都是做给我们看的,给我们做一个榜样,知道修学应该怎么修法。诸佛如来与大菩萨示现在我们世间,用意非常深,不但有言教,而且有身教。底下这一句完全从实相上说:
演【而於自性实无得失增损,染污即不得也。】
「修证即不无」,是从事相上说、迹相上说。而从自性清净心上说,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论你怎么修法,你的心决没有说是增加一点清净,没有。修学无非是去烦恼、执著而已,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下面解释三阿僧只劫:
疏【三只者,三阿僧只劫也。僧只解见后文。】
底下会说到。
疏【言三者。】
为什么要讲三阿僧只劫?
疏【以释迦成道,从古释迦至尸弃,历七万五千佛。】
尸弃是如来。这是他在修学过程当中遇到这么多佛。
疏【从尸弃至燃灯,历七万六千佛。从燃灯至毗婆尸,历七万七千佛。】
每一个阶段是一个阿僧只劫,他在一个阿僧只劫遇到这么多的佛。
疏【云三只也。】
佛同名同号的很多,佛的名号是因众生根机而建立的;诸位要晓得,佛菩萨都没有名号。我们凡夫取名号,多半是对自己的期望。从前父母为子女取名字,是表示父母对这个小孩一生的期望。诸佛菩萨的名号是应众生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佛菩萨教学的宗旨。佛到我们娑婆世界来成佛,这个名号就要叫做「释迦牟尼」,不管哪一个人来成佛,他的名号一定要用这个字样,为什么?这就是在娑婆世界这一个阶段要用这个方法来教。这个名号的意思,「释迦」是能仁,仁慈的意思。换句话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缺乏慈悲心,所以提出这个宗旨。缺乏慈悲心,而且心太乱,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所以又用寂默两个字。「牟尼」翻成中国意思是寂默。由此可知,「释迦牟尼」,能仁寂默,是针对娑婆世界现阶段众生毛病来说的。我们念这个名号要把自己仁慈的心念出来,要把自己清净寂灭的心念出来,是这个意思。
我们这尊佛,本师,如果他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他不能叫释迦牟尼佛,因为这个名号在西方极乐世界没用处,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仁慈,都大慈大悲,你还要他能仁,没意义!个个都是一心不乱,心地清净,「牟尼」两个字也用不著了。这个名号拿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人统统已经修成了,所以必须要用「无量寿」。由此可知,佛菩萨名号是因众生而建立的,他到哪一个世界示现什么样身分,名号就不一样。这个名号就是教学的宗旨,也就是教学的手段,叫一切众生闻名、执持,这当中起观照,而能够对治自己的弊病,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古释迦』,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修行的时候,他遇到一尊佛也叫释迦牟尼。那个世界众生的状况,大概跟我们现在差不多,缺少慈悲心,心思散乱,所以佛才用这个名号。修行是经历三个阿僧只劫。
疏【备经多劫,远之又远。】
这两句是形容释迦佛从因至果,从初发心到成佛是经许许多多劫。「多劫」是指诸多的小劫、大劫。「阿僧只」是个大数字,阿僧只劫,太多太多劫了。所以从时间上来讲,「远之又远」。
《佛学十四讲》里面讲忍辱波罗蜜,我们修法要是没有耐心,怎么能成就?现在的人还怕吃苦,这个不能成就!佛陀在《戒经》里面告诉我们,佛不在世的时候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为什么?苦能够时时提醒我们自己的警觉,一享受就迷惑颠倒了。所以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不赞成无益的苦行,可是对我们修学有利益的苦行,佛还是赞叹。小乘头陀行,修苦行的;大乘,你看看《四十华严》,在「德生、有德童子」那一章,那是代表等觉菩萨,那一章里面还是赞叹十二头陀行,赞叹苦行。苦行确实能够提醒自己的警觉,对娑婆世界没有留恋。人一享乐,对这个世界就留恋。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留恋这个世界如何能往生?所以我们不能怕苦,有苦行的环境不必想尽方法远离,那就错了。修行人应当随遇而安,随缘而不攀缘,起心动念想找一个环境,那是攀缘。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真正能够帮助自己又能够帮助佛教,我们就可以常住在这个地方。
古来这些大德们,他们丛林的建立、形成,最初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法师住在那个地方一块儿进修,四方的学者听到之后,慢慢的都到这个地方来。从前人比现在人老实,他觉得这个地方很适合,他就住下来不走了,逐渐变成大规模的丛林。所以丛林的建立,并不是先建很多房子再慢慢招生。中国佛教史上丛林不曾招生,都是由几间茅蓬逐渐扩大,有多少人则添多少房子。现前台湾有许多寺庙盖得很大却没人住,末法时代才有这种现象。所以修行一定要有耐心,要忍辱才能成就。尤其大众在一起生活,彼此都是凡夫,习气都很重,一定要忍让。
疏【而今不越一念,疾超生死。】
这是讲这个法门的殊胜,不必经历三阿僧只劫,「一念」就超越了。一念是念什么?底下说得很清楚:
疏【一念者,即能念阿弥陀佛之一念也。】
诸位要把文看清楚,不是说能念阿弥陀佛就能超越,而是「一念」。你现在能念阿弥陀佛,没错!你还能念许许多多的东西,你不是一念,你是多念。多念念阿弥陀佛,不能往生,不能超越三大阿僧只劫;如果你能把一切妄念统统断掉,只有这一念,那就超越了。这个帐诸位要好好的去算一算,到底是极乐世界好,还是娑婆世界好?我们想常住在极乐世界,还是想常住在娑婆世界?两个世界好好的比较。真正比较出来,如果采取西方极乐世界,这里要放下、要舍得,此地舍,西方极乐世界得,这才能得到;此地不舍,西方世界得不到。舍得!舍什么?舍一切的妄念。一心念佛,「一心」就是一念,「一念」就是一心,心里不起心动念则已,起心动念就是阿弥陀佛,没有第二个念头,这样念佛就成功了。还有杂念,错了!此地著重在一念,不是著重在能念。《疏钞》特别指出来,一念就是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疏【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
以凡夫来看圣人,隔之又隔,距离太远了。称圣人是大菩萨,登地才称圣人。佛、等觉菩萨、十地菩萨,这十二个位次称圣;其余的称三贤位菩萨。凡夫看圣位菩萨,真是隔之又隔。可是现在怎么样?
疏【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
隔之又隔全都消除了,凭什么消除?凭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个真正是不可思议!这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这些诸佛如来、历代祖师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的,还是真有其事?给诸位说,如果诸佛菩萨是安慰、勉励我们,那他就打大妄语,决定不可能。如来是「如语者」,所谓如语,事实是怎么样就这么说,不增不减,完全与事实真相符合,一点都不假。「直登不退」,注解里说明:
演【不退有四。】
将来到经文里面还有详细的说明,这个地方是略说。
演【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为愿不退。破见思,生方便土,为行不退。】
未断烦恼,可是要伏烦恼,这是诸位一定要记住。说到这个地方,我今天听同学们吃饭的时候说,这个地方讲座圆满之后,还要到别的寺庙参访,这是五十三参,很难得!但是你要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得根本智之后,所以他这个参访成就圆满的后得智。你们现前根本智没有得到,到处去参学,结果是无量无边的知见,变成自己无所适从。所以,参学是有条件的。古人求法必有一个根本的老师,这是师承。在这根本老师座下要大彻大悟才可以出师,出师之后就是参学。没有这个本事,不行!就是能够辨别真妄是非,一切境界里面听得清清楚楚,决不受影响,决定不动摇,所谓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有这个本事可以参学,没这个本事不能参学。现在人都不肯这样做,所以没有福报。学生跟到老师就不肯离开,像这样的学生找不到了。现在的学生亲近一个老师,大概七天而已!没有耐心,七天,我听你讲经差不多我已经知道了,不必再学了,就走了。这怎么能成功?所以,真正有善知识也不会收你。
在净土法门里面,最近几年闹了一桩风波,就是带业往生、消业往生,海内外念佛人都受了很大的影响。自古以来,这个法门都讲「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都未断烦恼。突然有个陈建民居士带了一批学生去查经,说明经典上释迦牟尼佛没有说过「带业往生」,而他主张「消业往生」。於是所有念佛人都慌了,不能带业,糟糕了!我们这个业断不了,就不能往生了。我那时候一到美国,周宣德居士一见面就给我提出这个问题。我告诉他:消业跟带业是一桩事情,消一点带一点,带一点消一点,就这个事情。说消业,行!说带业,也行。我告诉他:如果不带业,那都成佛了;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要是不带业,消业才能往生,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只有诸佛与诸佛,等觉菩萨都没分。
如果说经上没说「带业往生」这四个字,那佛没说的话太多了!虽然没有这句话,没这个字样,意思有!净土有没有讲「三辈九品」?有。如果不带业,试问三辈九品怎能讲得通?讲不通!既讲三辈九品,当然带业往生。所以不能轻易为一个人的论调动摇自己的根本,动摇自己的信心,那就大错特错了。讲消业讲得通,譬如生凡圣同居土,虽然未断烦恼,烦恼的种子习气没断,可是一定要消除烦恼的现行,岂不是消一分带一分!伏烦恼,你这句佛号力量伏不住烦恼,不能往生!这是一定的道理。
『破见思』,这就是消见思烦恼,消业!『生方便土,为行不退』。见思烦恼消掉,尘沙烦恼还在,无明烦恼还带著,岂不是消一点带一点!消得多就带得少,消得少就带得多,消得愈多品位愈高,带得愈多品位愈低,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有什么好争的?不需要争执。一桩事情,一个意思。但是这两句话各有各的用意,说带业往生,我们听到这句话,自己会感觉到西方净土我有分,人人都能够建立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自信心。带业可以去,那行!我们有希望、有指望了。说消业能去,也有他的用意,希望你多消一点业,希望你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增高。两种说法原无抵触,都好!这样消除了许多人的歧见。还得好好的念佛,一心执持名号,决定能往生。
生凡圣同居土,这是最低的、最起码的。凡圣同居土里头也有三辈九品,这是在经以及注疏都说得很详细,四土各有三辈九品。因此,我们要认真的去断烦恼,先伏烦恼,功力到了程度自然就可以断烦恼。伏烦恼功夫也有浅深不同,这个自己可以勘验,譬如念佛,第一年的功夫如何,第二年的功夫如何,第三年的功夫如何?自己能够见得到。开始伏烦恼,要伏都伏不住,很勉强的把烦恼伏住;功夫更增进,这个伏就不太吃力;再进一步的时候,很容易就把烦恼伏住,这就看得出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在乎念佛一天念多少,你一天念十万声,伏不住烦恼还是枉然,不能往生;功夫是在伏烦恼,真正能伏得住。最上乘的功夫是断无明。尘沙、无明也是先伏后断,三辈九品是从这儿来的。所以生凡圣同居土是「愿不退」,生方便有余土是「行不退」。
演【破尘沙,分破无明,生实报土,为智不退。】
智不退,经文里面称为念不退。
演【破三惑尽,生寂光土,为位不退。则不退名同,而浅深自别。】
『破三惑尽』,见思、尘沙、无明统统断尽,『生寂光土』,常寂光净土。『位不退』,这个位是佛的果位,不是菩萨的地位,换句话说,成了佛绝对不会再退到凡夫位。这也是我们很关心的。《楞严经》里面,富楼那尊者向释迦牟尼佛提出这个问题:我们费这么多时间修行,成佛之后会不会再起无明?会不会再退至凡夫?这个地方告诉我们,真正是断尽三惑,住常寂光净土,绝对不退转。纵然是乘愿再来,倒驾慈航,他还是不退。譬如观音菩萨早就成佛,他决定不退转,虽然他以等觉菩萨在西方净土示现,其实他还是佛;华严会上,他以第七回向菩萨这种身分出现,他还是佛,楞严会上,他以初住菩萨示现,他还是佛。那是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决定不退转。譬如你念书得到博士学位,有资格在大学担任教授,也可以去当小学教员。当小学教员,是不是你那个博士学位退转?你还是博士学位,不会退转。佛菩萨为度一切众生,身分时常转变,这是大慈大悲随类现身。此地给我们讲四种不退,不退的名是一样的,可是里面浅深差别很大。
这些都是解释这一句弥陀名号受持的功德利益,超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与诸佛、补处菩萨没有隔阂,打成一片。只要你往生西方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你也能与等觉菩萨天天在一起,这种薰陶的力量多么大!这种机缘,在一切经论里面我们都没见到,一切诸佛世界里面也没有,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有这样殊胜的因缘,所以这个法门才为十方一切诸佛所赞叹,本经略举六方佛赞。这个经是不思议经,这个法门是不思议法门,这个经的本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想想这个经的题目,不可思议!
疏【至哉二句,赞辞。至,极也。】
到了极处。
疏【至极而无以加也。】
这个话是真话,释迦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这个法门是尖端,至高无上!再没有比这个法门更高,没有比这个法门更圆满,这是赞叹到了极处。这样赞叹,我们听了未必服气,为什么?你修净土,你赞叹净土。俗话说: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莲池大师是不是也犯了这个毛病?他老人家后面把这个至极事理都要说出来,我们听了不能不信!
疏【妙者,即上四句总明妙义。】
「澄浊而清,返背而向,越三只於一念,齐诸圣於片言」这四句,妙极了!至哉妙用。
疏【用者,力用也。】
演【力用力字,内含三义。】
不说出来,我们不明了,我们不能相信。
演【一者、本性功德力。】
这是每个人本来具足的,这个力量不可思议,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这个力量变现出来的。自性本来具足的,这是性德。第二句是讲修德,虽有性德,若无修德,性德不能现前。
演【二者、行人念力。】
『行人』就是发心修学净土法门的人,也就是发心持名念佛的人。他能念,他肯念,念念不离佛号,不起心动念则已,一起心动念就是阿弥陀佛,这个力量不可思议!这是自力。
演【三者、弥陀愿力。】
第三种是他力,『弥陀愿力』。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可是诸位要晓得,弥陀的愿力不可思议!弥陀的愿力绝对平等,而且是广大宏深,但是我们自己的念力要是不具足,跟弥陀的愿力不能结成一体,弥陀愿力再大,也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往生。一定要成就自己的念力,才能与弥陀愿力结成一体,这个力量不可思议,这才能带业往生。下面是比喻:
演【本性如舟船。】
是本体。
演【念力如橹棹。】
划船,小船用桨,大船用橹。
演【愿力如顺风。三力周圆,必登彼岸故。】
这给你说明为什么能往生,也给你说明为什么一生当中成就,不必经历三大阿僧只劫,道理在此地。其他法门讲成就,总得说出一个道理能叫我们相信,这个理我们想想能讲得通,这才行!我们才能相信。这个理说得非常平实。世尊、阿弥陀佛不骗人,不会说:你只要到我这儿来,拜我做老师,我给你摸摸头,给你授记,你就可以往生了;或者我给你发个证书,你将来凭这个证书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念佛了。末法时期作怪的人很多,众生实在是愚痴,容易上当!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哪有不费力就能去?八万四千法门,净土念佛法门叫易行道,再没有比这个更容易。虽然容易,自己要念到一心,这是基本的条件,一心称念。千万不要被人骗了!
什么是功夫?伏烦恼是功夫,破我执是功夫。无论你用什么巧妙的方法,不能伏烦恼、不能破我执,那就是假的,决定不是真的。用个方法,你到这儿来学,没几天就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能相信吗?你去试试看,去学几天,开悟了,看开悟以后那个样子是什么样子。悟了以后,「我开悟了」,还有我执!「你还没有开悟,我开悟了」,四相具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具足。分别、执著、邪知邪见,一样都没有离开,他开的什么悟?增上慢!贡高我慢,开悟了,瞧不起别人。别人没开悟,他开悟,目中无人,假的。悟了以后的心是清净的、平等的,一切恭敬。悟了的人,他修什么法门?普贤十大愿王。《华严经》悟后起修是以十大愿王为原则,第一个是「礼敬诸佛」。悟了的人,对於任何一个人一定是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决定没有自赞毁他,那是个觉悟的人。诸位把大乘经多念一念,那些人的把戏你就能看穿,不屑一顾!那些人正是楞严会上所讲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疏【夫垢心难净,混若黄河,妄想难收,逸如奔马,历恒沙无数量之劫,轮转未休。】
这是说明我们这个心的染污,烦恼、无明、邪见无量无边,招来生生世世生死轮回的果报,我们要晓得这个苦,太苦了!
疏【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觉路弥远。】
这个话句句都是给我们说真话。
疏【而能使浊者清,背者向,一念顿超,片言即证,力用之妙,何可思议。】
这是解释本经力用之妙,真正不可思议,我们读了这几句应当要相信。
『三藏』,是整个佛法经典的总名称。『十二部』,佛说经有十二种方式,称之为十二部,就是有十二种不同的体裁。这十二种,注解里有它的名目。
演【三藏,谓经律论。】
这大家都晓得。还有一个讲法:
演【又佛藏、菩萨藏、声闻藏。】
『佛藏』是一乘法,在经典里面只有三部,这是古大德所判的。《华严经》与《法华经》是一乘圆教,可以称为佛藏;《梵网经》是一乘别教,也称之为佛藏。『菩萨藏』是大乘经,『声闻藏』是小乘经。这个经特别!超越三藏十二部,这是大师赞叹它到了极处。底下讲十二部:
演【十二部,谓修多罗。】
十二部,第一个是『修多罗』,这是印度话,意思是契经,专指长行文而言,我们现在讲散文的体裁。
演【重颂。】
第二是『重颂』。颂,类似中国的诗歌。佛往往讲完一段开示之后,会用诗歌的体裁,很整齐的句子,把这个意思重复说一遍。这个意义很深,因为经文必须要记住,如果不记住你就没法子观想,但是长行文太长不便於记诵,所以把它里面重要的意思用诗歌体裁再说一遍,便於记诵,这是第一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讲经场合不同於学校教学,学生是固定的,上课时大家都到齐,而讲经场合有先来后到,有经讲一半他才来的。佛非常慈悲,对於后到的人,前面没有听到,用偈颂很简单把前面的大意重复一遍,使后来的人也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大慈大悲的设施,所以经中常有重颂。《华严经》偈颂非常多,几乎一段长行文后面有一段偈颂,那个偈颂多半是重颂,可见得佛真正慈悲!
演【授记。】
第三是『授记』,就是预言。可以预先告诉你,将来什么时候会成佛,在哪个世界,佛叫什么名字,世界叫什么名字,你在那里讲经多少会,度多少众生。可是授记得有授记的条件,差不多到十地菩萨才会给你授记,因为成佛不远了。现在是个博地凡夫,给你授什么记?佛法里面是授成佛之记。
演【孤起颂。】
第四是『孤起颂』,这也是偈颂,这一类的偈颂不是重颂,是前面没讲到的,所以这一类的偈颂不多。前面所没有讲到的,用偈颂来补充,使意思更完整;或者前面讲到,临时有人问,听众当中有疑问,虽然没有说出来,心里一起念,佛就晓得(佛有他心通),他用孤起颂答覆。我们在大经里面看到,佛答覆众生的问题,有「意请」,并没有言语,心里有这个意思,佛就知道,为他说法。
演【无问自说。】
第五是『无问自说』,这个法门一定是很特别的法门。佛说法的规矩都是请法而后说法,总是有启请的,这样大家对佛法才会尊重。没有来请问,佛就自己说,那么这个法门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机缘成熟了;第二个意思,非常重要,虽然大家没问,应该要说。《弥陀经》就是属於无问自说,这个经虽然没有人启请,但是缘成熟了,就是这世界的人可以修这个法门,这个法门能够很快叫你成就,而且这个经非常非常重要。实在讲《华严》、《法华》都没有这个经重要,你今天学《华严》、学《法华》,你这一生不能往生,只能种善根而已!照那个方法修行,一生不能成就。这个法门一生能成就,决定成就。所以,这个法门不能不说。
演【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
第六种『因缘』,第七种『譬喻』,第八种『本事』,第九种『本生』。本事与本生,都是说佛因地当中的故事、公案,就是过去他所修行的,这些可以给我们做参考,晓得佛生生世世怎样修成的,可以给我们做榜样。第十种『方广』,方广是大乘经的总名称,方正之理,广大之用。第十一是『未曾有』,这个经里面所讲的都是不可思议,非常希有的理与事。第十二种是『论议』,就是一般研究讨论,与诸弟子有许多问答、讨论的问题。
佛经有这十二种体裁,古人翻译作「十二部经」,十二部经就是佛的全部经典。如果认为佛经只有十二部,那就搞错了,每一种里头不晓得有多少部!后来古德怕人家看错,所以翻作「十二分教」,这样就不容易误会。十二分教,「分」就是部分,也就是种类,有十二种教学的方式。这是简单介绍三藏十二部。
『攻三藏十二部之文』,你如果真正发心阅藏、深入经藏,『觉路弥远』,经文太多太长了,开悟遥遥无期,太难!开始念,念前面不知道后面,看到后面便将前面都忘光,没有用处!又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总是得前遗后。这是劝我们别搞这一套,要把它放下,专攻一部经,这是大师的意思。专攻一部经,专念一句阿弥陀佛,你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不用这个方法,想用其他的办法成功,我告诉诸位:我不相信。你搞禅与密,我统统不相信。禅我没参过,禅家重要的经典《坛经》、《大珠和尚语录》、《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我统统讲过。我对於禅不外行,禅的理论、方法、境界我都懂得。密也不外行,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我亲近他三年,密宗里面那一套我也知道很多,都不能够骗我。所以你们说从那个法门进去可以成就,我不相信;念佛法门能成就,我深信不疑,决定能成功。现在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