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关」的意义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75

「三关」的意义(一)

修行就是澄清当前这一念心,

这念心澄清之后,具足无量的智慧神通妙用,

即能大机大用,

不仅自受无穷的利益,更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关」是禅宗的专有名词,也是修行证悟的一种过程。禅修的目的就是要开悟。悟什么呢?就是悟心,心即是道,契悟这一念心,就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开悟有深浅之别,依破执着、转烦恼的层次,可以分为三种次第:「初关」、「重关」、「生死牢关」。「初关」就是破本参,例如用参话头的方法,参念佛是谁,时时刻刻提念、照念、参,最后将第七识参破或疑团打破,就开悟了。契证自己的本心本性,即名为开悟。打破疑团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参话头参破,靠自己来参破;一种是靠善知识的启迪。

古德言:「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修行就是澄清当前这一念心,这念心澄清之后,具足无量的智慧神通妙用,即能大机大用,不仅自受无穷的利益,更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关」的意义(二)

每个人都有欲爱、色爱,此是烦恼、生死的根本。

若能将此小情小爱,提升为对众生的大慈悲心,

就能出离此烦恼苦海。

「禅宗三关」为初关、重关、生死牢关。参破第七识,称之为「破初关」。再者是「破重关」,开悟之后,还要继续精进修行,悟后起修是真修,再用参话头的方法破除法执,将八识田中的种子破除,此时就入登圣位,就能了生死,所谓「烦恼分分破,真如分分现。」这一念心即呈现空明的境界,甚至有诸多感应、神通,此则是破了重关。之后再继续用功,破「生死牢关」,就是破除无始无明,无始无明破除了,才算究竟契入清净法身,所谓「毗卢遮那顶上行」。此是禅宗三关之大意。

除了近代禅宗祖师所说的初关、重关、生死牢关之外,公案中也有其他三关之说法,如「戏论三关」、「楞严三关」及「黄龙三关」。

「戏论三关」为当面关、山海关、雁门关。「当面关」,即是人家赞叹你,你也不起心动念;甚至吐你一把口水,你也如如不动,当面能照得住这一念心,不随境转,称之为「当面关」。

「山海关」,爱是海,瞋是山。每个人都有欲爱、色爱,此是烦恼、生死的根本。例如有很多人为了情爱的纠葛,产生种种烦恼而垂头丧气,生活暗淡无光,就如苦海无边;若能将此小情小爱,提升为对众生的大慈悲心,就能出离此烦恼苦海。再者,瞋心是山;每个人都有瞋心,一点不如意就发脾气,面红脖子粗,就像是一座火山,不但别人不敢亲近,自己也会受到伤害。所以,若能除去瞋心、贪爱,就能通过山海关。

「三关」的意义(三)

「雁门关」即是指我们在做人处事当中,要提得起、放得下;

做了善法功德,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不执着自己所做的功德,

这念心就如雁鸟从空中飞过,不留痕迹;

亦如明镜,相来即现,相去不留痕。

戏论三关的第三关是「雁门关」。即是指我们在做人处事当中,要提得起、放得下;做了善法功德,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执着自己所做的功德,这念心就如雁鸟从空中飞过,不留痕迹;亦如明镜,相来即现,相去不留痕。「雁门关」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指在参究的工夫上,要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如雁群排队飞行一般,不杂不乱。

「戏论三关」、「楞严三关」和「黄龙三关」,都是禅宗史上的公案。其实,不论是何种三关,其目的都在勘验学人是否心眼已明,及其所明之深浅程度。由于末世邪众邪法甚多,未证言证,未悟言悟,因此,禅宗祖师慈悲,立关破邪,即为三关之所由。

 


{返回 惟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处转熟 熟处转生
下一篇:心净佛土净
 发菩提心 成无上道
 如何改造命运
 中道思想之介说
 生命中之新生命
 喜施获福
 如何看待及创造命运
 生处转熟 熟处转生
 觉与迷──九十九年春季大众精进禅七开示
 八大人觉经 第一觉悟 无常无我觉
 中庸之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