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220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唐.李翱
  
  这首诗偈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听说药山禅师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就到处打听,跋山涉水寻访,终于在一个山头的松树下,找到了正在参禅打坐的药山禅师。李翱十分恭敬地请求开示,药山禅师却睬都不睬,一向高傲的李翱,不曾受过如此奚落,终于忍不住讽刺说:「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意思是说:我久仰您的大名,但见了面后,才知道你是如此不通人情、不达世故的一个人。说完,很生气地要离开。药山禅师忽然开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贵耳贱目呢!」意思是说:你为什么耳朵听的就很宝贵,而亲眼见的就认为是低贱呢?为什么你只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呢?
  
  李翱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再间:「什么是戒定慧?」
  
  「我这里没有这些闲杂具!」
  
  「如何修行呢?」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李翱再发问时,药山禅师就一手指天,一手指着身旁瓶子的水,闭起眼睛不再开口了。
  
  李翱因而体悟:禅的道理是不可以分别,不可以臆测的。他回去后,潜心研习佛法,撰写很多心性禅修的书,后来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学者。
  
  古来多少文人学士,常与佛门大德、禅师来往,听闻几句开示就影响了一生。像李翱在见到药山禅师后,写下了这首偈,为禅门留下了一段千古公案!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下一篇: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学道求真免无常。..
 由来直道世难行,枉道求容我不能;万里滔滔大江水,纵教百折也东倾。..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千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粥罢教令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餐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位老居士学密多年,突然疯狂地毁谤高僧大德...会不会受她破戒晦气的染污?[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桑吉银登仁波切新年开示[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居士修行到什么境界或者获得什么样的感应,算是达到佛法的一阶成就?[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智慧如日照人间[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六道差别”与“一切众生平等”是否冲突[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观照的奇迹 第三章 穿越时空的迷思[栏目:一行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