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07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明.憨山德清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在佛门里,常有一些人说要修行,要闭关,说得神气活现,闭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闭关」,就是找一所房子,把自己关到里面去,做一些专修的法门。譬如有的人要念佛,就闭念佛关;要看《法华经》,就闭法华关;看《华严经》就闭华严关。各种的闭关者,可以依照他的兴趣、志愿来专修,但闭关最怕的是「身在关中心在外」,关房里面的修行,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如果在关房中,心不能安宁、不能自在,心有所执着,有种种的烦恼困扰,不能安住,那就「千年不出也徒然」了。所以闭关最主要的是要将身心都关闭凝注起来,斩绝红尘俗念。一个修行的人在关房内,要先把自己缩小,以便养深积厚,将来出关后,再扩大自己,利益群生。
  
  有的人犯了法,被关在牢狱里,虽也算在关中,但他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关起来,并不是在修行,不能称为闭关,现在社会上一般人,虽没有失去自由,但身心都有亏欠,常受良心道义的谴责,每天住在心的牢狱里,不得自在,虽没有关禁闭,却是日日坐心牢。
  
  所以在佛教里,就有「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的教示,自己没有开悟时,不能一个人独住深山;还没破除烦恼时,不能随便闭关;因为烦恼未除,在关房中容易盲修瞎练而走火入魔。所以奉劝一般初参学者,不要心心念念想到深山里遁隐,不要着急,先打好修行的基础,打好佛法知识的根基,等到开悟了以后再住山、破参了以后再闭关,那个时候不管闭关或住山都更上一层楼,能真正进入佛法的三昧真谛了。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学道求真免无常。
下一篇: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重和气泻肝肠。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重和气泻肝肠。..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学道求真免无常。..
 闲到心闲始是闲,心闲方可话居山;山中剩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
 从征万里走风沙,南北东西总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莲花。..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