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25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明.憨山德清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在佛门里,常有一些人说要修行,要闭关,说得神气活现,闭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闭关」,就是找一所房子,把自己关到里面去,做一些专修的法门。譬如有的人要念佛,就闭念佛关;要看《法华经》,就闭法华关;看《华严经》就闭华严关。各种的闭关者,可以依照他的兴趣、志愿来专修,但闭关最怕的是「身在关中心在外」,关房里面的修行,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如果在关房中,心不能安宁、不能自在,心有所执着,有种种的烦恼困扰,不能安住,那就「千年不出也徒然」了。所以闭关最主要的是要将身心都关闭凝注起来,斩绝红尘俗念。一个修行的人在关房内,要先把自己缩小,以便养深积厚,将来出关后,再扩大自己,利益群生。
  
  有的人犯了法,被关在牢狱里,虽也算在关中,但他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关起来,并不是在修行,不能称为闭关,现在社会上一般人,虽没有失去自由,但身心都有亏欠,常受良心道义的谴责,每天住在心的牢狱里,不得自在,虽没有关禁闭,却是日日坐心牢。
  
  所以在佛教里,就有「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的教示,自己没有开悟时,不能一个人独住深山;还没破除烦恼时,不能随便闭关;因为烦恼未除,在关房中容易盲修瞎练而走火入魔。所以奉劝一般初参学者,不要心心念念想到深山里遁隐,不要着急,先打好修行的基础,打好佛法知识的根基,等到开悟了以后再住山、破参了以后再闭关,那个时候不管闭关或住山都更上一层楼,能真正进入佛法的三昧真谛了。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学道求真免无常。
下一篇: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重和气泻肝肠。
 从征万里走风沙,南北东西总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莲花。..
 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
 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如山;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识支[栏目:印良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一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佛教哲学形成的根源[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苏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栏目:禅诗三百首]
 长长的回乡路[栏目:感悟人生·学诚法师]
 什么情况下不能礼佛?[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出世高僧 入世菩萨──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105岁寿诞(祝寿贺词)[栏目:宽运法师]
 心观何处[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成佛之道 10 大乘不共法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栏目:厚观法师]
 正知:完全的了知[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茶与禅(马守仁)[栏目:禅茶文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