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月色松声总见闻,禅心妄想圣凡分;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把似君?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48
 .月色松声总见闻,禅心妄想圣凡分;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把似君?
  
  --明.憨山德清
  
  这是一首表达禅者自悟心境的诗偈,一般人不容易体会。「月色松声总是闻」,一轮皎洁明月,与山间松柏声相辉映,景色多么幽美!凡人看到明月是明月,听到松声是松声,禅者却不只看明月,不只是听松声,他还看到、听到开天辟地以来的真理,你能说他证悟的世界与世间相违吗?不是!唯有见到月色不是表相的月色,才是真正的月色;听到的松声不是耳边的的松声,才是大自然真正的音声!
  
  所以一般人以为「禅心妄想圣凡分」,禅心是禅心,妄想是妄想,圣人是圣人,凡夫是凡夫,还是有分别的。
  
  佛教将世间分为十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我们称为四圣;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称为六凡。四圣六凡合起来,刚好是十法界。我们每天在这十法界里来来去去,一天好几回。比方说:我们心里很清净、很慈悲,就是在天界;一念瞋愚痴升起,是地狱界、畜生界……。一天当中,我们的心绪时而慈悲,时而贪瞋,不是天上、人间来往好多次吗?
  
  「消归一念无生处」,虽然十界俱在,要紧的是你不要任由妄想分别来来去去,要像《金刚经》上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否则你心有所住,有所挂碍,日子就会不得安宁。
  
  「此意如何把似君」,这种无住才能安住的深意,要如何诉说?一切都要靠自己用心体悟,如人饮水冷自知,禅的境界是生死的境界,要靠自己去实地修证!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力耕火种是良方,秋到家家晚稻香;放不下时担取去,何如福田待来春。
下一篇:拋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但能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
 寒梅带雪岭头开,冉冉天花落讲台;好遣上方香积国,为予一钵尽擎来。..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月白风清凉夜何,静中思动意差讹;云山巢顶芦穿膝,铁杵成针石上磨。..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讨苦吃[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坚固妄想不用怕[栏目:明一法师]
 佛教入门 十八·方便五乘佛法[栏目:佛教入门]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八课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我的出家因缘(本融)[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二)[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那么就不必精进多念了?[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格萨尔王传 第33回 碣日兵将四路迎敌丹玛晁通劫营取胜[栏目:格萨尔王]
 376.问曰:若释迦文尼佛以大神力广度十方,复何须余佛?[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修持净土与大圆满法?[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