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八 削减经
 
{返回 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0

  北传 中阿九一、周那问见经(大正藏一、五七三页。)本经最初对长老大周那之言,舍离诸见,以示根本法。其次以五部门,说明应削减诸恶欲,以至究竟涅槃的方法。其五门者:第一削减;第二、对于善法发心:第三、恶欲法之回避:第四、升高善处之法;第五、达究竟涅槃之法。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周那晡时从静坐起,诣世尊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大周那白世尊言:“世尊!于世,生此等种种之见,即关于我论或关于世界论者也。以此等为初思念之比丘,已如是舍此等之诸见,如是离此等之诸见耶?”[世尊曰:]
  “周那!于世,生此等种种之见,即关于我论或关于世界论者也,而生此等见之处、住此等见之处,于此等见之现行处;对此以如实正慧而观者,即:“此非我所有,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舍如是此等之见、离如是此等之见。若于此,今有比丘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而彼思念:“予以1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现法乐住。又,若有一比丘,已息寻、伺,于内清净,心成一向,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第二禅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现法乐住。又,若有一比丘,不染于喜,而住于舍,正念、正智,以身正受乐,即圣者之所谓成就“舍念乐住,”成就第三禅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律称为现法乐住。又,若有一比丘舍乐、舍苦,先已以灭喜忧,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成就第四禅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现法乐住。又,若有一比丘,超越一切色想,消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故“为虚空无边”,成就空无边处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寂静。又,若有一比丘,超越一切虚空无边处,并“为识无边处”,成就识无边处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寂静。又,若有一比丘,超越一切识无边处,“为无何之存在”,成就无所有处而住。而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寂静。又,若有一比丘,超越一切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往。彼思念:“予以削减而住。”然而,周那!此等于
  圣者之律不称为削减,此等于圣者之律称为寂静。
  于此,周那!汝等应作如是削减。即:“其他之人为害之作者,但我等不为害之作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杀生者,但我等为离杀生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不与而取者,但我等为离不与而取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非梵行者,但我等为行梵行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妄语者,但我等为离妄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两舌者,但我等为离两舌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粗恶语者,但我等为离粗恶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绮语者,但我等为离绮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贪欲者,但我等不为贪欲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嗔恚心者,但我等为离嗔恚心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抱邪见者,但我等为正见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思惟者,但我等为正思惟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语者,但我等为正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作邪业者,但我等为作正业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命者,但我等为正命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精进者,但我等为正精进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念者,但我等为正念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定者,但我等为正定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智者,但我等为正智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邪解脱者,但我等为正解脱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缠于惛沈、睡眠者,但我等为离惛沈、睡眠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掉举者,但我等不为掉举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怀疑者,但我等为离怀疑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忿怒者,但我等不为忿怒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抱怨恨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覆伪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恼害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嫉妒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悭贪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诈诳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诈瞒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顽迷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过慢者,但我等不然。”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难说者,但我等为易说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恶友,但我等为善友。”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散逸者,但我等为不放逸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不信者,但我等为有信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无惭者,但我等为知惭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无愧者,但我等为知愧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寡闻者,但我等为多闻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懈怠者,但我等为发心精进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忘失正念者,但我等为确立正念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为无智慧者,但我等为成就智慧者。”应作削减。又“其他之人染于世俗,固执自见,为难舍牲者,但我等不染于世俗,不执自见,为善舍者。”应作削减。”
  周那!对善法发心;予谓益多,何况以身口而随此耶?是故,周那!“他为作害者,但我等不为作害者。”而应发心。又“他为杀生者,但我等为离杀生者。”而应发心。……乃至……“他染世俗,固执自见,为难舍性,但我等不染世俗,不固执自见,为善舍者。”而应发心。”
  周那!譬若有恶道,为回避之,应行其他平坦之道。又,若有恶渡[船]场,为回避之,应至其他良渡[船]场。如是,周那!为回避为害者,而不为作害。为回避杀生者,而禁杀生。为回避不与而敬者,而禁不与取。为回避非梵行者,而有梵行。为回避妄语者,而有禁妄语。为回避两舌者,而有禁两舌。为回避粗恶语者,而有禁粗恶语。为回避绮语者,而有禁绮语。为回避贪欲者,而有不贪欲。为回避嗔恚心,而有不嗔恚。为回避邪见者,而有正见。为回避邪思惟者,而有正思惟。为回避邪语者,而有正语。为回避邪业者,而有正业。为回避邪命者,而有正命。为回避邪精进者,而有正精进。为回避邪念者,而有正念。为回避邪定者,而有正定。为回避邪智者,而有正智。为回避邪解脱者,而有正解脱。为回避缠于惛沈、睡眠,而离惛沈、睡眠。为回避掉举者,而有不掉举。为回避怀疑者,而有超越怀疑。为回避忿怒者,而有不为忿怒。为回避怨恨者,而有不为怨恨。为回避覆伪者,而有不覆伪。为回避恼害者,而有去恼害意。为回避嫉妒者,而有不嫉妒。为回避悭贪者,而有不悭贪。为回避诈诳者,而有不诈诳。为回避诈瞒者,而有不诈瞒。为回避顽迷者,而有不顽迷。为回避过慢者,而有不过慢。为回避难说者,而有易说。为回避恶友,而有善友。为回避放逸者,而有不放逸。为回避不信者,而有信心。为回避无惭者,而有惭。为回避无愧者,而有愧。为回避寡闻者、而有多闻。为回避懈怠者,而发心精进。为回避失念者,而有确立正念。为回避无智慧者,而有智慧之成就。为回避染于世俗,固执自说,为难舍者;而有不染于世俗,不固执自说,为善舍者。
  周那!恰如一切不善法应趣于卑劣之存在,一切善法应趣于高贵之存在。如是,作害者为升于高贵之存在、而有不害,杀生者为升高贵之存在,而有禁杀生。不与而取者,为升于高贵之存在,而有禁不与取。……乃至……染于世俗,固执自说,为难舍者,为升高贵之存在,而有不染于世俗,不固执自说,而有善舍也。
  周那!自陷没于泥泞,而欲救他人出泥泞者,是不可能也。自不陷没于泥泞,而欲救他人出泥泞者,有是理也。自常被调御、不善教导,而又不自般涅槃者,而欲调御他人B教导他人,使人般涅槃者,当不可能。自善调御、善教导,又自般涅槃者,而欲调御他人、教导他人、使般涅槃者,有是理也。如是,周那!作害者欲般涅槃,应先为不害者。杀生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杀生。不与而取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不与取。非梵行者欲般涅槃,应先守梵行。妄语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妄语。两舌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两舌。粗恶语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粗恶语。绮语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绮语。贪欲者欲般涅槃,应先回避贪欲。嗔恚心者欲般涅槃,应先不嗔恚。邪见者欲般涅槃,应先立正见。邪思惟者欲般涅槃,应先正思惟。邪语者欲般涅槃,应先正语。邪业者欲般涅槃,应先作正业。邪命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命。邪精进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精进。邪念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念。邪定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定。邪智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正智。邪解脱者欲般涅槃,应先正解脱。缠于惛沈、睡眠者欲般涅槃、应先离惛沈、睡眠。掉举者欲般涅槃,应先不掉举。怀疑者欲般涅槃,应先超越怀疑。忿怒者欲般涅槃,应先不忿怒。怨恨者欲般涅槃,应先去怨恨。覆伪者欲般涅槃,应先不覆伪。恼害意者欲般涅槃,应先去恼害意。嫉妒者欲般涅槃,应先不嫉妒。悭贪者欲般涅槃,应先不悭贪。诈诳者欲般涅槃,应先不作诈诳。诈瞒者欲般涅槃,应先不作诈瞒。顽迷者欲般涅槃,应先不顽迷。过慢者欲般涅槃,应先不过慢。难说者欲般涅槃,应先为易说者。恶友者欲般涅槃,应先为善友。放逸者欲般涅槃,应先为不放逸。不信者欲般涅槃,应先有信。无惭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惭。无愧者欲般涅槃,应先有愧。寡闻者欲般涅槃,应先有多闻。懈怠者欲般涅槃,应先发心精进。失念者欲般涅槃,应先确立正念。无智慧者欲般涅槃,应先成就智慧。染于世俗,固执自说,为难舍者,欲般涅槃,应先不染于世俗,不固执自说,而为善舍者。
  如是,周那!予说削减之法门,说发心之法门,说回避之法门,说上升之法门,说般涅槃之法门。周那!当愿依师[而得]声闻之利益、以怜愍之心而为者,此皆由予怜愍汝等而为也。周那!于树下、于空闲处,应作此禅思,勿放逸、勿后悔,此即是予对汝等之教训也。”
  世尊如是说已,尊者周那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返回 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九 正见经
下一篇:第七 布喻经
 第三十三 牧牛者大经
 第三十二 牛角林大经
 第十六 心荒芜经
 第十五 思量经
 第三 法嗣经
 第四十九 梵天请经
 第四十四 有明小经
 第二十五 撒饵经
 第三十八 爱尽大经
 第四十三 有明大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中阴的诀窍(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栏目:参考]
 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栏目:慧远大师]
 评道德学社丛书[栏目:太虚法师]
 应酬的时候涉及到点菜、喝酒...怎么办?[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信念如磐石 生死何所惧[栏目:传喜法师]
 佛陀分半座[栏目:永海法师]
 有钱之后……[栏目:正如法师]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栏目:海涛法师]
 《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孙尚勇)[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