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林风雨 13.出水莲花
 
{返回 果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30
出水莲花
 
修行的人,必用一种理念或一种形象,来调伏自己的身心,使趋向于最后的目标。以下且用「莲花」的意象,来说明修行者用以调适之方便。一切众生,依莲之分类,可略分为四种:
 
一、腐败的莲花:为莲梗已腐烂,故只能颓萎于淤泥之中,而任其腐败。这是譬喻断了善根的众生,无心于修道,故只能随业牵引于恶道之中。
 
二、泡水的莲花:莲梗虽完好,但未能出离水面。这譬喻为某类众生,虽能修善;但不能真发出离心,故虽不至颓萎于淤泥中,但也不能出离水面。这是所谓「劝人为善」,典型的人天宗教。
 
三、吃水的莲花:莲花虽已能出离水面,但或因出水不够高,或因莲梗不够结实;于是境风一来,又吃水去也。这是譬喻于出世修行中,已略能出迷入觉。但或因见地不够深入,或因功夫不够扎实;于是境界一来,文心随境转,作不了主了。
 
四、出水的莲花:此莲花高超水面,莲梗又扎实坚强;于是境风之来,不但不至于吃水,且将助其将芬芳远播四处。这是真正成就者的形象──「不为泥淤,不为风动;出水亭立,远吐芬芳。」
 
故从禅的修行来看,莲花能否出离水面,决定于两个因素:
 
第一、是否真发道心:所谓道心,即由迷转悟、离妄归真之心。一切的烦恼生死,皆为迷妄所缠;因此,真发道心者,必至诚发起求觉悟之誓愿,而于此誓愿中,「真疑情」必居核心。于是从疑而参,从参而悟;悟境愈高,出水愈远!
 
第二、功夫是否扎实:不管是悟前的疑参,还是悟后的保任;都必有扎实的功夫作后盾。譬如莲蓬,必依坚强的莲梗,才能出水一样。功夫愈扎实,即莲梗愈坚强。
 
于是,一个修行者,必常以莲花的意象来自我反省,问当下自己:「是出水的莲花?还是吃水、泡水、或腐败的莲花?」如非出水的莲花,则再观照:「是道心不够坚强?或功夫不够扎实?」于是当于惭愧忏悔中,起对治调伏。
 
但愿学人时时以此「出水莲花」的景象,来调伏身心的缺漏,而越出红尘苦海。
 

{返回 果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林风雨 14.暖冬的启示
下一篇:禅林风雨 12.松与紧
 涟珠甘露 从上求与下化,发菩萨之行愿
 禅林风雨 2.禅坐者的心态
 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
 破茧而出 菩萨道之一
 人际关系的离合
 从禅的观点看净土
 禅林风雨 9.住与无住
 力挽狂澜 不以觉受论功夫
 天心明月 6.新年谈岁
 天心明月 2.幸福贴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子行三十七颂 连载二[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什么是“教法”和“证法”二者是什么关系?[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四九一 大孔雀王本生谭[栏目:第十四篇]
 禁食 Religious Significance of Fasting[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杀人畏罪,证果还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如何消除忧虑(净律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一经通 经经通[栏目:忏云法师]
 俗人还许会佛法否[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六道众生都可以受八关斋戒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