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力挽狂澜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一
 
{返回 果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19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一
以无明.爱欲为生死父母
情的分类
四生之类
狭义的情
佛洛伊德的性本源说
从生物学观点而探讨之
生物的动机
雄蜂的生死
鲑鱼的生命形态
小结一:情将何务─繁殖后代也
抚养的需要
抚养关系
单亲抚养
 单彩鲷
双亲抚养
配对季节
配偶的固定
小结二:人类以固定配偶故,建立婚姻与爱情
自我扩张的迷惘
关云长夜走麦城
繁殖的目的
人类的繁殖过度
对已结婚者
对婚外情者
夫妻之间
第二春与自我实现
修行的转机处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一
乍看之下,这题目似与禅坐没有直接关系;可是因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故处理不好,必将有碍于禅坐用功。对这问题,我在两三年前,曾有比较深刻的体认;尤其这问题在目前的社会中,还日益严重哩!所以今天就借用禅一的因缘,把这个问题作较通盘的说明。
 
其实这对我而言,倒将说成「情将何务?」。「情是何物?」与「情将何务?」有什么差别呢?有很大的差别!以一般人讲的「物」是静态的,它被放在那里;像这个杯子,因有人作它,有人用它,故得成形与作用。反之,若你不去用它,它就不得起作用,对不对?故物是静态的,或被动的。
 
而务者,是动态的。所以不是我们去找情,情才显现出它的存在与作用。而是我们本与情,凝结在一起;既一起出生,也一起成长。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我们身心有互动关系,所以它从来就是动态的。
 
情既是动态的,故有所从来?亦有所从去?且在来去之间,有它将达成的目的,或欲完了之任务。简单讲「情将何务?」,即问:这情,要把我们带到那里去?或它将完成什么任务?而这「带到那里去?」是你带它,还是它带你?其实以缘起观念来看,根本不知道谁带谁?总而言之,从无始以来就纠结在一起。
 
以无明.爱欲为生死父母
在佛经上,讲到情的部份虽不多,可是却很直接了当:众生无始来,以无明、爱欲为生死父母。无明是众生生死之父,而爱欲乃众生轮回之母。为什么说:无明是父,而爱欲为母呢?因为无明乃代表着理的迷惑,故理智者归属于父。而爱欲乃对应于情的纠缠,故情结者归属于母。
 
因此禅宗上有个公案:有人问老和尚『父母俱亡,当如何呢?』禅师回答说:『一时埋却!』这好象是说:既父母都死掉了,当得为他们收舍寒骨。但这样的问答,连一般人也会,何足为禅家机锋呢?
 
其实问者乃谓:「既已断除无明爱欲后,当如何保任?」而禅师回答「一时埋却」者:不只须把父母埋葬,而且连你这个儿子也须一时埋却。因为既断除无明爱欲,即是大悟彻底的人;而既大悟彻底,即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一切相无,那你还穷聒噪什么呢?根本就不需要问了嘛!而既问东问西,乃表示其双亲未亡哩!
 
所以对于「情将何务?」我们可以简单说:情者,乃为助成.促成轮回的工具尔。因为有情的牵连,有情的瓜葛,所以助成众生再造轮回的业,再受生死的报。所以在经典上,有将情者,称为「使」也。它嗾「使」你.指「使」你,以完成它的「使」命!而它的使命是什么呢?继续造业轮回而已!这是对情最统观的说明。
 
情的分类
但以下,我们且把情作简单的分类:广义的情,就是分别取舍心。在世间中,我们若觉得有属好的,有属坏的;有的美,有的丑,这就是分别心。而狭义的情,即指现世中的男女爱情。
 
相信各位都很清楚,在佛法里有所谓「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而至爱.取.有。此从爱而取,因取而有,即是刚刚所谓:情乃分别取舍之心。从分别好坏美丑后,我们便希望得到好的而舍掉坏的,占有美的而避开丑的。于是从这取舍心,而发动三业:身业去做,口业去说,意业去思维。这三业既造,则成为「有」─不只当下有,而且会延续成后来的有;即从果报而产生后期的生命,所以从爱取有而有生死。这生死乃从过去生到今生,从今生到来生,生生世世不断巡行下去。故称为因爱取,故有生老死。以上十二因缘,我想大家应该已蛮熟悉的。
 
同样如从狭义的情,来看「爱取有」。则爱就是指爱情,取乃指嫁娶,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至于「有」是什么呢?我的解释乃指繁殖后代。刚才讲:因今有而延续后有者,今有是指建立家庭,而后有乃生产下一代。于是从代代繁殖中,而显现其生死轮回的现象。
 
以上主要是从爱取有,来看狭义的情和广义的情。故我们可得到一个结论:广义的情和狭义的情,乃是相辅相成的。从广义的情而分别取舍造业,以造业故轮回。而不断轮回的生命,乃是从狭义的情而繁殖出来的。所以既因繁殖而助长轮回,也因轮回而更需要繁殖。
 
四生之类
当然如从佛经来看生殖现象,经上说众生且有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卵生我们比较了解,就是很多动物都是先产卵,再孵化成个体。胎生,比较高级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的。湿生,则指一般低等动物如昆虫之类,都是先在水上产卵而后出生。至于化生,经典上谓只地狱和色界以上诸天,得不经过两性关系,而直接化生。所以虽不得谓:一切生命,必得经过两性关系才能生殖。但是我们从人眼所及的生物界里,生命大致是须经过两性的和合才能繁殖的。
 
简单讲到这里,佛经里面主要讲的情,还是多指广义的情。但因一般人所感受到最刻骨铭心的情,反是狭义的男女爱情。所以今天先从「男女的爱情」讲起。
 
狭义的情
有人说:爱情很伟大,其乃一切文艺创作的泉源。君不见:市面上的流行歌曲,十首里面乃有九首是情歌,可能比例还更高;故如果没有爱情的话,这些歌曲就创造不出来。同样我以前也一直觉得闷讷:为什么拍电影时,一定要有男主角和女主角呢?到目前为止,我只看过一部电影,只有男主角而没有女主角!其乃「桂河大桥」也。而剩下的,都是有男有女。前一阵子,电视剧演「关公」,关云长在三国演义里倒无任何有关爱情的描述;而电视剧中却硬说他与貂婵,有恋慕之情。为什么一定要扯上爱情的情节呢?因为这才是人所最感兴趣的。
 
佛洛伊德的性本源说
至于其他的文学.美术.音乐等的创作,也大都跟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爱情的影响力真是广泛无边,无微不至。因此在二十世纪有一位心理学家,名"佛洛依德"者,便提出一种理论─性本源说。他认为人一切行为的动机,都跟性有关系。他有几本代表作:像「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都是从性的观点而诠释一切行为的动机,梦的征兆,甚至有关宗教的神话。当然也有人,不认为爱情有这么广泛,可是佛洛依德确实提出了很多证据。所以即使爱情不是唯一的,可是这影响力还是相当大。
 
从生物学观点而探讨之
但是对于「情是什么?」我们却不应该去问那些文艺作家或爱情歌手,为什么呢?文艺作家本就是喝醉酒的人,才会写出那么多美丽的诗篇。像中国最有名的诗人:李白,好酒不下肚,好诗不出炉。酒喝越多,文章写得越豪壮瑰丽。而既喝醉酒的人,怎可能觉悟世间实相?同样,爱情歌手者,既当局者迷,也不可能真识得「情为何物」?
 
西方在佛洛依德之后,又有一位社会学家,名"佛洛姆"者,写了一本属名为「爱的艺术」的书,不知道各位是否看过?爱的艺术还是从西方的观点而说:爱情很伟大─这爱,不限止男女之间,其范围蛮广的,既包括父子.母女.兄弟.朋友之爱,也包括对神的崇拜,甚至对大自然的欣赏.歌颂等。因为西方人的观念,本都不出「自我中心」的窠臼;而只有从「爱」中,才能突破自我的枷锁,而去关心对方,尊重对方,和接纳对方。以佛洛姆的说法,虽已突破自我的枷锁;但以佛法来看,若自我的轴心还在,则再怎么突破,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他对情的了解,还是不究竟的。
 
那么我们当去问宗教家,尤其是佛法.禅学对情的看法吗?这一个人如果有意愿,当可从佛经里搜集到相当多的资料。但是我今天却不打算从宗教的立场,而讲「情是何物?」。因为我若这么说,别人必先入为主地认为:你们说来说去,就是那一套;既套自己不够,还想来套别人。
 
故我今天倒要从另一个歧异的观点─即生物学的立场,而来探讨情为何物。因为人即使自诩为万物之灵,人还逃不出生物学上的基本定律:比如人一生下来,就得要吃;今天即使食谱怎么变,变来变去还是要吃嘛!而吃后消化了,也是变成屎也。科技再怎么进步,这可能改变吗?又一切的生物,本就是有生就有死,人能改变吗?不可能!所以我今天,主要是从生物学的观点,而来看「情是何物?」
 
生物的动机
一般的生物,不管是低等的.高等的,或者乃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都有两种最基本的动机:第一.维持个体的生存。我们为什么需吃饭?为什么要穿衣服?食衣住行等资生之具,就是为维持个人生命继续存在而必备的;其次,要居安思危,要逃避种种危险等。所以为了维持个体生命的存在,下至蚂蚁尚且偷生,上至所有的人都想消灾延寿.长生不死。第二.延续种族的生命。譬如蝴蝶必须繁殖蝴蝶,蚂蚁必得繁殖蚂蚁,而人当然得繁殖更多的后代。所以每一种动物不管意识或无意识,都潜藏着这两种生存的动机,而从此动机中更支配着它一切的行为。
 
以上两种生存动机。事实上,「延续种族生命的动机」还比「维持个体生存的动机」还深沉些。因为个人的生命必不免死亡,可是种族的生命一定得延续下去。所以当个人的生命跟种族的延续起冲突时,就会有「舍生取义」的事件发生。
 
所以母爱很伟大,一个母亲为了保护她的下一代,宁可牺牲自己。然而母爱,乃不限止于有道德意识的人类。一些较高级的动物,如鸟类或哺乳类,也有类似于母爱的行为。说白一点,母爱为什么存在呢?这可未必是什么伟大的道德情操所激发,而是延续种族生命的动机所使然。因为如果一个母亲不珍爱她孩子的话,这孩子可能一生下来就要死亡。尤其是越高级的动物,既扶养期越长,即越需要母亲的照顾。因此我们可以说:母爱的伟大,不是出自于个人的动机,而是起源于生物学上的基本定律。在生下来前,就被设定好了,其根本不知不觉地就去实践了它。
 
同样「舍生取义」,也是为了成全族群的生命。所以有些平日贪生怕死的,可是到了那个场合,他还是毫无疑虑地取义成仁了!为什么呢?其实,不是他个人选择的,而是整个生物学的动机,或者众生的共业,选择了他,他就不得不去牺牲。而在选择的当下,其根本没有反省的机会,想:我去或不去?怕或不怕?所以「舍生取义」还是很伟大;但伟大的,不是赴诸行动的那个人,而是背后操作他的共业动机。
 
以上我乃为证明:延续种族的动机,其比维持个人生命的动机还深沉些。然现代人都不觉得,因为现代人都更为「自我中心」─偏从自我动机来推愆行为,这跟人口繁殖过度,有连带关系。在以下里,将作更详细的说明。
 
雄蜂的生死
下面我再举几个实例,以说明:延续种族的动机,其比维持个人生命的动机还深沉些。第一是雄蜂的生死:
 
各位知道,蜜蜂的族群共有三种生命型态:第一是雄蜂,第二是工蜂,第三是蜂王─即雌蜂也。工蜂从生下来,就注定要做工的:或每天忙着采花蜜,或打扫蜂巢内外的清洁;或警戒于蜂巢四周,以防患敌人的侵袭。它们的生命过程,乃与「性」毫不相干。而蜂王者,主要的工作就是交配.产卵。那雄蜂呢?雄蜂一生中,只有一事可作,就是等着与蜂王交配。但在交配过后,各位知道吗?也马上就被蜂王螫死。
 
工蜂的生命周期,听说有二十八天;于是每天都有工蜂死掉,也每天都有工蜂新生。所以蜂王天天都忙着交配.产卵。这也就说,每天都必须有雄蜂去交配.去送死,今天死了某甲,明天又等着某乙受死。我们不将怀疑:它们是这么无知,还是都这么勇敢?明明看着前者一只只死了,自己还不跑路?如果是你,你逃不逃?或者交配不交配?其实对雄蜂而言,可能连意识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上帝在造雄蜂时,已经这样设定好了,于是它们便按部就班地送往枉死城,虽不知何谓圆满?但也一无缺憾!
 
鲑鱼的生命形态
下面一个例子是鲑鱼的生命型态,鲑鱼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到现在为止,连生物学家都还不明白它的底细。仅知道:它们都在河川的上游产卵.出生,等略长大后,就顺流而下直到大海。而待鲑鱼长大成熟后,就开始逆流上溯,欲回到老家。而逆游上溯有时候是非常辛苦的,像碰到急湍或瀑布,必鼓足气力劲往上冲。当它百折不回地冲到老家时,也就精疲力竭了。
 
于是它们使尽最后一点力气,赶快交配.产卵。而产卵后,大概两三天内,雌雄双方都会变色而死亡。当鲑鱼死亡腐化后,新的鲑鱼又诞生了;于是初生的鲑鱼,乃以父母的遗体为最初的口粮。在鲑鱼拼命往上溯时,它可知道:其正往什么地方去呢?明眼人会说:你只是一步步迈向死亡的陷阱。但是它们或许不知道,或许知道也无转折的余地。至少千百年来,它们总是这样地生生死死。
 
一定要回老家,才能繁殖后代吗?老家的方位,又如何刻骨铭心地印在记忆体内?否则其何能在千山万水间,辨识自己的源地!云何交配.产卵后,必得很快死亡呢?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也许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上帝已设计好,则它们只有被摆布的份。知道等于不知道,选择还归不选择。
 
以上略举雄蜂的生死和鲑鱼的生命型态,乃为证明:种族的延续还是比个人的生存更重要。不管当事者,知道或不知道,意愿或不意愿,至少这是生物界上普遍存在的定律。
 
小结一:情将何务─繁殖后代也
以上所说,若各位能接受的话,那「情将何务?」便很明确了。这情,既包括小昆虫或小动物的求偶.交配,也包括人类的爱情.婚姻。有关情的种种行为模式,在我看来乃唯以「繁殖」为真实目的。我还是一句话:人类逃不出生物学的定律;而生物学的定律,乃种族的繁愆比个人的生死,比个人的安乐更重要。所以人类的爱情,说白一点,也不过「传宗接代」而已!
 
关于这一点,古人反看得比现代人清楚。何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呢?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不能繁殖后代,便是不孝;不只对家族的不孝,也是对种族的不孝。所以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已,而且是有关家族.种族的百年大计,故岂可不慎耶?
 
抚养的需要
有人听到这里,也许将反问:「如果像你所说:一切爱情,乃以繁殖为真实目的,那还不简单!何不像动物一般,碰着了,看上了,便牵手到一边作爱去?何必有婚姻的牵绊?如此大家岂不都痛快些?」其实在佛教中,提到人间的净土:北俱卢州,也有类似的说法。
 
但是在现实人间中,欲繁殖后代,不只是交媾.生殖而已;其又牵涉到抚养的问题。而且有关抚养的需要,事实上才是更艰巨、更长远的工程。于是为了抚养的必要,乃有婚姻制度的创作。这我还是先从生物学的实例讲起:
 
抚养关系
如低等生物者,在繁殖的策略上:乃以量取胜。故上下两代间,竟无抚养关系。譬如青蛙下蛋,我们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青蛙交配完就下蛋,而且一下蛋就是一大陀。又不只下一次蛋,这边下完那边再下,共下多少蛋呢?成千上万一定有的。但下完蛋后,既公的跑掉了,也母的不见了。所以大部份的蛋,都被其他动物当点心去也。唯有极少数的蛋,能孵化成小蝌蚪。
 
且小蝌蚪一出生,就得一切靠自己。这时,它的双亲是谁?现在那里呢?根本不得而知。于是以无双亲照料故,小蝌蚪实际上能长成青蛙的,更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因最初下蛋,就下得很多;所以还能维持种族的延续与生态的平衡。这是低等动物,因为没有抚养的需要,所以也没有配偶关系─交尾后,便各奔前程。
 
单亲抚养
如是更高级一点的动物,像鸟类好了。鸟类下蛋便不可能像青蛙一样,下成千上万的蛋。所以在繁殖的策略上,便不可能再用以量取胜也。
 
下面我们且以「母鸡带小鸡」为例说明:母鸡一季生蛋,能生多少蛋呢?大概二十个。且蛋生了,还得孵育一段时间;小鸡才能破壳而出。而小鸡即使出生了,还没办法自己找寻食物吃;故得母鸡带小鸡,直把它带大能够自己觅食,才许脱队独行。于是因为要母鸡带小鸡,故不可能一次抚养很多小鸡。又小鸡的抚养期也不短,从出生到能够完全独立,大概要好几个月。所以在上下两代间,还有抚养关系。但这乃单亲抚养而已─只听说有母鸡带小鸡,没听说有公鸡带小鸡的。公鸡在交配后,便不管了。所以比低等动物略高一点者,便形成单亲抚养的型态。
 
单彩鲷
其次,有一种鱼类,名为"单彩鲷"者很奇异。当雌雄交配,下完卵后。母鱼就把鱼卵,吸含在嘴巴里;因此小鱼是在嘴巴里孵化的。于是因为在嘴巴里孵化,成功率就高了许多─正孵化的卵就不会被其他鱼类吃掉。但是这孵化期间,母鱼就不得再进食。
 
甚至当小鱼碰到危险─觅食的敌人来了,它的母亲就即时把嘴巴张开,而小鱼们便马上再钻回妈妈的嘴巴里,以避劫难。难而母鱼的嘴巴能有多大呢?当然不能太大。于是能抚养的子嗣就很有限,尤其当小鱼慢慢长大,便不可能再钻回母亲的怀抱里。
 
双亲抚养
然而对更高级的动物而言,只靠单亲抚养乃太吃力了,所以不得不演化为双亲抚养。譬如有些鸟类,就是靠双亲抚养的;母鸟在巢里顾家,而公鸟出去觅食。一直到小鸟们都能飞了,都能自己觅食并保謢自己,这双亲抚养的关系才告一段落。而更高级的哺乳类,像狮子、老虎,大概都是靠双亲抚养的。至于人类,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一切生物的情,乃以繁殖为真实目的。而欲繁殖,不只是交配便了;因为还有更艰巨的抚养工作待其完成。于是为了抚养的需要而延续了双亲的配偶关系,这尤其发生在必须靠双亲抚养的生物中。
 
配对季节
以上结论,各位再回头想想,是不是这个样子。于是既因抚养的需要,才延续配偶的关系;故若抚养的工作告一段落,则配偶们又不免劳燕分飞,各奔东西去也。如鸳鸯,中国人自古以为鸳鸯乃意笃情深.永不分离。然而据现代生物学家更仔细观察后,却发现鸳鸯,只有在繁殖.抚养的季节,关系才特别密切。而当下一代能够完全独立后,彼此乃劳燕分飞,各奔前途去也。
 
又很多候鸟更是如此,候鸟在夏天时,乃北移求偶而交配繁殖。当孵化了下一代后,便雌雄共同照顾,以把小鸟抚养到能够飞,能够自己觅食的程度。而待秋天来临时,小鸟已能完全独立。于是当南移时,便各飞各的─这个家族已经解散了。以上各位如有兴趣,应可在生物学上找到更多佐证的资料。
 
所以因为抚养的需要,而延续配偶的关系。但若抚养期很短,则虽短时间形成配偶关系;但就长时间而言,还不成固定配偶的模式。
 
配偶的固定
下面我们可料定:如果抚养期长过交尾期,那配偶的关系将被固定下来─这是我想当然尔,相信在生物学上,应可找到相当多的证据。因为所有的动物,除人之外,一年都有一次的交配期,像鸟类、哺乳类等皆然。于是若抚养期超过一年者,则在下一个交配期已来临时,前之抚养期还未终了。于是为了抚养的责任,它们的关系就必须被一再地维持下去。所以当任一生物的抚养期超过一年者,便将形成固定的配偶关系。
 
所以配偶关系被固定下来者,都是比较高级的哺乳类动物。因为愈高级的动物,抚养期乃必愈久也。以上乃从生物学的现象,来审视配偶关系。当然我不是生物学的专家,故所举的例子,可能略有瑕疵。但是这由低等动物,而至高等动物的抚养趋势,乃是十分明显的。
 
小结二:人类以固定配偶故,建立婚姻与爱情
若从抚养关系来看人类,则人类的抚养期乃特别长;尤其越文明的国度,只更越长。以前大概十三、四岁,就可独立去了;而现在公认:必大学毕业,尤其男孩子得服完兵役,父母的责任才算完了。这多久呢?至少二十年。以越文明的人类,抚养期也就越长;故对配偶的选择,也就得越慎重。
 
所以讲到这里,我并没有否定爱情与婚姻;它们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因为要找个人跟你合作二十年,这不是当非常慎重,非常明智去抉择吗?对于这一点,古人还是看得比现代人清楚: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是府第关系;并非权威或迷信,而是谓当从全面考量而作更理智的抉择。
 
而现代人因受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遂认为爱情至上,一切为爱情而爱情。但是「何谓为爱情而爱情」呢?一个单独的事物,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一切存在,必依托于缘起关系的网,才能衬托出它的存在,也才能展现得它的作用。故「为爱情而爱情」者,本质上还不出《中观》所谓的「自性见」。
 
自我扩张的迷惘
从前面讲到这里,我们的结论很明确:就是初为繁殖.抚养而需要把配偶关系固定下来;于是为固定配偶关系而创造出婚姻制度。其次,既演化为婚姻模式,故需更慎重去抉择合作的对象。于是为寻找抉择合作的对象,乃蜕化出「爱情的帷幕」。
 
可是这种说法,对自我中心的现代人而言,实在太委曲.太乏味.太不浪漫了。现代人喜欢「化被动为主动」,不是被祂决定的,而是我自己意愿的。于是为满足这种需要,便蜕化出:从「自我扩张」的动机,而追求爱情的意趣。
 
人类的动机,除维持个人的生存,延续种族的繁愆外,另有一种「自我扩张」的动机─从「有所得」中,来肯定自我生命的价值。从有所得的成就感,当然很多,如追求名、利、事、功之类;而爱情的追求也算其中。故攀得金龟婿或追求到一位如花似玉的名门闺秀,何不是另一种成就与超越呢?
 
何以现代人更习于从自我扩张的动机去看爱情呢?因为现代人自我中心的意识远比古代人更凸显.更顽固。所以种种有关爱情的迷雾,乃是从自我中心所产生出来的幻象,而这幻象其实是附属于种族的需要,它只是透过另一个帷幕去完成它而已。
 
关云长夜走麦城
故若谓「因爱情而缔结婚姻,因婚姻而生儿育女」者,其如关云长夜走麦城,终不出轮回的圈套。各位看过《三国演义》否?关云长就是关公,本镇守在荆州。因被吴国的吕蒙所骗,所以兵败被困在麦城里。有一天他出去巡狩,却发现东西南面皆有重兵包围,只有北方较缺;于是他决定半夜突围。结果呢?
 
最初突围相当顺利,一路快马奔腾;而到一半时,却落入陷阱。为什么唯北方,没有重兵围守呢?此乃吕蒙所设下的圈套,要让他自投罗网也!所以各位知道,以关公盖世的武功,最后却是被活擒的;因为既掉入陷阱,关刀也使不上力,赤兔马也没得跑了,最后只死得更惨而已。
 
所以很多时候,费尽辛苦才找到的「生路」,可能就是仇家们预设的陷阱。同样从自我扩张的动机里去造作有为,去追求爱情,何尝不是造化者预设的陷阱呢?于是不管是为繁殖而卖力,或为爱情而连姻,最后皆五十步笑百步,根本逃不出轮回的圈套。
 
繁殖的目的
下面的问题,我只能问,而没办法回答。如生物界中,生而又生,繁殖再繁殖,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只因怕种族断灭,所以须克尽一切办法来繁殖;可是繁殖再繁殖,竟有什么意义呢?昆虫繁殖了,还是昆虫,猴子繁殖后,还是猴子。这世世代代的辛苦繁殖,曾有什么终究的目的吗?
 
古人曰:天之大德,曰生。顺天行道故,繁殖再繁殖。现代生物学也许会说:单靠少数生物,比较没办法维持生态的平衡;故繁愆越多种生物,越容易维持平衡。但是不平衡,又怎样呢?如古生物学中的恐龙早已灭种了,而所余的这个世界是平衡,还是不平衡呢?大概就没有人能回答了。
 
所以如再问:那人类的繁殖再繁殖,就有意义吗?不只没有人能回答,其或将引起公愤也。这就像神教都说:神造万物。于是很多人不得不唾骂耶和华:你为什么闲来无事,却造我们来受苦受难;然后再派耶稣,来救我们呢?你都不造,不就无事吗?或者一次,就造完美一点,不就得了吗?
 
人类有没有必要:繁殖再繁殖?对这问题,既非我所能回答,也非神所能回答。
 
人类的繁殖过度
但是有一点,我们却都可确认:乃是就生态而言,人类早已繁殖过度,而造成生态的不平衡。当今人口早超出六十亿,于是因为人口太多,一方面必造成人类间的恶性竞争,二方面也必造成生态的破坏。现代人一直致力于环境保謢,但环保的问题从那里来呢?如追根就底,不只是从工业发展而来,而是从人类繁殖过度而来!
 
因为工业为什么得发展呢?只为人口实在太多了,如不用工业的方法,就没办法养活这么多人。譬如房子,为何越建越高呢?因为地狭人稠,故只有往上发展。于是就建筑技术而言,以为进化;但就居住品质而言,仍只是退化。而退化的主因,乃人类繁殖过度而已!
 
所以即使如前面所说「情就生物学的动机而言,乃繁殖后代而已」。而繁殖后代,对当今的人类来讲,反没有那么迫切。当然我不能说:全然不需要。在我还未参透之前,我是不能这么说的;但形势上,至少没有这么迫切。
 
所以我们很庆幸生在这个时代,可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什么空间呢?你可以继续繁殖,也可以不繁殖─还是得有人去繁殖,但也不能每人都去繁殖。如果选择不繁殖的话,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结婚而不生殖。甚至,如果选择不结婚的话,可以择偶而有爱情,也可以保持为单身贵族。
 
如放眼冷静地来观察目前的社会现象,不管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大致上社会已成为这个样子:只很少人以繁殖的观点,来看待爱情的问题;也有些人因迷惑于爱情神话,而步上地毯的另一端。有的人虽结婚,但不生儿育女;也有的人根本就不结婚。表面上似各有各抉择的善巧;但总括起来,却不出因「人类过度繁殖」后的平衡反应─自然会有一些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儿育女。
 
所以如从繁殖和抚养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婚姻;至少在目前的时代,我们可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但是有一点,却不得不将就也:既生育之后,不能不善尽抚养的责任。这既是生物学上的定律,也是人伦社会的公约。所以对于生育与否?当慎思而行,莫致有悔!以上是对还未结婚的人讲的。
 
对已结婚者
其次,对已结婚者。若还没有后代,仍可决定离合!也就是如两个人觉得不好玩了,可以随时离婚。这是我的观点,而所谓「无后代」,不只还没生下来,最好根本还未怀孕。
 
虽古来的观念,都以「既结婚了,当劝合不劝离」,尤其不能挑拨离间,恶意分化而使他们离开。但那是在以繁殖为重的古代社会,才当如此。至于这个时代,则不然。所以我认为:如未有后代,应还有转择的空间;故可离婚。
 
再次,对于已怀孕,尤其已有子女者,当以抚养为重而勿轻举妄动也。这时双亲要有共识:当下,他们的共同任务,乃「尽心尽力,不仅把小孩抚养长大,而且教育成材。」于是这时候,乃不得轻易离婚。因为若真离婚,最大的损伤乃下一代尔。
 
既人类是以「双亲抚养」的典型,于是为了善尽抚养的责任,必致力于使婚姻状态稳固下来。所以既不得背弃婚姻的誓盟而离婚,也不能有婚外情。
 
对婚外情者
当今的社会,婚外情不只普遍,简直到处泛滥。然婚外情,从何而有呢?当然社会状态的变迁,虽也是原因之一;但「迷惑于爱情神话,而不识时务者」才是更根本的心结。
 
所谓「不识时务」者,既结婚且有孩子了;当以抚养为重,而不再沉迷于爱情的游戏中。爱情本来就是骗人的,然既不是你骗他,也不是他骗你,而是造化弄人,骗你们来达成繁殖的目的而已!故一个人如结婚了,尤其已完成爱情的使命─抚养下一代,他飞扬的意气也将成为昨日黄花。因此有子女者,当不再沉迷于爱情神话才是。但是当今「爱情的神话」已被眩染过度,故只结婚一次还未必能觉醒。
 
所以为什么会有婚外情呢?因为他原本对爱情抱持着太多美好的幻想,但结婚后却全然不是。于是他不只未怀疑原本的想法错了,却认定配偶不合;故得赶快再去找另一个对象,以证明他原本的想法没有错。这是迷惑于爱情神话,而执迷不悟的典型;被骗一次不够,还想被骗第二次.第三次。这种人不是太可怜了吗?外国人很奇怪,有的结婚不只一次.两次,甚至五次、六次,都老得快踏进棺材里了,还在闹结婚笑话!真是浑到底了,若太自我中心,怎搞得清楚呢?
 
然若夫妻之间,竟一方有婚外情了;则另方当如何处置呢?我认为:也不是当站在「爱情至上」的观点而痛责对方,必小题大作而搞得鸡飞狗跳,一定要闹到家庭破裂才肯罢休。表面上,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好象对爱情很忠贞,其实也不过中爱情神话的毒而已!所以对有婚外情者,不是当用爱情的角度去劝他,回头是岸;而是当晓以大义─即善尽抚养的责任。所以这时候,倒应「劝合而不劝离」。即使不再沉迷于爱情的游戏,也当看在孩子的面上,而维持原来的关系。以上是对已婚者的奉告。
 
夫妻之间
下面再论夫妻相处之道。以东西方人对婚姻的观念很不一样,如中国古代,若结婚者即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似无恋爱的过程。然他们所重视者,是婚后的节义─所谓节义,乃彼此间的责任也。故若谓爱情,他们的爱情反是从结婚后才开始的。当然这不是最理想的模式。
 
而西方,却执迷于婚前的恋爱。于是谈情说爱时,甜甜蜜蜜.轰轰烈烈。而结婚后,却苦苦凄凄.冷冷漠漠。所以有人道「结婚是恋爱的坟墓」或「因误解而结合,为了解而分开」。当然这仍是不理想的。
 
故综合东西方的优点,乃最好婚前能够透过更多的认识、了解,以作为抉择的参考。而结婚之后,彼此乃以责任义务来调适.维系。所以夫妻相处之道,当既有西方的爱情,又有东方的节义。情较感性,虽舒宜但不坚固。义较理性,虽不贴切但可长久。
 
所谓既有情,又有义,情义还非各自独立者。我们不是常谓有「道情」和「道义」吗?故若共修其道,则能连结道情与道义也。然何谓「道」呢?广义的道,乃包括:兴趣、嗜好、工作与责任。以若夫妻间能有更多的交集,则他们的关系必会更和谐。譬如说若都喜欢文学,喜欢登山、音乐等。既生活的面交集越多,就越容易协调。或者两个人都从事同样的工作,也会更贴切。同样如负共同的责任,对夫妻间的默契都能增长。
 
事实上,夫妻间本就有一种共同的工作与责任,就是抚养下一代。故当从抚养的责任里,去维系彼此的关系,去培养彼此的默契。当然如能有更有共同的兴趣、嗜好,则更好。既要共同生活那么多年,则多花一点时间心力去部署经营,总是应该的。
 
第二春与自我实现
以上夫妻关系,应维持多久呢?有人说:不是当白头偕老,才圆满吗?从人间的伦理来看,确当如此。但是若从生物学看来,却另有洞天。我前面再三提到「繁殖与抚养,乃是爱情所负的使命」。故待孩子已抚养成人,则夫妻的连结关系,便可稍松缓些。我们前面不是说过:如小鸳鸯已能独立,则双亲即各分东西去也。
 
于是就现代人而言,所谓将小孩抚养长大,至少是大学毕业或当完兵。而此时的父母,大概也五十岁了。于是这阶段,不只孩子已长大,不必再那么操心.紧迫盯人。且经济上,也应比较稳定了,不必再披星戴月,奔波劳累。故这时候,即所谓的「第二春」─可安心发展个人的兴趣与嗜好。因为最初,或为抚养孩子,或为牵就经济的因素,有时候不得不作蛮大的让步和牺牲。本来有的兴趣与嗜好,只好束之高阁而不能任君翱翔。而现在既小孩子长大了,又经济稳定已,便可去发展自己的兴趣与嗜好。这就西方的心理学,乃说是「自我实现」也。
 
这时,夫妻双方的兴趣.嗜好,是否仍一样呢?如仍一样,当然最好。然有时候,虽当初是经过千挑万选;谁知道经过二三十年后的物换星移,想法却南辕北辙了。这时候,如夫妻的趋向不一样。我觉得:应彼此尊重,并允许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不能老是念着当同进同出。
 
因为同进同出的阶段早已过去了,如果对方的选择跟我不同,则既尊重自己,也接纳对方,而各自发展去。或问:这时候,当离婚或不离婚呢?答:其实,这时候离婚与不离婚,倒没有太大的差别了。我的意思是:既没有太大的差别,何必多此一举呢?
 
历来,我曾处理过夫妻不和的问题。我皆既不劝合,也不劝离。而是奉告:当给彼此更大的空间。这样既不必牵就自己,也不会压迫对方。事实上,经过如此处理之后,情况都改善多了。
 
以大部份人都比较极端:要合,就要粘在一起,同进同出。不然,就干脆一刀两断,各分东西算了。而不知道从合离的两端间,去调适出另一片空间来。这一方面是心态的偏端,二方面也是见识的不足。
 
修行的转机处
前虽说:若孩子长大了,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与嗜好。这还是从世间法说的,如更从佛法来看,有什么兴趣与嗜好,也不过是关云长夜走麦城,跳脱不出轮回的圈套而已。因为不管什么兴趣.嗜好,甚至使命.行愿也吧!我的看法皆是「换汤不换药」,徒造轮回的业而已!故如孩子已经长大了,还是赶快学佛参禅、了脱生死,比较实在吧!以上是对已结婚,已有儿女者讲的。
 
当然如能更早识破爱情、婚姻的迷雾,而直接修行;不是更袒然吗?何必绕了一个大圈子,沾染了一身泥巴,才回到原点呢?若当初即看破.放下,不是更清爽吗?以上乃对未婚者说。
 
总之,因为人类繁殖过度,所以现代人乃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而我们更当利用这样的因缘,以修道了生死。否则,错过了这番因缘,他日欲回首时,却已千山万水,欲说还休。好!这题目,今天就讲到这里为止。下次有时间的话,再论广义的情,即分别心。
  

{返回 果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力挽狂澜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二
下一篇:力挽狂澜 南泉养猫
 脚跟着地 身与心
 自我实现的需求
 涟珠甘露 从数息到内观
 一苇过江 教理篇 缘起.性空.无我.禅
 脚跟着地 师生答问拾珍
 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涟珠甘露 从菩萨道到成佛
 禅悟密法 引言
 禅林风雨 6.昏沉与散乱
 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二、我们为甚么要学佛[栏目:慈航法师]
 接受新知[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念佛四十八法 16) 尊贵持名 Practicing Buddha Recitation When ..[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百喻经 54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The Snake Whose Head and Tail Had ..[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勘破生死幽暗[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怎样以理证成立“一切众生皆为我们的父母”?[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悲心可以无限增长[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A Brief Discourse on the Non-conflicting Essence o..[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66 鹦鹉灭火的故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