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朝夕佛为伴 何必问归程─阐释「禅」的观修之道
 
{返回 圣轮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8

朝夕佛为伴 何必问归程 阐释「禅」的观修之道

文/圣轮法师

【前言】:佛法山不定期举办「农禅体验营」,让生活于现代都会奔碌不停的人们,暂时放下俗务琐事,到有机农场体会回归自然的禅趣。以下为圣轮法师为大众的开示摘要……

各位法师、常住及护法居士,大家阿弥陀佛!大家远从各地来到「台北坪林山外山有机生态农场」,参加「农禅体验营」,精神非常可嘉,所以我也特地来为大家开示说法结个法缘。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些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为了崇尚精进实修,有的发愿终身不盖佛寺,有的发愿终身不做住持,而我因为推行「农禅法门」,也发愿「此生住农场不住道场」,这表示我已放下壮观巍峨、金碧辉煌的佛寺,转而亲近大自然的农场,而农场其实也就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的、随兴的禅宗道场,货柜屋、铁皮屋就是我的「金刚道场」。

当一个人越喜欢大自然的时候,也就是他的心越能够放得下的时候。几年前我曾出国去参访,对于高楼大厦、繁华都会根本无心欣赏,我反而喜欢到落后的乡下、淳朴的穷乡僻壤,甚至到市集、路边摊去看看众生的生活百态,我想我是在「寻根」,因为「根」就是一个「本」,树有根、菜也有根,所谓「无根道不长,无佛法不生,无法佛不成」,因此,我们修行必须找到根本的禅修之道。

以「农禅法门」来讲,我推广唐朝百丈禅师的农禅;而由弘法的宗旨来说,我也在弘扬六祖慧能大师的祖师禅。大家知道六祖在得到禅宗衣钵传承时还是个在家居士,后来为了躲避恶人的追逐,隐身于猎人队中长达十五年,他就在山野森林藏身猎人队中和光混俗,默修他的禅机妙道。

大自然就是大道场

佛法山的出家法师和护法居士们也是和光混俗,我们跟树林、茶叶、蔬果、杂草在一起,在草香、菜香、茶香、花香中,体悟人心、道心、佛心,这当中的禅机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必须亲身体验方能会得其中奥妙。

昨天住在这里的慧云师姑请我写一首偈语以求参悟,我为她题了以下的诗偈:

慧云雾滚滚,茶山露芳香;

朝夕佛为伴,何必问归程?

前面二句是描写台北坪林闭关中心的景致,后两句则有很深的禅意。六祖曾说过:「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这的确是令人震撼的法语。其实,当我们能够体悟禅机妙谛时,佛就离我们很近,彷佛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当下就活在净土世界中,又何必再去挂意于将来往生的去处呢?所以我说:「朝夕佛为伴,何必问归程?」

我们要怎样才能「朝夕佛为伴」呢?这就要靠日常生活中参禅观修的功夫了。譬如我们打坐时,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我们会体证到虚空与我融入,佛就在我身边。我们在拔草时,就观想在拔除烦恼业障无明草,愈拔愈欢喜,我在做佛事,佛就在我身边。

我们要观想这里就是极乐世界,法师们就是阿弥陀佛,同参道友们就是清净大海众菩萨,如此禅的妙境就显示在整个曼陀罗磁场中,你的心就会法喜充满、无我无私,与佛同在。

懂得修行的人,大自然野外就是一个很大的道场,我提倡的「农禅法门」是有甚深禅意的,我们有农的朴实、禅的解脱,当下就在创造一个净土世界。我们对于一草一木都不轻忽,它们都是诸佛菩萨赐给我们的资粮,有草就有肥料,有水就有甘露,有人就有道力,我们作此观修,就是拔草成佛之道、采茶成佛之道,也是立地成佛之道。我们徜徉在山中、云中、雾中、雨中,这里就是一座法界的大宫殿,诸佛菩萨也都在此禅定养息,如此观修就会入于法喜之境,「若在佛境中,并无人我相」,则成佛又有何困难呢?

佛在心海坐 不怕风浪起

今天大家来参加「农禅体验营」,待会儿如果下雨可以试着不要穿雨衣,要将雨水观想成甘露法水,心要转境,不要被雨所转,则淋雨反而变成一种快乐。其实,只要心能接受万物,万物就无碍于我,禅本身就是这么自然、这么平静,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心能容万物,无烦亦无恼。

我们要训练自己的心去接受一切,你能接受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切就变成你所喜欢的。遇到困难或逆境,你要去超越它,不要去在意它;你要去解决它,不要去执着它,此路不通,他路一定可以通达,世间的路四通八达,何曾阻碍过任何人?都是我们自己懈怠了、困顿了、退却了,所以才会超越不过。

逆境现前时,我们必须要有「定」,你能定心、安心就不会造烦恼的因。一般人遇到逆境就容易发无明、愤怒、不平,而我们禅修者就是要「冷静」,很多事一冷静就无事,故「定」用现在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冷静」、「不动」。

我们要让心冷静下来─「按兵不动」,免得小兵去闯祸,要把「将军」─「佛性」请出来,则佛在心中坐,不怕魔来兴风作浪。安定的心就是佛,佛是觉者、定者,所以「佛在心海坐,不怕风浪起」,在困难中,我们要解脱;在痛苦中,我们要超越,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禅的处世哲学。

禅宗就是佛法中很高的人生哲学,修禅就是要你「善待自己的佛性,不要折腾自己的生命」。「禅」本身就是「一种体悟、一种觉醒」,让我们找回自己、见到佛性,随时保持着清净、快乐、逍遥、光明的心境,则虽然身在娑婆世界,与置身净土世界无异,如此我们就能「朝夕佛为伴」,那么又「何必问归程」呢?

2007年7月8日 开示于台湾佛法山「台北坪林山外山有机生态农场」


 


{返回 圣轮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宽恕容忍无怨仇 海阔天空任遨游─「宽恕包容」的心灵有机禅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积极力行」的人生观
 直心是道场 当下即是禅─ 浅释「禅」的真义
 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朝夕佛为伴 何必问归程─阐释「禅」的观修之道
 闻声救苦靡不应 人间处处有观音── 做个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
 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世界」
 六好生活禅──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读好书、喝好茶、睡好眠..
 心能转境无罣碍 雨中采茶乐开怀─ 「以心转境」的修行真谛
 向绿色大地取经 让心灵自由呼吸─「心净则国土净」的有机禅观
 农为国本 禅为佛心─「大自然有机农襌法门」的真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根机不同[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10)[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当代著名弘法居士——郑颂英[栏目:陈士东居士]
 清净明诲[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金刚经赞》研究序[栏目:方广锠教授]
 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栏目:蔡惠明居士]
 佛法难遇应把握[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致觉行者 五 此时此地当下见法[栏目:隆波田禅师]
 明心见性的潜能 视苦乐为锻链自己意志[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