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学习四部宗派,汉译宗依完备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4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二十讲之:学习四部宗派,汉译宗依完备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学习四部宗派,汉译宗依完备

在20世纪以前,《大毗婆沙论》没有藏文本,直到1948年(中佛协编辑的《中国佛教》云:“公元1944年沙门法尊曾据唐玄奘译本译成藏文,于1948年全文翻毕”),法尊法师才根据汉文本翻译出藏文本,但已遗失不传。该论早就译成汉文了,这其实是汉人学习中观的一个优势。西藏中观的发展过程中,尚缺这部基础论典。西藏很多祖师对根本说一切有部的观点,是依据传闻判断,还有很多是通过曾在晚期去过印度或汉地的人的一些见闻来了解。可想而知,他们对四部宗派的研究和发展,其实缺陷很大。研究《俱舍论》也是如此,因为《俱舍论》的成立基于《大毗婆沙论》:通过删除或调整《大毗婆沙论》中比较繁冗或错误之处,进行新一轮整合,才形成《俱舍论》。若无《大毗婆沙论》这一原始文献,研究《俱舍论》也很难。

所以,依据现有条件,我们要对《大毗婆沙论》作些了解。这个了解至关重要,若没有抓住这样一些原始文献,说“他生”就是非法、非理性,我们文献不足,很难确认。连没什么修行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把他们的宗教发展弄得那么理性,佛教修行次第如此严谨,修行体系如此完善,那么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去了解,怎么能把修行原理弄通?学习《大毗婆沙论》,其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若跨越过这个步骤,我们后面的学习,从思想根源上绝对能完全确定。确定好以后,没确定的还有哪几个部分,一个一个去清理。我们要把修行和成佛变成一个顺藤摸瓜的事情:百分之九十九的藤你都摸完了,如果瓜还没出现,那它一定就在最后一个地方。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的形成
下一篇:《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说一切实有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忍分三类: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释《大毗婆沙论》代表观念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人无我的修法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一杯水的世界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观”的正行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大问题: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叠使用..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二:主体与运动的关系..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六种逻辑因果关系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六家七宗(列表)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罗汉的现象界—唯见四大种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上师颂[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平日念佛与临终助念之间,应如何用心取舍?[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栏目:信愿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六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做一个快乐的人[栏目:圣旭法师]
 法之初—四不共加行[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青春很易逝,珍惜当下才能少些追悔[栏目:看开]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二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熄灭之时[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But some lucky charms do work, don’t they?[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