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加行中的“治贪三要门”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7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八讲之:止加行中的“治贪三要门”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止加行中的“治贪三要门”

这就是粗茶淡饭,首先是治贪。

治贪第一,不净观。观所缘为三十六不净合成。齿、发、甲、肉、骨、脓血、肝胆、肺肠不净;眼屎、口?、鼻涕、屎尿不净;色、形不净,观察则无明执散心退。

治贪心的第一观是不净观。修不净观一定要有一个诀窍:要从脚底修起,然后由脚底向上延伸,最后是头部。不净观怎么观呢?牙齿、头发、指甲、肉、骨,包括脓血、肝胆、肺肠这些,观它们为不净,还包括眼屎、唾液、鼻涕、屎尿等等不净,颜色和形态都不净。

观察这些时,则无明的这种执散心(因为执着而产生的散乱心),自然就会退下去。比如,散乱心看起来很不好办,但只要用起来这些不净观的方法,很好办。因为心各有各的归属,各有各的来源。我们找到这个心的来源,就像停电一样,把执散心的电停掉了,心马上就沉静下来了,效果非常明显。

治贪第二,丑陋观。浮肿、虫噉,除触受执散心;紫、青淤、紫黑、脓血流,除肤色执;腐烂、肉离骨,治形体执散心。

治贪心的第二观是丑陋观。大家看过的电影可能不少,西方电影中,如果有个魔兽,它的脸上肯定有一些很让人害怕的小虫爬来爬去,或者脸上忽然变成墨汁、脓血之类的东西。西方人为什么就动这种心思,拍出这种镜头?这种镜头出来了,确实能让人产生内心执着的对治作用,这个对治作用真能产生。不是要打动人吗?打动人很好办,拿恶心的来,这就打动人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原理,西方人对心的判断和研究也由来已久。尤其伊文思·温兹把佛教中阴救度的法本传译到西方后,他们心理学的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懂得,一种心产生,另外一种心能产生对治作用。佛教的很多用心方法,他们在逐渐掌握。

若观到我们皮肤的青淤、紫黑、脓血等等,进行这样的观,那么对皮肉触受的执着就会很快消散。若对肉和骨进行观察,那么就能让人远离对形体的执着,这种执著心也就可以退失了。

治贪第三,白骨观。四生中胎生本性为骨体,故治贪以白骨观最力;由足至头,皮肉烂脱,露出白骨;白骨全观,则观广至一国,又渐复己身;趾骨有皮肉,余皆白骨,渐至眉间。

治贪心的第三观是白骨观。对治贪心,白骨观比丑陋观、不净观都厉害,效果更好。《红楼梦》中,一拿着镜子,看正面是王熙凤,看反面,白骨在镜子里出现了。白骨的出现,会使他放下对世间的贪执。

在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生命中,凡胎生的(人属胎生)有一基本的本性:以“地大”为主的骨体。为什么从胎出生呢?胎里出生的这种物质的本性,是由骨骼的本体中的一部分流散出来的。人之所以“证性命”(《楞严经》云:娑婆众生以淫欲而证性命),之所以有肉体产生,就是因为有“地大”产生。这是人来到这个世界执着的最根本缘起,它是物质部分的来源。

物质这部分来源的贪心就是要由骨骼这个部分的问题开始去解决,才最有效。所以在四生中,“胎生的本性是骨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原理:我们进行白骨观除贪心,最行之有效。

历史上,佛法对白骨观的推介,或者佛让弟子来修,从弟子修的效果来说,它的效果也最直接。

首先,是从脚到头进行白骨观。白骨观一般的起点是左脚大拇趾的最前端。这个观不只是想着这个地方,也不只是看着这个地方找点感觉,观这个地方时,我们的意识也都下去了,是对这个地方的感受作引导。作什么引导呢?让大拇趾的皮肉逐渐开始产生膨胀。我们观它膨胀时,就感觉脚趾真在膨胀,我们膨胀的这种触觉同时也产生了。这就是实际观的开始。

随着这种膨胀感越来越强,下一步就观察它不仅膨胀、青、瘀、肿大,最后腐烂了。当腐烂了它开始破皮时,我们甚至从触觉上会感觉脚趾这个地方忽然一凉,那就是我们观它破皮的时候,这个相应的触觉就产生了。

当它腐烂的肉开始脱开骨节,白色的骨节露出来了,等它露出来时,我们会感觉,在整个脚的那节脚趾头上,我们的感受消失了。那个地方就是一个白骨的景象,什么脚的触觉都没有了。由第一节逐步逐步的向上推进,脚趾的第一节、脚的第一节,包括下肢的第一节,逐渐逐渐的向上观。

在观的过程当中,当观成了全身骨节都变成白色,然后就开始扩展,扩展到身边的人也变成白骨,更多的人都变成白骨,乃至平时接触的所有人都变成白骨。乃至自己知道全世界到处的人都是白骨时,就把这些白骨想成脚趾的第一节白骨,全世界所有人的白骨都等同于自己脚趾的第一节白骨。

这种等同的观照成功了以后,就接着把这种白骨观向上推进。但有一点要注意:当你的观察一直从脚底下的白骨推进上来,全世界的人都变成你脚底下的白骨时,这时我们要留一点,要留一点左脚的第一节趾关节的表面部分,它上面还有一些皮肤,就跟现在健康的脚的皮肤一样。要留这么样的一个余地,不能让所有的地方都变成白骨了。然后再继续向上观,一直观到额头的部分,观到额头时也要观想额头的眉心部分,还有一部分上面是有皮肤的,跟健康的人一样。

若缺乏了这个环节,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人就会过分地出离、过分地厌世,乃至产生自杀的倾向。

所以若真要修观,还真需要一位指导老师不停地观照。自己的观照在进展过程中,若没有一个比较理性、有经验的人在旁边指导的话,就容易出问题。

    在佛当时的经典记录中,白骨观是使阿罗汉最为迅速得到果证的一个观照法门。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加行淡茶饭,乞丐最相宜
下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慈心观治瞋,缘起观疗痴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本无异宗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异熟果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三重境界、无一真实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观”正行列表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因果同时则不一相续,同一相续则绝非同..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要有一点修行——四正勤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与暖位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佛教的世界起源论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教习顺世论,为犯突吉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早课及上师瑜伽修法的开示[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当代高僧慈青法师(李豫川)[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一、如何培养入出息念 10-1-4 肆、达到禅那[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佛法在世间(常泓)[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轻毁佛法 果报惨痛[栏目:大安法师]
 水缸里的秘密[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佛法和生活[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为什么我们要愿生弥陀净土?[栏目:关其祯居士]
 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拈花智慧 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栏目:拈花智慧]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