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从比附玄学到立足般若,《肇论》之功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4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总第十六讲之:从比附玄学到立足般若,《肇论》之功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1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从比附玄学到立足般若,《肇论》之功

这就是六家七宗。六家七宗的这些思维在当时实际上是最为高深的思想境界,或者说是当时最为主流、最为前沿的探讨热点。等到魏晋玄学思潮过后,僧肇大师一锤定音,中观和般若见在中国才正式立足了。

立足了以后,正式的立宗是在玄奘大师前后。所谓的唯识宗、天台、贤首宗正式开始发挥他们的功能了,禅宗在这个时候也应运而生。但是天台、贤首、禅宗、包括唯识宗,他们思想的真实依靠始终都来自于《肇论》破六家七宗后所立的中道观。如果对六家七宗的思想没有清理,那么佛教的主流思路当中都参杂着玄学的这些修行模式、理解模式。中国人本来好简约,这个习惯,如果再不加以梳理,在这之后就很难形成佛教正式的、有规格的宗派主流。

所以说,《肇论》起到的作用就是:

在《肇论》之前,佛教是偏于玄学的,在《肇论》之后,佛教是偏于般若的。
    而佛教不管是哪一个宗派,如果给他定性,他都属于般若宗。由智慧来引导的这些宗派、这些修行,才能称为真正的佛教的宗派,否则都是离题万里的。所以月称论师说,“能够引导凡夫到达止境,到达目的地,是因为有智慧。”第六地的这个智慧,能够引领着一到五地的菩萨到达究竟的目的地,还能够引导佛教的这些宗派到达究竟的目的地。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本无异宗
下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列表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辩破六家七宗(列表)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大小乘对三十七道品的不同应用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精进将福转成慧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杀行刨不开杀心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无罪”是四地精进的真实指标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修忍四方便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观”的正行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凡夫、二乘和菩萨的三重境界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错误—常见的他生因果理解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类成段食,社会成封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二枚起请文[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六祖慧能到黄梅从五祖弘忍求法的传说[栏目:杨曾文教授]
 怀素与草书(孙小力)[栏目:佛教与书法]
 菩萨戒[栏目:卡塔仁波切]
 The Order of Nuns[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论意识[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3.般若智慧文殊菩萨[栏目: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不可著怕魔[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