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缘会宗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9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总第十六讲之:缘会宗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1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缘会宗

下面是于道邃法师的“缘会宗”。

“缘会故有,名世俗谛;缘散即无,即第一谛”是此宗的主义。

这个缘会则生、缘会则有,实际上就是无常,原始佛教里的无常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缘会故有”这个没有错误,我们通常的无常的教理就是这样的。“缘散即无,即第一谛”,这里就出问题了。缘会则生、缘散则灭是初转*轮的无常义。

中观的“(正)缘生(时)性空”,所指的是,正在生灭本身的时候,我们来进行观察。

“缘会故有,名世俗谛”,虽然符合原始教理的无常,但是在无常的时候我们进行观察,无常的当体的因和果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到底是有实物还是无实物,或者是只有概念呢?所以中观说“缘生性空”。

“缘生性空”加上两个字,我们就容易读通了,就是“(正)缘生(时)性空”。正缘生的时候是性空,十二因缘正在进展的时候,他本身的自性就是空性的,而不是等到缘会的时候就无常,缘散的时候就没了。世俗和胜义不是先后的关系,这个缘生性空是当时当色的关系,所以这个缘起义极其重要。

接受“缘会故有为暂时世俗谛”这个说法,不接受“缘散即无”是胜义谛的说法,表面上看起来近乎小乘。实际上我们看,“缘散即无”这是个断见,存在着的他能够突然无,这是个断见。很多自闭修行者属于这一类,避缘求灭、以灭为证,实际上就是不识前世后世和解脱的因果,仍然属于断灭见。

这些都和修行用功关系至为密切。如果没有前人犯的一些错误,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的修行里头会有哪些离谱的东西,它如果反映出来了,我们可能还认为差不多呢。“缘会即有,缘散即无”,这很有可能是我们的一些专修者的思路,事缘多了我就回避,躲起来修行,一个人去闭关,闭关好像没有发现什么,没有什么来头痛、来恼乱我的事,这就算是修行有进步了,或者守着一个清静守着一个悠闲,这就认为是成就了。这里头的问题是很容易发生的。

僧肇大师的破怎么说呢?

“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还是这一句。

“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幻化宗
下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本无异宗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佛教批评科学,星系当让须弥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世界为何有末日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尘刹构成的世界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总说四部宗派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作者介绍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还没开始就没法开始:一切诸魔莫能胜..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从他体而生的自证分与依他起..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般若玄谈第三种:六家七宗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学习四部宗派,汉译宗依完备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魔产生的二十四种原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万行法师法语[栏目:万行法师]
 珍惜法缘殊胜[栏目:传喜法师]
 禅的生活运用[栏目:宋智明居士]
 归依后是不是只尊敬自己的归依师?[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176.长芦清了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社会关怀 - 善待外劳[栏目:方外看红尘]
 中寤[栏目:僧诗句集]
 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九章 真假开悟辨别[栏目:智光法师]
 草根的恕道[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因果的真相 第六章(二)“想要”是一个毒品,是生命真正的痛苦所在[栏目:因果的真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