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魔的来因:二谛四谛混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8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魔的来因:二谛四谛混淆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25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魔的来因:二谛四谛混淆

魔有其来源,从内在来的说是烦恼,从外在来的说是天魔。从我们的见和行的方面来说,魔有一个来源就是邪见,而邪见多半是来源于我们对世间、出世间、对于法义、对于法要理解的不够通透彻。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关于“谛”的理解——胜义世俗谛、或二谛、或者是四谛,对这些谛我们不能够善巧地去理解它。

上面的这个表格所要表达的是,在暂时当中的二谛和暂时状况当中的四谛,因为有不摄法的原因,而有区别,在究竟当中没有区别。换一句话来说,也就是二谛和四谛的关系表。这句话绕口,需要一点一点来说。

先看四谛中的苦谛、集谛、道谛。

二谛和四谛这两个名词我们早就已经接触过了。四谛所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苦集灭道,苦集灭道这个道理在说人无我的时候说得最多——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集灭道所指的首先是苦,苦有无常和无我两个因,无常和无我让我们不能稳定,让我们任何一件能了解的事件都具备了生灭的过程,生灭就是不稳定的根本的原因。不稳定是让我们觉得无法驾驭的主因,无法驾驭才是苦,它本身会变动才是苦。

无常、无我就是根本的主因,世间上所有的事情,我们接受不了的,我们能够感受到苦的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苦是怎么样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真正体验到它是苦难的、是痛苦的呢?是因为它们聚集在一起。

小的苦一般我们还能够忍受,或者说我们可以把它放下,不给予理睬,或者忽略它。聚集就是各种苦、各种无常、各种无我的事情聚集到了一起,这是让我们接受不了的。生老病死的原因也是这个,比如人要死的时候,不光是一个人要过世了,还伴随着疾病,伴随着身体的不舒服,伴随着心里放不下的事,还伴随着过世了以后还有很多理想、愿望没有达成……,集聚到一起来了,就让我们感觉到更不能接受这个苦了。

所以集聚是让苦升级的主因。道谛的道是我们所羡慕的。所谓道,就是当佛初转*轮的时候有很多人来问:“佛啊,你说了世间是苦的集聚,那我们想解脱,想解脱要来求什么呢?”释迦牟尼佛说:“向僧团来学道。”要是学道该怎么学呢?道谛虽然是个真理,它有具体内容的,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灭,灭是道的真正的内容。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分别二谛与四谛的智慧
下一篇:《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小乘四果位:小乘以灭法为存在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本无异宗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错误知见的障碍是绝对的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魔的来因:二谛四谛混淆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他生因果论的荒谬结局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谁都逃不脱的障碍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大问题: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叠使用..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淡黄仙人与《金七十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追忆赵朴老(赵朴初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栏目:王志远教授]
 第四篇 痴 - 让生活重新上轨道[栏目:放下的幸福]
 物质宇宙的生灭(净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佛教与唐代文学——陈允吉教授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过去心是无痕的[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