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逻辑的高阶是果证:绝言而不废理之第六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6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逻辑的高阶是果证:绝言而不废理之第六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25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逻辑的高阶是果证:绝言而不废理之第六

永明禅师是在西元904到975佛教很不兴盛的时期,他曾经对佛教中国化的完善工程做过巨大的贡献。比如他写了一百卷的《宗镜录》,就是用禅宗的方法来直接检验汉传佛教所有的教理结构。其中他谈到了禅宗的三关,先破本参,再破重关,再破后面的末后牢关。禅宗其实沿用的道次第就这么简单,就是这个三关。破牢关的境界相当于什么?永明延寿禅师有那么一篇文章,他说:跟你们说说唯识宗吧。

玄奘大师到印度去了以后,在那烂陀寺城门上挂出来的是《真唯识量》,“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 ;初三所摄,眼所不摄故 ;犹如眼识”。二十多个字挂在那儿,他承诺谁要能够把《真唯识量》这么一句话的真理给改掉一个字,或者说反驳掉其中一个道理,我可以给他做弟子或者把脑袋给他都可以。

大师命人将《真唯识量》挂上城门,所有的内道、外道高手都来(参加辩论),当时这真是大小乘全体佛教的盛况。最后的结果,十八天没有任何人能敌。有人来试过,但都被玄奘大师给剃度了。大乘佛法给玄奘大师“大乘天”这样的一个美名,小乘佛教的这些宗派给玄奘大师的是“解脱天”这样的一个美名,都是至高无上的赞誉,成了大明星了。

那么,《真唯识量》的这二十几个字,它到底是要我们的理念、理性分析和我们的宗教体验达到什么样的一个共同水平,我们才能真实的去理解这个真唯识量呢?它这个不仅是因明学,而是一个真正的“量”。量即所谓证量,它是一个真的,不光是理解到了,不光是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它还是真正的体验,是从觉受一直到果证。

永明延寿大师给它一个判断说:真实的逻辑思维智慧的最高阶段,一定就是果证,逻辑的高阶是果证。永明大师会台、贤、慈恩三家经论教法,宗归一心,遂成禅宗以来未有之巨著。他精唯识义,云:“夫禅宗者,真唯识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禅教和会有两种,一种是引教通宗,一种是以宗融教,凡是以宗融教者,皆近于永明大师。

所谓真唯识量者,就是末后牢关的证悟。这个说法也是被沉埋了很久,即使在宋元以后,也没有多少人再来延续讨论相关的问题了,因为庞大的教理似乎已逐渐与实际的修行相互不能磨合了,而法眼禅师他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个。

禅宗形成了以后,既中国化,又佛教化,非常地实用,中国的整体佛教走向越来越跟禅门分不开了。一直到民国时期,太虚大师给中国佛教进行了这么个定义,就是:汉传佛教的特质在禅。

禅,是汉传佛教的形象。如果说哪一个宗派能够用最简洁的方式诠释汉传佛教的话,那就只能是禅宗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实践的中观第五种:直接了当的中国禅宗
下一篇:《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中国禅宗的中观见:直接的突破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清净名言在二谛中的判定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再谈循身观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缘起:空性正见切入世间正理..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中国禅宗的中观见:直接的突破..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观缺一不可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观”的正行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加行淡茶饭,乞丐最相宜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天魔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释放呼吸”的诀窍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凡夫、声缘、菩萨的世界起源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部112经 六纯净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心念与命运(一)第二章 心念与面相 心为相本看心知相[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相应19经 神通等之教导经[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我想见佛可以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以弘一法师为例[栏目:温金玉教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二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广学」与「多闻」(七)[栏目:宽运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广学多闻菩萨行[栏目:禅林衲子心]
 佛法原典 如来所说诵[栏目:果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