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大问题: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叠使用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2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总第十讲之:大问题: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叠使用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19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大问题: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叠使用  

    我们存在的问题就是多重概念的重叠使用。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这样客观单纯的,但我们却是惯于多重概念的重叠使用。而这些概念都没有归根到底找到一个确定的存在,一个都没有。当已经把各种元素都分析出来的时候,发现手的概念仍然还在这里,手的概念为什么去不掉?
    去不掉的原因就是我们要修行对治的对象,就找出来。当分析到下面一层概念的时候,发现手的概念还存在。手的概念是一个不好的习气,为什么把它称为习气呢?它就是一个习气,如果不是以前一直在执著它的习惯在这里,这个手的概念应该是能够刷新的,一刷新,手的概念就没了。

    为什么刷新不掉?

    就是因为这种习气。怎样才能刷新掉呢?就是通过四念处的修行,做循身观的过程中,不断地确定它的合法性的理解、合法性的定义。通过感受和观察,这种合法性的理解逐步逐步地出现了,突然一下手的陈旧概念就没有了,即使我看见它有个如幻的影子在这里,但是它一点不真实。这时候,一方面可以说,这就是你的一个理解的进步,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真的就是一种觉受产生了,只有这种觉受的产生才能确定这种理解的正确性,你自己会给自己来进行确定。这个时候的证悟都是自己给自己确证的,如果没有进入到这样一个觉受的层面,你确定不了这个正确理解。如果到了觉受的这个层面,这个理解的正确性就被确定了:我觉得手就是一个概念,但我这个感觉,身心对于它的刷新的能力,也真的确定它就是一个概念,什么也没有。那个时候的手,仍然可以做事,仍然可以去帮忙,仍然可以做善事做坏事,都可以做,但是真的觉得手所在的空间空空如也,没有任何的物质,要说形象它也是如幻的,我不会太确定它这个形象的真实性。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开始来理解,月称论师所讲的这个空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表面上是一个思考,我们看看,它跟修行到底有什么区别?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下一篇:《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别来那套,玄而无用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般若玄谈第三种:六家七宗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凡夫、二乘和菩萨的三重境界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与“无生”相冲突的“顺世论、数论、唯..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幻化宗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的形成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观”的正行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魔的种类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从他体而生的自证分与依他起..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问难与救辩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精进将福转成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棒喝[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前行笔记》第二部分 前行修法:一、共同外前行(一)暇满难得 2(上)[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漫说《杂队含》(卷二十八)~E 761与762经讲有学与无学的区别。[栏目:界定法师]
 204.念祖公重建古刹 Mindful of the Patriarchs merit, reest..[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20~29)[栏目:傅味琴居士]
 祈愿的力量 附录一 禅修练习[栏目:祈愿的力量·一行禅师]
 六十七、何为供养、供养主?[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十七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五、释诸有情续生死难[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