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忧无喜
 
{返回 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5

无忧无喜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忧。甚至,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坏,例如:年轻的儿女在外偷盗、抢劫,看似有所得,但大祸就将临头;现代人所谓“忧患意识”,一时的艰苦,却能带来永远的平安,是以“喜”不一定就是好,“忧”不一定就是不好。

  所谓欢喜,要能与人共享共有,所谓欢喜,要能不妒人有;能够享有无私无我的欢喜,这才是有价值的欢喜。  

  所谓忧悲,是关怀别人,是关怀道业;所谓忧悲,是不忍社会纷乱,是不忍众生受苦,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行为,有什么不好?

  欢喜,是人人所追求的,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也不是名位,而是欢喜。一个人如果有了财势名位,可是生活过得不欢喜,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有人以“安贫乐道”为欢喜,有人以“无事自在”为欢,有人以“平安是福”为欢喜,有人以“知足常乐”为欢喜。

  忧悲烦恼也不一定不好,佛法未兴,众生未度,怎能不叫人忧烦?国事纷扰,人心不净,才是真正的忧烦!忧烦自己德性不够精进,忧烦自己能力不见增长;忧烦自己待人情意不够真实,忧烦自己对人服务不够贴切。因此,忧烦其实也是仁者之心;能够“忧道不忧贫”,就是仁人之心的体现!

  《岳阳楼记》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人,固然不可以把欢喜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不应只为自己一人一事而欢喜,而应以天下苍生为念,即使是一个小老百,也应该以一家人的温饱、平安、和谐而欢喜;应以一社区的邻居之团结、互助、友爱而欢喜;应以跟随的老板、主管、长官之顺利、得到利益而欢喜。总之,要以他人的欢喜为欢喜,则庶尽道矣!

  欢喜”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色彩,“欢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没有欢喜只有忧悲,这是不懂生活;有欢喜也有忧悲,此乃人之常情;能够“无忧无喜”,则是更高的修养,也是最有智能的处世之道。


{返回 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拥有到用有
下一篇:假的可怕
 迷悟之间(41-50)
 成败之间
 耐烦有恒
 国王的新衣
 镶金的餐桌
 美好的随喜
 守法的重要
 无忧无喜
 戒急用忍
 神通的真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贪感应‧魔障碍‧琉璃光大威神法救我[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佛教文学观 一、佛教文学的起源 一 佛经翻译文学的思想特色[栏目:佛教与文学]
 以禅思开启大爱[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只是爱上了感觉[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七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言行合一说弘一(金星)[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黄金上的宝石:解行并重[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