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佛教的世界起源论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8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总第八讲之:佛教的世界起源论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1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佛教的世界起源论

了解完这个大框架,我们就知道:《地藏经》所说这个世界成、住、坏、空的过程,事实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缘起,就是我们应该树立的缘起观。《起世经》里详述了这个世界起源观,我们只要跟着这种缘起观,确立一个大致的缘起观就可以了,无需特别深化。

首先是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被毁灭过了一遍,然后世界又初成。《地藏经》里叙述星球和星球之间互相生灭的这个过程只有几句话,但《起世经》里就把我们这个星球——这一个娑婆世界、南赡部州——的形成过程说得很清楚了。

确切的说,它不是一个圆的星球而是一个上下突出的平面,上面立着须弥山,四边有四大部州,中间主要是海洋,最外面是铁围山,铁围山的下面全部都是地狱,是一个弧形的。

这个世界最初形成时,人们不用食物,吃的是一种“欢喜的心态”。大家的心里都很欢喜,从光音天刚刚下来,没有翅膀、但都能飞,每个人的身上向外散发出光明。

这个时候,地面上出生一种叫做“地皮”的物质,就像现在的地皮菜,长得密密实实的。这个时候的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可以在空中飞行而不坠地,但其中有人就说:“地面上长出的那些黄灿灿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去尝尝,看是什么味道吧!”然后就用手沾了一点儿品尝:“哇,这么好吃!我们在天上飞了这么久,每天都只有欢欢喜喜,但从没享受过人间的美食啊!我们开始天天吃吧!”于是,他们就开始慢慢吃开了。但他们吃后就发现一个问题:吃着吃着身上的光慢慢消失了,等到彻底没光的时候,“啪嗒”一声就掉下来了,再往上飞就飞不动了(加了翅膀也飞不动)。大家再互相一看:原来彼此都长胖长灰了很多,飞不动了。

这个时候,地面往外面冒的就变成了劣质的“地皮”。冒了一段时间后,也渐渐变少了。此时,来到地面上求吃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从外部空间飞来的不计其数,最后只能去寻找新的食物。后来,大家发现地面生长的树枝、藤条流出的那些汁很好吃,于是就开始以此为食。不久,大家发现这些林蔓汁也越来越少了,只能吃一种从地上涌出来的叫做自然梗稻(米)的物质。(这种自然梗稻,玄奘大师的那个时代还有极少保留,那时那烂陀寺最厉害的辩论者可以得到这类梗米的供养。当时米粒有蚕豆那么大,玄奘大师吃过,但他没办法带回国来。)后来,自然梗米也越吃越少。自然梗米有一个特性:不耕自然生,没有芒、穗,米粒非常清净,大家都很喜欢吃。同样是获得欢喜,以前不依赖食物,现在要依赖食物。但在吃的时候彼此会争夺,你占的这块地多,他占的那块地少,多的人就生我慢心,少的人生嫉妒,我慢心嫉妒心一生,福德和智慧就减少了,那么相应的,自然梗米生出来的就越来越少了。所以到后来,自然梗米也逐渐的换代,生出来的米粒就越来越小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一杯水的世界
下一篇:《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类的家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中观见在中国:僧肇《肇论》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三:生起的过程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诸经论广释止观特性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问难与救辩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世界为何有末日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小乘人以七菩提分为修行,大乘以八胜道分..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堪为法器、应闻此道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凡夫、二乘和菩萨的三重境界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六等持力成办九住心是“止”的正行..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六度中精进最胜,论立名焰慧二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栏目:弟子规另解]
 行脚心得[栏目:禅林衲子心]
 35 道在何处[栏目:大机大用]
 西方人所寻找的“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阿罗汉的宗教体验[栏目:星云法师]
 为净身口意三业当受归戒[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9)[栏目:傅味琴居士]
 夫妇的发心[栏目:布施]
 金刚萨埵心咒[栏目:新编佛教念诵集]
 如何才能功夫得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