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返回 普献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8

宝积经7-1:四非善知识

人气37 likely - 宝积经讲记 | 2010-02-22 00:49:13

主题:宝积经第7-1集主讲人:普献法师

接着我们要讲的是菩萨修正行里面,什么是善知识?什么不是善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经文。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谓为四?求声闻者,但欲自利。求缘觉者,喜乐少事。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迦叶!是为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有良师益友,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好的同窗、好的同修,对我们的道业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怎么去寻找善知识、好的同窗道友呢?下面有四点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个「求声闻者,但欲自利」。就是说我们想亲近善知识,如果他所修的是专为自己打算,「此身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这个就叫做「求声闻者,但欲自利」。所修学一切的法门、诵经拜佛、做善事,一切切都是为了个人生死的解脱,烦恼的消除;单单这样子来修学的话,就不是善知识了。

单单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生死的问题解决就好了,不要管是非、不要管社会、不要管这个国家、不要管这全世界的一切众生,这样子就是发小乘心。要不然就是发厌离心,讨厌这个世间、讨厌生存、讨厌活在这个世间;以这种心态来信仰宗教、修学佛法,这个是很不理想的。

虽然他个人的生死可以断、可以了,值得我们尊敬,但是以信佛学佛的态度来看的话,是不圆满的。所以《法华经》里面常常就有这么一句话:「勿亲近小乘三藏学者」,因为我们是近墨者黑、近朱则赤,如果跟这种发小心、唯愿自己生死了了就算的人亲近久了,我们也是会受到影响。

第二个「求缘觉者,喜乐少事」。缘觉的根性比声闻乘还要利;因为声闻乘是还要听佛的音声发厌离心,缘觉乘的人他的根性更利,见到花开花谢就悟到无常,根本就不用听佛法。

见到宇宙山川,见到大自然那种无常变化莫测的现象,当下就能悟道的人,我们称为缘觉乘,或者是叫做独觉。就是佛也没有出现世间的时候,他独自一个人就能觉悟了。这种人根性很利,比较是孤僻型的。什么叫孤僻型呢?最好一个人独来独往,过着一种隐遁的生活,不想跟人家有所来往,世间事跟我无关,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

过着这种独来独往的修道生活,我们称为缘觉乘。不落人群,也不喜欢跟人家来往,因为跟人来往、跟人接触就产生矛盾磨擦、是非恩怨,就会造业。所以这种根性的人大部分都是在深山、天涯海角没有人的地方修道。我认为短时间可以尝试这种生活,对修道有很大的帮助。短时间的,一年、两年,最多三年,自己充电一番就必须来报恩,回到现实的人生当中,对一切众生来报恩,这才是佛陀出世的本怀。

「求缘觉者,喜乐少事」,就是他不喜欢有太复杂的人事关系,这个在人格的养成来讲还是有所偏,毕竟我们人不能离群独居、索隐行怪。人是合群的一种动物,必须有父母、有家庭、有事业、跟别人有所来往,能够自己觉悟也能够觉悟别人,可以跟众生来分享,这才是真正的一个人的本分。

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字「人」怎么写呢?左一撇、右一撇,而且必须靠在一起。如果左一撇、右一撇把它分开来,就变成「八」。这象征着什么呢?你靠着我、我靠着你,大家互相扶持。你种田,他织布,我盖房子给人住...,人跟人之间是相互的。有些人从事科学的,有些-从事艺术的,有些是文学的,有些是教育的,有些是卫生的,有些是治安的;每一个人尽一分的责任,尽一分的义务,然后互相利益,互惠互利,那么这个时候叫做「人」。

所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不要以为少事少恼最好了,跟人家不来往,独自一个人,那变成一种孤僻。这种孤僻的个性不是行菩萨道人的一种风格,那就不成为善知识了。

第三种「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有些人他信仰了宗教,可是不把心摆在戒定慧、内心的净化升华,而把这个心用在什么地方呢?研究天文地理、世俗的文艺文学,用这些文化来让自己的身分提高,成为一个大的文豪、大的文学家,或者是懂得天文地理科技种种技术,这样子表示自己是精通世间的种种学问了。

这里有一个笑话。说过去在印度有一个外道,他用铁丝把头绑起来,人家问他说「为什么你用铁丝把头绑起来呢?」他说:「我懂得太多了太多了,我装不下了,我怕我的头爆炸,所以必须把头用铁丝绑得紧紧的。」这是一个笑话,表示说我懂得很多很多了,叫做什么呢?广学博文。不管是为了名利也好,或是为了什么...,就是表示自己懂得很多。

这个地方讲「读外经典路伽耶毗」,就是指世间种种的学问。因为世间种种的学问一般来说都是往外追求,尤其是科技的,就是往外,往我们身心之外的物质方面去下功夫。当这个心往外越追寻,就像我们到了海边越往内海游过去,虽然很刺激,但是是越陷越深,越来越危险。

所以我们说经典,一个是外典、一个是内典。无论是政治、经济、技术、科技、天文、地理,这都是向外追求的。我们向外追求,总觉得想征服大自然、征服别人、征服别的团体,归属于我、受我控制、受我支配。世间的学问大部分都是如此,想控制外在的一切,被我利用,被我支配,被我享受,我们叫做外经典。现在社会上的学问都是向外追求。

那么佛经呢?叫做内典,是向内追求。为什么向内追求呢?佛怎么说呢?佛说我们每一个内心里面有一个无尽的宝藏,它的名字叫做「心」。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心,这颗心拥有成为觉悟的可能性,成佛的可能性,叫做佛性。我们之所以烦恼痛苦,就是我们迷了,迷了自己的心性,而向外去追寻。越追寻就越痛苦,因为我们的欲望无穷,世间再多的东西都不能满足我们那种贪婪的心,所以导致你争我夺,这个世间就乱了。

世间一切的问题根源,是来自于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安住这颗心,降伏这颗心。我们内心里面这颗心是拥有无尽的宝藏,越往内去追寻,我们越感受到生命的安祥。

世间人都在追求快乐;为什么叫做「快乐」呢?很快地就来,很快地就走,所以叫做「快」乐。当我们追求的东西还没得到的时候,就像热锅的蚂蚁;得到那一剎那,我们高兴了;可是得到以后呢?另外一个妄念又来了,另外一个欲望又来了,又想去追另外一个东西了。快乐是很快地就过去的;获得那一剎那得到快乐了,可是喜新厌旧的心理马上就改变我们,又另外一个目标让我们去追,追的过程当中就像热锅的蚂蚁。

所以生命的过程都是起起伏伏、起起落落,一下子这个目标,一下子那个目标,就在盲目地追求目标当中产生了茫然生命,这是众生的生命现象。

所以佛典称为内典,就是让我们了解每一个人内心里面,真正的想能够快乐祥和自在的话,先让这一颗心静下来。可是我们众生的心就是不断地往过去、往未来去追寻,过去的不断地回忆,往事不断地回味,就产生许许多多的感受;然后对未来又有许许多多的期许,然后去憧憬、期望、盼望、等待;那就是我们众生的毛病。

这颗心不断地飘浮在过去、未来当中,这颗心还没有落实下来,所以痛苦。所以我们真的想得到快乐幸福,一个最简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这一颗心不是飘浮在过去、不是飘浮在未来,而是停留在当下的身心,停留在现在。当我们的心停留在现在的时候,我们感受生命的存在喜悦。

那么要让这一颗心停留在现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我们的心跟呼吸结合在一起。因为呼吸停止,生命就结束了。如果我们把心跟呼吸结合在一起,息入、息出,出息、入息,这颗心也是随着呼吸这么出息、入息,心息相依,当下能感受那种宁静祥和喜悦。这只是初步的功夫,而且没有宗教的仪式,也不用说用一种仪式念什么咒、念什么圣号,没有,就这么简单。随时随地让我们的心跟呼吸结合在一起的当下,我们就能感受到生命的那种宁静与喜悦。

这个功夫做久了还不够,再进一步的去观察我们身心的无常,再把这颗心跟呼吸又把它他辍开,把它辍开来看,呼吸是呼吸,心念是心念,一个一个是无常的相续,呼吸是不断地呼、不断地吸,吸了就要呼、呼了就要吸,所以是无常。然后看看这个心,刚刚是心跟呼吸结合在一起,现在把它分离开的时候,看起来会发现这个心只是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然后呢?这个念头把它串联起来,我们叫做心,或者叫做意识,或者是叫意识流。

前念、后念、前念、后念...,这样不断地接续起来,就像一滴一滴的水,滴水成河,它就变成一条河流。那么河流就能够乘船了,它就有一股力量了。我们也是这样子前念、后念、前念、后念这样串联起来的时候,给我们一个错觉——喔!这就是我的心,这就是我的心性,这就是我的本性,这就是我的生命,这就是我的灵魂。有了这一个错觉,所有的为人处事就会有一种无明,产生烦恼了。

所以我们叫读外经典,就是说心外求法,永远就没完没了。

第四个「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如果我们去亲近一个修道者,这个修道者太重视世间的学问,我们亲近以后只能了解一些知识,增加世间名闻利养或者地位名利的话,或者是给我们寺院徒众护法,那就非常可惜了。这个叫做世利——世间的利益,而对佛法真正的戒定慧无所帮助的话,我们会浪费许许多多的时间。

所以在我们寻访善知识的时候要特别特别的注意,否则浪费很多的时间、精神体力,只是增长了许许多多名闻利养的心,这个对修道来讲是没有帮助的。

 


{返回 普献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下一篇:宝积经讲记 菩萨四正道
 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菩萨学处·第一讲 富贵心
 菩萨学处·第三讲 普贤行
 诸魔外道
 宝积经讲记 退失直心的邪行
 菩萨学处·第五讲 念佛见佛话无生(之一)
 忙碌的心灵
 宝积经讲记 损灭善法的邪行
 健康生活过一天
 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若了知影像等如现而空,即是了达彼等无自性者,则异生既已现证,应成圣者?[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愿您天天是好日[栏目:达亮文集]
 经行的方法[栏目:著述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