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返回 自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8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本章共计举出九种的难处,类似前面第十二章,讲到人生有二十难。不过,前面的二十难,通于因果,这里的九种,只是从果上来讲,目的在劝导我们不可坐失机缘。前几种是世间的果法,后几种是出世间的果法,总而言之,是劝导我们要能够把握时机,不要错失机缘。

‘佛言’,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讲:‘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我们为什么生到这世界来为‘人’呢?佛教讲六道轮回,讲十法界,这可以说是佛教的人生观。佛经也讲每个人内心都具有贪、嗔、痴三毒,由于贪心、心和愚痴,而去造作了种种的业,然后就得感果。比如我们造了十恶、五逆的罪,就会堕到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去。这三种恶道的众生,畜牲披毛戴角,是我们所看得到的,饿鬼和地狱,虽然我们的肉眼不容易看到,事实上还是存在的。

人,由于起惑造业,地入三恶道里面,受罪业报完满了,再来投胎为人,可见人身难得,好不容易我们才能做人的,这一点,在佛经里面有好多好多的譬喻,我举个‘盲龟浮木’的寓言,说给大家听听。龟,是很长寿的,好像我们上面人家送来放生的那一只,已经好几年了,有的时候给它吃,它就吃;有的时候好久没有喂它,它还是活著,可见乌龟的寿命是很长的,所以一般人做生日,都做红红的面‘龟’,那是象征长寿的。

‘盲龟浮木’这故事,出于《杂阿含经》(卷十五),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讲:我们人身难得,譬如有一只瞎了眼睛的乌龟(有的经典说它只瞎了一只眼睛),数百劫来,它都生活在海里面,差不多要一百年,它的头才伸出海面上来。在海中有一根木头飘浮著,这根浮木上面有一个孔,乌龟就想把它的头钻进去,但是海水随风飘荡,木头也随著波浪起伏,乌龟当然很难可以遇到浮木上的那个孔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我们一个人在六道当中轮回,生生世世头出头没,正像这只盲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钻入木孔,我们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够投胎做人呢?’

可见能够做人,实在太难得了。有的人常常埋怨:‘哎呀!生不如死,不如早一点死吧!转个面目来,说不定可以换个比较好的身体哩!’

但是,我们的人身,是不容易得到的,可以说比那只盲龟要钻浮木的孔更难。所以,我奉劝诸位不要埋怨人身,我们要活下去,要珍惜我们这个人身。试想,在六道当中,有多少众生,但是,能够听闻佛法的,只有苦乐参半的人道众生,才有机会,其他各道,天道太享乐了,那里的众生体会不到苦,当然不会去珍惜佛法了,而三恶道的众生,受苦已经来不及了,那有修行的机会,唯有我们人类,知苦知乐,才有希求向上向善,离苦得乐的心,所以,我们既然获得这希有的人身,有机会学佛学法,就必须珍惜人身,借假修真,好好地去修持,不要动不动就埋怨了!

释迦牟尼佛,也常常以‘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的譬喻,告诫我们,想得到人身,好像手指上那么一点点的尘土,机会是很渺茫的;一旦失却人身,万劫不复,要再感得人身,实在太难了。所以,我希望我们善友,千万要记住,人身难得,必须好好珍惜!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我们现在总算是成为人了,但是人有男性和女性的分别,要成为男子汉大丈夫,更是不容易。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所谓男女平等,女强人也很多,而在传统的观念中,还是重男轻女的。佛在两千多年前说法,也是就著当时的社会情况来说的。有一部《玉耶女经》,是佛为玉耶这个女孩子而说的,里面说生为一个女的,有十种恶──十种不理想、不美满、给人家讨厌的地方:

1.父母不喜:你看看好多人家生头一胎的时候,眼巴巴地等候著:‘究竟是生男的?或是生女的?’假如是生男的,好高兴哦!赶快向亲戚送礼、送红蛋。要是生女孩,‘那是个丫头!’好失望!你看看中共提倡一胎政策,一对夫妇,不论男的或女的,只能生一个。但是,大家都希望有一个男孩子传宗接代,就这样,很多很多生了女孩子,就把她丢掉,不知道有千千万万的女孩子死于非命,如今大陆上,一定是男的多于女的,到时候连老婆也娶不到啦!

2.视无滋味:假如一连串生了好几胎,都是女的,没有一个男的,女孩子不值钱哪!做父母的往往会感觉得人生好没有意思,非常灰心、丧气。

3.心常畏人:做女孩子,胆子很小,很怕见人,家中要是来了一个陌生人,就赶快躲起来,这也是女人家的一种弱点。

4.父母忧嫁:平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孩子十七、八岁一朵花,挑选物件,条件可多了,可是超过了三十岁、四十岁,这个时候,她本人无所谓,父母就非常操心、忧虑,老姑娘嫁不出去,是很麻烦的事情。

5.父母生离:女儿小的时候,父母出门,把她留在家里,总是放不下,牵肠挂肚的。女儿长大,嫁出去了,又会担心她在婆家,生活不知道好不好,和公公、婆婆、丈夫,甚至全家的人相处得来吗?这也是生女孩子比男孩子差劲的地方。

6.畏夫喜怒:假使一个女孩子,嫁了好的、体贴的丈夫,那是很美满幸福的。要是不幸嫁了一个莽夫,喜怒无常,做老婆的实在难以应付。或是嫁了一个花花公子,整天在外花天酒地,做老婆的,也是痛苦无边的。

7.怀产甚难,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妇女一旦怀孕以后,十月怀胎所受到的痛苦不用说,到了临盆的时候,尤其是头一胎,阵阵的肚子痛,是有得受的,特别在古代,医学不发达,好多人难产而死,所以,产妇在还没有生产之前,往往会感觉得非常害怕、苦恼,这种女人家的痛苦,是男众所没有的。

8.少为父母管束:女孩子年少,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常常受到父母的约束,出门、做事,在行动上都被管得很严,男孩子就不会这样了。

9.中为夫婿禁制:中年时代,也就是结了婚,离开了父母,别以为没有人管束了,还是有人管著你的。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嫁了一个很疼爱你的丈夫,会尊重你,让你自由。但是有的一天到晚被关在家中,要到什么地方去,丈夫都会禁止你,唠叨著:‘整天向外跑,家里的事情不管啦!’这也是麻烦的事。所以,‘中为夫婿(丈夫)禁制’,禁止她,把她关起来,使她行动不得自由,这也是生为女人的痛苦。

10.老为儿孙所诃:年纪大了,做妈妈,做祖母了,照说可以自由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除非你在家里是很有权威的,不然,做儿子和孙子的,也会管著你的行动。

从以上十点,可以看出做一个女人家是好苦啊!在两千多年之前,释迦牟尼佛就告诉玉耶女,生为女人身有这么多为难的地方,是男性所没有的,你们看看,佛是不是一位大智慧的人。

因此,经文说‘去女即男难’,女的要变成男的是不容易的。不过,佛在《涅槃经》中指出男女倒不一定在生理上来分别,假如你有智慧,知道佛性,你虽然是女人身,也就是一个男的,反过来说,你要是没有智慧,不知道佛性的话,纵然是男的,也是个女的了。佛的伟大就在这个地方,他不一定以外表、肉体的性别来肯定男女,而是由你的思想行为来分别。

总而言之,做一个男子,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方便,很多地方的确比女的殊胜。女人因为限于她的生理、体力、胆量、毅力等各方面的障碍,论学佛修行,也是比男的差,因此,经上才强调希望能做一个男的。

‘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现在我们已经成为男的了,必须六根具足才好。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足,也就是所谓的五官完整、四肢非常的健康,仪表堂堂的,你假使是一个瞎子,或者是聋子、哑巴、跛子,甚至于伛偻、侏儒……种种的残障,虽然是个男人,在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很多事情必须依赖人家,也往往会招来人家的白眼、讥笑。尤其在修学佛道上,更是障碍重重,比如说瞎子,他看不见三宝;聋子,听不到佛法,这样的人生太痛苦了。所以说,既然生为男身,要得到六根具足,也是不容易的。

‘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我们已经生为男子,五官也很端正,但是,要生在‘中国’是很困难的。这里中国,并不是指我们中国,而是指生在中央地带,依历史来看,古印度以中天竺为中国。好像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来讲,是国家的中央地带,就算是中国了。中原地区而外,其他地方,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那些边疆,没有开化、文化比较落后,佛法的流传,也不如文物集会的地方昌盛,要听闻正法,是不容易的。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我们既然已经生到中印度,是不是刚刚和释迦牟尼佛同时代出生呢?佛经中常常提到‘三涂八难’,八难其中有一个‘佛前佛后难’,就是比佛更早或者更晚出世,没有机会见佛闻法,都是一种难处。不过,佛世不要把它说得太狭窄,以广义来说,不论是佛的正法、像法,或是末法时代,凡是有佛法在世间流通的时代,都称为佛世。能够值遇佛世,也是很困难的,试看,我们在菲律宾,文化也是很发达的,以大岷区来说,是属于菲律宾的中央地带,这么多的人口,有几个来礼佛闻法?可见生逢佛世是不容易的。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我们生在一个有佛法可以听闻,有佛经可以阅读、研究的时代,但是要遇到一位有道者──善知识、名师,也是不容易哦!现在的宗教,五花八门,看起来可多了,看起来也是蛮虔诚的,但是,是不是正信的佛教?是不是可以引导我们走上解脱道、了生脱死呢?这个就有问题了。因此,遇道者难,要遇到具有正知、正见的大善知识,那是不容易的。

‘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我们遇到了名师、大善知识,但是你要兴起信仰心,是不容易的。好像有一次演培法师来讲开示,曾经提起过去太虚大师无论到上海或者其他地方,都是人山人海的,大家都去听开示。他有一天问某某人:‘你有去听吗?’‘没有,下次再去吧!’可是过了一两天,太虚大师已经走了,根本就没有下次了。所以,要生起信心、敬仰心,要把握时机,是很困难的。

讲到太虚大师,我想起了他曾经说过:‘未生信心,语以佛法,如水浇石;生信心者,如水遇土,故曰兴信心难。’就是说你跟人家讲佛法,他假如没有信心的话,就好像水浇到石头上一样,没有作用。假使他有信心,好像水浇到土里面,是很有作用的。因为石头是光滑的,不能生长东西,水浇在土里面,才能生长万物。所乙太虚大师认为一个对佛教真正生起信仰心的人,就是要受持三皈五戒。但是很多人说:‘我已经学佛几十年了,每天都拜佛念佛,何必要皈依受戒呢?’这就是‘兴信心难’,要是真正生起信仰心,相信一定不会拒绝这做为一个佛教徒,最起码应具备的条件吧!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我们的信仰心生起了,但是进一步要发菩提心,也是不容易的。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有的地方翻为‘觉’,有的地方翻为‘道’,总而言之,菩提心就是觉道之心,也就是一种觉悟、向道的心。这是大乘菩萨的心: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但利益自己,也要利益一切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菩萨的精神,缘于发菩提心而产生的。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我们已经发了大乘菩萨之心,但是,你不要执著,认为自己是个菩萨,是救度众生的,要是有所执著的话,表示修行还不到家。或者说自己已经证了四果阿罗汉、或是已经证了十地、妙觉佛果,这也是要不得的。释迦牟尼佛从来不说自己已经成了佛,如何了不得。他说:‘佛在僧数。’成了佛,也是僧团中的一分子,同我们一样的。所以,无修无证之难,跟前面第十一、十八两章所说的同一个意义,是修道者最高的境界。


{返回 自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下一篇: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9 宜默不宜喧[栏目:石头路滑]
 一来果─声闻二果[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什么是所知障?[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天天修财布施,财源滚滚而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让佛教在西北地区大放异彩——于讲经交流会采访清远法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神通是不是修炼成就的标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一二)[栏目:杂阿含经]
 无量寿经 第二十四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一串念珠[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九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