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返回 大寂尼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49

(4)不妄语戒

甲、何谓妄语罪?

如果你心怀鬼胎,隐瞒实情,口出假言,知道的说不知道,不知道的说知道;看见了说没有看见,没有看见说看见了;听到的话说没有听到,没有听到的话说听到了…..,乃至因为你的「妄语」,而造成对方的伤害,甚至以一言之失,令人痛苦莫名、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都叫做犯下妄语罪。

乙、妄语戒不可悔罪的意义

未证言证

如戒经说:「若妄言我证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或须陀洹(初果),乃至正在修证须陀洹初果......。或者妄言我得色界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或者妄言我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定;或者妄言我得无色界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或者妄言我得不凈观、安那般那念(数息法门),招感诸天天人来到我的面前,或诸龙、夜叉、薛荔毗舍阇、鸠盘荼、罗剎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皆犯不可悔。」

由此可知,当你对人、对天人、对鬼神妄称自己成贤成圣,不仅增长自己的「我慢心、欺诈心、诱骗心、自私心、邪念心、名利心、贪财心......」,造下害人、害己的行为,死入悪道,而且也使「对方」在你「高明的骗术」下,为你吹嘘、抬轿,甚至利用众人为你广做宣传,号召无数不明事理的「初学者」误入岐途,也学习你「高明的骗术」,犹以为找到真正的「明师」。乃至生生世世不但不得入道,而且亦使大家与你「共业」,堕落悪道,犹不知自己犯下是什么业因不得人身,不入正道!这是令人非常寒心、痛心、也爱莫能助的因果报应,当然是「不可悔罪」。

丙、妄语戒可悔罪的情形

如果你未证阿罗汉,本来想告诉别人你已证罗汉,但是却误言证阿那含三果(以此往下类推亦然,如果三果言证二果,二果言证初果等),或者有人问你:你得道了吗?你默然承认,或者利用别的方法让别人误认你已经证道;或者妄言你能够召风呼鬼、祈请佛菩萨及仙鬼到来,乃至身边有护法神等守护;或者在逢遇事情时,真的听到了而妄说没有听到,真的看见了而妄说没有看见,怀疑某些事真的是有而妄说没有;本来就没有的事而妄说是有......,甚至当你生起想要妄语的念头(已有对象想要妄语),虽然还没有说出口(犯下罪可悔),乃至已经说出来,但是辞不达意,语意含糊,让人不明其意(犯中罪可悔),都是犯下可以忏悔的妄语罪。

丁、妄语无罪的情形

如果有人正在发狂,或者精神失常、心神散乱,不能控制自己言语情况下而乱说话,甚至因精神异常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话的情况下胡言乱语,不犯妄语罪(但是如果所说之话,造成对方莫大的伤害,生起报复之心,甚至妇诸行动,加害你、报复你,未来世中,亦是要遭受双方甚难了结的因果罪报)。

戊、妄语罪的来世因果

一个人虽然没有造下杀、盗、淫等重大恶行,但是今生妄语罪深重,造成对方莫大的伤害,仍然会死入地狱,狱报罪尽,投生为人,经常招人诽谤,人皆不信其言。

譬如佛在世时,提婆达多的弟子俱伽离,没有看见舍利弗和目键连与一女子行淫事,妄言亲见二圣者与某女人共宿一室,暗中私会;并且在各城市、乡镇中四处散播谣言。佛三次呵责,亦不知悔改,致使民众漫骂二圣者,不信佛教,而造成僧团莫大的伤害,俱伽离因此妄语罪,死后堕入九大地狱中,受苦无量。

己、略结

可以说,妄语罪是现代人最容易触犯的戒条之一。在现在诸多情形下,我们很容易「方便妄语」,而为自己创造生生世世「妄语不断的祸种」。楞严经说:「妄心不除,尘不可出」,要如何才能将妄语戒守持得很好,唯有经常修定及观慧、观心,在行住坐卧反观「自心的起心动念」,是否会伤害别人,将「方便妄语」的情况,降低到最低点,如此做去,就证明你真的有下定决心,往出离「五欲尘境」的方向前进了。

 


{返回 大寂尼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下一篇: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3、不邪淫戒
 《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七日念佛」有两种解释..
 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塞戒的基础
 如何证明你是一个初发心菩萨?
 何谓菩提道?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
 解答初学之人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疑问
 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题
 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不持五戒的果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虐待动物,十倍偿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因明与辩经(简要本)[栏目:因明与辩经]
 宣隆大师传 11、雪儿在望燕坡峡谷为迦韦大师兴建寺院[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满难得(六)[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禅定无所有不可得[栏目:慧光法师]
 格鲁派耳传法门概述[栏目:格鲁]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二十六)永远的大乘行者——特瑞萨修女[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念佛七法会 前言[栏目:仁焕法师]
 析《理惑论》教育思想(张捷、刘坤)[栏目:佛教与教育]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五)观修无常而励力修法[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