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五)观修无常而励力修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27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五)观修无常而励力修法

  【如《入行论》云:“死亡降临时,父母及亲眷,子等难为护,汝无有依处。”】

  死亡时即便长寿佛亲自降临给我们赐予长寿灌顶,或药师佛亲自给我们治疗,恐怕也延续不了我们的寿命,一切都结束了。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如今科技发达,医学发展也一日千里,但医学发达并不代表人可以不死。放眼各个国家的高官贵族不都照样死亡吗?因此还是要精进修学佛法为妙。

  【此珍爱的身体亦会遗弃,被称作尸体。】

   我们天天都执著着自己的身体。比如出门前要涂一层防晒霜,怕被晒黑,睡前要抹上保湿霜,怕生皱纹等。我们很珍视自己的身体,因为今生能不能在世上混,靠的就是这个身体。可是一旦无常降临到身边,我们也只能遗弃自己日日执著的身体,它就被称之为尸体。

  【昔日人见生畏,黝黑魁梧之身,今以破衣包裹,绳索捆绑,帘布遮盖】

  往昔人人害怕的黝黑魁梧之身,如今只能以破衣包裹,或者绳索捆绑,掩盖面部而呈现。汉地的习俗可能是用两米多长的白布盖在身上。想一想,即便活着的时候坐拥万贯家产,但是一旦离开这个世界,你所谓最亲近的人,最后赐予你的不过是两三米的白布而已。从小直到现在,你殚精竭虑、耗费毕生心血而时时追求财富,到头来拥有的只是至亲好友赐予你的这三米白布。无论你同不同意,高不高兴,就只有这么多。这就是一个人一生最后得到的结果。

  由于高原地方全民族信仰佛教的缘故,无论谁家有丧事,都会在第一时间邀请活佛为他做超度。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当时我坐在空旷的房间,看着法座前摆着的尸体,心中非常凄凉:这个人从小直到现在一直忙碌于这个家庭,是这家的顶梁柱。外面居住的房屋以及屋内所有的财产都是他一手操办的,但今天又得到了什么?按照高原地方的风俗,会将他的藏袍盖在他的身上,这就是他的全部。若是土葬,过两天就用破布包裹着尸体将他埋葬。若是天葬,就脱光他的衣服让秃鹫把他吃掉。他天天执著的一切财物和亲人,一个都带不走。当然,我们讲解这些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从今天起就抛弃一切精进修法,恐怕大家做不到,但是希望大家能尽可能多修修法,多可怜可怜自己。

  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的身边,当到达这一时刻,你想再起来修法是不可能的。有时想不到这点,你也可以到尸陀林去感受一下。汉地很多田野中也有许多坟冢,细致想想,这个土包下面决定躺着一具尸体。这个人在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和我们一模一样,有说有笑,享受着世间福报,但今天已经躺在棺材中,成为了一具尸体,能看见的只是一个土包而已,而这也是我们最后的结果。这种可怕的现象,迟早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真的需要精进修法。初次能否改变自己的心相续而精进修法,完全在于无常观。

  【垫靠冻土冷石,即成令众生恐惧发呕之境。】

  当埋在地下时,就只能成为让人恐惧发呕之对境。

  【此后将尸体运往尸陀林时,鸟犬狐狼撕啃啄食,发缕尸布筋骨等零乱脱散,骨肉分离混杂石土。或被焚烧,或被水腐,或是埋于地下,彼不越其中一种。】  

  这就是我们最后的结果。以前我听说甘孜一带有个习俗,水葬成人的时候,是把尸体切成一块一块扔到江里;水葬小孩儿,就在尸体脖子上拴块大石头,让它沉到水的深处,成为鱼虾的食物。但无论是谁,尸体的最终归宿不是被焚烧就是用水腐,或者埋于地下,不会超出其中任何一种。每个人都一样。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四)无常来临时 万般带不走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六)中阴自在需要生时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五)令法入道就是修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二)阿赖耶识之状态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十)回向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六)观修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八)略述三殊胜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何谓世间八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八)思维暇满实义而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八)无记并非解脱之见解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五)显密在护持戒律方面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十二)回向的方式与内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密须知 八、月轮观[栏目:冯达庵居士]
 略论禅宗哲学思想的几个源头(高华平)[栏目:禅宗文集]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二十二 众生命慎勿食[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戒刀)[栏目:佛教的法器]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二十六集[栏目:圣宇法师]
 君子戒之[栏目:达观法师·论语禅解]
 隨缘自在 第二章 人生智慧[栏目:达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