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二)推动菩萨深入布施行的发心是什么
 
{返回 大寂尼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4

(二)推动菩萨深入布施行的发心是什么

1.推动菩萨深入布施行的力量是什么?

一个菩萨行者之所以能发心在无量劫中往返生死,修学与佛道相应的布施法门,一定有一股特殊的力量在推动他前进,而且是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这股力量来自何处呢?

大悲心正是推动菩萨在长远的成佛道上,广度众生最重要的发心。菩萨因为在初发成佛道心时,便深深地觉悟‘如果不能将一己之悲心开发出来,遍缘、普渡一切众生,则不可能成就佛果,获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种智慧。’所以一位深发成佛道心的菩萨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非常注重悲心的培养,而不是仅停留在名相上的钻研或者终日空口发悲愿的阶段(见后续梵行精进愿及金刚悲智愿)。

一个没有悲愿心的学佛者,是不能体会菩萨所发悲心行愿的珍贵、难得与伟大!

世界上要能找到几个有大悲愿心又有大智慧的修行人,实在是众生之福,难能可贵呀!

一个没有遭遇过身心交迫之苦的人,自然不能够感受到他人身心的痛苦。

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也绝对不会有菩萨的慈悲心。

一个凡事认为‘别人对我好是应该的’,经常以自我为出发点去衡量别人,表面上以为自己很好相处、很有智慧、和蔼可亲;事实上,正暴露出自我反省的时间太少,慈悲的胸襟正在远离‘你、我’却不自知。世界上这种自以为慈悲、有智慧,而不认识自己狭窄心胸的习气,内心里却‘我慢心、自私心深重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相对的,一个有悲心的人,看到他人受苦受难时,一定会心生‘怜愍’,甚至有想要伸手援助的激动。如民国八十一年为护幼而殉职的林靖娟老师,为了挽救‘健康幼稚园’的儿童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舍己为人,具有悲愍心默默牺牲奉献的护生行为,是为任何有侧隐之心的人所感动的。

相反的,一个没有悲心的人,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却会视若无睹,冷若冰霜,甚者落井下石,犹洋洋得意。

进一步说,一个有智慧、多闻、禅定的学佛者,如果没有慈悲心,则不可能解脱,更谈不上成佛!

放眼全世界,我们可以看得到的,正在受苦受难的众生,如非洲、中东、边疆、沙漠、监狱、屠宰场……等地及正在遭受战争、酷刑……等身心折磨的可怜众生实在不少,何况是看不到的,亦正在地狱里、饿鬼道及畜生道中承受苦难的众生,其遭遇罪刑的情形,更是惨不忍睹。

倘若现在我们连看得到的人类和畜生正在遭受血淋淋的残害、杀生之苦而不能生出悲愍之心,何况是对见闻不到的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正在遭受苦难的众生,又怎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而发起欲救渡他们的悲心行愿呢?

《大丈夫论》对悲心的启示,有很好的引喻:如论上说:‘若闻世间种种无量诸苦,石尚应软,况有心者而不生悲?

若闻世间悲呼之声,枯树犹应生悲,况有心者而不生悲?

世间苦一味,心柔软者,易生悲心。有悲心者,菩提之果,便在掌中。’

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菩萨行者,首先一定要培养救渡众生的‘大悲心’,因为若不以大悲心的具体行为表现,去做实际利益众生的弘法工作,绝对不可能完成佛果。而‘大悲心’的显发,不是在这里纸上谈兵就能表露的,一定要经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定由浅入深的在静定中做观想、发大愿(见后续‘梵行精进愿’有详细说明),才能逐渐转化我们这颗被尘垢蒙蔽已久的‘凡夫心’,成为具有‘大悲心量’、普渡众生的菩萨心。

所以现代的佛弟子,如果发愿要往成佛道上前进,基本上一定要深刻地反省我们自己的内心有没有潜藏菩萨行者的‘慈悲心’、‘感恩心’。倘若有,就一定能在佛道的第一步行持上—布施行上显露出来,因为‘菩萨悲心以施为体’。所以由布施行来表达菩萨悲心的德行,这即是最自然、最具体,与佛道发心相应最实在的修因。

2.菩萨小施以悲愿为导

(1)菩萨行外布施时如何回向发愿?

《大丈夫论》对菩萨‘悲心’的价值,给予极高的肯定:如卷上说:‘大悲所起施,意愿成菩提,大悲所以普,为求种智故。’

《大般若经》卷五七九亦说:‘若菩萨摩诃萨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

而菩萨志愿的初发心,正表露在外布施—小施的利生行为上。所谓小施,就是菩萨行布施尚未获得转轮圣王果报之前的一切惠施行为。如布施种种饮食、衣服、财宝、园林、屋宅……等物品,皆称为‘小施’。但在我们凡夫看来已经是‘大施’了。

我们看菩萨悲愿圆满时,净土显相,福德之人充满其中。而此悲愿圆满的修因,正是由菩萨在凡夫位上行‘小施’时,念念不忘发愿回向佛道而成就。

不要小看在布施时一点一滴的发愿回向。这正是在潜移默化中洗涤凡夫烦恼心,累劫以后汇聚成菩萨悲愿大海的重要资粮。佛弟子没有菩萨的大悲行愿生生世世地导向佛道,则不可能成佛;尤其在今日末法的‘凡夫位上’,更应该重视现在学布施的‘初发心’。然而我们往往将经典所说的回向发愿,当作名相上的阅读,而不能将其融入学佛者日常生活的心念中,这正是凡夫不能了解菩萨行者为何会获得广大悲愿果报的原因。

想想看,自己平素有无蕴藏菩萨度生的‘悲愿’?若有,这颗悲愿心,就应表露在日常利生的事行上,不分贫富亲疏,,经常关怀、悲悯众生。若无,或者悲愿心不足,便应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的由布施回而做起。当你惠施任何一件财物时,皆应该在布施当下,发至诚心,依大乘经典所说,学菩萨观想发愿说:‘我布施饭食的目的,是为了令众生性命延续,增长气力、颜色和悦、身心安乐,甚至获得智慧与辩才去利益众生。

当我布施饭食,令众生生命延续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长远无量的寿命,一劫二劫随愿而住。

当众生因施饭食增长气力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十种智慧力,坚固不退。

当我布施饭食,令众生颜色和悦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如紫金色般的身色,照耀无尽世界。

当众生因施饭食身心安乐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无上安乐涅槃。

当我布施饭食,令众生身心勇锐,智慧辩才展露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四种无碍辩才。

当我布施医药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六度法药,疗生死病,证涅槃乐。

当我布施饮料时,愿与一切众生,消除干渴,获得如诸佛一样,得口中四牙,所有饮食及诸毒药,至此佛牙时,变成甘露。

当我布施衣服时,愿与一切众生,得惭愧服,遮覆身躯,离诸陋形色身,容貌端严殊胜,获金色身,微妙无比。

当我布施香料利益众生及供佛时,愿与一切众生,消除烦恼及臭秽习气。

当我布施象马、车乘、船筏等交通工具时,愿与一切众生,获证如来随心三昧,无上自在,无所障碍。

当我布施桥梁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六度法桥,越生死河,至涅槃岸。

当我布施美味佳肴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无上甘露法昧,具足充满。

当我布施璎珞等庄严之具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诸佛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庄严相。

当我布施井池、饮水之物时,愿与一切众生,远离旷野无水之处,不再流转生死,为三毒灾火浊爱之苦所困,并愿我身为法泉地,一切智水充满其中,随一切众生饮水沐浴,永竭生死之源,得真解脱。

当我布施屋舍时,愿与一切众生,离于风雨、怨贼、恶兽、怖惧之难,身得安乐,趣入涅槃堂屋,永不为烦恼贼、地狱寒热、生死之难所苦。

当我布施毡褥等细软敷具时,愿与一切众生,坐菩提座,自然悟道,得真平等。

当我布施种种上妙衣服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三乘法衣,普覆一切苦恼众生。

当我布施三宝、师僧、父母种种灯烛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一切智眼,远离愚痴之报。

当我布施音乐之具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天耳通,十力世界所有音声,皆悉闻知。

当我布施僧坊、佛寺四事供养僧众时,愿与一切众生,证涅槃城安乐之处,永离流转生死之苦。

当我布施汤药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法药之乐,除烦恼病。

当我布施仆使时,愿与一切众生,悉如阿难奉侍如来。

当我布施财宝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百福之相,庄严其身。

当我布施阿兰若修道之处,供养僧众禅定静修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四圣种依止之所。’(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四)。

每一个初发心菩萨,必然经过外布施发愿回向的过程。你是初发心菩萨吗?请学习菩萨为度众生而发出的成佛愿心吧!

(2)菩萨行内布施时如何发愿回向?

一个菩萨行者,不仅在外布施时,为众生发愿回向,进而在行内布施时,依然不忘为众生回向佛道,因而一点一滴地累积成无尽的悲心愿海,坚固了菩萨道的行持。现代人欲捐献器官,绝对不可忽视发愿回向的重要性,一定要日日学习菩萨行内布施时所做的观想发愿:

当我布施手足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拔出生死苦海,登入安乐之地。

当我布施耳鼻舌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于未来世,得佛清净五根,以无量妙法,庄严众生。

当我布施血肉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当来之世,获得此身,犹如大地,与诸有情作依止处;又如大水能除垢秽,润泽枯涸,令百卉滋长,又如大火能除闇冥,成就一切;又如大风能鼓一切,开发生长,使其敷荣。

当我布施双眼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得佛法眼。

当我布施头目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得佛无上七觉宝冠。

当我布施身命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于当来世,得佛金刚不坏之身。

3.如何使自己相信有菩萨的存在?

任何一个大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不仅重视布施时回向发愿的悲心培养,就是在行住坐卧的一举一动间,皆不忘为众生回向发愿,处处将心念导向佛道(后续愿中有说明),而在无量世中,汇聚成甚深、广大的慈悲愿海,进一步做到难舍能舍‘大施’的境界。

没有菩萨因地一点一滴的悲心培养,就不会有大乘经典所说大菩萨们不可思议的悲心行愿产生。末法凡夫若不能重视现在日常心念的‘悲心’熏习,当然更不可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菩萨行者’。因为末法之中看不到‘大菩萨’的出现,难免一般人士要对菩萨的身份产生质疑;然而不从我们本身去培养、去启发、去体会‘悲愿力的内涵’,又怎能与菩萨的‘业力’相应呢?

4.初学之人适合‘不出生死、广行布施’吗?

一个发大悲心、长远心,要能在生死海中求学佛道、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是有其修行条件的;不是现代的佛弟子,泛泛地只要在内心发悲愿心、行布施,就能放心大胆地在未来世中,生生世世,不出生死苦海地救渡众生而不退堕。

当知经论上赞叹的菩萨,是已经在长远的成佛道上,经过历劫的修行,悲心行愿已经巩固的大菩萨行者。对于烦恼深重,定慧力不够的‘一类初发心菩萨’,大乘经论是鼓励其求生净土,亲近诸佛,随佛修行,再回入生死度众生的。

而何种程度的菩萨行者,能久处生死,行大布施而不退堕?如果能经过往生净土,亲近诸佛的历程,再转入生死海中,力行布施波罗蜜,如此更能做到菩萨‘悲心所起施,意愿成菩提’的坚固发心,缩短成佛的时间。

再则菩萨行者若能达到获证‘无相三昧、大悲自在、内外俱施、不求果报’的程度,方能真正做到发长远心在生死海中,广以布施波罗蜜济度众生而不退砖的境界。

读者们若想发心做一个菩萨行者,首先应该了解,要如何深入地学习布施法门,才能承当‘菩萨’的尊号。

 


{返回 大寂尼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三)菩萨如何深入布施的修持历程?
下一篇: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菩萨的正确定义
 佛教「学戒」的意义 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修梵行的基础
 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何谓菩提道?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引言
 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三)现代人布施的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如何证明你是一个初发心菩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教的目的是什么?[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中台世界 初级佛学 第十一课 五戒十善[栏目:基本佛学]
 慈氏学闻思修班 第二次讨论[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怎样念佛、念咒才有力量[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禅宗大意·二、禅宗的创立[栏目:正果法师]
 “婴灵超渡”面面观——答承颖仁者问[栏目:昭慧法师]
 修报恩时,亦曾想以离苦得乐报其恩,此与增上意乐,有何不同?[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奉献自己,成就众生[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一篇 培养自觉 Self-Awaren..[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万行不凭凭念佛[栏目:慧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