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法实践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16

如法实践

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及后世,行法者安稳。

——《大智度论卷十六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

此偈是说,若合于正法的道理,应该照着去做,违背正法的观念,便不该接受;不论今生或来生,如法修行的人,都会获得安稳的心境。这四句话中,有四个名词是重点:如法、非法、行法、安稳。

一般人讲“如法炮制”,是依照正确方法炮制药材,才能使人药到病除。此偈是说照着佛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去做,便是“如法”。“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讲解除苦难的原则,便是从因果的事实而说有,从因缘的现象说空。佛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地及听众的情况而方便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谈同一个问题,或对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因此,原则只有一个,修行法门则有无量。合乎此原则的道理,不论出于何人所说,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则,纵然大家说是佛法,也要视为非法。

佛法的原则是因果法及因缘法,佛法的实践是以戒定慧的三学为基准。“戒”是应该做的必须做,不该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应该做,让自己产生困扰、让他人受到伤害的事不该做。“定”是心不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动摇,不受内外的困扰所影响,随时随处能使自己的心,处于安乐、安适、安稳的状态,不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责任,放得下权利,提得起是帮助他人,放得下是心无牵挂。放下以后,心中清清朗朗,提起之时,心中毫不拖累。此叫做如法。

“非法”,是身口意三种行为,不合因果及因缘的观点,违背戒定慧三学的基础。

如果照戒定慧的原则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预防产生非法的行为,则今世后世都会得到利益。现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会平安,即使环境不如意,有种种打击阻碍,但内心不会受影响而产生怨天尤人的烦恼。何况存善心、说好话、做善事的人,多半会受大多数人的欢迎、爱戴和信任。假如今生并未得到外在环境的回馈,也没有关系,还有无穷的来世、无限的前程。

“安稳”是安乐稳定,不受干扰,不愁得失,超越于善恶有无的解脱自在。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剑及履及
下一篇:知识智慧
 超越两边
 心中佛国
 如法实践
 真知灼见
 差别平等
 事实如此
 忏悔安乐
 原来如此
 众生成佛
 不喜不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慧远大师与白人岩[栏目:温金玉教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持准提咒急症转安[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与祖师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释迦掩室净名杜口[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要学就学正法[栏目:法清法师]
 通向极乐之路 净土宗概述——代自序[栏目:林克智居士]
 阿罗汉是解脱者、了脱生死者,请问阿罗汉还会面对无常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付录)[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南传菩萨道 下 第九章:慈波罗蜜[栏目:明昆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