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真人无垢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35

真人无垢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法句经卷上罗汉品》

这偈子中的“真人”,能够“不怒”、“不动”,也无生死之忧,乃跟中国道家所说的真人,不太一样。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谓真人,长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称为真人,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关尹、老子、陶弘景、吕纯阳等道家人物,均称为真人。此处佛经中所讲的真人是指没有烦恼,解脱自在,不受困扰,不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败、好坏等所影响而生喜怒哀乐等情绪者;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佛,禅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贪生不畏死、不恋生死、不厌生死者,名为真人。

世人最难处理和最难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对生死存亡,很难不贪生怕死。但对于到达解脱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样的,原因有二:

第一,从信仰而明了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从过去世的死亡,产生现在生的出生,有了现在的生命,必定会带来最终的死亡。一个阶段的生死现象,是无尽时间中的一个小点,死亡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了,死后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来生的景况必定胜于今生。

第二,从修行的功夫来看,若能修到威胁利诱不动于心的程度,便能解脱生死。心绪不动不摇,如山如地那般稳定,不受烦恼的感染,即是无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诉我们:肉体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体便会破坏、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云如烟,如幻如化,有什么好计较的?若能体会生命的真谛,也就能够不为生死问题而烦心了。

一般人当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学习如“地”的精神,念头一转,怒气即消;也不妨学习如“山”的精神,念头一转,躁心便歇。纵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绝”的自在解脱,总也能面对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实了。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转苦为乐
下一篇:步步成功
 众生成佛
 心的画家
 禅的力量
 处处如来
 最高智慧
 欲海回头
 事实如此
 无私无我
 似有实无
 真知灼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Buddhist Meditation Knowledge[栏目:Buddhist Meditation Knowledge]
 《证入“无我”的利益》[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五节 净土教与念佛结社[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修“六和敬”——真出家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三十四颂[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
 生而为人,不服务人,则不名为人[栏目:万行法语]
 多闻与实修缺一不可[栏目:妙心法师]
 443.密云圆悟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以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三门[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