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诸法无行经浅解 简短介绍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406
简短介绍 
 
《诸法无行经》,今天我们所见者,有二种译本。第一种是姚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师所译,名《诸法无行经》,有上下二卷。第二种译本,是隋朝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名《佛说诸法本无经》,计上中下三卷。
 
按理说《佛说诸法本无经》既然翻译较晚,应该内容较前译本为详尽。因为依我们的推测,后译本有前译本可作参考,内容详尽似乎是应该的。不过这仅是我们的推测,不能作为定论。
 
罗什大师究属不凡,所译经文,简捷明了,读来顺利。所以经过一再考虑,最后我们还是采取了罗什大师译本。不过为了便于解释,我们亦同时参照阇那崛多法师译本。
 
《诸法无行经》,旨在明第一义。第一义者,在明一切法无非实相,而实相者无相。故于第一义中,一法不立。所谓一法不立者,非是断灭。而是于相明性,于异明不异。不异者性也,异者相也。法相差异无量无边,法性空寂妙湛不动。
然性相不一,亦复不异。相不异性,性不异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不纵不横,不二不别。何以故?良以诸法皆离自性故。诸法性相因缘而现,皆不可得故。性不可得,相不可得,不可得亦复不可得。以不可得不可得故,立性相假名。故于第一义中,一法不立,一法不舍。虽立性相假名,而性相皆不可得。如是之法,名第一义空。
 
世尊大觉,洞彻性相。故于空知无量,于无量知空。
 
于空知无量故,以世谛说法。于无量知空故,以第一义谛说法。令众生闻世谛,悟入第一义谛,闻第一义谛,悟入涅槃,乃有此经出世也。
 
若论于无量知空,当知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无分别。一切法平等无分别者,即是毕竟空义、无相义、无作义、无生义、无所有义、无取相义、佛义、菩提义。
 
欲试解此经,先作简短介绍如是。
 
释智谕书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题
下一篇:夏雨清凉解要 十六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七天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威德自在章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五天 横超三界四土圆融
 性缘问题之申论 四、与中论的关系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讲记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三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五天 念佛得清净心清净心植众德本
 中论讲记
 夏雨清凉解要 十五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四天 心住一缘除灭三障持戒念佛莫求神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的是什么心?[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相应1经 苦行经[栏目:相应部 4.魔相应]
 懂理论重实践[栏目:传喜法师]
 《入菩萨行》前文提要[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禅修的主要途径 七 用心的力量[栏目:传明法师]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四节 3 皈依境的运用[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1[栏目:智海法师]
 The Sutta-Nipâta - IV. Atthakavagga.[栏目:The Dhammapada and The Sutta Nipata]
 杂宝藏经白话 父闻子得道欢喜即生天缘第八十九[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