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0

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

    佛教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此佛性即人性也。
    据此,佛经说,众生是尚未成就的佛,佛是已经成就的众生。
    因此,佛的威德就是众生本具的威德,众生本有的威德就是佛的威德;佛的尊严就是众生的尊严,反之亦同。
    佛教的教育,其宗旨是为了成就众生为佛,展现佛的威德,彰显佛之尊严。
    以此教育的结果,就是众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世间与出世间的。
    反观今天的社会教育,注重的不在人性,忽视了人性的提升,此无异于放弃了对人格——伦理道德的培育,这对提高全民精神风貌、构建和谐社会意味着什么?
    佛教认为:圆满的社会教育,一方面,应解放人性的光辉;另一方面,应解脱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对人类的束缚。要实现后者,需要我们了解规律,把握规律,这就需要科学。因此,科学的教育,并不为佛教所反对。佛学,本身就是科学之一类。但是,今天的社会教育,从小学生到博士生,输灌的仅是自然与社会的知识,了解的也只是自然与社会的规律,解决的也不外乎是注重在这些方面,缺失了对人性光辉的发掘,在人性提升的实践上,也明显方法不足。为此,虽然卫星上月球了,而人性却未得到彰显。因此,人在规律的具体化展现如组织、机械面前,就成了完完全全的被动者,失去了自己。
    我们要强调的是:人性与科学的教育要兼而有之,当齐头并重,甚至,要以人性的教育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一”长假,是你的,不是我的
下一篇:有佛法,就有办法
 生日与生月
 流浪,活出生命的奢华
 人生与工作时间何其短
 僧团的主业是什么
 行脚参学与交通工具
 我们的传承
 寄禅山水
 快乐的慈善
 一赌明天
 你可知道你是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11春季课程第二天──自他关系与利他[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古德经验之谈[栏目:宣化上人]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社会是学校[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86.病比丘的看护[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四六七 欲爱本生谭[栏目:第十二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