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七 欲爱本生谭
p.167.
〔菩萨═贤者〕
序分 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婆罗门所作之谈话。住舍卫城一婆
罗门,于阿致罗伐底河岸,为作耕田而拓伐森林。佛见彼根机成熟,入舍卫城托钵,
往路之近边而行,与彼亲切交谈。佛:「婆罗门!汝作何事?」婆罗门:「瞿昙!予拓
伐作田。」佛:「善哉,婆罗门!精进甚佳。」如是言毕而去。如是,无论伐树拓殖美
好之田时,耕种时或灌水时,佛均来与彼亲切交谈。播种之日,婆罗门云:「瞿昙!
今日为予之播种祭日,予于此种子结实之时,将以佛为上首,向僧团为大布施。」佛
即默然而去。复次于某日,婆罗门前往眺望田之作物,佛来其眺望之所,问曰:「婆
罗门!汝为何事?」婆罗门:「瞿昙!予眺望田之作物。」佛:「婆罗门!甚善。」如是
语毕而去。尔时,婆罗门自思:「沙门瞿昙时时前来,必欲乞得食物。予将施彼食物。」
彼归家之日,佛又来其处,于是,婆罗门对佛起非常信赖之心。
不久,作物结实,决定明日刈田之婆罗门,寝于阿致罗伐底河上游之处,终夜
降落冰雹,河水大涨,一株之茎无余全部流入海中而去。洪水退后,婆罗门全部之
田皆归无用,以自己之力到底不能再建,彼受此重大之悲创所击,以手抱胸哭泣归
家,悲叹横卧。朝起,佛见为悲创所击之婆罗门,佛思:「惟有自己可救此婆罗门。」
次日,向舍卫城托钵,集施而归,佛遣比丘等回返精舍,唯一人侍者弟子相伴来至
168 彼家之门前。婆罗门闻佛前来,思:「此必予之友人前来交谈。」于是,震起精神向
前坐起,佛入来坐于所为之设座。
佛:「婆罗门!何故如是消沉?贵君有何不快之事?」婆罗门:「瞿昙!予于阿
致罗伐底河岸伐树以后,予所为之事如贵君所知,但今予之作物全部为洪水流失于
海中,无一残存。损失百石之谷物,因而予非常悲痛。」佛:「婆罗门!然则由悲痛,
失去之物究竟能再返回耶?」婆罗门:「不也,瞿昙!决无此事。」佛:「如此,汝何
故悲痛耶?此等诸有情之财货者,生时即生,亡时即亡。任何造作之物,无不灭之
法者,汝无须愁苦。」
佛如是慰彼,示彼适合之法,说欲爱经 2;说经终时,前此悲痛之婆罗门获预
流果。佛为彼除悲后,由座起而回归精舍。市中人等尽知其事:「佛为如此悲恼之婆
罗门攘除悲痛,获预流果。」
比丘等于法堂谈论此事,如花开放:「诸位法友!十力尊与婆罗门结友亲交,以
方便为悲恼之婆罗门说法,攘除其悲,使获预流果。」佛出彼处问曰:「汝等比丘!
汝等今有何语集于此处?」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
始,前生即有为其攘除悲痛之事。」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罗奈之梵与王有二王子,王授兄以副王之位,授弟将军之位。
其后,梵与王崩时,大臣等欲使兄之王子灌顶,但彼云:「王位于自己实无意义,请
授与弟。」大臣屡请,均遭拒绝,而于其弟灌顶时亦云:「统治之事,于自己无意义。」
副王之位,彼亦不望。「如是,请受美味饮食,住于此处。」虽云如此,但彼云:「住
于此市,于自己无可为之事。」于是,出波罗奈去赴边境,住居近于其处豪商之家,
169 自行劳动生活。其后,众人知彼为王子,不使彼工作,而为与王子相同之奉侍不怠。
尔后,王之官吏为调查耕田之境界,来至其村,豪商往王子之所云:「王子殿下!
我等扶养贵君,请向王弟陛下送信,免除我等之租税。」彼云:「甚善。」与以承诺。
彼送信云:「自己于此豪商家之荫而生活,为予自身,望得免除此者之租税。」王云:
「甚善。」如其所云。于是,其村居住人等,更有住于其它地方人等亦来至彼所云:
「我等向贵君奉上租税,请免除我等之租税。」彼亦使此等诸人之租税为之免除。自
此以来,此诸人等向彼奉交租税,如是,彼之所得财物及名声颇大,于是,彼之欲
望亦与之共同增大。
彼随后对王请求所有地方,更要求副王之位,其弟之王亦如其所云与之。彼之
欲望,如之增长,虽为副王不能满足,为欲获得王位,引率地方人众来至城外:「授
我王位,否则战争。」彼以书信送交弟王。其弟自思:「此昏庸者,先于王位及副王
之位均与拒绝,今云以战争取得相见。然若自己与之战争,将彼杀之,则必对自己
引起非难。王位于己何益?」于是,弟向彼云:「王位之事,予已十分满足,请足取
之。」彼得王位,与弟以副王之位。此后,长期治国,彼欲望甚深,一国之王不能满
170 足,彼望为二三国之王,彼不知欲望之尽所。
尔时,诸神之王帝释观察,「于此世界,究竟谁对父母行孝?谁积布施等福德?
谁为欲深?」彼知此男欲深,彼思:「此昏庸者仅波罗奈之王国不能满足,应与彼以
一教训。」帝释身扮青年婆罗门之姿,立于王宫入口,使人回禀:「贤明之青年,立
于门所。」王云:「请其入内。」于是,往入,向王殷勤问候。王:「汝何故而来?」青
年:「大王!予有欲向王申述之事,愿为秘密言之。」帝释以其力,使诸人立即退出。
于是,青年婆罗门向王云:「大王!予知有三都城,街市繁华,人烟稠密,亦具有军
队。予以予之力取得此等都市之主权,奉献与贵君。不可犹豫,须早速行。」欲深之
王答曰:「谨如尊命。」但为帝释之力所拘,未能问及:「贵君为谁?由何处来?欲获
何物?」帝释只言此数语,即往三十三天其住处而去。
王呼大臣等至曰:「青年婆罗门云取三都之主权为奉献,速唤彼前来,向都中
巡回击鼓,集合军队,速往取三都之主权,不可犹豫。」大臣:「大王!究竟是否对
此青年婆罗门殷切交谈,更是否问其住居?」王:「不也,既未殷切交谈,亦未问其
住居。速往寻彼前来相见。」
诸人前往寻彼,但不得见。「大王!都中未见此青年婆罗门。」向王报告。王闻
之甚苦,闷闷自思:「三都之主权归于无有,自己高尚之名声亦成泡影。此必青年怒
171 予而去,既未向自己索取报酬,亦未告以住居。」然,欲深之王,身体发出高热燃烧,
胃中搅痛,下痢出血,每咽食物,必定下痢,医者不能治愈,王体衰弱已极。而彼
之病情,都中遍知。
尔时,菩萨学一切学问技艺终了,由得叉尸罗归来至父母之前,而闻彼王之一
切始末。「自己为王治愈此疾。」彼往王宫之入口,使人回禀:「一青年婆罗门前来为
王医病。」王云:「伟大伟大,四邻无比之医生尚不能治愈此疾病,此青年后辈能为
何事?与以酬金逐出。」青年婆罗门闻此云:「予非为得治疗医金,予之治疗,惟取
药之原价。」王闻之:「甚善。」与以承诺。青年向王问候后曰:「王请勿忧,大王!
予为治疗,但请说明病情之原因。」「汝闻原因将谓如何?速与我药,我需饮药。」王
发怒意。「大王!医者知斯病为斯所起,而后始能作适当之药。」「可矣!可矣!」于
是述其原因,由一青年婆罗门来,云取三都之主权奉上之事开始,一切之始末言说
无遗后,王云:「此为欲望,使予起病,汝如能医疗,请即治疗。」菩萨:「如此,究
竟王因悲叹即能使此等都城入手耶?」王:「不也,不能入手。」菩萨:「既然如是,
王又何须悲叹耶?大王陛下!一切有无生命之物,任何之物将坏损逝去,自己之身
172 体亦是。在获得四都主权情况下,大王不能一时进四皿之食,卧四张卧榻,更不能
一度着四组之着物,王不可欲深。此欲望增大,则四种恶趣 3即不能免。」于是,摩
诃萨向王忠告并示法唱次之诸偈:
一 欲求彼欲望 4 欲若实现时
人间获此欲 诚然心喜欢
二 欲求彼欲望 欲若实现时
夏日时增渴 更欲再求欲
三 恰如生育牛 其角渐增长
暗愚鲁钝者 凡事由无知
爱欲与渴望 日益弥增大
四 地上米麦田 牛马与奴仆
与之不满足 心静可正行
五 王以统御力 领海与大地
此方尚不满 望获对岸地
六 心想诸欲望 不能得满足
由此转回返 观彼之无益 5
人人以智慧 实能得满足
七 智慧满足为最优 不以欲望被燃烧
彼以智慧满足者 不为爱欲被奴役
八 破去诸欲望 少欲无贪取
心量如海宽 不为欲望烧
恰如草作履 恶草应摒弃
173 九 欲望各弃去 到达安乐处
若望得安乐 应弃一切欲
174 然,在菩萨语此偈时,菩萨以王之白伞盖为所缘生白遍定。王之病体亦豁然全
愈,心甚欢喜,由病榻坐起云:「如彼诸多医者不能治愈予疾,然,贤青年人以自己
智慧之药,使予病痊愈。」于是,王与彼交谈,唱第十之偈:
175 一○ 尔语八偈 凡值千金
大婆罗门!汝可取金 尔语善诚
摩诃萨闻此,唱第十一偈:
一一 几百千金亿万金 于吾已无何意义
我今语王最后偈 6 心无欲望存快乐
王非常欢喜赞叹摩诃萨,唱结语之偈:
一二 青年善人实圣者 了解一切诸世界
爱欲实为苦之母 彼之贤者善了知
菩萨:「大王勿懈,请实践法。」彼向王忠告后,向雪山凌驾虚空而去,而后出
家为仙人,于尽形寿间,修行四梵住,成应生梵天界身。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佛言:「汝等比丘!如是于前生,我亦取除此婆罗门之
悲。」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王是此婆罗门,贤明之青年实即是我。」
注 1 可参照第二二八伽玛尼他婆罗门本生谭(汉译南传藏第三十三卷二一四页以下)。
2 说欲爱经(Kamasutta)出于Snp.P.126。
3 四恶趣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4 此偈与Snp.V.766 同。
5 无益乃由脚注Adinavam补足之译语。
6 最后之偈系指「恰如作履」之偈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