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86.病比丘的看护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11
086.病比丘的看护
  有一次,佛陀与比丘们游化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住在城北郊外迦兰陀竹园的竹林精舍。
  那时,王舍城中有一位比丘得了重病,严重到连大小便都无法起床,但却没有其它比丘来探视看护,任他在床上日夜怨叹:
  「为何世尊独独不怜悯我啊?」
  佛陀以天耳神通,听见了那位病比丘的怨叹与呼唤,就对比丘们说:
  「我和你们一同到各处寮房走走,看看你们住的地方。」
  佛陀借着这个理由,带着大家来到病比丘的寮房。病比丘挣扎着要起来迎接佛陀,但却起不来。
  佛陀阻止他说:
  「躺着就可以了!比丘!不要起来,我可以自己找位子坐。你的病好些了吗?」
  「世尊!我的病越来越重了。」
  「比丘!看护你的人在哪里呢?有人来探视你吗?」
  「没有,世尊!自从我得病以来,都没人来探视我。」
  「比丘!当你还没生病时,有没有常常探望其它病人呢?」
  「没有,世尊!」
  「比丘!平常你都不探望病人,所以今天才得不到别人的照顾。比丘!现在你不要害怕,我亲自来照顾你,让你不缺什么。虽然我的成就在今日天上人间中最高,但我也能照顾任何病人:对得不到救护的人施与救护;做盲者的眼目;救护生病的人们。」
  说完后,佛陀亲自为他清理排泄物,擦洗身体,换洗衣服床单,整理床铺,打扫房间,还亲手喂食。
  做完这些,佛陀利用这个机会,教导这位比丘说:
  「比丘!应当舍离三世轮回的大病,怎么说呢?出生时,有在胎中不自由的灾难,出生后,有老病死的苦迫。人一老,生理机能变差,病痛随之而来。生病的人,或躺或坐地呻吟,各种病症接踵而来,最后难逃死亡。死亡,识与形体崩离了,然后往生善趣或恶趣之中。罪恶多的,往生极苦的地狱,也有生为畜生的,被人驱使,受很多苦,也有生为寿命长达数劫之饿鬼的,咽喉食道细小如针,难以吞食,又常受到鞭打。福报好的,生在寿命长达数劫的天上,但也难免于恩爱别离之苦,欲望难以满足。只有修证贤圣之道的,才能离苦。
  有九种离苦之人,所谓阿罗汉、向阿罗汉、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须陀洹、向须陀洹、种性人,这些都是如来的弟子。所以说,如来的出现,真是难逢;能出生为人,而且生于能听闻佛法之处;能遇见善知识;能听闻佛法,更是难得的机会。你应当了解:现在如来在世间宣说正法,你又没有生理上的缺陷能听闻正法,如果不努力修学,失去这样的机会,后悔就来不及了,这是我的教诫。」
  这位病比丘经过了这番教诲,即证得解脱,病也好多了。
  佛陀回去后,要尊者阿难集合在王舍城附近的比丘,当众制订了僧团成员生病时的看护制度:如果生病比丘没有弟子,则应当由大家轮流排班看护。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增壹阿含第四四品第七经》。
  二、故事中说到九种人,即四双八辈贤圣之人,加上「种性人」。所谓种性人,简单说,就是泛指修学接近向须陀洹,但还未到达的人。
  三、「死亡,识与形体崩离,往生善趣或恶趣之中。」原经文作:「夫为死者,形神分离,往趣善恶。」其中「神」应为「识」之异译,而「形」,指的就是「身躯」,所以尝试白话为「识与形体崩离」。但依「攀缘四识住」(《杂阿含第六四经》,《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五五经》亦同)与「此阴灭已异阴相续」(《杂阿含第三三五经》)的经义,「识」,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也不能不随因缘变化,应当以这样的基础去理解「识与形体崩离」这句话。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87.差摩比丘的病中证悟
下一篇:85.勇者富楼那
 25.人心不足
 42.在竹竿上特技表演的启示
 49.一举突破的观空法──大空经的观法
 93.杀人魔鸯掘利摩罗的得解脱
 13.佛陀普渡众生了吗?
 97.谁先见佛陀
 103.师子将军的归依
 9.久离恐怖的佛陀
 6.如何知道圣者
 77.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愿力/行愿[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2009年观音法会1 观音心咒的功德[栏目:达真堪布]
 “人间佛教”禅观修学要义[栏目:性广法师]
 皈依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灌顶?[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The Lankavatara Sutra - Chapter XIII. Nirvana[栏目:A Buddhist Bible]
 所谓的感恩,是不是有恩则感,无恩则免?[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佛说善生经》讲录[栏目:太虚法师]
 67 蜘蛛之丝[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佛教的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栏目:宗舜法师]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二(译经大随)(费长房)[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