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反对自杀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35

佛教反对自杀

    佛教首戒便是戒杀。
    无论杀的理由如何充足,方法如何人道,杀的本质还是杀。
    杀,在佛教中,得难忏悔罪。
    自杀也是杀,为佛教所反对,为佛教界所谴责。
    佛教制杀戒的因缘,便是为了防止自杀。因为当时有些僧俗,听到佛法中的苦空道理后,便自暴自弃,生起自杀的心,想以此了结自己,以为这样便可解脱自己。
    人乃有佛性,当成佛,有成佛的希望。自杀,剥夺了现世成佛的希望,亦出了佛身血。何况,佛说:人生难得。
    人的成长,是社会成就的结果。为此,对社会负有责任和义务。自杀,等于放弃了这种责任和义务,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放弃了对父母培养之恩的报答,非中国的孝道所为。
    自杀,否定了人的存在价值,也否定了社会的正义与合理性,并且,导致许多社会问题。
    自杀的动机虽各不同,但有一点,却基本上相同,即自杀者的利己主义作祟。除非他是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宿命型自杀,但这些不是我这要探讨的。
    利己主义者永远不会是集体主义者,他不会有整体意识、大局意识。在他自私思维中,从来就没有世界一体、众生一体、互相联系、共生共荣的观念。他永远认为,他是他,他的生死存亡与荣辱祸福与别人无关,他属于他自己,他主宰他自己,他有权支配他自己的生命、荣誉、人格、身体,乃至灵性。但他错了。他应知道,既然他被赋予生命,就被赋予使命,完成使命才是生命到来的本质,他无权也无由因“自杀”一念的无法控制,导致生命和灵性的提升进程又被误了一生,甚至,由此自私行为,向下沉沦。
    我在这,不是表达我对自杀者的愤怒,而是表达我对他们的同情。因为同情,必须谴责。否则,中国高校优秀师生跳楼事件不会停止,日本少年儿童的自杀消息还会频传,世界各地农村妇女自寻短见不会减少。
同情与谴责之余,我们必然关注:解决的办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不相信还会有因为物质原因而绝望者,他们的轻生,绝大多数因为精神原因:心理焦虑、情感孤寂、思想困惑、前程无望,以及种种心理压力与社会压力逼迫,以致无法承受。由此可见,问题来自心理来自社会,但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是那么容易解决吗?
    社会于矛盾中发展,矛盾是恒常的,想彻底解决矛盾和消灭压力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首先一定要培养在矛盾中适应矛盾,在压力中适应压力的能力。其次,再以适当方法对矛盾和压力进行疏解。而宗教,尤其是佛教,为此提供了千百年来被验证为行之有效的传统途径。
    有勇气自杀,难道会没有勇气战胜自杀?有勇气放弃生存,难道会没有勇气生存?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下一篇:金钱无关善恶
 欣赏残缺之美
 铁树与昙花
 息灭妄念的三绝招
 真正的自由
 救救老年僧尼
 金钱无关善恶
 僧尼于佛化婚礼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浪花逐岸 鱼死沙滩
 路,倔强延伸
 祖师诞生的三大要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烹茶[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009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刘宋,昙无竭译)[栏目:01 经典]
 医生的处方[栏目:佛网文摘]
 警策——从改善习惯做起,让心灵趋向极乐[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请开示如何诵经超度?[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仰止唯佛陀 弘传在僧宝[栏目:传喜法师]
 05-048慈爱与悲心是普世的宗教[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那先比丘经 第三十五问 父母死哭、闻法哭有何不同?[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沉睡的脑细胞[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F 1331经:此经叙述诸天神精勤护持比丘修习佛法。[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